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江县地处太湖东岸,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太湖实行水产资源增殖保护措施以后,一些常年靠捕捞为生的渔民受到了作业限制。为了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出路,从1984年起,县水产部门组织沿湖渔民开展湖泊网围养  相似文献   

2.
东、黄海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根据1991年1~2月东、黄海冬季底层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4562.49kg,72935尾,198种。其中,暖温种居第1位,有87种,占43.9%;暖水种次之,有86种,占43.4%;冷温种最少,有15种,占7.6%。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500的鱼类定为优势种,共有5种:竹Jia鱼、带鱼、小黄鱼、Ti鱼、绿鳍马面Tun;IRI值在500~100的鱼类定为常见种,共有10种:银鲳、短尾大眼鲷、黑鳃梅童鱼、短鳍红娘鱼、黄AnKang、细纹狮子鱼、黑AnKang、龙头鱼、黄鲫、白姑鱼。使用种类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种类均匀度指数(J′)分析该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特征,D值变动在1.121~7.086之间,H′值在0.586~  相似文献   

3.
西泉眼水库鱼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5月至11月对西泉眼水库鱼类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调查鱼类3095尾,鉴定出鱼类种类30种,分别隶属于6目11科30属,其中鲤科鱼类21种,占全部种类的70%。并利用Pinkas相对重要性指数(IRI)、Shannon-Weaver多样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三种分析方法,对水库鱼类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西泉眼水库鱼类Pinkas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分析得出,中小型鱼类优势种有3种,分别是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餐(Hemiculter leucisculus)、蛇(Saurogobio dabryi);放养鱼类优势种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为主。Shannon-Weaver指数(H′)值在0.1373~0.2129之间,Pielou指数(J′)值在0.0404~0.0626之间。总体来说,西泉眼水库鱼类物种多样性偏低,稳定性不高。最后提出了西泉眼水库鱼类物种多样性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太湖是太湖的一个浅水草型湖湾.位于大太湖的东端.总面积19万亩左右.约占整个太湖面积的酬。太湖的网围养鱼始于1982年.开始了我国大水面水产资源开发新途径的探索。由于经验不足.渔民对网围养鱼投入大、风险大还有顾虑.为发展太湖网围养殖生产,从1987年开始平均年贴息20万元左右鼓励渔民网围养殖,同时组织人员到隔湖、长荡湖参观学习。到九十年代中期停止贴息.申请网围养殖要经批准.并要签证交费,还要经过验收才允许养殖.技术亦逐步完善.归纳为“小、精、高”的网田养殖技术路线。东太湖的网围养殖得到迅猛发展.到1996年经…  相似文献   

5.
袁静秀  季江 《水产学报》1989,13(3):244-247
东太湖系太湖东南隅的一个湖湾。据测,在正常水位(五站历年平均水位)2.99m时,平均水深0.91m,最大水深1.30m,湖水面积130km2,容积1.18×103m3。在距岸1km处以多网箱共3公顷左右水面的围养。据吴县东山站1956—1986年资料,历年平均气温15.9℃,最高38.8℃,最低-8.7℃,气温年较差历年平均25.9℃。年降水量1000—1400mm左右。为探讨网围养鱼与水域环境的关系,1984—1986年在东太湖网围区进行了每日8、14、20时的水文气象要素的正常观测。每月进行一次1—3个测点包括鱼塘在内的昼夜同步连续观测,每月一次各网箱的面上观测。  相似文献   

6.
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对分水江水库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调查8船次,统计渔获物142.48kg,测量鱼类标本1304尾,经鉴定共发现鱼类36种,隶属5目、8科、31属;其中,鲤形目26种,占总数的72.2%;鲈形目和鲶形目各4种,分别占总数的11.1%;鳗鲡目和合鳃目各1种,分别占总数的2.8%。群落优势度分析发现,优势种有5种,优势度变化范围0.38~0.61。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鱼类种群丰富度指数(D)值为1.14~5.42,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为0.69~2.60,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31~1.21。鱼类群落的季节差异性较高,种类变化波动以夏季最大。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对分水江水库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调查8船次,统计渔获物142.48kg,测量鱼类标本1304尾,经鉴定共发现鱼类36种,隶属5目、8科、31属;其中,鲤形目26种,占总数的72.2%;鲈形目和鲶形目各4种,分别占总数的11.1%;鳗鲡目和合鳃目各1种,分别占总数的2.8%。群落优势度分析发现,优势种有5种,优势度变化范围0.38~0.61。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鱼类种群丰富度指数(D)值为1.14~5.42,Shannon-Wiener多样度指数(H’)为0.69~2.60,种类均匀度指数(J’)为0.31~1.21。鱼类群落的季节差异性较高,种类变化波动以夏季最大。  相似文献   

