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颞肌筋膜瓣(TMF)在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在2002—2008年期间,用颞肌筋膜瓣对12例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同期修复。结果随访6~24个月,12例颞肌筋膜瓣全部成活;患者的语言、吞咽功能无明显障碍,外观满意。结论颞肌筋膜瓣是部分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在改良乳突根治术中的手术疗效。方法对4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经耳后径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用带血管(颞浅中动脉)蒂的颞肌筋膜瓣修复开放的乳突腔,随访观察1~2年。结果46例患者术后3~4周全部干耳,乳突腔粘膜化,定期观察无复发、无感染,也无上皮堆积需定期清除。结论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修复乳突腔,术后乳突腔易粘膜化,干耳快,抗感染能力强。该瓣来源方便,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在改良乳突根治术中的手术疗效。方法对4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经耳后径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用带血管(颞浅中动脉)蒂的颞肌筋膜瓣修复开放的乳突腔,随访观察1-2年。结果46例患者术后3~4周全部干耳.乳突腔粘膜化,定期观察无复发、无感染,也无上皮堆积需定期清除。结论带血管蒂的颞肌筋膜瓣修复乳突腔,术后乳突腔易粘膜化,干耳快,抗感染能力强。该瓣来源方便,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组织瓣修复的临床分析。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集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共80例,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病种、缺损部位和修复类型的分布情况,游离组织瓣危象的发生率及成功率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需做游离组织瓣修复重建者共32例,手术成功31例,发生术后危象2个(6.25%),抢救成功2个(100%),游离组织瓣总成功率为96.88%。结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患者以中老年、男性、恶性肿瘤为主;游离组织瓣的成功率高,是主要的修复方式;前臂皮瓣、腓骨肌(皮)瓣、带蒂胸大肌(皮)瓣成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常用组织瓣;肿瘤累及颌骨时需做骨移植和后期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李文芳  刘伟  杨红华  章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497-6498,6502
目的 探讨颞浅筋膜瓣翻转包裹耳支架一期耳再造的应用效果和操作要点,并与传统方法作回顾性分析比较.方法 先天性小耳畸形30例,颞筋膜瓣一期耳再造方法和传统分期手术方法各15例.结果 颞筋膜瓣一期耳再造方法随访3~24个月,仅3例术后发生轻微血肿,经处理均未影响手术效果.15例患者再造耳廓外形满意.回顾15例以往的传统分期手术方法,手术两期完成,外形缺乏立体感.结论 颞浅筋膜瓣翻转耳支架修复先天性小耳畸形,Ⅰ期完成,手术时间短、操作步骤少、患者损伤小;术后外形满意;传统法耳再造手术需要多次手术完成,耗时较长,操作步骤烦琐、患者损伤相对较大;术后外形比较臃肿,立体感差,患者欠满意.颞浅筋膜瓣一期耳再造是一种较好的小耳畸形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总结口腔内口咽肿瘤切除以后较大缺损的主要修复方法,并对影响组织瓣有关并发症的各种因素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年3月—2010年2月该科科收治的部分口腔口咽肿瘤切除术后出现较大缺损的患者32例,采用组织瓣进行修复.结果在13例游离组织瓣中,有1例前臂皮瓣出现坏死,成功率为92.3%;在19例带蒂组织瓣中,有2例胸大肌肌皮瓣出现了部分坏死.其成功率为89.4%.结论对于口腔口咽部肿瘤切除以后的较大组织缺损,应当视缺损的大小和范围以及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并选择比较合适的组织瓣来进行修复.如果出现皮瓣相关并发症,尤其对术前放疗者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手足软组织缺损时一种新的修复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游离的股前外侧半筋膜辩半皮瓣移植,半皮瓣置于手或足部的功能区,半筋膜瓣置于非功能区,成活后10~14d行半筋膜辩肉芽重塑,植皮覆盖创面.本组手部软组织缺损4例、足部软组织缺损2例,移植半筋膜辩半皮辩面积最大12cm×24cm,最小9cm ×15cm.结果6例吻合血管的半筋膜辩半皮瓣全部成活,半筋膜瓣重塑后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受区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游离的半筋膜瓣半皮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这种方法与单纯的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外侧筋膜瓣游离移植相比,克服了前者的臃肿、后者较多应用于手足背非功能区的局限性,半筋膜瓣半皮瓣则各得其所,外形、功能好,无需去脂整形,且供区损伤小,是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时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部因癌肿切除后造成的组织缺损多用组织瓣修复,使软硬组织缺损恢复外形及生理功能。由于口腔特定的环境,术后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组织瓣坏死等并发症。因此,对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术后的患者,除做好一般护理外,还需加强组织瓣的观察,患者体位的保持、口腔护理以及气管切开护理等。当组织瓣出现血循环障碍时,护理工作者应懂得如何去判断以及做出相应的处理,及时抢救组织瓣。本组通过总结105例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提出了血循环障碍预防、观察及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老年患者大面积脑梗死运用颞肌脑表面贴附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8例大面积脑梗死老年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单纯应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治疗组22例采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颞肌脑表面贴附术,通过一个月及3个月后的死亡率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比较,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存活率为86.4%优于对照组的56.3%,表明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死亡率(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比较(P〈0.05),表明一个月两组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老年大面积脑梗死采用去骨瓣减压联合颞肌脑表面贴附术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王为  陈杰 《中国医师杂志》2003,5(2):221-222
