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层序地层学理论现已日臻完善,位人们往往被局限在大范围、大尺度的研究领域中,包括整个盆地或整个陆架的粗线条描述。那么,小尺度(小范围和次级层序)内的层序格式和沉积样式又是如何的呢?本文将作一阐述。在地层学、沉积学的研究基础上,在区域层序地层学的框架下,将桑塔木断垒带这样一个盆地内的三级局部构造的奥陶系进行层序地层学解剖。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采用大量的钻井录井资料(岩心、电测等),通过岩性、古生物等特征标志建立相对水深变化曲线,以此来对比划分层序。得出,奥陶系内存在一个Ⅰ类层序界面,并将其划分为两个四级层序及相应的五级层序。  相似文献   

2.
层序地层学必须与高分辨率手段相结合蔡雄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关键词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手段,沉积学90年代盆地分析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层序地层学参与对沉积盆地的研究,强烈冲击了传统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的区域格架形式研究工作。由于...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陆相沉积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陆相沉积占据了较长的时期,基于现代沉积学理论和层序地层学思想,本文从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沉积特点出发,建立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研究了该区晚古生代陆相沉积层序地层学,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盆地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4.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及急待解决的问题。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是将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应用于构造活动区盆地分析的一个特例;前陆盆地二级构造层序代表了盆地不同成盆期的产物;前陆盆地的三级构造层序的成因并非受全球统一海平面变化控制,而与盆缘造山带的区域构造活动、盆内沉积作用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的联合作用有关,是一个成盆期不同发育阶段的产物;前陆盆地地层的层序反映了前陆盆地构造演化史为一个多旋回的沉积-构造演化史。  相似文献   

5.
二连盆地层序地层单元统一划分及格架层序地层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剖析二连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将构造地层学、成因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方法结合起来,把具有区域对比意义的盆地世代界面和盆地原型界面分别作为一级层序和二级层序的界面,把盆地(或凹陷)原型的每一个裂陷-反转旋回(亚原型)作为三级层序,把沉降-充填单元作为四级层序,尝试在构造-地层格架约束下进行层序地层格架分析,而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进行成因地层格架分析.其优点是既吸取了经典海相层序地层学的等时地层界面、层序旋回和可容空间分析等精髓,又摒弃了不适合陆相裂陷盆地的海平面升降变化及体系域等部分内容,便于建立全盆地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也便于揭示各层序地层单元的沉积特征、沉积演化史和不同构造岩相带的油气成藏条件,有助于提高对有利储集相带和有利储集体分布规律及其区域性差异的认识,进而有助于建立有指导意义的成藏预测模式.通过二连盆地各凹陷的实际分析,建立了可对比的、有规律可循的、统一的分级层序界面系统及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6.
皖南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皖南东至地区奥陶系在地层分区上可以分为下扬子地层分区、过渡地层分区和江南地层分区 ,在沉积相上可分为台地、斜坡与盆地沉积。通过对位于台地、斜坡和盆地露头层序地层的研究 ,分别将奥陶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 3个Ⅰ类沉积层序和 2个Ⅱ类沉积层序 ,并详细分析了每个沉积层序各体系域的特征。区内的奥陶系总体为一向上变深的沉积层序 ,经历了镶边陆棚—淹没台地—浅海盆地 3个演化阶段 ,其盆地呈北西浅、南东深的沉积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露头层序地层及沉积学特征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永清  李寅 《地球学报》2001,22(1):49-54
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以及成因地层学和河流沉积体系构成单元等级界面分析方法指导下,通过准噶尔侏罗系陆相盆地露头层序地层和沉积学的实际调查和综合研究,依据研究区沉积地层特征、层序和界面识别与划分、凝缩沉积、体系域和层序格架发育特点等,提出了陆相环境中层序地层研究以及层序界面、层序及凝缩层、体系域和层序格架识别与划分的若干标志及实际操作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奥陶纪末期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适应高精度地层对比的需要,特别是对相当于凝缩沉积的黑色笔石页岩相之间对比的需要,在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根据岩石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在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附近共识别出3类层序界面:Ⅰ型界面、Ⅱ型界面和一个由δ(^13C)的变化曲线识别出来的位于Tangyagraptus typicus亚带之底的无沉积间断的层序界面。并据此将奥陶系五峰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而依据δ(Ce)的变化规律,又可以将上述2个三级层序进一步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Psq1-Psq5),从而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层序地层学与盆地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基于现代沉积学理论和层序地层学思想,在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展布及演化特征分析基础上,对该区晚古生代地层进行精确划分、对比和层序地层学研究。进而按其沉积物特征和充填层序特点将这一时期沉积盆地厘定为三种类型,了晚石炭世本溪期至早二叠世早期(太原期)的陆表海盆地及裂陷(坳陷)盆地、早二叠世山西期近海湖盆和中、晚二叠世石盒子期和石千峰期的内陆坳陷盆地,在不同阶段的盆地中,又可划分出若干次级盆地和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0.
