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公园绿地作为森林城市生态网络体系构建的主体,是完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公园绿地的服务效率是衡量公园绿地布局科学合理性的主要指标。服务半径的大小决定公园绿地服务效率的高低。文章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成本缓冲区分析方法对济南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进行量化计算与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方案。结果表明:济南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的三个梯次,0~500 m区域仅占全部研究区域的28.27%;500~1000 m的区域占全部研究区域的26.11%;1000~2000 m的区域面积占全部研究区域的33.33%;服务半径2000 m以外的区域主要在中心城区的北部、西部。说明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布局不合理,且布局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公园绿地的研究多从公园绿地自身出发,较少以社区居民的角度考虑,然而居民作为城市的主体,以社区居民的角度研究公园绿地的使用情况可更准确的反映公园绿地的服务质量与存在的问题.文中基于GIS网络分析法,考虑居民偏好的影响,分析赣州章贡区河套老城的社区绿色便捷度.研究发现:老城区的绿色便捷度整体较好,局部较差,尤其是东南片区.且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并未实现全覆盖,此外还发现带状滨江公园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议老城区在东南片区新建一处综合公园,并增加街头绿地和社区公园的数量,同时向南延续贡江西岸的东河公园.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生态、景观、游憩和防灾避险的功能,城市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能够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使公园绿地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本文应用协同学的理论,提出了由基础层面、功能层面和指导层面三方面协同构成的理论方法,以多功能协同为重点,协调城市公园绿地四个功能子系统之间有序布局,并从基础层面分析城市自然人文因素对公园绿地基础骨架的影响,从指导层面分析相关规划政策等的调控作用。最后,以泗县为例,通过三个层面协同叠加,构建合理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绿地合理供给是城市生态和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以合肥市区为例,提出改进的Ga2SFCA探究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特征及其成因,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一步解析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改进的Ga2SFCA模型计算的可达性结果在强度和空间分布上较传统模型更加贴合实际;2)公园绿地总体可达性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向四周递减;3)各类型公园绿地可达性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分布优于街头游园和社区公园;4)自然特征、区位特征、社会经济和建成环境四方面因素的不同导致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差异显著,各因子影响程度依次为:商业区位>中心区位>交通可达>生活便利>居住人口。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推进改造工作的城市老旧小区展开研究,从物质空间形态角度出发,结合多源大数据采集75个岭南地区老旧小区样本数据,以定量研究为依托,从城市中微观空间层面建筑和道路的相关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并对量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建筑量度、道路量度、建筑尺度三组变量剖析影响空间形态的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公园绿地的服务效率是评价城市影响力和衡量市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空间可达性是公园绿地服务效率指标的核心内容。以往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只是考虑距离公园的直线距离,没有涉及市民到公园的实际路线,或没有考虑到公园绿地周围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成本加权距离方法对济南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绿地建设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相对阻力的可达性分析,公园绿地可达性较为合理;基于综合阻力值的可达性分析,公园绿地可达性不合理,可达性不合理的区域分布在中心城区的西、北部。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进行户外健身锻练的重要场所,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城市公园是否能满足居民的锻练需求尤为重要.本文以天津市西沽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等方法对西沽公园内体育健身空间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公园内现存活动空间闲置浪费、场地和设施不足、埋有安全隐患等问题,并针对问题现状提出优化建议:应将闲置空间利用起来,合理划分活动场地,增设符合人们活动需求的设施,消除安全隐患等,以期为未来城市公园体育健身空间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冷岛效应对城市生态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landsat8 TIRS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对济南市11个公园进行冷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公园绿地温度明显低于周边环境,公园降温范围在90~420 m,其降温范围曲线近似二次多项式,并受周围下垫面均质性影响而产生波动;另外,公园总面积、园中水体面积和园中绿地面积是影响公园降温效应的主要因素.上述3项指标的异同,对选取的公园各项景观格局指数与公园降温幅度的相关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家口城市生态景观森林化营造及本土性植物模式研究,有利于营造森林化城市,优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本文重点研究北方天然城市——张家口的植物模式,主要对道路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不同类型的绿地分别进行植物规划与研究,营造森林化生态景观,建设四季有景的生态森林化城市.  相似文献   

10.
济南市绿地建设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评价,是反映绿地系统建设水平高低的科学依据,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构建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以RS与GIS技术为支撑,从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景观格局及规划指标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量化计算与评价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设济南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济南市城市绿地系统斑块类型齐全,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占总面积比例小,破碎化程度大。公园绿地在城市绿地类型中占主导地位,生产绿地缺乏;济南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的综合评价值为0.4867,其中绿地生态效益指标值为0.4977,绿地固碳释氧能力及滞尘能力较低;景观效益指标值为0.5798,景观破碎程度及分离程度较高,景观优势度不明显;绿地规划数量指标值为0.4525,绿化总量不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未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