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宣布NFPA56(PS)《易燃气体管道系统清洁和清理期间防火防爆》标准发布实施。该新标准将禁止使用易燃易爆气体作为清洁剂清洗管道内部。NFPA56(PS)提供了在发电厂和工业/商业应用中易燃气体管道系统内部清除期间生命安全的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2.
姚红 《劳动保护》2002,(3):48-49
焊接与气割是现代工业生产制造及设备维修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加工工艺。由于工艺需要,焊接中的金属元素、焊药、保护气在高温火焰作用下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和焊接烟尘,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见表1)。焊接作业工人的呼吸防护要结合作业特点,选择适合的呼吸防护设备。过滤型  相似文献   

3.
个体防护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防护装备包括:军人防护装备(防弹头盔、防弹衣、迷彩服和鞋靴、防激光护目镜等);警员防护装备(防弹头盔、防弹衣、防刺衣、防护服、反光服等);劳动防护装备(各种防护服、帽和鞋靴、防护面具、口罩、护目镜、耳塞耳罩、手套等);卫生防护装备(防护帽、护目镜、口罩、防护服、手套、防护鞋套等):科考探险装备(宇航服、极地科学考察服、海洋探险服等);抢险救援救助装备(呼吸保护器的防火服、防静电服、防寒服、攀岩绳、周定索具、手套、担架等);日常工作生活防护装备(电磁防护服、防静电服、防紫外护目镜、护肤霜、运动头盔、护膝、防护手套等)。  相似文献   

4.
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简称PPE),是经过专业设计、供劳动者穿着或佩戴使用.用于防御辐射、化学、物理、机械、电力等工作环境伤害或职业病危害,保护人员生命和健康的装备或物品。个体防护装备包括传统工作服、防护服装.呼吸、眼面、听力、头部、坠落防护装备.以及手套和鞋靴等8大类产品。  相似文献   

5.
该项目针对火灾环境中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烟气使人体窒息死亡的特点,重点研究了防烟、防毒过滤层的防护机理及过滤层空间的合理分配,使防烟、防毒性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防护要求,同时也应满足呼吸舒适性的需求,这一点对于呼吸防护用品而言非常重要。该项目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火灾环境中救生呼吸用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四)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职业病危害的防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的防护,二是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工人健康的主要防护手段。主要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帽、防护服、护眼镜片和面罩、呼吸防护器、防噪声甩具和皮肤防护用品等。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关键在于要懂得其防护特点和性能,同时训练使用者正确使用、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7.
欧泽兵 《安全》2018,39(2):32-35
探讨焊接烟尘对焊工健康的影响及焊工的呼吸防护。焊接是现代工业生产及设备维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工艺。焊接作业会产生大量的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基于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特性,结合焊接作业和作业环境特点,为焊接作业选择适当的呼吸防护装备,以降低作业者的伤害风险。此外应加强焊工安全与健康教育,避免焊接作业过程中不用、误用呼吸防护具及使用错误的呼吸防护用品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高效、多功能一氧化碳防护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多功能的钯-炭型(Pd/C)一氧化碳(CO)常温催化剂。装罐试验表明:在该催化剂装药量为35~50g的条件下,对模拟呼吸量为30L/min、初始CO浓度为3125mg/m^3的CO净化率大于99.5%,防护时间可达数小时,同时对氢氧酸(HCN)、有机气体等具有很好的综合防护效果。与传统的霍加拉特剂相比,该催化剂具有防护效能高、抗温性和抗陈化性强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毒气泄漏事故应急过程中公众常用的个体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进行了研究.针对硫化氢气体,利用无机气体防护时间检测系统,测试研究了滤毒盒、简易防护口罩、毛巾等个体防护用品在不同工况下的防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有毒气体浓度及温湿度两种工况条件均对个体防护用品的防护时间有较大影响,滤毒盒的防护效果远好于简易防护口罩,毛巾的防护效果较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毒气泄漏事故应急过程中个体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策略.本研究可为建立个体防护对策的选择方法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化学防护服(CPC,Chemical Protective Clothing)是保护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避免遭受化学物质危害的一类个人防护装备(PPE)的统称。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化学防护服关系到使用者的职业健康与安全,但是化学防护的选择和使用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性工作,需要综合考虑适于有效和可靠防护、适于作业、适于使用者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防毒面具     
呼吸防护用品按用途可分为防尘、防毒和供气式3类,按防护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又称净化式)、自给式(又称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是预防尘肺病和职业中毒等职业病的重要防护产品,主要品种有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  相似文献   

