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具有的常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着人们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临床现实意义。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6-02/2005-11期间的与人类失眠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相关的资料,检索词:“insomnia,treatment”。限定文章种类为英文。同时手工检索与之内容相关的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流行病学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439篇关于失眠及其治疗的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200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239篇研究中,826篇研究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413篇为Meta分析或综述。选择其中的18篇用于综述。资料综合:失眠是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临床表现不完全相同。按病程可分为一过性或急性失眠、短期或亚急性失眠、长期或慢性失眠。失眠的明确分类对确定适当的治疗有用,其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在非药物治疗中可采用:①睡眠卫生教育(给予睡眠卫生知识)。②光照治疗(适当强度、时间的光照可以改变睡眠-觉醒节律)。③心理和认知行为治疗。在药物治疗中可采用:①苯二氮类药物(非选择性拮抗γ-氨基丁酸A复合受体。短效药的代表三唑仑,常用的中效药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羟基安定,氯羟安定;长效药有安定,硝基安定,氟基安定)②非苯二氮类药物:主要药物有佐匹克隆和吡唑坦,系选择性γ-氨基丁酸A复合受体拮抗剂。③抗焦虑、抑郁药:丁螺环酮;帕罗西丁、博乐欣、左洛夫、米氮平;多虑平、阿米替林和去甲丙咪嗪。④草药:颉草属植物的提取物可诱导睡眠,如颉草烯酸。⑤激素替代疗法:褪黑激素。⑥其他:前列腺素D可增加睡眠,白细胞介素1具有促进睡眠作用。结论:失眠的病因复杂多样,在治疗上,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少患者的疗效不尽理想,故应强调个体化原则。因缺乏大规模对行为及药物疗法的研究,无具体的治疗指南,使得失眠的治疗很富有挑战性,失眠治疗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安星凯  彭蓉  吴妍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8):116-118
目的:回顾帕金森病非运动并发症睡眠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评价和基本的治疗策略,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认识,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SCI数据库2000-01/2005-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Parkinson's disease,sleep disorder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手工检索《Neurology》杂志2000-01/2005-10期间的相关文章。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原创性文章中以及综述性文献参考引文中包括上述几方面内容的文章,然后排除非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入选文献查找全文,以是否观点具有创新性、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作为纳入标准,相似的研究以近3年的优先。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3篇关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文章,其中18篇为观点具有创新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排除35篇为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重复研究的文献。 资料综合:①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目前尚无国际公认的分类标准,国外的学者倾向于将其分为失眠、异态睡眠、过度白天睡眠3种类型。②帕金森病中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导致脑内递质失衡,这是引起睡眠障碍的生化基础。夜间功能障碍可发生在帕金森病早期,非运动“关”期相关性症状可能伴随这些夜间症状波动,促进睡眠障碍的发展。抗帕金森药物,帕金森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不安腿综合征,睡眠中周期性腿动以及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等均可影响睡眠。③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评价包括需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多功能睡眠仪和多种睡眠潜伏期检测,以及各种简易的睡眠量表,主要包括Epworth睡眠量表和帕金森病睡眠量表。④睡眠障碍的症状间可能存在重叠,其中的一种症状可能影响或是其他症状的原因,并且对单一症状的药物治疗可能恶化或甚至诱发任何一种睡眠障碍的症状,因此治疗应强调整体化。持续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控制夜间症状波动;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枢神经系统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方法。 结论:帕金森病本身对睡眠中枢结构及递质的影响,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和精神症状,以及自主功能失调、基因突变等均可影响睡眠。帕金森病的临床评价主要包括多功能睡眠仪和多睡眠潜伏期检测,以及睡眠量表,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选择药物治疗失眠症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症患病系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6 5岁以上的居民约 16 %使用催眠药 ,其中连续用药 1年以上者占 73% ,少数老年人可连续用药 10年以上。长期使用催眠药可从多方面影响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已受到社会的重视。我院临床常用的治疗失眠药物有安定、舒乐安定、佳乐安、海乐神、妥眠当等 ,均属苯二氮 艹卓 类 ,见表 1。这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直接抑制作用 ,长期服用可危及用药者的健康。表 1 苯二 艹卓 类药物适应证及药动学特点药物名称适 应 证药  动  学开始作用时间(min)血药高峰(h)t (h)代谢途径海…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与睡眠障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很高,睡眠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病率、临床表现、发生机制以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资料来源: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4—01/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Parkinson disease,sleeping disturbance,psych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BM 1984—01/2004—10期间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精神症状”。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的基础或者临床研究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标准为:①基础研究。②临床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6篇关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研究,22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对患病率进行研究的有6篇,对发病机制进行研究的有8篇,对治疗进展进行研究的有8篇.排除的4篇研究中,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22篇研究分别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大致可分为失眠、睡眠过多、深睡眠状态:发生机制可能与疾病本身的进展,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治疗以行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并结合手术治疗为主。结论:目前关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帕金森病非运动并发症睡眠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评价和基本的治疗策略,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认识,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SCI数据库2000-01/2005-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Parkinson’sdisease,sleepdisorder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手工检索《Neurology》杂志2000-01/2005-10期间的相关文章。