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大鼠双侧供肾左侧原位肾移植模型的手术方法。方法 供、受体均采用雄性近交系Wistar大鼠,分别于心脏死亡后0、20和40min取双侧供肾,行左侧原位肾移植术后摘除受体右肾,观察各组受鼠术后的移植肾的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0min和20min组的大鼠移植肾功能良好、存活率高,40min组的大鼠移植肾功能较差且均于14天后死亡。0min组的左右供肾移植后的肾功能及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心脏死亡大鼠双侧供肾左侧原位肾移植模型稳定可靠,可有效减少供肾冷缺血时间及节约供体数量,可应用于心脏死亡供体肾移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首创了一种可以同时取供体的双肾作供肾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以近交系Brown-Norway大鼠和近交系Lewis大鼠作为供、受体,取供体的双肾作为供肾,借助静脉支架管,行供体的静脉与受体肾静脉的端端吻合,肾动脉与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结果:手术均于60min内完成。所有的受体均存活超过7天,围手术期死亡数为0。结论:首创双侧供肾大鼠肾移植模型是一种节省、可靠、实用的大鼠肾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3.
一种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操作简便的肾移植模型.方法: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静脉用临时支架管,将供肾的下腔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作端端吻合,供肾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以及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果:建立并改进了大鼠肾移植模型,手术总时间(130±16)min,热缺血时间小于20 s,冷缺血时间小于50 min,手术成功率90.77%.结论:此模型稳定、可靠,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良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为开展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建立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方法:用SD大鼠作为供体和受体,采用原位低温灌注,原位修剪,移植肾放置左侧,血管直接吻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果:经过60次的实验,克服了移植物灌注、血管吻合、膀胱吻合等技术难关,建立了稳定实用的肾移植动物模型。手术成功率为80%左右。结论:此模型可以在一般的实验室条件下开展。有较高的成功率,符合肾移植实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大鼠慢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方便、实用的慢性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模型,为研究器官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平台。方法:以近交系F344大鼠和近交系Lewis大鼠作为供、受体,取供体的双肾作为供肾,借助静脉支架管,行供体的静脉与受体肾静脉的端端吻合,肾动脉与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施行原位异体肾移植。移植后即给与环孢素腹腔注射。并于术后4周后行病理检查。结果:所有手术均于60min内完成。所有的受体均存活超过60天,围手术期死亡数为零。受体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4周后可见典型的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结论:建立了大鼠慢性排斥反应肾移植模型。为研究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进展和干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进行移植免疫研究的需要,建立一种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采用原位低温灌注、手术显微镜下原位端——端吻合肾动、静脉,将输尿管带膀胱瓣吻合于膀胱。结果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率为86%。结论此方法建立的模型稳定可靠,较为理想的满足了肾移植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大鼠肾移植模型建立方法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 :用五种不同的方法建立 10 0例大鼠肾移植模型 ,对其技术复杂性、吻合时间及血栓形成率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动脉、输尿管端端吻合、静脉cuff套管法吻合建立的模型吻合技术较简单 ,平均吻合时间 30min ,血栓形成率低。结论 :动脉、输尿管端端吻合 ,静脉套管法吻合为较理想的大鼠肾移植模型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以SD大鼠作为供体,Wistar大鼠作为受体,采用支架导管连接固定代替血管吻合和输尿管膀胱瓣皮肤造瘘的方法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结果共施行大鼠肾移植30例,手术成功率为73.3%,受体存活5~10d,死亡原因有麻醉药过量、大出血、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该技术简单实用,对成功建立肾移植模型及进行相关实验研究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双侧供肾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双侧供肾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方法第一阶段为基本技能训练。第二阶段为实验效果观察,供鼠取双侧肾脏;左侧原位移植,静脉用临时内支架端-端吻合,动脉端-侧吻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右肾蒂预留丝线体外延迟结扎代替肾切除。结果经4个月80多次训练,较为熟练的掌握了显微外科技术;第二阶段总手术时间180±15 min;手术成功率85%(34/40);受体存活4~9 d。并发症有吻合口出血、静脉血栓形成、排斥反应等。结论此模型经济实用、稳定可靠、成功率较高,一般实验室均可开展,对肾移植实验研究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的实验研究开创于20世纪初[1],Wagner[2]将大鼠肾移植列为二级难度手术(按三级分).建立大鼠肾移植动物模型是研究器官移植、肾移植排异反应的重要实验手段,现将实验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作一总结. 1 显微外科训练 显微外科训练主要是在手术显微镜下练习小血管(动脉和静脉)和输尿管的分离、缝合.  相似文献   

11.
