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随诊状况。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CIN)11、(CIN)Ⅲ并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947例,其中82例切缘阳性,对其进行3,6,9,12,18个月随访,观察宫颈病变转归情况,并对其中23例进行了二次LEEP,对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切缘状态关系。结果82例切缘阳性病例,CINI、CmⅡ、C小Ⅲ术后18个月随访转阴者分别为17、27、32例,转阴率为94.44%、93.10%和91.43%;CINⅡ二次LEEP术后残留或复发5例,病理升级1例,CINⅡ二次LEEP术后残留或复发5例,病理升级1例;切缘阳性病例术前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切缘阴性病例(t=1.9894,P〈0.05)。结论宫颈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病例,应做好密切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及残留,术前病毒载量可以作为高度病变手术方式选择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蒋远书 《中国保健》2007,15(13):44-45
目的探讨利用LEEP诊治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CT、阴道镜、宫颈活检术前诊断为宫颈病156例(慢性宫颈炎117例、宫颈息肉9例、宫颈湿疣6例、CIN Ⅰ~Ⅱ19例、CIN Ⅲ4例、原位癌1例)患者行LEEP活检术或锥切术,切除组织标记后全部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2个月宫颈糜烂99%完全愈合,宫颈肥大89.3%恢复正常大小.CINⅠ~Ⅱ术后3个月随访100%愈合.CIN Ⅲ66.67%愈合.1例原位癌术后随访1年正常.结论LEEP术是目前治疗宫颈病变的最佳方法,也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术(LEEP)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可行性,疗效及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镜活检明确为CIN者99例行LEEP术的诊治资料。结果:LEEP治疗CIN平均时间6.5±2.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5±3.5ml,4例术后阴道出血较多,经治疗后好转。病理降级33例(33.33%),等级60例(60.61%),升级6例(6.06%)。LEEP术一次治疗有效率达97.98%(97/99),2例LEEP术后复发。结论:LEEP术治疗CIN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能在治疗宫颈病变的同时诊断出更高级别病变,弥补阴道镜点活检诊断的不足,但是术后随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103例CIN患者在阴道镜辅助下行LEEP治疗并做病理检查,术后随访。结果 10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发生意外;89例(86.4%)与术前阴道镜病理结果一致,诊断降级5例(5.0%),升级9例(8.0%),经随访,仅1例复发,再次行LEEP治疗后无复发。结论LEEP用于治疗CIN,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CIN较理想的方法,但需注意术后随访复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环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的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宫颈疾病诊治保健中心因CINⅢ级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患者的病理诊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38例患者中,术前与术后病理一致312例(71.2%),外院诊断符合率54.4%(86/158)低于院内诊断符合率80.7%;术后规范随访380例(86.8%),无病变残留及复发者371例(97.6%),病变残留7例,病变进展2例;16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受孕11例,足月分娩10例。结论 LEEP治疗宫颈CINⅢ级安全、有效,是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LEEP术后的随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月12月因宫颈上皮内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治疗的597例的情况。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按自愿的原则,分为子宫全切组65例(对照组)和LEEP组532例(治疗组)。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现复发,无显著性差异(P〉0.05)。5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术前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等级(一致)48.58%,降级40.03%(术后病检为慢性宫颈炎占8.21%),升级11.39%。LEEP术后排除宫颈癌后切缘阳性的有27例,其中13例行子宫切除术,8例行二次LEEP,术后切缘均阴性,6例行保守性随访,半年至一年均转阴。讨论: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在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弥补了阴道镜下活检的不足。LEEP符合生理要求,治疗了疾病同时又保留了患者生殖器的完整性,给年轻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且不影响妊娠。操作简单易行,恢复快治愈率高,可在门诊手术,无需住院,费用低,患者易接受。切缘阳性CINⅢ级患者在日后的随访中并未发现病灶持续存在或复发,因此对LEEP术后病理升级或切缘阳性者排除宫颈癌后,可行二次LEEP或严格随访观察,防止过度治疗。只要严格随访,CINⅢ级保守性治疗的适应症可扩大到切缘阳性患者,但要在充分知情前提下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随访条件、个人意愿及其它因素,严格规范随访,以防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的疗效。方法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CIN的病例分成LEEP组(74例)和传统电刀锥切组(46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及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结果LEEP组宫颈锥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优于传统宫颈锥切组(P〈0.01,P〈0.05)。2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与活检结果相符。手术半年后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LEEP组3例,传统锥切组2例,均为CINDI病例。LEEP组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5.95%,传统组为95.65%,2组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锥形切除术治疗CINⅡ~Ⅲ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危HPV检测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行高危HPV检测、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和宫颈环形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高危HPV检测在CIN诊治中的价值,对比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和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结果的差异,并随访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结果随着CIN级别的升高,高危HPV阳性率升高。高危HPV阳性患者LEEP术后病变复发率10.4%(14/134),高危HPV阴性组无一例复发。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与宫颈环形电切术病理结果完全符合98例(53.6%);术后诊断升级32例(17.5%),复发14例(7.7%);子宫切除治疗24例,升级和复发病例均行相应补充治疗。CIN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子宫切除治疗2年有效率达92.3%。阴道镜活检浸润癌漏诊率为4.9%(9/183),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5.8%(29/183)。结论高危HPV检测对CIN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有很高的灵敏度。阴道镜检查多点活检早期诊断CIN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宫颈环形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净率高的优点,是CIN的主要治疗方法,其对CIN和早期宫颈浸润癌的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9.
