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双镜(腹腔镜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1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及患属对治疗、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为前提,根据临床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双镜同期治疗)、对照组(常规小切口开腹治疗)两个组别,病例数分别为60例、50例,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且住院天数也更少(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较对照组的18%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效果好,术后下床早,恢复快,是一种新型有效肝胆部结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C—CBDE)与内镜下oddise括约肌切开(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0.8~1.2cm)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58例,采用LC—CBDE术、EST联合LG术对58例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总时间,手术住院日,住院总费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结石残留卓,胆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出血、胰腺炎、肠穿孔等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LC—CBDE)优于内镜下oddise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度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②方法选择罹患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56例,其中28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治疗,另28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③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1),术后并发症明显少(P〈0.01),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④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经给予术中联合ERCP辅助治疗,分析其手术与护理效果。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100.00%,平均住院时间为(16.4±2.3)d,护理满意率为96.88%(70/75),有1例并发了急性胰腺炎,经保守治疗而缓解。结论:LC术中联合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胆管结石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经全方位护理干预,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5.
双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罹患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47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治疗。另43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住院总天数明显缩短(P〈0.01),而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5-9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胆源性轻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7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胆源性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按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两组:LCBDE+LC组及ERCP/EST+LC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取石率、中转开腹率、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总胆红素、丙氨酰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淀粉酶的变化趋势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LCBDE+LC组相比,ERCP/EST+LC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胆瘘发生率显著性减少;而住院费用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显著性增加;两组住院时间、完全取石率、中转开腹率、术后总胆红素、丙氨酰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淀粉酶、消化道穿孔和腹腔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LCBDE+LC组与ERCP/EST+LC组均能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胆源性轻症急性胰腺炎,具体实施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医院条件,个性化选择最合适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期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13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分期手术组(先ERCP胆总管取石,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44例和同期手术组(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十二指肠镜胆总管取石)93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淀粉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中转率、住院时间等观察两组临床数据。结果:137例患者手术均无死亡发生,同期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同时术后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有统计学差异(P<0. 05)。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转率、术后血淀粉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期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够减少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进一步体现出微创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5月~2007年4月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1例。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式(EST)40例,1例中转开腹,LC术后行ERCP及EST4例,LC术中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17例。均恢复良好。结论:EST联合LC和LC术中行LCBDE为两种主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方法,但最好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Xin Y  Hong DF  Cai XJ  Mou YP  Li LB  Wang GY  Wang XF  Wei Q  Chen DW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8):2703-270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括约肌切开术(intra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IOEST)技术(LC—IOEST)与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技术(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疾病的最佳微创治疗方案。方法将术前经B超或MRCP确诊和术中胆道造影确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275例,随机分为LC-IOEST(129例)和LC—LCBDE(146例)两组,比较两组联合技术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果两组联合技术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C-IOEST和LC-LCBDE两组联合技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手段,后者还可能避免EST的一些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采用ERCP联合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93.3%(28/30),胆总管结石残留率3.5%(1/28)。十二指肠乳头出血6.7%(2/30),ERCP术后胰腺炎16.7%(5/30)。LC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78.1±20.5)min,平均住院时间(11±3)d。结论:ERCP联合LC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史和平  刘韬 《医学综述》2012,18(8):1260-1261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管镜取石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腹腔流量、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腹腔流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肯定、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一期缝合组(n=21)与T管引流组(n=63)。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总费用。结果 一期缝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T管引流组,住院总费用显著低于T管引流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后行一期缝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总费用,且患者舒适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诸暨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6例与B组46例。A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B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前和术后24 h肝功能指标变化。 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t=13.277、11.276、7.030、9.805,对照组:t=31.329、20.858、19.024、21.154,均P<0.05);A组治疗后ALP、ALT、TBIL、AST低于B组(t=21.720、11.340、11.588、11.277,均P<0.05)。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同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根据是否同期行ERCP联合LC治疗,将15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同期组38例和常规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胆道造影结石阳性率、胆总管取石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胆道造影结石阳性率、胆总管取石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同期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同期ERCP联合LC可有效、安全地治疗胆总管结石,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汪旭  俞小炯 《安徽医学》2015,(3):318-32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 LC+EST)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OC+OCH+TD)进行比较,分析其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行LC+EST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行传统OC+OCH+TD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统计分析两组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EST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安全性与经济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谷印堂  汪洋  郝俊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45-146,149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儿分为A组和B组,A组进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B组则采用经脐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费用、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少/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脐入路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住院费用少、并发症少和切口美观等特点,优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适用于发病时间短(〈48 h)、无弥漫性腹膜炎、非肥胖患儿,值得进一步推广,尤其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与经胆总管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观察组,n=68)和腹腔镜经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照组,n=69)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相关指标、住院总金额、术前与术后胃肠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一次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46.81±48.62)min vs (175.21±52.04)min]、术后下床时间[(22.89±3.44)h vs (31.73±3.80)h]、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2.51±3.64)h vs (8.02±2.81)h]、术后住院时间[(8.64±1.19)d vs (10.81±2.20)d]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平均住院费用[(27377±11203)元 vs (35241±11843)元]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恢复较快,生活质量较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