8.
9.
为了解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现状,于2017-2019年对澜沧江西藏段干流及主要支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分析和评价了鱼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结果显示,澜沧江西藏段现有鱼类2目5科(亚科)13种,其中土著鱼类9种,外来鱼类4种;摄食生态类型包括杂食性(占比92.3%)和肉食性(占比7.7%)2种;栖息类型包括3...  相似文献   

10.
方冬冬  杨海乐  张辉  吴金明  危起伟 《水产学报》2023,47(2):029311-029311
为了解长江中游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021年6月和11月在长江中游5个江段(宜昌、石首、嘉鱼、武汉、湖口)开展了鱼类和环境调查。定量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特征、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期间共采集到鱼类16 335尾,隶属6目13科50属76种,其中鲤形目鱼类最多(52种),占总种数的70%。在3种生活习性类型中,定居性鱼类物种数最多(80%);在3种摄食类型中,肉食性鱼类物种数最多(46%);在3种产卵类型中,产黏性卵鱼类的物种数最多(50%)。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显示,瓦氏黄颡鱼、银鲴、三角鲂、铜鱼等中小型鱼类为优势种。平均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5.11、平均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63、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23、平均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26。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表明,宜昌和湖口江段鱼类群落受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石首、嘉鱼和武汉江段鱼类群落相对稳定。Cluster和NMDS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的鱼类群落可划分为3个类群,宜昌为一类群;石首、嘉鱼和武汉为一类群;湖口为一类群。RDA分析结果显示,NH  相似文献   

