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舜卿  肖丽云 《中国校医》2013,27(11):865-866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固定分管床位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新的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分别随机抽查120位病人的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实施前是开展分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后是开展责任护士固定分管床位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病人的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实施责任护士固定分管床位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前后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责任护士固定分管床位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肿瘤外科中的实践和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8例肿瘤外科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给予实验组所有患者责任制护理小组的护理模式;给予对照组所有患者传统管理制的护理模式。结果:应用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对肿瘤外科患者进行护理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与传统的管理制模式相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疾病知晓率显著提高,满意度和知晓率的数据百分比分别为95.5%和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7.6%和疾病知识的知晓率84.2%,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模式是医院护理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表现,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推进患者健康恢复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责任制小组护理对骨科住院病人影响.方法:自2014年9月-2015年12月对骨外科病房住院病人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效果:通过实施责任制小组护理后,因对住院患者的病情进行连续性跟踪,并加强护患的沟通,不仅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也使护患信任感得到大大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成立肠内营养护理小组,规范化配合医生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工作,提高科室护理水平的同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法:定期组织小组成员理论及操作技能知识培训及考核,并制定标准化流程,指导护理人员临床营养工作,并对临床遇到的护理问题进行质控分析,最终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结果:我科开展肠内营养一年内,小组成员肠内营养理论、操作技能均得到提升,并带动了全科室医护人员对肠内营养治疗的认知,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小组成立,可有效利用有限的护理资源,提供专科营养护理,减少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5.
李虹芬 《现代医院》2014,(10):92-94
目的探讨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本院甲乳科2011年7月2012年2月87例行PICC置管患者带管安全管理中运用护理小组工作模式。结果实施PICC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前后,对PICC并发症、病人带管时间、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小组工作模式降低PICC带管并发症、延长PICC导管使用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在非糖尿病专科住院治疗非常普遍。专科护士作为糖尿病防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极其重要[1]。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由于专科知识相对缺乏,使得护理这类病人成为一个难点及盲点。因此,怎样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专职护理小组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炎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专职护理小组模式。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FEV_(1)、FVC、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职护理小组模式可改善肺炎新生儿的肺功能及血氧含量,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林学壬 《现代医院》2003,3(2):41-42
<正> 我院是地处粤北山区的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创立并实施了“优质高效低耗”的管理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医院拥有病床578张,床工比例为1:1.02,年住院量1.4万人次,门诊量60万人次。医院生活区设在院区内,院科领导和业务  相似文献   

9.
丁海瑞 《医疗装备》2011,24(12):92-93
目的:探讨实施责任制小组护理对骨科住院病人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1月在手足外科病房住院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评量表(SAS)对全部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感受、住院天数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通过实施责任制小组护理以后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降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9.8%以上,住院天数平均减少4—5天,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上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2010年全国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紧艰形势发展,建立了责任制小组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连续的护理服务。从而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对病人心理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其核心是改变工作模式,贯彻责任制整体护理.本文探讨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落实过程中,需要明确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目标,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构建,以及在医院管理中实施后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刘琼 《智慧健康》2023,(13):242-245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本院手术室护理人员60名为本次研究样本,利用护理前后分组对照手段,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实际应用效果,密封信封抽选分组,对照组纳入30名人员(传统护理手段),实验组纳入30名人员(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统计对比分析纳入人员的:(1)临床护理能力评分;(2)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施行后,对比对照组人员,实验组人员临床护理能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指标有积极改善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可及时将护理质量水平有所优化,提升人员护理满意度,进而在医患之间构建良好关系,拉近医患距离和改善本院综合竞争水平,其应用价值明确。  相似文献   

12.
钟润芳 《现代医院》2011,11(7):108-109
目的探讨专业活动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15个护理专业活动小组制订计划、评价标准,坚持每月深入各临床科室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反馈和指导、培训。结果促进了护理质量改进,在质量管理的多环节指标明显的提高。结论成立护理专业小组,深化质量评价的内涵,促进了科室之间的沟通和改进,锻炼了护士的个人能力,确保了护理工作的有序运作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12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措施的对象300例为研究组,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进行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的对象3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护理管理措施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11例,3.67%)明显低于对照组(29例,9.67%),质控小组实施后,研究组护理基础、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三项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采用质量控制小组进行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精细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意外事件与并发症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与对照组相比,拥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建议在更多的科室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创优为目标的小组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现有的人力资源,将护士分为2个责任小组,每个小组2~3名护士,分管约10~12名住院病人,采用连续性排班+床边工作制等工作模式,对分管的病人全面负责.结果 护理服务主动及时,健康教育知晓率、病人满意程度都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小组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能体现护士的职业价值,是一种先进的工作模式,值得深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质控项目小组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与核心,通过质控项目小组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2012年1月起我科成立了科室质控项目小组,要求全体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经过1年实践,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对保证科室护理质量和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唐俐 《现代养生》2024,(4):287-289
目的 探讨静疗小组护理模式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接收的6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静疗小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中实施静疗小组护理模式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带教小组模式在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8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外四病区实习护士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观察组采取带教小组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专业技能评分、带教满意度、护理缺陷率和护理投诉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专业技能评分中护理技能、健康教育、沟通交流、专业和自我发展评分以及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缺陷率和护理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比较,带教小组模式在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合并压疮治疗、护理过程中,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09月12月—2012年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如抗生素、翻身拍背、换药等)。试验组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积极开展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患者住院第3、5、7、14天评价效果。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院后第14天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试验组94.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有助于脑卒中合并压疮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回顾性选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根据院内手术室情况创建6个质量控制小组,构建专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四级质控体系,进行综合性、系统化的护理质量监控,比较质控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和季度检查质控评分情况。结果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均少于质控前(P<0.05);质控前各组评分均高于质控前(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可显著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趋向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增强手术科室专业发展动力,最终促进医院护理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