陆京伯  于立新  叶俊生 《广东医学》2007,28(9):1404-1405
目的 建立一种大鼠异体异位双侧肾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 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共30对.原位灌注、切取连带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供体双肾;在受体髂腰静脉水平切除一段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将供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上下开口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断口分别吻合;供体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全层缝合.结果 整个移植过程<180 min,热缺血时间<5 s,冷缺血时间<90 min,血管吻合时间<50 min.30例手术中,25例成功,手术成功率83.3%.在未服用任何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手术成功大鼠术后存活时间均超过1周.结论 大鼠双侧肾移植模型是一种可行性好,成功率高的肾移植动物模型.与单侧模型相比,具有增加取材次数、获取配对资料、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大鼠肾移植模型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开展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建立了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方法使用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者和受者,采用原位低温灌洗,肾动脉带一小段主动脉,肾静脉带一小段下腔静脉、输尿管末端带一直径约为0.5cm的膀胱瓣的供者手术方式;受者主动脉与供者主动脉、受者下腔静脉与供者下腔静脉进行端侧吻合,在受者膀胱上剪去一膀胱瓣与供者相同大小的圆瓣,然后进行一层膀胱吻合。结果 第一阶段为实验探索阶段,经过半年近150次的实验摸索,克服了移植物灌洗、血管吻合、膀胱吻合等技术难关,终于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第二阶段为模型成熟阶段,冷热缺血时间、血管吻合的速度以及手术时间都比第一阶段有所缩短。手术成功率为85%左右,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为血管吻合口出血、灌洗不良、休克、血栓形成以及膀胱漏尿致弥漫性腹膜炎等。结论 此模型容易掌握,可以在条件比较简单的实验室开展,除常规显微外科器械外不需要特殊的器械或设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 供体为近交系F344大鼠,受体为Lewis大鼠,供肾采用左肾,在体修整,原位灌注.肾静脉用硬膜外导管做为临时内支架管端-端、六针法吻合,腹主动脉端-侧连续缝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受体术前3d开始环抱素A灌胃至术后30 d(5 mg/kg·d),以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结果 手术时间120~180 min;手术成功率90.9% (40P44) ;受体均存活60 d.并发症有吻合口出血、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排斥反应等.结论 供肾原位灌注,在体修整是简单可靠的方法.静脉内支架管端端吻合,腹主动脉端侧吻合能够达到稳定的成功率,值得推广.熟练的外科操作技能和血管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稳定而可靠的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方法 选用30只Wistar大鼠为供体,30只SD大鼠为受体.取供体左肾,采用HC-A离体肾保存液原位灌注,将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以输尿管膀胱植入法行尿路重建,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3、6、9周取移植肾观察大体和组织形态学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排斥反应情况.结果 移植肾脏大体和组织形态学呈渐进性变化,至术后9周可出现明显的慢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移植肾脏可顺利存活,部分出现肾积水并发症,但不影响排斥反应病理变化.结论 本方法可建立稳定、可靠的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是研究慢性排斥反应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5.
改良的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一种术式简单、初学者易于掌握、成功率高的大鼠肾脏移植模型.方法采用原位肾脏移植术式,动脉采用Fabre方法吻合,静脉吻合使用带支架管的供肾腔静脉与受体肾静脉吻合,输尿管吻合采用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对侧肾脏切除采用术中留置结扎线,术后3 d结扎的方法.结果采用新方法建立的大鼠肾脏移植模型,手术时间较经典术式明显缩短,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新方法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使该移植模型比较稳定,成功率较高,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6.
