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结合快速公交系统的主要特点,从城市交通系统整体发展基础上探讨了合理的快速公交系统功能定位的必要性,对快速公交的适应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为合理定位快速公交系统的功能、合理配置城市公共交通的资金和土地等有限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4年5月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闭幕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共识。2004年12月26日,国内首条快速公交系统在北京开通。天津、重庆等中中型城市近年来纷纷出台措施,将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快速公交系统成了解决目前城市交通拥堵难题的快捷有效的新途径。本刊特邀城市交通问题的知名专家,能源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交通项目主管何东全博士和能源基金会可持续能源项目交通咨询专家徐康明,撰写了专稿,就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问题作了精彩论述。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别介绍了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和慢行交通系统.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慢行交通系统发展模式是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低碳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要概述BRT快速公交系统的概念、优势与组成以及BRT快速公交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结合国内建成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快速公交作为城区公交线路整合的支撑,除完全在走廊运营公交线路,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客流需求外,还有大量公交线路与走廊上的公交线路有一定重合.笔者结合中山市快速公交系统,简要探析了快速公交系统对城市交通的促进作用及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作了简述,从连云港市BRT系统运行三年的具体实践情况出发,分析了运行中存在的时速偏慢、整体交通效率低、硬件设施较差等不足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以促使连云港的快速公交系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是我国近两年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的热点,本文结合杭州市快速公交线网规划与BRT一号线建设的实例,对杭州市BRT系统规划与建设的些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BRT功能定位、客流预测、路权的选择、技术标准选取、信号优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部分城市正经历着城市交通系统的重构,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点.分析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的概念、不同类别、适用范围和发展原则;研究和提出SP和RP相结合的规划基础数据调查采集方法、数据分析的正交试验方法,可利用较少的试验次数测算出不同方式对客流分担变化的敏感性;利用选择行为的效用最大化理论和Logit模型建立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规划选择模型,给出模型变量、模型结构、数学函式和求解方法;根据选择模型并结合集计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各类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方式客流分担效果的模式选择过程和方法,以客流分担率高者作为优选方案.利用该方法,结合其他相关因素,可为我国大城市选择适用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模式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湖南省常德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基本概况,采用SWOT分析法,对该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该市快速公交系统的综合规划战略。  相似文献   

10.
从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火灾危险性分析入手,提出了快速公交系统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探讨基于新交通PRT (Personal Rapid Transit)解决当下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对北京朝阳CBD区进行了研究,并做了初步规划线路设计、停车场设计、站点设计,希望传达新交通方式的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12.
交通设计是快速公交系统(BRT)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首先分析了BRT在公交网络中的作用及服务水平要求,研究了交通设计在BRT中的定位。随后介绍了BRT交通设计的输入输出、设计流程和设计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沿线交通组织(如禁止左转)和车站设计。  相似文献   

13.
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建立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导的新型区域旅客运输体系,对于促进该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为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整合提供了机遇。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将从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空间地域结构,经济结构等方面,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空间整合。同时,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将引导区域空间重构, 并且表现出正反两方面的重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化,传统的城市交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发展轨道交通成为了各大城市的必然选择,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但通过实践证明,我国的轨道交通发展未能有效解决城市问题,梳理城市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探析我国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轨道建设与城市规划体系协调机制,并应用于贵阳市轨道交通1、2号线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丁贺权 《中国市政工程》2021,(1):49-51,87,88
贵阳轨道交通L2工程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域,地质构造比较发育,常规的勘探方法对勘探点之间的溶洞、破碎带等的探测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采用跨孔电阻率CT法和钻孔相互验证的方式,基本查明贵阳轨道交通L2油榨街站—贵钢站区间下穿市南路、宝山南路高架的地质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更为翔实的地质勘察资料。  相似文献   

16.
浅议快速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城市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许多大城市部开始制定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计划。作为未来大城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和交通建筑,它的建成和使用将对城市景观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就快速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城市意象谈起看法。  相似文献   

17.
央速公交具有轨道交通的运营特点,能够大大提高客运能力和服务质量。结合南宁市目前的城市交通现状及城市布局,提出利用BRT技术构建南宁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落实公交优先的规划构想,并对近期实施的线路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和规划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高超  肖艳阳 《华中建筑》2011,29(5):106-108
该文从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城市交通发展和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在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增长周期的背景下,以长沙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例,提出了"地铁先导策略"的必要性,以期对长沙的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C级GPS网的设计、埋设、外业观测及数据处理。从数据处理结果可以得出,该网内、外符合精度高,成果可靠,满足地铁施工要求。最后,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网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已建成站域建筑逐渐暴露出空间脱节、整体功能不协调等问题,对其公共空间设计的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其一体化公共空间的城市性角度出发,剖析其空间特性,并结合案例总结其设计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