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制度的变化,使企业对资源的获取更加容易,企业竞争也就不再以资源优势为主,而转向对资源的深度开发,相应地企业竞争方式就由量式竞争力为主转变为整合式竞争力为主。而我国企业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量式竞争力上,整合式竞争力则显得不强。现代企业只有提高对现有资源的整合、改造、重新利用,才能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关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新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国庆 《江汉论坛》2004,(11):45-47
持续竞争优势在不同环境下,以静态均衡延续与动态非均衡的更迭两种状态呈现出来。应在不同环境下区分能力的不可仿制性和不可替代性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核心能力以其不可仿制性使企业所拥有的优势不断的持续下去,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只有持续的能力更新和创造使得竞争者无法用新的能力替代,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能力与环境的融合进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企业能力的经济特性看,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不可仿制性使其能够获得竞争优势,但具备这些条件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保持其竞争优势。只有在企业和外部环境相互依存、融合互动的过程中,寻求培育既有能力及构建动态能力之间的平衡,才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以市场经济观念的新视角审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困扰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是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经营效率低下 ,究其原因 ,主要是受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影响 ,忽视了对其核心能力的培育。因此 ,必须加快企业核心能力的生成、培育和提升 ,为创造我国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推动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实力已经成为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核心因素,而创新投入的数量和使用效果直接影响科技水平和科技竞争能力.随着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世界创新投入展现出新一轮的高速增长趋势,特别是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一些创新型国家,其领先的科技优势是与这些国家的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巨大投入分不开的.文章比较分析主要创新型国家的政府财政创新投入的现状、政策和经验,并就我国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完善财政创新投入体系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卓雄 《南方论刊》2007,(4):15-16
本文基于资源理论的角度剖析了持久竞争优势的深层内涵,认为持久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依赖于资源配置能力,这种资源配置能力决定于企业制度——文化整合力。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从技术扩散的"不稳定期"、"过渡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入手,描述了萎缩、稳定、加强、动态平衡、紧缩和动荡六种创新网络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完全突破型"、"市场突破型"和"技术突破型"三种技术扩散类型为主要变量,构建创新网络演化模型,并归纳出其一般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冯臻  焦豪  邓少军 《兰州学刊》2009,(8):116-119
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已经取得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基本认同,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既有助于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也符合政府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社会总目标的要求。文章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出发,对于动态能力,企业社会责任态度,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提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立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框架。研究表明动态能力通过企业社会认知水平和组织价值观的影响作用,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态度的形成,进而能够提升该企业的社会责任行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文化产业创新的核心要素。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与制度偏离的短板效应折射出协同的重要性。文化产业制度创新不仅应适应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的前瞻与启发作用,还应主动构建全新的制度体系,以催生、牵引文化产业各行业的革命性变革。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是内生制度与外生制度的交互作用与演进,呈现为技术牵引下集聚创新的内在规律,并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交互作用下推动文化产业不断跃迁。构建基于技术与制度协同驱动的国家文化产业治理体系,将双向度的治理目标、前瞻性的治理制度、五位一体的多元治理主体协同、现代化的文化产业治理方式有机统一,提升国家文化产业治理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12.
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但在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失去和环境管治趋紧的情境下,需通过不同于一般创新的方式谋求可持续竞争优势,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与效率的绿色创新是必然选择。将绿色创新决定性因素引入修正后的波特钻石模型表明,环境管治、绿色创新、市场需求以及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动态整合的结果能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使企业竞争活动的中心从单个企业层面提升到了更高的群体层面。基于熵理论及耗散结构论的核心思想,对协同创新的特征及其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构建了协同创新对竞争优势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核心运作机制及其效应的分析,明确了企业形成和实现持久竞争优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15.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作为不可替代的元治理角色,它必然要求积极变革并构建与之开放水平相适应的国家能力。美国主动挑起对华贸易战的内因在于其国家能力尤其是规管能力、再分配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公共产品供给能力、财政汲取能力无法适应其经济全球化进程,整体处于"国家能力赤字"状态。作为被动的应战方,以改革开放发展壮大自身,是中国应对经贸摩擦的根本之道。为此,中国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开放立场,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国家能力,以国家能力把握经济开放节奏。当前中国具有国家能力优势、历史经验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发展潜力优势、国际合作优势,中美贸易战不仅不会阻挡中国的前进发展,反而会进一步激发中国的发展潜力,中国经济巨轮必将披波斩浪驶向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6.
市场导向一定利于组织创新吗?由于目前缺乏对二者作用机理的全面探讨,学术界对此还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学习理论的视角,引入四种类型的组织学习(适应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关系学习和学习近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两种类型的市场导向(反应型市场导向和进取型市场导向)与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模型.本文在组织内学习的基础上加入了侧重于组织间知识获取的关系学习,完善了组织学习在市场导向与组织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还研究了公司企业家精神和吸收能力这两个变量在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前者用来克服学习近视的出现,后者用来提高组织学习的效果.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技术引进型企业应如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并最终实现在国际竞争中的长期优势呢?后发国家技术创新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在既定技术范式内的技术追赶,而是在二次创新过程后实现技术范式的提升,达到最终的技术跨越.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环境下,通过技术创新国际化的途径实现技术发展轨迹的非线性突破.本文以引进技术二次创新为分析起点,以技术创新国际化为实现途径,以最终的技术跨越为战略目标,初步建立一个综合的"引进技术再创新"理论分析框架,并希望对国内技术引进型企业的技术跨越模式选择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制造企业逐步投入数字化转型浪潮,但数字技术能否赋能企业创新以及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尚不明晰。文章引入人力资本和动态能力变量,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模型,选取2013—2022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人力资本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绩效之间发挥倒U型中介作用;动态能力中的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倒U型影响在东中部地区、大中型企业、国有及民营企业中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决策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