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例曾误诊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因下肢红疹伴溃疡入院。曾行“鼻窦炎”手术,术前筛查发现肺部肿物行“肺部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肺结核瘤,抗结核治疗无效。入院后结合患者多系统受累表现及实验室、肾穿刺病理检查等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给予糖皮质激素及调节免疫等治疗,症状缓解。结论 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易误诊。临床中应对疑似病例尽早行相关医技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近2年新确诊且收治入院的16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误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出现咳嗽、咳痰10例,下肢水肿9例,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8例,发热6例,咯血、呼吸困难3例,腰痛及关节、肌肉疼痛各2例,眼部炎症1例;其中9例表现为多系统症状体征。病初误诊为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6例,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结肠溃疡性疾病2例,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各2例,风湿性多肌痛1例,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眼部感染1例。误诊时间最短10 d,最长3年余。根据临床症状和自身免疫抗体及病理检查结果,明确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断,确诊后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血浆置换等治疗,随访至今1例需永久血液透析治疗,4例死亡。结论 ANCA相关性血管炎初期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漏诊;对于出现多器官受累且病情迁延不愈者需考虑本症,常规筛查自身免疫抗体有助于本病诊断,必要时可行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的诊治要点。方法对我科收治的AASV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热、咳嗽、痰中带血伴腹痛1个月入院,在外院诊断为肺结核,予抗结核治疗10 d病情无缓解到我院就诊。痰查抗酸杆菌、结核抗体、癌细胞均(-);尿红细胞、尿蛋白均(+),血肌酐345.7μmol/L;行肾脏穿刺活检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ANCA及相关抗体(+),结合患者有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长期口服丙硫氧嘧啶(PTU)史,确诊为PTU诱发AASV。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继续予泼尼松口服维持并逐步减量,1年后随访痊愈。结论 AASV临床较少见,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对有肾功能及多系统损害症状者应及时行ANCA、肾活检等相关检查,同时重视采集病史、用药史,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正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和抗蛋白酶3(PR3)抗体双阳性的病例在临床和实验室工作中罕见。本文报道本院收治的1例以不明原因发热和呼吸系统、肾脏受累为主要特点,抗MPO抗体、抗PR3抗体双阳性男性患者的诊疗经过及门诊随访,回顾性分析抗MPO抗体、抗PR3抗体双阳性相关文献报道及临床特点,学习该病例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荧光模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和实验室对此类双阳性病例的认知,提高实验室对疑难罕见ANCA荧光模型报道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ANCA相关性原发性小血管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18例原发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全身各个系统均可受累,肾脏是最易受累器官之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论:原发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复杂,累及全身多个器官或系统,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的炎症与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的类型、大小、部位及病理特点不同而不同。本文详细介绍各类血管炎的病理改变、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7.
<正>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由血管炎性病变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可以累及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甚至淋巴管。因其受累血管的部位、大小、类型及病理等各不相同,使其临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目前已经认识的系统性血管炎至少有20种。按照受累血管的大小进行分类,包括小血管(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  相似文献   

8.
对ANCA相关小血管炎误诊为肺结核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8岁。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个月,少尿5 d入院。入院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发热,每天下午明显,最高体温不超过38.5℃,伴咳嗽,咳痰,痰液黏稠带血,自觉乏力纳差,体重下降5 kg,首诊于当地医院,胸部CT考虑为肺结核,20 d前予HRE方案试验性抗痨治疗,之后体温降至正常。13 d前患者咳嗽、咳痰加重,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8例以肺部感染为首发症状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des,ANCA-AAV)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以肺部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ANCA-AAV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8例中6例患者接受甲泼尼龙1 mg/(kg·d)治疗4~6周,病情控制后改为泼尼松,逐渐减量,其中3例同时接受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2 mg/(kg·d)口服1年;1例加用雷公藤1 mg/(kg·d)治疗3个月;2例因出现肾功能衰竭病死,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患者中,除2例因肾功能衰竭死亡外,1例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5例患者经治疗后咳嗽、咳痰、贫血、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因此,对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抗感染等疗效不佳的患者应尽早行ANCA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改善ANCA-AAV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部病变表现为纤雏化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以肺纤维化为主要肺部病变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以肺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共10例,占同期住院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25.0%。胸部CT表现为程度不一的肺纤维化,其中5例类似寻常型间质性肺炎。所有患者均为ANCA阳性,9例为抗髓过氧化物抗体阳性.1例为抗蛋白酶3抗体阳性。10例患者中2例仅有肺纤维化的表现;8例合并肾脏病变,其中6例呼吸道症状先于肾损害出现,2例同时出现。结论 肺纤维化可作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早期表现,原因不明的肺纤维化患者应常规进行ANCA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22年6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51例AAV患者临床资料。根据HRCT表现分为AAV合并ILD(AAV-ILD)组15例与AAV未合并ILD(AAV-NILD)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胸部CT表现及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AV合并ILD相关危险因素;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死亡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相比,AAV-ILD组肺部受累症状明显,中位发病年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AV-ILD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AAV-NILD组(Log rank,χ2=4.331,P=0.037);年龄>65岁为AAV合并ILD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HR=6.446,95%CI 1.380~30.113,P=0.018)及肺部蜂窝影(HR=6.302,95%CI 1.174~33.817,P=0...  相似文献   