LEEP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EEP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5例LEEP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单纯宫颈糜烂者行超高频射频术107例,治愈100%;对难治性宫颈糜烂65例,宫颈息肉8例,纳氏囊肿15例,总88例行LEEP小型环切术,治愈98%;CINⅠ6例、CINⅡ3例、CINⅢ1例共10例行LEEP标准锥切术,9例半年内复查CCT正常,1例术后诊断原位癌再行子宫切除术。结论:LEEP电波刀治疗各类宫颈病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佳,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宫颈CIN的病例分成LEEP组(74例)和传统电刀锥切组(4|6例),比较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修复时间及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结果 LEEP组宫颈锥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宫颈修复时间均优于传统宫颈锥切组(P<0.01,P<0.05).2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与活检结果相符.手术半年后细胞学检查病变持续存在LEEP组3例,传统锥切组2例,均为CINⅢ病例.LEEP组6个月总的治愈率为95.95%,传统组为95.65%,2组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锥形切除术治疗CINⅡ~Ⅲ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王萍  夏月华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547-2548
目的明确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锥切对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对高淳县人民医院22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患者行LEEP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23例CINⅠ和106例CINⅡ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切缘均无病灶残留,97例CINⅢ及宫颈原位鳞癌患者中3例切缘为CINⅠ级,予定期门诊随访;4例因切缘为CINⅡ或CINⅢ,均在1个月后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术后病理结果为宫颈鳞癌Ⅰa1期,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结论 LEEP锥切是治疗CIN的理想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李淑琴  张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904-590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宁夏盐池县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2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5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同术前,仍为CINⅢ,未累及切缘,21例降为CINⅡ、Ⅰ或慢性宫颈炎。192例患者行宫颈锥切术,44例患者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与术前宫颈活检病理符合率86.86%,术后出血发生率5.51%,随访6~53个月,无复发患者。结论:对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行宫颈锥切术是安全有效的,但需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7年6月经阴道镜检查并实施宫颈锥形切除的病例6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47例,冷刀锥切(CKC)17例,宫颈环形电切(LEEP)130例;宫颈炎493例,全部LEEP手术,所有标本病理检查。比较锥切前后病理诊断及相关因素。结果:以宫颈锥切诊断为准,则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疾病符合率(准确率)为88·0%(562/640),其中宫颈炎为97·4%,CIN为55·8%;而宫颈CIN分级诊断符合率(准确性)较低,仅为38·1%(56/147)。以锥切前后复核病理诊断为准,则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疾病的准确性为97·5%,诊断宫颈癌及其CIN的准确性为91·9%、特异性97·4%、敏感性100%;细胞学HISL、阴道镜HISL、CINⅢ、弥漫型病灶、病灶累腺、病灶p16INK4A阳性是病变升级的高危因素;CKC术后病变升级明显高于LEEP。结论:阴道镜检查多点活检早期诊断宫颈癌及CIN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是宫颈癌三阶梯筛查的关键步骤,并有指导和监视治疗的作用。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及CIN具有重要价值,宜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韦金华  汪清  张英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221-5223
目的:回顾性分析阴道镜引导下宫颈活检(CGB)和宫颈LEEP锥切/活检组织学的符合率,评价CGB诊断宫颈病变的准确性。方法:530例经CGB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行LEEP锥切/活检术。术后均行病理学检查,以LEEP锥切/活检组织学作为金标准,比较CGB和LEEP两者病理的符合程度,计算CGB诊断宫颈病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结果:①CGB与LEEP锥切/活检病理组织学完全相符者43.39%,CGB更高者38.49%,更低者18.11%。②诊断宫颈扁平湿疣和CINⅠ的灵敏度(98.31%及85.71%)和阴性预测值(93.55%及93.63%)均较高,而对于CINⅡ和CINⅢ,虽然灵敏度为87.50%及74.03%,但阴性预测值仍高达86.00%~96.00%。在诊断宫颈原位癌和浸润癌方面,CGB的灵敏度较低(73.68%及18.18%),同时假阴性率也最低,仅为2.08%及3.42%。