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傣语入手,针对匠作术语这一傣族风土建筑的基本问题,通过考释柱、穿、梁、檩、椽、人字架几类大木构件的命名,发现两种基本的构件命名方式:柱类构件和穿类构件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来命名;梁类构件根据其长短命名。而柱类构件中,除中柱外的其它几种柱都被赋予了各自的文化象征意义。研究表明傣族风土建筑作为以“柱-穿”为主体的穿斗结构体系,柱类构件在文化上的重要性远大于梁类和穿类构件。与此同时,屋架空间被赋予了“孕育”的特殊文化观念。由此可知,语言人类学与建筑学相互融贯的研究方法,在文献资料极度缺乏的民族地区建筑研究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傣族风土聚落具有独特的环境—文化因应特征,与中原汉族地区的聚落在空间形态和营建模式上有很大差别。基于文化人类学的"主位"与"客位"视角,从"主位"视角出发,发现傣族对地形、形貌的选择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创设的8种聚落类型;从"客位"视角阐述寨心和寺心的"双中心"特征、"山-林-水-寨-田"的区域分布、水网与路网的路径编织三方面特征,试图构建西双版纳傣族风土聚落的建成环境模型。说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民族地区风土聚落研究中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林晓丹  蔡宣皓 《新建筑》2023,(5):96-102
基于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现存筑寨碑刻中的历史信息释读,深入分析韩城地区党家村泌阳堡与西原村凤翼砦营建的历史过程,讨论韩城地区风土聚落中“村寨分离”现象的成因。跳出惯常的建筑学的物质空间类型范式,经过族群追溯与产权落位,发现两堡是家族内部阶级分化之后合股建造的产物。寨子以巷道为主要形态控制要素,以“窄院”为地块划分的模数单元,祠堂等仪式空间反而重要性不强,并且与普通聚落同构。进而通过与华南地区聚落的比较,揭示了“弱宗族”或“残缺性宗族”的关中风土聚落的发生与扩张逻辑。  相似文献   

4.
5.
唐磊  郑海晨  王茁 《中外建筑》2013,(4):119-121
当今我国城镇化进程正改变着城乡面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县后溪镇为例,通过对有着近千年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所孕育的聚落空间特征及建筑特色分析,阐述一个土生土长的聚落在长久的历史岁月中能稳固发展到今天,它的自然环境、建筑环境、民俗环境及地域文化早已经构成一个和谐的有机体。通过探寻前人千百年来营造家园的历史经验,领悟其聚落生成与基地整合等方面的深层内涵,推敲其中内在特征,以期为城乡规划及建设提供参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羽  王瑞坤 《当代建筑》2023,(9):124-129
本文以滇西茶马古道沿线的风土聚落云南驿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筑测绘、居民访谈、史志辨析等方法,力图厘清商业贸易对聚落形态、宅院形制等风土建筑基质的变迁所施加的影响,并在上述分析中加入了人口迁移、民族身份、文化交流等视角。多视角的讨论对探究滇西风土建筑空间的变迁具有普遍意义,也为茶马古道沿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伍沙 《建筑遗产》2021,(3):66-76
文章基于对湖南祁阳地区(即湘江祁阳段)风土建筑普查性的田野调查,以国保单位龙溪李家大院为例,分析了其聚落形态及建筑空间形制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方言中"祧屋"这一名称进行释义,并从聚落形态、院落形制、结构构架及装饰技艺四个方面总结了湘江祁阳段风土建筑的基质特征.如以祧屋院为中心,居住院呈向心型两翼布置组成"祠居合一"的自生长组团,单个或多个组团形成集中式的聚落形态"一明两暗"模式的单体建筑和"游亭"结合成"工"字或"王"字型宅院平面,及其内部虚实相生的建筑空间的院落形制;前檐廊施斗拱的穿斗或砖木混合承重结构体系;游亭作为重点装饰区域,有丰富的门窗式样以及梁架雕刻的装饰特征等.  相似文献   