12.
救生呼吸用品中双重防护过滤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目针对火灾环境中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烟气欠体窒息死亡的特点,重点研究了防烟、防毒过滤层的防护机理及过滤层空间的合理分配,使防烟、防毒性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防护要求,同时也应满足呼吸舒适性的需求,这一点对于呼吸防护用品而言非常重要该项目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火灾环境中求生呼吸用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肖秀芝 《安全》2004,25(5):33-34
防毒面具是有毒作业常用的个体呼吸防护设备,它所使用的化学滤毒盒,能将吸入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蒸气滤除,或将其浓度降低,保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根据我国的标准,通常将滤毒盒分为防有机气体、防氨气、防汞蒸气和防酸性气体(如氯气、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化学防护服(CPC)气密性的影响,以3种不同材质(聚乙烯、丙烯、氯化丁基橡胶)的化学防护服为研究对象,利用气密性测试仪和环境实验舱,在10~66 ℃温度条件下处理2 h后,分析环境温度对3种化学防护服样品气密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工况处理后化学防护服气密性能在10~25 ℃段上升,在25~50 ℃段下降;聚乙烯材质化学防护服失效温度为66 ℃,其他2种材质的服装失效温度为50 ℃。研究可为防护装备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仪器法和化学法对滤毒罐苯防护时间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对防护时间判定的影响因素,参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 2890—2009),通过选择不同的实验条件,测试4种不同滤毒罐对苯的防护时间,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仪器法测定的防护时间小于化学法测定的防护时间;2种检测方法所测定的防护时间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测试浓度越高、气流流量越大、采样流量越大,2种方法测定防护时间的绝对差值越小。从防毒面具的安全性和与国外标准一致性考虑,建议采用仪器法判定防护时间。  相似文献   

16.
《现代职业安全》2008,(6):20-26
斯博瑞安中国向地震灾区捐赠价值人民币100余万元救灾物品 个人防护产品制造商斯博瑞安(中国)安全防护设备有限公司(前巴固-德洛中国安全防护设备有限公司)于5月14日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紧急救援用个人安全防护产品SuperOne防护口罩,总价值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此批捐赠物品将立即发往四川省各地震灾区,用于灾区的紧急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17.
《安全》2012,(10):60-60
安全与环境仪器仪表研发中心隶属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成立于2011年。中心专注于有毒有害气体采集、现场气体检测、呼吸防护等领域相关仪器的研究与开发,一年来,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获得发明专利2项(200510131960.2;200910093775.7),实用新型专利1项(201120551687.X),正在申请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坑道施工中个体防护之急需,研制了一种具有呼吸追随功能的电动送风过滤式防护面具,在确保防护效果的基础上实现了自然舒适的呼吸,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尘肺病等职业病的发生,并展望了该产品在其他领域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特级)是消防员在含有芥子气、危险化学品、生物毒剂、腐蚀性物质等的事故现场以及在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时进行抢险救援作业所穿着的防护服装.是消防员特种防护服装之一。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特级)采用多层塑料复合织物作为面料。连体式全密封结构设计和“缝纫+双面贴条”工艺制成服装总体,通过气密性紧固结构,配以可更换式手套和靴子。装配超压排气阀和通风系统,选配消防头盔、空气呼吸器和通信设备,具有良好的抗芥子气、生物毒剂、危险化学品和腐蚀性物质渗透性能,结构设计合理,综合防护功能强。  相似文献   

20.
1.个体防护装备对职业安全健康的重要作用 (1)个体防护装备是保护人体不受外来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保持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装备。个体防护装备按照不同职业的防护需要,分为工农业生产劳动防护装备、卫生防护装备、科学考察试验研究防护装备、军人防护装备、警员防护装备、抢险救援救助防护装备、日常工作和生活用防护装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