口腔肿瘤切除术后所致的软组织缺损 ,常需以肌皮瓣修复。作者自 1992年至 2 0 0 0年以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颊部及磨牙后区肿瘤术后缺损 31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1例 ,男 2 2例 ,女 9例 ,年龄9~ 72岁。其中口颊部血管瘤及淋巴管瘤 11例 ,口颊癌 12例 ,颊部肉瘤 2例 ,磨牙后区癌 6例。 18例口腔癌患者均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1·2 手术方法 皮瓣设计 :首先根据原发灶大小预测出缺损面积大小 ,使设计的肌皮瓣面积稍大于缺损面积 ,肌皮瓣长度 (包括蒂部 )适当地大于蒂部至缺损区的距离。蒂部基本以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臂游离皮瓣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H-ADM)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36例口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术后组织缺损,观察组采用游离前臂皮瓣联合H-ADM修复术后组织缺损。比较两组术后皮瓣存活率、语音功能、吞咽功能及术后供区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存活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语音功能、吞咽功能以及供区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游离前臂皮瓣联合H-ADM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可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外形和生理功能,保持口腔和舌的基本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带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根治术后大面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中晚期口腔癌,其中舌癌6例、口底癌2例、颊癌2例、下牙龈癌1例,进行联合根治术,同期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术后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结果11例中8例肌皮瓣全部成活,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另3例肌皮瓣部分坏死,换药后痊愈。随访1~9年无局部复发,2例舌癌患者术后2年死于肺转移。结论带蒂胸大肌肌皮瓣血供丰富组织量大,同期修复中晚期口腔癌根治术后大面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Double flap reconstruction of extended facial defec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uthors report the reconstruction of large facial defects remaining after resection of two advanced facial cancer cases. In both cases double flap closure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first case the internal flap was created from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oral mucosa membrane, while in the second a forearm fascio-cutan free flap was used. For external closure in both cases platysma based transpositional flaps were used, prepared from the neck. On the basis of excellent aesthetic results and safe applicability the authors recommend the more frequent use of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整复口腔面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对12例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面颊部缺损的病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移植皮瓣的情况,做好呼吸道、口腔卫生、饮食及康复护理。结果:12例病例移植皮瓣全部成功。结论:前臂游离皮瓣是修复口腔癌肿缺损面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段,对病人采取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临床上运用人工真皮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1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3例因皮肤软组织缺损需进行人工植皮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植皮部位皮片存活状况,皮片的外观、质地和瘢痕生长状况,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23例患者接受植皮治疗后,皮片全部存活,外观良好,无明显瘢痕。结论 人工真皮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游离组织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修复重建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应用游离组织皮瓣进行重建,恢复吞咽及呼吸功能.其中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28例,游离前臂皮瓣修复8例.结果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成功26例,坏死2例.皮瓣血管蒂长8~18 cm,平均12.5 cm.穿支类型:肌皮穿支25例,肌间隙穿支3例.游离前臂皮瓣8例均成功.36例患者均恢复了正常进食.结论 游离组织皮瓣修复技术可靠,成活率高,供区无严重并发症,是头颈部肿瘤术后修复重建理想的修复皮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掌背动脉皮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26指皮肤缺损患者,分别采用第2、3、4掌背动脉皮支筋膜蒂皮瓣给予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2.0cm×4.0cm~3.0cm×5.5cm。结果:术后18例26指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皮瓣外形良好,不臃肿,感觉可。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创口呈线性瘢痕,皮瓣少许色素沉着。结论:掌背动脉皮支筋膜蒂皮瓣切取方便、损伤小,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手、腕及前臂部广泛皮肤套脱伤的患者,4例手部洞穿伤患者,2例全手逆行撕脱伤患者,急诊一期采用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修复皮肤缺损。髂腹股沟部供区创面直接闭合,大腿部供区创面取全厚层皮片植皮覆盖。术后半个月拆线,并进行皮瓣夹蒂训练,术后3周根据皮瓣夹蒂训练情况酌情断蒂,断蒂时将皮瓣内的腹壁浅神经、股前外侧皮神经分别于受区皮神经吻合。断蒂术后1~2个月分期皮瓣修整。结果:13例皮瓣全部存活,受区、供区伤口I期愈合。术后随访2~6个月,皮瓣柔软,质地良好,皮瓣温痛感觉良好,外形无臃肿,无坏死及破溃;总优良率为84.6%。结论: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相对其他带蒂联合皮瓣移植患者手部体位较舒适,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徐丽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92-5193,5195
目的 探讨分析运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手指外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某院42例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采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方法治疗的病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30例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病例采用结扎、单侧吻合的作为对照组.治疗后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从效果看,72例均进行0.3~1.5年的随访显示,对照组优良率36.7%;观察组优良率85.7%.从术后恢复看,对照组治疗1周后6例皮肤坏死,其中2例出现真菌感染,经过抗真菌感染后末端仍坏死,予以截指.有28例出现外形凹陷,色泽较深,8例出现感觉和屈伸功能障碍.观察组治疗1周后未出现皮肤坏死,有1例出现真菌感染,经过抗感染治疗后愈合,有30例色泽稍暗,外形均满意,1例出现感觉障碍.两组以上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合并双侧指动脉损伤及皮肤缺损的手指外伤能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和功能障碍情况,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