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Ф形构造—脉状金(银)矿床的一种新勘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Ф形构造由环形构造与线性构造叠加构成。线性构造晚于并切割环状构造,形若希腊字母Ф。它可分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和地质4类,并有矿田、矿床和矿体3个等级。环形构造多控制矿床和矿点的分布范围,线状构造多控制矿床和矿点的分布范围,线状构造多控制矿床、矿点、矿体和异常的展布。Ф形构造是应用多学科综合找矿预测方法在晋东北进行找矿预测时发现并总结出的一种构造模式,在中国北方已知金矿床得到验征。它是脉状金…  相似文献   

2.
脉状矿床是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其矿体往往赋存于断裂构造之中,甚低频电磁法(VLF-EM)以其成本低廉、轻便高效,以及对脉状矿(化)体特有的灵敏性而具有特色。文章通过对以脉状形式产出的金、铅锌(银)及萤石矿的VLF-EM找矿勘查实例,探讨了VLF-EM对这类矿床勘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脉状矿床勘查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牛圈银(金)矿床是冀北地区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银矿床之一.本文从硅质角砾岩成因、成矿的阶段划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矿物包裹体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该矿床成因并提出了成矿模式.该矿床成矿温度稍高(220-350℃),成矿压力很低(小于260×105Pa),形成深度为0.42-0.86km的亚地表环境,成矿流体以低盐度(小于3.35wt%NaCl),富K+、Cl-、F-、SO42-,贫Na+、Ca2+,以大气水为主为特征,属典型的热泉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云南维西大宝山铜(银)多金属矿区通过近年的地质勘查,探明的铜资源量已达中型规模。在以铜、银为主的找矿过程中,发现矿体中有金矿化显示,经进一步调查证实,本区铜(银)矿体中金矿化普遍,且有一定强度。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区的金矿勘查成果,研究认为,该区金矿找矿潜力较大,今后应重视金矿的综合勘查。  相似文献   

6.
对浙东南地区两类铅锌(银)矿床氧、铅、硫、碳的稳定同位素系统研究表明,尽管这两类矿床的成因类型不同,但由于它们均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系内,其成矿围岩之性质相近,因而,它们的成矿物质来源大同小异,主要表现在脉状矿床和层状矿床后期改造之成矿热液皆以大气降水为主;在脉状矿床成矿早期的热液中,尚含有一定量的岩浆水,大气降水的循环以深部为主,晚期则基本为大气降水,其循环以浅部为主。脉状矿床之铅源较层状矿床要复杂,但它们均属壳幔混合型。这两类矿床中的硫及碳皆以深部源为主,但脉状矿床之硫源相对较复杂。层状矿床的碳部分来自盆地的化学沉积物。  相似文献   

7.
柿竹园蛇形坪—横山岭铅锌矿床是一个含银高的矿床,系统研究了该矿床伴生银(金)的分布特征.并探讨银(金)矿化的富集机理,认为在该区及外围有利成矿的断裂破碎带地段.可能存在有独立银(金)矿体或与铅锌矿体在空间上重叠产出的特征.值得注意寻找独立金银矿体.  相似文献   

8.
海南岭壳铜(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迎春 《地质找矿论丛》2008,23(3):209-212,244
岭壳铜(银-金)矿床赋存于白垩纪岭壳村组流纹质角砾凝灰熔岩和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中.目前已发现11条铜(银-金)矿(化)体,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呈现出自东(20线)向西的钾化→绢云母化→强高岭石化、绿泥石化蚀变分带,矿化相应呈现从铜(金)向铜(银)的过渡.根据其对称性的蚀变分带,应加强20线以东的地质找矿;根据成矿元素分形和统计研究发现,Au,Ag矿化具有专属性,即在流纹质凝灰熔岩中寻找Cu,Ag矿,而在花岗闪长岩中以寻找Cu,Au矿为主.  相似文献   

