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带有不同取代基的显影促进基团对DAR成色剂照相性能的影响.通过比较3个母体及吸附基团相同而显影促进基团不同的DAR成色剂的照相性能,发现不同酰基取代的显影促进基团对DAR成色剂的照相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带三氟乙酰基取代的显影促进基团的DAR成色剂的照相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DAR成色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DAR成色剂的结构和作用机理,讨论了其结构与照相性能之间的关系.DAR成色剂的结构可表示为:Cp—L—A,其中Cp代表成色剂母体,A代表促进显影的功能基团即增强基团,L代表连接基团同时也有吸附功能即吸附基团.本文指出:当吸附基团和增强基团相同时,母体对照相性能影响不大;当母体及增强基团相同时,吸附基团的吸附性越强,照相性能越好;当母体及吸附基团相同时,增强基团的感染显影作用越强,照相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3.
释放显影促进剂的成色剂即DAR成色剂 ,是一类以提高感光度为目的的功能性成色剂 .DAR成色剂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开发研究至今 ,对彩色感光材料向高感、微粒方面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DAR成色剂的典型结构可表示为 :Cp L A ,其中Cp代表成色剂母体、L是吸附基团、A是显影促进基团 .成色剂母体可以是黄、品、青成色剂和无色化合物 4种 ;吸附基团一般为含氮杂环衍生物 ,它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在卤化银颗粒表面 ,吸附基团吸附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DAR成色剂的使用效果 ;显影促进基团常用的是β 酰基苯肼类化合物 ,它的作用是促进显影 .本…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无色DAR成色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N’-双-(2-氯-5-正十二烷氧基羰基)苯基丙二酰胺为母体,以2,5-二巯基-1,3,4-噻二唑为吸附基团,以2-三氟乙酰基苯肼作为增强基团合成了一种新型无色DAR成色剂,通过了IR,^1HNMR和MS的认证.实验证明,该DAR成色剂能够提高感光度,并且耐老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新型功能性显影促进剂照相性能与作用机理.照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显影促进剂M能明显提高感光度而且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染料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它的使用不影响主成色剂成色染料的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6.
DIAR成色剂在彩色负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3个DIAR成色剂在彩色负片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它们对感光度、灰雾影响的数据 ,特别是得到了它们在降低颗粒度和改善层间效应方面的数据。 1 # DIAR成色剂在降低颗粒度方面表现明显 ,而 3 # DIAR成色剂在层间效应方面表现显著。并探讨了DIAR成色剂分子结构和照相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DAR成色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综述了DAR成色剂的研究进展,特别是DAR成色剂的结构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以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为吸附基团,4,4—二甲基—1—苯基—3—吡唑啉酮为增强基团的新型功能性显影促进剂,其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等得到确证.由于其结构的独特性,可望在促进显影的同时而不导致灰雾增大.可将其直接用来促进显影,或者将其与卤代成色剂母体反应得到DAR成色剂后再用于促进显影。  相似文献   

9.
DIAR成色剂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别从定时基团、抑制基团、成色母体和分子结构这4方面介绍了近十几年来DIAR成色剂的最新进展,特别介绍了一些具有新结构和新功能的DIAR成色荆的情况.抑制基团是这几年发展最快的,一些具有好的照相性能的抑制基团被合成;为了提高DIAR成色剂的层间效应,设计出了双定时的DIAR成色剂;溶出型的DIAR成色剂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从而能够被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感光研究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六至廿日在北京召开了“感光材料照相有机物的合成与应用和乳剂基础理论及制备技术学术交流会”,31个单位的98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在全体大会上,有五篇综合报告,它们是朱正华(华东化工学院)的“近代成色剂化学的若干进展”;姜子文(沈阳化工研究院)的“外国新型成色剂——DIR成色剂对提高感光材料综合性能的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α_1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单克隆抗体及亲和层析柱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了稳定分泌抗rHu-IFN-α_1的单克隆抗体细胞系,体外连续传代8个月以上,在BALB/c鼠体内连续传代6个月以上,分泌抗体能力不变,特异性专一。11D_2单抗为IgG_2b,17D_9单抗为IgG_1。采用不同方法提纯抗体均得到90%纯度。11D_2单抗中和效价为1024,17D_9单抗为65534。制备亲和层析柱的最佳抗体浓度为5mg/ml,凝胶与抗体体积比为1:2,偶联率均达到95%~98%。11D_2单抗亲和层析柱提纯粗制rHu-IFN-α_1干扰素不易被洗脱,不适宜制备亲和层析柱。17D_9单抗亲和层析柱提纯粗制rHu-IFN-α_1结合的抗原容易被洗脱,适宜制备亲和层析柱。粗制rHu-IFN-α_1经17D_9单抗层析柱后,获得了电泳纯级制品,比原纯度增加15倍,平均收率93%,比活性平均值为6.5×10~6IU/mg。残余鼠IgG量符合规程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生理环境下的维生素D_3在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业界广泛研究的对象是维生素D_3对成骨细胞行为的影响作用。着重研究了维生素D_3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行为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D_3(0, 1, 10,100 nmmol/L)对成骨细胞进行刺激,观察维生素D_3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的水解及一步法裂解制备环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淮军  廖洪流  李凤仪 《精细化工》2006,23(10):1027-1031
采用正交实验法,将3,3,3-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水解为3,3,3-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DnF),然后以一步法裂解新工艺,在强碱催化下裂解、重整成环、精馏,得到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D3F)。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从DnF还是D3F收率来看,最佳水解条件为:30℃,水解介质为w(HC l)=20%的盐酸,V(盐酸)∶V(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3∶1,滴加速度为20 mL/m in(以1 000 mL反应器为例),裂解催化剂氢氧化钠的用量为水解物质量的0.01%~10%,助剂十八醇的用量为水解物质量的1%~5%,裂解时间为7~10 h,裂解产物D3F的收率达到85%以上,精馏可得到w(D3F)≥99%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对麦草浆二氧化氯与氧气脱木素效率及相应的漂白流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lO2脱木素(D0)对木素的修饰和改性效果好于氧脱木素(O),在脱木素率低于及接近氧脱木素率的条件下,D0浆的可漂性均大于O浆。在D0段和O段脱木素率相同的条件下,采用D0A/QP、D0EP漂白流程漂后纸浆白度分别比OA/QP漂白流程高11.2和10.3个百分点。D0段废液和相应D0A/QP漂白流程三段混合废水的CODCr负荷均比O段和OA/QP漂白流程混合废水的CODCr负荷轻。D0段和O段废液的紫外光谱都呈现出木素苯环的特征吸收。纸浆的FT-IR谱图分析表明,D0浆和O浆中的羟基和羰基数量增多,随着漂白的进行,羰基等主要发色基团逐渐消除,纸浆白度得到提高。纸浆纤维形态的SEM分析显示,D0段和相应的D0A/QP漂白流程对纤维表面的破坏和损伤较O段和相应的OA/QP漂白流程轻。  相似文献   

