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以急性下痢为特征的家兔消化道疾病。 魏氏梭菌有6个菌型,可分泌12种毒素。家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我国1979年才发现)或E型及其所产生的外毒毒所引起的。该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动物的肠道、粪便及土壤中,在正常情况下,增殖缓慢,产毒量少。当气候和饲料突变,动物胃肠道环  相似文献   

2.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原虫病,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外毒素所引起的兔肠毒血症,兔球虫病和魏氏梭菌病的发生都对幼兔产生严重危害,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化,病死率高。现将某养殖户兔球虫和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球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外毒素所引起的兔肠毒血症,兔球虫病和魏氏梭菌病的发生都对幼兔产生严重危害,两病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化,病死率高。现将某养殖户一起兔球虫和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兔致死率很高。现将一起肉兔发生兔魏氏梭菌性肠  相似文献   

5.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道急性传染病,以剧烈腹泻和脱水死亡为主要特征。该文报道一例该病的诊断,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獭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引起兔急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冻样粪便的一种传染病。发病兔病死率很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兔以消瘦,眼球下陷,急性血痢或水样腹泻,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达70%以上,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010年l2月,本地区一肉兔养殖场发生了一起以发病急、肚腹膨  相似文献   

8.
家兔A型魏氏梭菌病,又称产气荚膜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是以腹泻为特征的兔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兔急性胃肠道疾病。魏氏梭菌在自然界中是一种常在菌,在动物体内它们长期存在,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外界因素发生改变、动物机体紊乱和抵抗力下降时,它就会繁殖增生侵害动物体,引起动物发病。  相似文献   

10.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兔肠毒血症,其特征为家兔发生急剧腹泻、脱水、死亡,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两季。该病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伤口感染。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污水中,病兔及带菌兔的排泄物、含有本菌的土壤和水源均为该病的传染源,各年龄的兔均可感染,但以1~3月龄幼兔易感。  相似文献   

11.
正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兔的一种以消化道为主症的全身性疾病,特征为水样腹泻和脱水死亡,故又称兔梭菌性下痢。该病发病和死亡快,一般在24小时内死亡,很少拖过数日。1病原该病的病原为A型魏氏梭菌。该菌为厌氧菌,在厌氧肉汤中培养,可产生气体,接种牛乳培养基呈汹涌发酵反应,在动物或培养基中产生强烈的外毒素(α毒素,具有坏死、溶血和致死作用)。该菌繁殖体的抵  相似文献   

12.
家兔A型魏氏梭菌病是家兔的一种急剧的传染病,以下痢为主要特征。由A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由于本菌在肠道中产生外毒素和气体,致使免发生急性中毒和肠胀气而死亡,致死率极高。是家兔尤其是长毛兔的主  相似文献   

13.
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兔急性胃肠道疾病。除哺乳仔兔外,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对本病均易感。1~3月龄獭兔发病率高,主要经消化道和伤口传染,常年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兔业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疾病似乎有增无减。不仅混合感染、疑难杂病在局部地区越来越严重,而传统疾病(肠炎、呼吸道病)也大有增多的趋势,从近几年来看,各种类型的肠炎依然占据发病的主要地位,例如兔魏氏梭菌性肠炎。兔魏氏梭菌性肠炎,又称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兔急性胃肠道疾病。以剧烈腹泻、排黑色  相似文献   

15.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家兔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各年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均有易感性。以剧烈腹泻为特征,发病急、病程短,本病的主要传染原是病兔和带菌兔及排泄物。一旦发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死率甚至可达100%。给养兔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是养兔业不可忽视的传染病之一。现将山东威海一兔场暴发的兔魏氏梭菌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一种以急性腹泻、脱水死亡为主要特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最为常见,6~12周龄易感。2015年8月修水县太阳升镇一养殖户的兔子突然发病、急性腹泻、每天死亡3~8只。根据现场临床剖检、实验室诊断为兔魏氏梭菌病,通过综合治疗,死亡情况得到控制,全场兔子病情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7.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以急性、剧烈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腥臭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粘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病程短,可通过消化道、皮肤和粘膜损伤等途径感染,是近几年家兔的多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冬三季多发。各年龄兔均可发病,幼兔和青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长毛兔感染此病发病率可达90%以上,而致死率最高可达100%,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本病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一)流行病学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生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和消化道中,因此寒冷、饲养不当以及饲喂过多精料时可诱发该病。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青饲料缺乏、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低、突然更换饲料饲喂劣质鱼粉、长期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气候突变等应激是该病发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19.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外毒素而引起的肠毒血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6~12周龄幼兔易感。以发病突然、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状腥臭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粘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以急性、剧烈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腥臭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可通过消化道、皮肤和黏膜损伤等途径感染.是近几年家兔的多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冬三季多发。各年龄兔均可发病,幼兔和青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长毛兔感染此病发病率可达90%以上,而致死率最高可达100%,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该病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