9.
论河北丰宁牛圈银(金)矿床的成矿时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北牛圈银(金)矿区细粒钾长花岗岩株和含矿隐爆角砾岩墙钾长石样品进行了详细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细粒钾长花岗岩株钾长石样品主要加热阶段所获得数据构成一条相关性很好的直线,其对应的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值为(216.6±3.2)Ma(2σ),40Ar/39Ar初始比值为297±28。相比之下,含矿隐爆角砾岩墙钾长石样品特定加热阶段(1200~1300℃和1360~1450℃)所获数据同样也构成两条直线,其对应的同位素等到时线年龄值分别为(227.9±4.8)Ma(2σ)和(216.7±6.1)Ma(2σ),40Ar/39Ar初始比值分别为307±41和269±39。考虑到所测样品均采自未受到明显后期构造-岩浆活动或其他热事件影响的岩(矿)体,因此,细粒钾长花岗岩株和含矿隐爆角砾岩墙的形成时代为216Ma,与印支期富钾岩浆作用具有密切成因联系。根据含矿隐爆角砾岩墙的野外地质证据,结合矿物共生组合关系和钾长石同位素年龄数值,可以推测牛圈银(金)矿区早期成矿作用发生在(227.9±4.8)Ma,而主要成矿期为(216.7±6.1)Ma,是印支期多阶段富碱质成矿流体活动的产物。牛圈银(金)矿区成矿作用时间的厘定对于提高该区成矿理论研究水平和寻找隐伏金属矿床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本语 《矿产与地质》2003,17(Z1):433-435
对冈面银(金)矿化集中区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了论述,强调构造控矿的主导作用及成矿有利的含银建造层位,认为矿集区找矿方向应是多组构造交汇结点区以及沿特定层位找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湖南郴县枞树板脉状铅锌(银)矿床控矿(含矿)断裂构造的详细研究,认为控矿断裂构造内部具有弧形断层面及其所夹持的构造透镜体组成结构形式;控矿断裂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控制矿化带及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控矿断裂的结构形式和力学性质影响并控制矿化形式和矿化富集程度;富矿体产在控矿断裂内部弧形断面较为发育且又较破碎的部位;富矿体单体产出特征是呈不等轴透镜体状,长轴向南西侧状,侧伏角55°~60°,长(斜高)与宽之比近于2∶1,富矿体组合规律是斜列状,自北东向南西逐个降低出露标高,轴线向南西侧伏,侧伏角15°~20°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肃南县雪泉铜(锌)矿床找矿勘查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雪泉塞浦路斯型富铜(锌)块状硫化物矿床地处北祁连山西段奥陶纪弧后盆地火山岩带内,矿床的形成受火山热液喷流中心控制,每个喷流中心的成矿遵循"蘑菇"状的成矿模式,目前已发现矿区存在多个热液喷流中心,与此相对应的矿体表现出呈群出现,分段集中的特点。结合矿区地形特点,笔者提出矿床下一步的找矿勘查应按照"面上展开——利用地质测量、物探扫面进行探寻热液喷流中心;分段深入——在每个热液喷流中心主要利用硐探工程进行探矿验证"的思路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王艳辉 《华北地质》2010,33(1):35-41
通过对牛圈银(金)矿床的细粒花岗岩、隐爆角砾岩、同位素特征等方面研究,笔者认为与矿床关系密切的隐爆角砾岩(次火山岩)由基底岩石的部分重熔形成,而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上地幔重熔岩浆;成矿热液为重熔岩浆分异演化形成的富气相流体.这些热液与次火山岩浆相伴或滞后上升,经多次隐爆作用在破碎带中形成矿床.银矿体呈脉状产出于粗粒花岗岩之破碎带中,含矿岩石为隐爆角砾岩.熔浆物质既成角砾又呈胶结物,成矿带发育中低温热液蚀变.矿床为含矿凝灰岩(英安质)熔浆经隐爆作用形成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金、铜、铅、锌(银)矿是辽宁地区的优势矿种,过去和现在都曾从多个不同角度或多个方面予以研究论述,但从成矿系列理论研究则是作者(1994)在Ⅱ轮区划工作中所做的一种新的尝试。根据程裕淇先生的成矿系列理论,辽宁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的金、铜、铅、锌(银)矿床属变质成矿系列组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成矿系列,六个成矿亚系列,九个矿床(种)类型和十二个矿床式。成矿系列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与原岩的含矿性关系非常密切,成矿物质或元素具有随原岩建造时空演化而演化的特点,成矿具有鲜明的专属性和层控性,是典型或比较典型的层控变质矿床。金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均与韧性剪切带及其糜棱岩有关,表明辽宁前寒武纪金矿床的形成不仅与变质作用有关,而且韧性剪切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成矿条件;铜、锌(银)和铅、锌(银)矿床以块状硫化物型为主,其成矿多与火山作用关系十分密切,变质作用过程中,发生重就位或再富集,或热液交代富集成矿。由太古宙至早元古代不同成矿系列或成矿亚系列中的矿床具有自下而上有序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嵩溪银(锑)矿床赋存于下侏罗统金鸡组,矿石具脉状、角砾状构造,含大量硫盐矿物.围岩蚀变包括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及青磐岩化.主成矿阶段温度集中于150~260℃.硫、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和围岩,成矿流体既有岩浆水也有大气降水参与,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石英斑岩有关,嵩溪银(锑)矿床为与陆相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6.