15.
反应性聚硅氧烷微乳液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朋  吴明华 《应用化工》2009,38(12):1738-1741,1745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原料,合成半透明的反应性聚硅氧烷微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因素对单体转化率、乳液透射率、粒径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4用量为10%,DBSA用量为12%(占D4),KH-570用量为6%(占D4),乳化剂SDS、AEO-7、AEO-9按质量比4∶2∶1复合,用量为6%,助乳化剂正丁醇用量为0.5%,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为5 h时,所制备的反应性聚硅氧烷微乳液单体转化率可达85.63%,外观半透明,无漂油,粒径在40~50 nm。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用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以下简称写D_4)阳离子开环聚合的高真空微型聚合实验技术,以及D_4在三氟甲基磺酸(简称TfoH)和三氟甲基磺酸苄基二甲基硅酯(简写TPOS)组成的引发体系下进行开环聚合取得的初步结果。在D_4转化率低于20%时,反应产生的主要是D_5—D_(12)环体副产物。三种引发体系由于活性中心不同,导致聚合反应速度和分子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抗基因工程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获得纯化的单抗以制备高效的单抗亲和层析柱,采用盐析、DEAE-Sephacel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_(300)凝胶过滤层析方法,对IgG亚类不同的抗人α-1和α-2a型基因工程干扰素(rHu-IFN-α)单抗进行纯化。结果,11D_2(IgG_(20))的纯度为81.5%,活性回收率为58.3%;17D_9(IgG_1)的纯度为91.1%,活性回收率为73.1%;1A_5(IgG_1)的纯度为93.7%,活性回收率为96.0%;1B_5(IgG_1)的纯度为97.0%,活性回收率为73.7%;27A_7(IgG_(2a))的纯度为93.4%,活性回收率为79.0%。  相似文献   

18.
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 (简称线性体 )为原料 ,氢氧化钾水溶液为催化剂 ,通过缩聚反应制成高摩尔质量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简称 10 7硅橡胶 ) ;探讨了反应条件对 10 7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水分的不断脱出 ,10 7硅橡胶的粘度逐渐增长 ;适当的真空度可以明显加速 10 7硅橡胶粘度的增长 ;催化剂氢氧化钾可以水溶液的形式加入线性体中 ,微量水分的加入对反应没有明显影响 ;体系中存在成环与开环的平衡 ,产物中以D4、D5为主的混合环体的质量分数约占 15 %  相似文献   

19.
在初步观察到三价铕离子多通道跃迁发射的基础上,测定了Eu3 掺杂铋碲酸盐玻璃的三维荧光光谱。三维光谱显示,罕见的铕离子5D3、5D2、5D1向下能级跃迁的蓝光和绿光多通道发射在较宽的激发范围内均可被有效地观察和记录到。通过对铕离子能级结构和玻璃基质声子能量的综合分析,认定最大声子能量较低是铋碲酸盐玻璃中获得铕离子多通道跃迁发射主要原因。激发光谱表明,紫色光源可有效激发样品,获得由蓝到红的多峰发射;对于始于5D0态的Eu3 常规发射,氩离子激光器,紫色、蓝色和绿色激光二极管及发光二极管均为有效泵浦光源。  相似文献   

20.
D_4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加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进行共聚改性,制备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D4用量、反应温度、预乳化工艺等条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和DSC分析表明D4与其它单体发生了共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