大鼠异体肾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为开展肾移植研究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方法:采用Wistar和SD大鼠,血管吻合采用供受体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端侧连续缝合,尿路重建采用供受体输尿管端端吻合,建立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观察和比较同系移植组与异系移植组大鼠间异体肾移植后的存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和肾脏免疫病理损害情况,并对模型制备作出客观评价。结果:手术总时间平均为(108±15)min,手术成功率为83.33%(25/30)。同系移植组大鼠平均存活时间(9.1±0.8)d。异系移植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为(6.27±0.3)d,术后第3天有明显的病理损害。结论:此模型有较高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符合肾移植实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大鼠肾移植模型建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海星 《医学争鸣》2007,28(23):2202-2204
0 引言 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是开展肾移植基础研究的重要实验手段.国外Lee等[1]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关于大鼠肾移植模型的报道.国内陈金芝等[2]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立了大鼠肾移植模型.众多的学者在大鼠肾移植手术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对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本文对供体,受体手术方式以及在建立模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展器官移植的移植免疫实验研究,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模型,并探讨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Wistar系大鼠为供体,SD系大鼠为受体。采用左侧原位肾移植法,动脉端-端吻合,静脉袖套吻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果共进行大鼠肾移植80次,存活73只,7只大鼠死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91.3%,建立了稳定、实用的大鼠肾移植动物模型。结论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是一种成功率较高的动物模型。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对建立稳定的模型有重要影响。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可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模拟临床支气管哮喘肝气郁结证致病特点,运用卵清蛋白(OVA)混合液致敏和束缚制动建立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通过宏观表征、行为学、肺功能、外周血炎症细胞、支气管组织病理等客观指标进行评价。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正常组、应激组、哮喘组、应激哮喘组。应激组及应激哮喘组每天在不同时间束缚制动1次,第1天2 h,以后每天均比前一天多10 min;哮喘组及应激哮喘组第1天腹腔注射含OVA、氢氧化铝佐剂的混合液1 m L致敏。2周后每天雾化吸入1%OVA 20 min激发,连续14 d。正常组致敏和激发均用生理盐水,且不做束缚刺激。28 d后观察各组大鼠宏观表征、行为学、肺功能、外周血炎症细胞分类、支气管肺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应激哮喘组大鼠表现为兴趣减退、毛发晦暗无光泽、便溏、饮食量减少、体重增加缓慢;激发过程中有抓咬口鼻、体腹部皮肤,呛咳、喷嚏及喉中哮鸣音等表现。与正常组相比,应激哮喘组垂直运动得分明显下降(P0.05,P0.01);蔗糖水偏好程度、悬吊实验翻动次数显著下降(P0.01);悬吊实验静止时间明显增加(P0.01);呼气峰流速(PEF)、吸气中期峰流速(FEF25%~75%)、用力呼气时间(FET)、0.3 s用力呼气量(FEV0.3)/用力肺活量(FVC)下降(P0.05,P0.01,P0.01),吸气平均气道阻力(平均Ri)、呼气平均气道阻力(平均Re)明显升高(P0.05,P0.01);外周血中性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及嗜酸粒细胞比率均升高(P0.01);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与应激组或哮喘组比较,应激哮喘组大鼠宏观表征、行为学、哮喘症状及体征、肺功能、支气管组织病理,外周血炎症细胞比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OVA混合液致敏和束缚制动成功建立了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符合支气管哮喘肝气郁结证临床特征,可用于情志哮喘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20.
MNNG诱导大鼠胃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构建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胃癌转移及其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物学表现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根据饲养的不同阶段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MNNG喂养Wistar雄性大鼠,定期取材,HE染色,观察鉴定。结果 MNNG喂饲24周可见胃黏膜内癌;40周可见黏膜下层及肌层浸润癌。结论 阶段口服MNNG混合法可成功诱发Wistar大鼠胃腺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