8.
黄河晋陕沿岸中原官话区汾河片的风土聚落,与相邻的晋中及晋东南地区相比,呈现自然的有机形态,并存在"村寨分离"特征.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口述史研究,从"村-寨"关系及边界限定方式出发,根据村落本体是否设防,总结"村-寨"和"堡-寨"两种模式,并在组合数量上有一村一寨、一村多寨和多村一寨等不同类型;进而借助族谱等民间文献的历史信息,还原聚落从建村到筑墙、再到陆续建寨的历程;最后总结"村-寨"组合的地域分布规律,即"村寨分离"布局集中在黄河沿岸,越往东"村寨合一"布局更为多见,聚落形态特征整体呈现从关中地区向晋语方言区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周静帆  裘鸿菲 《华中建筑》2011,29(9):198-203
傣族是个有着双重信仰的民族,全民信仰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世俗化的宗教信仰影响民族性格、道德伦理、审美意识及行为活动,也间接影响了村寨聚落形态的形成和演变。其中,主要表现在对村寨空间布局、绿地分布、建筑样式和设施景观的影响。该文以滇西德宏地区傣族传统聚落研究为例,浅谈傣族宗教信仰对村寨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王小斌  石庆旵 《华中建筑》2013,(12):165-167,171
传统聚落民居如徽州民居建筑是经过地域传统文化长久地演变、浸染、沉积而形成的,汉族民众生活的聚落空间文化,受宋明理学的长期影响塑造了徽州民居建筑空间的布局特点,包括传统家庭伦理及文化综合影响,涉及到对徽州民居的空间结构与空间位序的布局安排,以及街道里民居空间的退让、高低的设计布局等关系的调整,都具有多层次的深刻影响,该文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试图建构对传统聚落民居正确的营建观。  相似文献   

12.
传统聚落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物质结晶,其中蕴含的历史渊源、建筑艺术、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然而,当下城市化进程中无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量的传统聚落正处于大肆地被破坏而消失的局面,保护和更新迫在眉睫.本文以苏州太湖三山岛桥头村为例,从建筑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桥头村村落新旧空间形成背后的原因,分析提出应对策略,试...  相似文献   

13.
论文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认识论上,分析在历史维度下的吉水县燕坊村聚落形态及建筑形制的演进过程,重点在于阐释自然及人文环境要素是聚落形态及建筑类型变化的重要动因和制约因素;二是方法论上,希望通过分析吉水县燕坊古村落公共建筑及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当前中国,特别是庐陵地区在古村落研究、保护与开发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总结出一套以研究和保护公共建筑及公共空间为先导的古村落保护思维框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调查研究为依据,围绕乡村传统聚落的聚居空间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其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民居建筑、文物古迹、街巷空间、村落形态和田园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建设和谐美好的聚落环境。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风土建筑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文章借助建筑人类学、语言学研究成果,从主匠关系出发,引入分级风土特征图谱的概念,探讨浙江省范围内风土建筑区域的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社会”有机关联视角,建立“聚落格局与择居智慧、簇群院落与血缘关系、仪式地标与宗法信仰、街巷场所与人居理念”的形意关联分析框架,剖析家族聚落空间特征并挖掘其背后潜存的社会语义。空间特征表现为:辩方正位的区域格局与多足鼎立的组团格局,有机生长的家族簇群与特殊安排的户支院落,中心引领的祠堂与极域控制的庙宇,适应场地的街巷与产权明确的场所。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语义为:强调主体的认同与族群的协作,依循血脉的延续与身份的位序,彰显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礼”与以敬天娱神为核心的“俗”,体现系统防灾的安全观与和而不同的儒学观。旨在为传统聚落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莫日根  刘慧 《中外建筑》2023,(3):119-124
“因庙而生”是内蒙古地区传统聚落的典型模式之一,该模式下的传统聚落镌刻着深刻的历史印记,是内蒙古地区传统聚落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包头市百灵庙镇为例,在梳理聚落演变脉络的基础上,以微知著,揭示了内蒙古地区“因庙而生”模式传统聚落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藏传佛教的传入为该模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藏传佛教的兴衰消长,深刻影响着聚落中心、建筑以及空间等要素的分布和组织形式;清政府对内蒙古地区实行的封禁、商贸及移民政策,对该模式下聚落的规模、格局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研究以“形态特性”与“功能空间”作为乡村规划的切入点,关注聚落空间的场所精神与集体记忆,以延续地域文化、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研究选取了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的横岭侗寨,运用PSPL调查法、空间感知度统计法对其聚落空间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传统聚落空间发展中的问题。综合运用格式塔理论与空间规划知识,探索了具有地域性、记忆性的共享空间的营造设计方法,最终找到了适宜传统聚落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婧  傅红  林阳 《四川建筑》2009,29(5):43-44
传统建筑的保护,从浅层次上,是对建筑的维护、修复和重建;从深层次上,是对空间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对空间的有效再利用。文章讨论了在国内现有的保护机制下,如何进一步的将建筑保护深入,使其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同时有效地发展旅游业经济,而非令建筑保护屈从于经济利益之下。  相似文献   

20.
对青木川古镇的聚落形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从而提炼总结出在现代人居环境中有利的主要因素,为更好的建设和营造现代人居环境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