11.
辽东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2006年夏季(8月)、冬季(11月)和2007年春季(4月)、秋季(10月)在辽东湾北部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分析方法等研究了辽东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出现鱼类39种,隶属于8目23科35属,种类组成以暖温性和暖水性鱼类为主。优势种有较明显的季节更替,季节性优势种包括矛尾虾虎鱼、斑尾复虾虎鱼、小黄鱼、梭鱼、印度鲬、大银鱼和黄,无四季共有优势种,季节性优势种组成较1998年发生较大变化。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Margaler物种丰富度指数D(0.40~1.6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0.39~1.45)、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J'(0.43~0.75),方差分析表明,3种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ONSIM)表明鱼类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小黄鱼、矛尾虾虎鱼、斑尾复虾虎鱼、斑、黄、梭鱼、印度鲬、蓝点马鲛、横带高鳍虾虎鱼、焦氏舌鳎是造成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分歧种。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和BVSTEP分析表明,水温是影响辽东湾北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本研究可为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2013年2月对鄱阳湖通江水道屏峰段的鱼类群落及多样性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至少有鱼类47种,隶属于4目7科.鲤形目最多,其次为鲇形目.季节优势种以常见种为主,基于个体数量的优势度曲线表明,夏季和冬季的优势度最为接近,高于春季和秋季.鱼类多样性季节变化指数为2.0348-3.1614,多样性水平总体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东太湖沉水植物区“春放冬捕”网围养鱼模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太湖沉水植物区进行的7500kg/hm^2网围养鱼技术研究,达到hm^2润1200-1500-元,投入产出比1:1.4-1.5。模式具有适宜性、先导性、谅 、在渔民群众中已普通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胶州湾中部海域秋、冬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根据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胶州湾中部海域进行的逐月定点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秋、冬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该海域秋、冬季共捕获鱼类50种,隶属8目,28科,42属;秋、冬季鱼类的相对资源量存在明显的月间变化,平均网获质量为每网865.29~5173.71g,平均网获尾数为每网111~717ind。秋、冬季优势种组成有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主要由暖温性和暖水性的季节洄游种变为地域性的暖温性和冷温性种,仅六丝钝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为秋、冬季的共有优势种。种类丰富度指数(R)变化范围为2.08~3.25,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50~2.44,均匀度指数J′为0.52~0.76;秋、冬两季间鱼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法(MDS)分析表明,6个月的样本可分为秋季组(9~11月)和冬季组(12~2月)2个组分;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秋、冬季组分间鱼类群落结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2006-2012年在金沙江下游非倒灌区域的巧家江段进行了渔获物调查,对该区域的鱼类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年际动态进行了研究。5年共调查发现鱼类57种,隶属于3目8科42属。鲤形目3科33属43种,占总种类数的75.44%;鲇形目4科8属12种,占总种类数的21.05%;鲈形目2科2属2种,占总种类数的3.51%。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0种,占总种类数的35.09%;其中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保护名录。2006、2008、2011和2012年之间的鱼类种类数(分别为36、32、37、37种)差异很小,均与2010年种类数(47)种有差异,但One-way ANOSIM检验差异在统计学上不显著(R=1, p=20%>0.05)。调查区域的优势度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呈上升趋势,丰富度则各年大致相当。聚类分析(CA)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方法对5年间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5年的鱼类群落结构可以分为2组,但One-way ANOSIM检验结果显示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R=1, p=10%>0.05)。SIMPER分析的结果表明,5年间丰度减少的种类均为喜流水性鱼类,而丰度增加的种类既有喜流水性的鱼类也有适应静、缓流水的鱼类。鱼类丰度在年份梯度上的变化不明显,各年间各种鱼类的丰度分布呈偏正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非倒灌区域的鱼类仍然受到流域内梯级电站修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东太湖是太湖东部的一个较大湖湾,面积为163平方公里,占整个太湖面积的6.7%。其水深0.9—1.5米,湖底平坦,水生植物丰富,属中营养型湖泊。1984年我所在东太湖敝水区围网养鱼41亩,获得亩平净产1130斤,最高产量达1706斤。为查明人工围网养鱼水产品的质量及其化学组成,1984年11月我们进行了鱼类样品的抽样化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资源状况,于2018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在舟山群岛外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用得到的数据分析了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1)舟山群岛外海域鱼类有106种,隶属于12目47科80属;(2)本次调查鱼类种类数春季为63种,秋季为85种,总体与历史调查结果相比春季明显减少,而秋季却略有增加;(3)2个季节的鱼类优势种更替明显,春季优势种为黄鮟、日本红娘鱼和细条天竺鲷,秋季优势种为细条天竺鲷和日本发光鲷;(4)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值为秋季大于春季,春、秋季均匀度指数(J')对比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D)都较小,且春、秋季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基本都是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均以80 m以上水深区间较高;(5)通过聚类分析与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可得,春季在35%的相似水平上分为3个群落,秋季在45%相似水平上分为2个群落,秋季物种相似度比春季高,春季在生物量和丰度水平上均比秋季低。研究表明,舟山群岛外海域的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可能处于未受干扰状态,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可能处于严重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18.
长江安庆段春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长江安庆段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15年4-6月对该江段鱼类进行调查,共采集鱼类36种,隶属于5目、11科、31属;其中鲤科鱼类占优势,占总种类数的52.78%。按生态习性划分,定居性鱼类占总种数的88.89%,江湖洄游鱼类占总种数的11.11%;按栖息空间划分,底栖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50.00%;按摄食类型划分,杂食性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44.44%。鱼类优势种为鲇(Silurus asotus)、鲫(Carassius auratus)和贝氏歺又鱼(Hemiculter bleekeri)。渔获物中小型鱼类占据较大比例,大型鱼类比例偏低、规格偏小。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指数均值分别为2.114、3.476、0.248和0.670。与历史资料相比较,鱼类优势种的数量占比降低,群落多样性、丰富度较高,均匀度较为稳定,但个体小型化现象依然存在,渔业资源仍有衰退趋势。建议强化禁渔措施,确保安庆江段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干流葛洲坝坝下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变化,2009-2019年冬季进行渔获物野外调查。结果显示,坝下江段共发现鱼类54种,为5目10科43属,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58.1%。优势种为铜鱼、瓦氏黄颡鱼、鳜。应用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等多元统计方法将鱼类群落结构分为2009-2013年与2014-2019年2组,相似性分析(ANOSIM)显示,组间差异显著( R=0.875, p<0.05);相似性百分比(SIMPER)表明,引起组间渔获物结构差异的主要贡献者为瓦氏黄颡鱼、铜鱼、圆筒吻鮈、贝氏?、鳜,除了圆筒吻鮈外,2013年以后其他鱼类丰度值均增加。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显示,坝下鱼类群落一直处于受干扰状态。2009-2019年葛洲坝坝下鱼类优势种集中,2013年以后的群落结构仅几种鱼类占主导地位,优势种丰度上升、主要种的种类减少、多样性指数降低;但种类数稍有增加,鳤、胭脂鱼等多年未见的鱼种重现。研究表明,随着生态调度、增殖放流、十年禁渔等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的日渐成效,坝下鱼类的自然状况会不断好转。  相似文献   

20.
福建松溪鱼类群落的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2008年松溪8个采样站位鱼类资源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松溪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常见种、生态类型以及鱼类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点。调查共采集鱼类63种,隶属5目、17科、49属;其中包括外来物种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罗非鱼(Tilapia sp.)、福建省保护动物鳗尾鱼央(Liobagrus anguillicauda)、福建省特有种纵纹缨口鳅(Crossostoma stigmata)和拟腹吸鳅(Pseudogastromyzon fasciatus)。采用Pinkas的IRI指数进行分析,松溪鱼类优势种有细鳞鲴(Plagiognathopsmicrolepis)等7种,常见种有黑脊倒刺鲃(Barbodes caldwelli)等5种。松溪鱼类区系特点按群落生态类型以杂食性、底栖和适应缓流生活的鱼类为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示,S3站位最高,为2.94,S1站位指数最低,为1.87;Margalef多样性指数表明,S3站位也是最高,为5.95,S8站位最低,为3.0。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S2站位最高,为1.05,S1站位最低,为0.64;其中,S3站位为重点保护的江段。针对松溪鱼类多样性胁迫因素(如水电站建设、水体污染和过度捕捞),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