综合层序地层方法在缅甸某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层序地层研究方法是根据盆地的不同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应用不同的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层序地层研究和沉积体系分析。笔者以缅甸某区块晚上新世地层(L3-L4之间地层为例)和中中新世地层为例,分析在盆地的不同构造-沉积演化阶段中,开展综合层序地层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街道灰尘中铬、镉、铅赋存状态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晖 《城市地质》2002,14(2):34-39
本文通过对街道灰尘中铬、镉、铅三种元素赋存状态研究、铬、铅在街道灰尘中以残渣态为主,镉以有机质结合态为主。虽然铬、铅、镉存在形式稍有差异,但其在街道灰尘中主要以矿物质的形态存在,说明其比较稳定,不易迁移转化,对环境的危害比较持久。在治理措施上应有早遏止微量元素向环境中排放,以免其与灰尘发生相互作用对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长江口南槽1989年12个月的实测地形图和大通站相应的水沙资料,采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技术分析了南槽的地形变化及其与河流来水来沙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槽水深与大通站各月平均流量、输沙率和含沙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河口冲淤对流域水沙变化有敏感响应;河槽的响应具有1~1.5月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3.
岩石破坏的机理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的各种强度准则一直是解释岩石或岩体破坏机理的主要理论。此外,从流变现象出发,通过数值模拟、实验对照、理论分析、进一步对岩石破坏机理的解释进行了探讨,认为受力岩石或岩体内差异流动变形也是导致岩石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建筑工程中的“设计方”一般是指从事工程设计的专业人士,如建筑师和工程师,但也可能包括除施工或供货以外还承担某些工程设计工作的承包商、分包商及供应商。 “设计”并不限于制作建筑及工程图纸或进行结构方面的运算。设计范围极广,甚至包括了某种材料的选用以及为达到某个目的所应采用的工艺。设计的实质就是选择,选择足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6.
树根桩对于已建建筑物的地基加固纠偏具有到之处,效果显著。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树根桩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其承载力作用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The metamorphic complexes of Tasmania formed during the Cambrian (ca 510 Ma) as a result of rapid compression in a subduction zone setting followed by rapid exhumation, which brought various fault-bounded metamorphic complexes back to the surface in less than 5 Ma. The two highest grade complexes, the Franklin Metamorphic Complex, and the Port Davey Metamorphic Complex, experienced initial growth of metamorphic garnets at ~560°C, ~0.56 GPa. However, their subsequent metamorphic histories diverge, with the FMC displaying a marked increase in pressure (to 1.4 GPa at peak P/T), while the PDMC shows only a slight increase in pressure (to ~0.7 GPa). Both complexes show only a minor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100°C) between initial garnet growth and peak metamorphic conditions. Rapid exhumation of these complexes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a slab-breakoff model.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n peak pressure between these complexes requires either continued subduction of the FMC while the PDMC had already begun its return towards the surface or that the subduction zone geometry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ressures occurring contemporaneously within portions of the channel, which are not far removed from one another.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全面迭缩式不提钻换钻头钻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特点,分析了此种钻具应用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中的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双作用液动贯通式冲击器闭阀加速运动、自由行程和回程各阶段的受力情况,建立了相应的仿真电算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