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飞 《绿色建筑》2022,(3):127-130
城市雨洪灾害和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需以跨尺度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基础,需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不同尺度的承接、配合,多种海绵空间相互关联,形成多尺度、立体、交融的体系。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形式的片区建设,应专门有针对性的海绵城市系统化方案来和规划,并与具体项目实施进行衔接。以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停车场上盖地区海绵建设为案例,探讨海绵城市系统化方案如何实现有效协调衔接。  相似文献   

2.
邹萍秀  曹磊  王焱   《中国园林》2019,35(8):72
当前中国面临着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水问题,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及实践,并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为例,结合国内外雨洪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构建了以分区而治、内外联合为主的"弹性"雨洪管理系统。将校园划分为3个子排水分区,阐明"海绵城市"的理念。校园设计提出了保护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利用生态修复来减缓施工造成的损害,并在设计和施工中使用低影响开发(LID)实践等设计目标,以期指导我国海绵试点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洪涝灾害问题日益增多,平原城市由于地势平坦,城市开发程度较高,对于雨洪处理能力变低,易发生洪涝灾害。为解决内涝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与政策,用于推进海绵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建设。鉴于区域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海绵城市与绿地系统并不能够做到有机的统一。为缓解海绵城市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构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剖析绿地系统规划构建的问题,介绍了沙洋县绿地系统规划的项目概况,以及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平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海绵城市下的雨洪管理理念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绵校园规划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文章将湿地生态理念引入高校生态规划中,提出在具有良好生态本底的基地通过构建人工湿地形成校园生态雨洪系统。阐述校园湿地的意义和设计原则,结合规划实例探讨校园湿地的构建策略,为海绵校园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海绵校园改造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索低影响下海绵校园改造,通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区现状排水系统的解析,从校区全面摸查、雨污分流、海绵设施改造和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充分利用雨水,解决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为高校海绵校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7.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雨洪灾害频发,使雨洪管理成为城市发展重要议题。2015年,中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如火如荼,但大多因质量问题无法通过审批。为找到有效提升规划质量的策略,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2个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进行定量质量评价,并通过一致性检验评价结果。研究发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质量受经济、区位和编制经验综合影响,城市间存在梯队差距。为有效提高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质量,需在巩固规划目标和策略的同时,提高公共参与、协调、事实基础和监督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日益频发的洪涝灾害、水质污染、河道断流的水环境现状,对国内外城市雨洪管理方面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水敏性城市设计"、"健全水循环体系"等理念和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寻求改善水环境的管理对策。依据北方城市的特点,对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技术进行改进优化,提出以"回渗"和"利用"为主的雨洪利用规划方案,建立本土化、生态型的海绵城市体系。以沈阳市为例,通过在交通、绿地、水系和小区等规划建设中采用提高土壤入渗量、调节洪峰、小尺度空间调控等工程技术措施,具体研究雨洪利用的实践方案,构建沈阳市"海绵综合体",从而实现排水防涝、涵蓄水源和美化景观的效益,为北方城市雨洪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王后军  黄晶 《华中建筑》2010,28(10):65-68
该文以旧城有机更新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求校园有机更新的概念和思维方法,并以曹扬二中教育园区为例,提出具体的有机更新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水问题,我国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应对相应挑战。公众教育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值得重视和研究。该文首先分析公众教育的重要性,并阐述景观设计作为公众教育途径的可行性,从景观体验的角度分析基于景观设计的公众教育内容以及实现公众教育的策略。该文进一步以著名的成都活水公园为例,阐述、分析结合海绵型公园改建和优化过程贯彻公众教育的策略。研究认为重要的海绵城市可持续雨洪管理景观建设项目应注重公众教育策略的运用,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理念不断普及,从而有利于我国城市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刘博 《安徽建筑》2023,(12):38-40
目前大学校园建设已成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为了探索在雨水循环系统理念下的海绵化校园改造,将雨水循环系统的设计设施途径进行分析梳理,将其运用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园景观上。在此基础上,结合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景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更加细致、科学、有效地挖掘研究区的景观结构特点和所具有的景观功能,从而全面治理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校外道路,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及洪涝灾害频发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为了缓解城市水生态环境失衡问题,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校园作为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占地面积大、绿地比例高等特点,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把校园打造成“海绵校园”,将会对“海绵城市”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安阳市殷都区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校园河道改造治理和校区规划设计中来,提出了“反规划”与“海绵校园”相结合的构建策略,结合校园地势及现状条件,从低影响开发的角度出发,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海绵”措施,使校园成为实践“海绵城市”理念的区域典型。  相似文献   

14.
彭华  龙运涛 《南方建筑》2006,110(6):61-62
丘陵地区的高校校园规划应该尽可能的利用其特有的地形创造独特的、人性化的校园环境,真正体现“人·环境·自然”的共生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从生态规划的视角,尊崇生态伦理,应用生态规划理念、方法,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适应性分析等方法,在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规划、空间扩展以及用地布局规划等方面进行的一次探索性实践,并对工作进行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6.
杨昕 《中外建筑》2012,(7):117-119
校园的景观更新涉及建筑、景观、遗产保护等诸多学科。校园景观的更新,既要延续历史文脉,又要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景观更新设计为例,探讨校园景观更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经验探索——以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方式,已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和水安全战略中。南宁市作为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探索与实践。南宁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城市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保障区域海绵本底安全,同时结合城市发展特征,制定了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策略。通过该规划,南宁市形成了"23+10+202"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即划分了23个流域系统,合理布置了调蓄设施、滨水缓冲带、湿地公园、生态雨水廊道、海绵公园等流域性重要海绵设施;10个海绵功能区,结合功能区主要特征,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体系;202个管理控制单元,将海绵城市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为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总体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校园不仅是培育人才的空间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空间环境、城市形象的组成部分。但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原有的中小学校园,在规模和空间布局上不能满足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原有校园的更新、老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已成了迫切的现实需求。文章通过分析校园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挖掘地域建筑文化的特性,从规划结构、功能结构、生态交流场所的设计与新旧建筑文脉的延续来构筑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新风貌。  相似文献   

19.
郝晓宇 《福建建筑》2023,(8):118-122
针对工业用地绿地率低、硬化比例高、坡屋顶较多的特点,以某科技园区为例,对城市工业用地海绵城市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综合考虑场地竖向、道路横坡、绿地分布、建筑雨落管可断接点位、场地雨水管网及排口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划分汇水分区,明确不同类型汇水分区的技术路线,对雨落管断接、雨水花园提出创新设计做法,计算雨水花园及蓄水池的调蓄规模,论证建设目标的可达性,为同类型项目的海绵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