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余春  陈志荣 《市政技术》2024,(2):27-34+61
为了对比中、法两国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评价体系的异同,分别对2种体系下典型混合料(AC-13和BBSG-14)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采用FLEX 20改性沥青配制上述2种沥青混合料,并以中国标准体系下的马歇尔试件性能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以及法国标准体系下的复数模量试验、车辙变形率试验、多列士试验进行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FLEX 20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AC-13的动稳定度是BBSG-14的6倍;AC-13的弯曲强度仅为BBSG-14的66%;在水稳定性方面,2种沥青混合料相差较小,但中国的评价方法更加严格。中、法两国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相关性,试验结果对于推进中、法两国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多种级配下纤维掺量对提升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研究了AC-13、AC-25密级配下掺入两种路用聚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坏性、高低温性能;通过两种纤维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在相同性能条件下纤维掺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聚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与不掺纤维相比,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和抗开裂性能改善最为明显,车辙动稳定度和最大弯拉应变最多可提高89.4%和50.3%。AC-13和AC-25级配中,当聚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掺量分别为0.2%、0.25%和0.3%、0.35%时,其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与经济效益关系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MA103沥青增强改性剂制备出改性AC-13沥青混合料,并成型组合式试件,通过车辙试验、疲劳试验对MA103改性AC-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与传统的几种沥青加铺层进行了路用性能和经济性对比分析,并通过泰兴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程对MA103改性AC-13沥青混合料用于沥青加铺层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MA103改性AC-13沥青混合料较传统的沥青加铺层具有优异的抗车辙性能、疲劳性能和经济性,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材料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对掺入的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进行评价。同时又进一步分析了加载频率影响下的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有促进作用,能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冻断试验结果证明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没有太大影响。根据动态模量及相位角与加载频率的关系,说明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加动态模量增加有一个限定值,抗车辙剂的加入使沥青混合料在低温高频时弹性体特征表现得更强。  相似文献   

5.
橡胶粉和抗车辙剂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橡胶粉和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对不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能和耐疲劳性能进行对照试验。分析了橡胶粉和抗车辙剂的共同作用机理,验证了采用橡胶粉和抗车辙剂进行复合改性可以使沥青混合料兼有2种材料分别改性的优点,具备更加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结合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方法,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改善技术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关键因素,并借鉴Superpave设计方法,以孔隙率为控制指标进行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设计,结果表明:当采用性能良好的沥青与集料、骨架嵌挤型级配及抗车辙剂,并严格控制孔隙率时,能够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7.
《广东建材》2021,37(8)
普通沥青混合料自身所的抗车辙性较低,所以需要利用到抗车辙剂。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不同量的LDT-1型抗车辙剂,对其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LDT-1抗车辙剂的最佳掺入量宜为0.35%。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纤维长度和掺量组合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在AC-20沥青混合料中掺入由3种长度组成的5种掺量组合的短切玄武岩纤维(即级配玄武岩纤维)。分别采用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5种级配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级配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进一步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第Ⅳ种级配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增强效果较优,3种长度复掺的纤维连续级配时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9.
系统比较分析ARAC-20橡胶沥青混合料与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采用直道加速加载试验研究不同厚度ARAC-20与AC-20抗裂性能;采用MTS进行疲劳试验研究2种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采用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研究2种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等。结果表明,相对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而言,ARAC-20橡胶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裂性、水稳性和耐疲劳等性能。  相似文献   

10.
邹克强 《市政技术》2010,28(6):145-148
对在北京施工的掺加了高模量树脂类改性剂(以下简称"路强剂")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混合料进行了马歇尔参数特性、高温抗车辙能力、水稳定性对比试验,分析了路强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阐述了掺加路强剂混合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手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SEAM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沥青混合料采用AC-20C型,通过采用不同比例的SEAM/沥青进行马歇尔和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EAM能够大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7)
为研究抗车辙剂改性工艺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方法,选取抗车辙剂掺量、拌和时间和拌和方式3个因素,通过冻融劈裂试验定量地分析了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提出了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工艺参数,并采用烘箱模拟老化法研究老化作用对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抗车辙剂可以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各因素影响水稳定性能的主次顺序为:抗车辙剂掺量-拌和温度-拌和方式;最佳改性工艺为:抗车辙剂掺量0.6%、拌和温度180℃以及干法拌和;抗车辙剂能够有效改善老化作用后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且老化时间越长,改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贾帅 《山西建筑》2012,(33):135-136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试验,分析掺加了抗车辙剂和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特别是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得到了抗车辙剂和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低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同时也确定了适合于掺加抗车辙剂和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  相似文献   

14.
Morlife300抗剥落剂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旋转薄膜烘箱加热试验对掺Morlife300抗剥落剂前后沥青的耐久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延长水煮时间和沥青与抗剥落剂共同老化评价了Morlife300抗剥落剂对改善集料与沥青黏附性能的贡献能力;以花岗岩AC-13C为研究对象,基于沥青混合料性能目标开展了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水稳性试验、加速老化试验、浸水肯塔堡飞散试验...  相似文献   

15.
刘明珠  石敏  季节 《市政技术》2012,30(5):150-153
为了评价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选取了2种不同来源的RAP,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后,并以不同的掺量(0%、20%、30%和45%)分别添加在不同类型的热拌及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AC-13F和SMA-13)中,进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别评价了热拌及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以及水稳定性能,分析了不同类型RAP及其掺量对热拌及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RAP在热拌及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最佳掺量。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路面主要以沥青路面作为主要路面形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路面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验证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与细集料性质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车辙试验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测试;采用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来验证细集料性质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摆式系数摩擦测定仪来测试沥青混合料车辙板的抗滑性能。试验表明:使用棱角性丰富的细集料更有益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提高沥青路面的摩擦系数;使用碱性和泥土质量分数低的细集料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布敦岩天然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大量试验数据表明布敦岩天然沥青混合料AC-13具有优良的抗高温车辙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8.
纪耀辉  尤伟 《山西建筑》2011,37(29):108-109
选用两种抗滑类型沥青混合料:AC-13K(又称改进型AK-13A),Superpave-13,按照马歇尔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设计得出AC-13K型混合料的最佳级配和最佳沥青含量(为5.2%);按照Superpave法成型试件得到Superpave-13的最佳级配和最佳沥青含量(5.1%),对两种沥青混合料分别在已确定的级配形式和最佳沥青含量的情况下制备马歇尔试件,测定其主要参数,并进行了抗水损害试验和车辙试验,以了解两种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车辙试验结果为判据,对AC-16C粗型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含量、粉胶比、沥青类型、混合料密度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介绍了研究用原材料性质、设计级配及特点、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合料具有合理的粗集料含量及粉胶比的情况下,使用黏度较大的改性沥青及以GTM密度为标准密度控制压实度将显著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橡胶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等评价方法,进行不同粒径胶粉、不同类型级配的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粉的细度影响了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采用大颗粒橡胶粉可较好地提升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小颗粒橡胶粉更有利于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矿料的级配类型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影响较为显著,当以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为设计指标时,宜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采用颗粒较小的橡胶粉进行橡胶沥青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在设计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时,宜根据选用橡胶粉的粒径进行级配比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