12.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肺癌表现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血管炎(SV)是一组以血管炎为共同病理变化,以多器官、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的大小、类型及分布有关.临床上按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小血管炎占70%,主要侵犯小血管,如小动脉、细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以血管壁坏死性炎症、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主要是指显微型多动脉炎(MPA)及韦格纳肉芽肿(WG).  相似文献   

14.
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颖  江华 《现代护理》2006,12(14):1306-1307
系统性血管炎(SV)是一组以血管炎为共同病理变化,以多器官、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的大小、类型及分布有关。临床上按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小血管炎占70%,主要侵犯小血管,如小动脉、细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以血管壁坏死性炎症、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主要是指显微型多动脉炎(MPA)及韦格纳肉芽肿(WG)。此类患者以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为特征,故又称之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2]。ANCA不仅可用于作为诊断的血清学标志,且同疾病活动性、复发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3-5]。…  相似文献   

15.
老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损害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肺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科60岁以上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1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脏损害患者平均年龄75.9(60~89)岁,均有慢性基础病。发病至确诊的中位间隔时间为4个月(2周~1年)。小血管炎临床症状多为咳嗽、咯痰(90.9%);喘憋气短或活动耐力下降(63.6%);咯血/痰中带血(36.4%)和发热(45.5%)。胸部影像学9例(91.9%)表现为肺间质病变,其中8例呈显著肺纤维化表现;2例(18.2%)呈两肺大片渗出的弥漫肺泡出血表现(其中1例在肺纤维化基础上发生);1例呈结节性病变(9.1%)。8例(72.7%)患者初诊时无肾损害。确诊主要依靠血清ANCA的检测和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经免疫抑制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好转,初诊及随访期间5例(45.5%)因呼吸衰竭或严重感染死亡。结论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常有肺部受累并可以为首发表现。其症状和胸部影像表现多样,肺间质病变突出。正确及时的诊断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肺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3例以肺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小血管炎患者(肺损害组),与14例单纯肾脏受累的小血管炎患者(肾损害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损害组与肾损害组平均就诊年龄分别为(55.8±16.6)岁和(37.7±18.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损害组X线、CT检查示2例肺部结节状阴影,其余无特异表现;9例有蛋白尿、肾性血尿,其中6例肾活栓,5例为增生硬化或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为新月体肾炎;2例行肺活检病理为韦格内(Wegner)肉芽肿。肾损害组10例肾穿刺活检,2例新月体肾炎,1例硬化性肾小球肾炎。肺损害组采用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8例,单纯泼尼松治疗5例;而肾损害组则分别为11例和3例。肺损害组患者肺部症状改善、病情好转8例,但肾功能无法恢复进入透析6例;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5例。肾损害组好转12例,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2例。结论伴有肺脏受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就诊年龄偏大,多合并肾脏损害,病理表现较重,建议采用泼尼松加其他免疫抑制荆治疗,年龄大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李朝锋  程允就 《新医学》2011,42(6):400-401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胸部X线片表现和肺功能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28例长期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研究组)和2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胸部X线片结果,并比较其肺功能参数。结果:研究组胸部X线片正常20例,异常8例(均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胸部X线片正常者残气量、肺总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胸部X线片异常者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残气量、肺总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中胸部X线片异常者的FEV1、PEF均低于X线片正常者(P〈0.05)。结论: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可有肺通气功能损害,部分可能与肺间质慢性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SV)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对我院收治的1例AASV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胸痛8个月,咳嗽、憋气1.5个月,间断发热1个月入院.病初结合血常规及X线胸片,考虑肺部感染,予大量、强效、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后期查血肌酐及尿素升高、抗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PO-ANCA)阳性,并伴有贫血、右下肺实变及双肺多发小片影及结节,肾穿刺病理示坏死性小血管炎,诊断为AASV,并明确类型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结论 AASV临床相对少见,易误诊为肺炎.提示临床接诊以肺炎样表现为主的患者,予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且合并肾脏、血液等肺外表现时需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尽早明确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陈蓉 《南京护理》2022,(1):54-57
目的 总结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患儿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该患儿病情得到了控制,逐渐好转,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常见的误诊原因。方法对25例确诊为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的II缶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入院时误诊、漏诊22例,首诊误诊率高达88.0%。原发性小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以多系统损害为主要特点,肾脏和肺脏受累最常见,其中2个脏器同时受累者19例,占76.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者24例,阳性率为96.0%。25例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随访1年,21例患者(85.0%)治疗后血尿、蛋白尿完全消失;2例患者症状好转;死亡2例,病死率为8.0%。结论原发性小血管炎常出现多个系统损害,早期实验室重点筛查ANCA均能较早诊断.从而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