结论:CGB诊断宫颈病变的准确性很高,但对少数宫颈病变仍有可能发生漏诊,可配合HPV和TCT检测,也可重复CGB,必要时应与LEEP锥切/活检配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阴道镜活检诊断为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 INⅠ)进行重新评估,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TCT(液基细胞学检查)检测结果,评估阴道镜活检诊断C IN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1月就诊于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的宫颈疾病患者,行TCT、HPV16及18 DNA及阴道镜检查,同时选取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 INⅠ的患者90例,短期内行LEEP术,并采取自身对照法,对比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术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1.11%(73/90),宫颈LEEP术后有49例降级为炎症,占54.44%(49/90),24例仍为C INⅠ,占26.67%(24/90),LEEP术后病理级别未升级的73例患者中,有16例HPV16、18阳性,占21.92%(16/73);宫颈LEEP术后病理升级的有17例,占18.89%(17/90),C INⅡ10例,C INⅢ7例(其中4例患者因年龄大,无生育要求,自愿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术后病检为C INⅡ,1例为C INⅠ,1例LEEP术后累及腺体最后诊断为中分化鳞癌),其中HPV16、18阳性13例(C INⅡ组中有6例,C INⅢ组中有7例),占76.47%(13/17)。高危型HPV(HR-HPV)阳性率及病毒负荷量在低级别宫颈病变及高级别宫颈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TCT检测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存在相关性,TCT检测结果级别偏高,LEEP术后病理结果也趋向于偏高;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TCT检测结果级别偏低的,LEEP术后病检结果级别可能会偏高。结论:阴道镜直视下活检对确诊C INⅠ尚不够准确,存在着高级别病变漏诊的可能;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 INⅠ而细胞学检查结果为HSIL或HR-HPV病毒负荷量较高时要警惕漏诊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可能,LEEP术在明确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优于活检,是诊断和治疗C IN的一种有效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危型HPV阳性、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宫颈病变患者300例,根据其病变程度分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包括炎症和CINⅠ;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包括CINⅡ~Ⅲ、宫颈鳞癌(SCC)。对≥CINⅡ或CINⅠ无随访条件者行手术治疗,随访于治疗后3、6、9、12、18、24个月均行HPV、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再次活检。结果:干扰素栓治疗100例,宫颈锥切术103例,全子宫切除术39例,宫颈癌根治术58例,不同治疗方式的HPV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栓组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INⅡ~Ⅲ患者宫颈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全子宫切除术两组HPV转阴率与宫颈病变级别无关(P>0.05)。年龄≤35岁、36~50岁、>50岁HPV转阴率分别为91.38%、90.91%、77.27%(P<0.05)。HPV低度载量组(1,100)、中度载量组(100,1000)、高度载量组(>1 000)治疗后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和CINⅠ、CINⅡ~Ⅲ、SCC组治疗后HPV转阴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7、7、4个月(P<0.05)。267例HPV转阴者未发现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随访中起重要作用。不同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清除宫颈病灶及HPV感染,且手术治疗效果高于干扰素栓治疗,CINⅡ~Ⅲ患者可采用宫颈锥切术完全代替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前HPV载量高低与宫颈病变的转归无关,治疗后HPV持续阳性预示病灶残留或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 Ⅱ~Ⅲ级并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76例,对比宫颈锥切术前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及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48.68%,升级24例(31.58%),其中浸润癌8例(10.53%);降级15例(19.74%).结论 CIN Ⅱ~Ⅲ级行诊断性宫颈锥切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预防浸润癌的漏诊,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性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危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级、CIN Ⅲ级)行宫颈锥切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08年8月30日,本院51例因宫颈多点活检诊断为宫颈CIN Ⅱ级、CIN Ⅲ级行高频电刀宫颈锥切治疗术患者,对比其一般资料、宫颈多点活检及锥切病理报告。[结果]高危型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74.50%),平均年龄38.47岁,锥切术后病理与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相符35例(68.63%),降级13例(25.49%),病变升级3例(5.88%),发现浸润癌1例。48例(94.12%)患者宫颈切缘均阴性,3例(5.88%)患者切缘阳性,术前21例HPV感染患者中有18例转阴。[结论]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年轻化,只要正确掌握锥切方法,能有效治疗高危型CIN患者,并能保留女性宫颈内分泌功能、正常性生活生育功能。宫颈锥切术是一种能准确验证宫颈病变并能较好诊断、治疗高危型CIN的方法,且能降低宫颈局部HPV感染,减少持续感染机会。门诊对宫颈糜烂患者进行筛查,锥切术后随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疾病LEEP术后病理升级的原因及其处理原则。方法对2005年9月~2008年5月因宫颈疾病在本院行LEEP术、术后病理升级者10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中术前诊断为宫颈慢性炎者13例,术后分别诊断为CIN Ⅰ-Ⅲ;术前为CIN Ⅰ-Ⅲ者88例,术后分别诊为高级别CIN60例,原位癌10例,宫颈早期浸润癌10例,宫颈浸润癌8例(包括鳞癌6例及腺癌2例)。34例患者进行了再处理。再次术后病理与初次LEEP术后相符的10例,降级的14例,阴性的10例,无病理升级发现。切缘均阴性。2例宫颈浸润癌淋巴结转移。结论LEEP术后病理升级患者恶性比例较高,应重视宫颈疾病LEEP术后病理升级患者,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临床期别、病理类型等进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