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原创性文章中以及综述性文献参考引文中包括上述几方面内容的文章,然后排除非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入选文献查找全文,以是否观点具有创新性、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作为纳入标准,相似的研究以近3年的优先。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3篇关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文章,其中18篇为观点具有创新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排除35篇为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重复研究的文献。资料综合:①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目前尚无国际公认的分类标准,国外的学者倾向于将其分为失眠、异态睡眠、过度白天睡眠3种类型。②帕金森病中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导致脑内递质失衡,这是引起睡眠障碍的生化基础。夜间功能障碍可发生在帕金森病早期,非运动“关”期相关性症状可能伴随这些夜间症状波动,促进睡眠障碍的发展。抗帕金森药物,帕金森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不安腿综合征,睡眠中周期性腿动以及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等均可影响睡眠。③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评价包括需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多功能睡眠仪和多种睡眠潜伏期检测,以及各种简易的睡眠量表,主要包括Epworth睡眠量表和帕金森病睡眠量表。④睡眠障碍的症状间可能存在重叠,其中的一种症状可能影响或是其他症状的原因,并且对单一症状的药物治疗可能恶化或甚至诱发任何一种睡眠障碍的症状,因此治疗应强调整体化。持续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控制夜间症状波动;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枢神经系统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方法。结论:帕金森病本身对睡眠中枢结构及递质的影响,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和精神症状,以及自主功能失调、基因突变等均可影响睡眠。帕金森病的临床评价主要包括多功能睡眠仪和多睡眠潜伏期检测,以及睡眠量表,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鉴于γ-氨基丁酸A受体在临床医学上的广泛应用,从国内外对其受体研究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有关药物进行讨论。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分别在Medline和Elesiver scienee数据库检索与γ-氨基丁酸A受体相关的文献,检索词“GABA.or GABAA,benzadizene”.并限定文献语种为英文。同时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与γ-氨基丁酸A受体相关的文献.检索词“GABAA”,并限定语种为中文。检索时间:1994-01/2004-08。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和γ-氨基丁酸A受体结构以及与其药理学功能相关的文献,然后查找全文,如果该文献所论述的功能或活性与中枢神经系统无关或与临床治疗没有任何联系,则被排除。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6篇和γ-氨基丁酸A受体结构及功能相关的文献,排除24篇中,16篇为重复的同一研究.8篇为Meta分析研究。资料综合:符合标准的12篇文献对受体的结构及活性与受体药理学功能进行了研究.其中作用于该受体的药物有镇静剂安定类、抑制剂巴比妥类、痉挛剂印防己毒素、神经活性甾体类等4大类。结论:深入了解γ-氨基丁酸A受体各亚单位的具体功能.为筛选针对受体亚单位的相关药物提供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非手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临床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容国安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5):8076-8077
目的:国内外学认为80%~8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而获得治愈和缓解,非手术疗法已成该病治疗的首选方法。进一步探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进展状况,以指导其实践工作。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中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90-01/2004-04和清华同方中系列等数据库1990-10/2004-04期间的相关章,同时手工检索/或计算机检索《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01/2004-06期间的相关章,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和English。检索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卧床休息、牵引治疗、手法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献开始查找全,进一步判断是否为RCT。纳入标准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排除标准为重复的同一研究或接受过手术治疗的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4篇与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献,从中抽取有代表性的28篇,排除的26篇中,有12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7篇为手术后的康复治疗。资料综合:引用资料28篇包括3070例患,分别对应用上述7个方面进行非手术治疗治疗予以评价。结论:非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综合治疗既吸收了单一治疗的长处,又弥补了其不足,是具有安全简便、疗效确切、患易接受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慢性失眠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长期严重失眠会给患者的身体、生活、人际关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恶性意外事故的发生。慢性失眠通常都是和一些内科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另外一些睡眠疾病同时出现的,会增加物质滥用风险。目前对于慢性失眠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苯二氮艹卓类、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有些难治性患者临床常见合并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治疗,但药物治疗存在不良反应问题,且镇静催眠药会随着使用时间推移产生耐药性,甚至导致药物依赖。认知行为治疗作为一种绿色、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逐渐在临床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安定注射液(苯甲二氮(艹卓))是一种安定剂,多用于治疗焦虑性神经宫能症、睡眠失调、惊厥等疾病。在临床上,为了使药物能迅速发挥疗效,常将安定注射液加到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但是,有时发现两药配伍后,可产生白色沉淀,则不能给患者注射。为了寻求避免沉淀的方法,我们对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防治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制定合理的策略。 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 2000-01/2005—04与代谢综合征预防及治疗相关的文献,检索词“metabolic syndrome,prevention or 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检索清华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04关于代谢综合征预防及治疗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代谢综合征,预防或治疗”,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资料进行粗筛,选择其中与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密切相关的大型临床研究,筛除明显不随机的研究:纳人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文献204篇,14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关于生活方式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的文献约占40%,药物治疗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的文献约占60%,排除的文章为重复性研究。 资料综合: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美国糖尿病协会、美国高血压联盟第7次报告等对老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生活方式均提出了一些治疗性建议。由国内外相关机构组织的一些大型临床试验也证明了抗高血压药物、降糖药物、调脂药物等对老年代谢综合征确有治疗及预防的作用。 结论:改善生活方式是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防治的一线措施,包括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减轻体质量。除此之外,还应该针对老年人群代谢指标异常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