李惠 《地质与勘探》2021,57(2):351-359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可以建模的已知矿床深部预测盲矿已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介绍了在尚未发现矿体、未建模的勘查(新)区采用构造叠加晕法预测盲矿的理论与方法,并根据作者总结建立的热液型金及有色金属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实用理想模型",建立了在勘查(新)区预测构造-蚀变带深部含矿性的构造叠加晕"参照实用理想模型"。据此模型可快速、有效地对勘查(新)区各构造-蚀变带进行评价、深部预测,筛选出最有利成矿的构造蚀变带,提出有利成矿部位或预测靶位,从而缩小找矿范围,为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藏南金锑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又称北喜马拉雅成矿带,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康马地区虽处于EW向和SN向断裂交汇的有利成矿位置,但由于海拔高覆盖厚,本区构造控矿规律不明、缺乏有效的勘探方法和可借鉴的找矿范例,这致使找矿工作长期未获突破.近年来,布主金(锑)矿等一批矿床的发现彻底填补了本区的找矿空白.但由于缺乏对矿区断裂带内部组成及其控矿作用的深入认识,布主金(锑)矿的普查勘探工作受到严重制约.本文在详实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矿区NW-近EW向和近SN向断裂带内部结构进行了系统剖析,发现两组断裂带均由中部的断层核和外围的破碎带构成.在NW-近EW断裂带,其断层核控制着强揉皱含黄铁矿方解石石英脉型等矿体,而破碎带控制着平直陡倾含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和富毒砂石英脉型矿体.在近SN向断裂带,断层核由劈理化带和角砾岩带组成,几乎不含矿.而破碎带中近顺层节理则控制着发育强褐铁矿化和黏土化的高品位矿体.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建立了布主矿区断裂带形成、发展及控矿的三阶段演化模型.并在此指导下,以地质事实为基础,结合1:1万土壤化探综合异常及围岩蚀变、矿化露头等找矿信息,圈定找矿靶区6处.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靶区进行优选,得到A、B、C级靶区各2个.通过对布主矿区断裂带结构、控矿规律、断裂带演化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和结合化探综合异常的靶区圈定,以期为布主矿区及康马地区矿床成因研究和找矿勘探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庞西垌银(金)矿床是粤西北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银(金)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产出受前寒武系及下古生界混合片麻岩与燕山晚期花岗岩之间的接触带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严格产于断裂带内部,呈脉状、透镜状.研究表明,控矿断裂的形态、产状变化对矿体空间定位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多组控矿断裂的交叉复合是矿体加大变厚的直接原因.矿体产出与断裂构造内部特定的断裂构造岩、蚀变岩及其分带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与火山—潜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热液金(铜银)矿床可以分为低硫型和高硫型两个亚类,所对应的流体成矿系统分别为贵金属(地热)成矿系统和火山热液成矿系统。由于成矿位置和流体成矿过程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矿元素组合、围岩蚀变特征和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20.
杨斜—丰北河地区金钨矿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控脉(矿)断裂分别表现为扭张性,扭性和压扭性特征,经历了多次动定转化。它们与区域性北东、北西西向断裂及深大断裂相互串接,共同组成区内控矿构造网络。进入印支成矿期,由于区域多应力场的转换叠加、岩浆活动,在区内出现对扭力隅方向的频繁交替变化,从而导致各级断裂力学性质的转化,是矿液形成、运移和成矿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