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位和压力改变对肝性脑病患者保留灌肠时间的影响。方法:对120例肝性脑病前驱期患者分别采取不同体位和压力进行白醋和中药保留灌肠。结果:中药灌肠保留时间明显长于白醋灌肠保留时间;左侧卧位灌肠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右侧卧位灌肠保留时间;低压力灌肠保留时间明显长于高压力灌肠保留时间。结论:中药灌肠采取低压力左侧卧位保留时间最佳。  相似文献   

2.
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右侧卧位灌肠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肝性脑病较为理想的灌肠方法。方法:80例昏迷患者以改进方法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高分子导管(吸痰管)清洁灌肠后,用生理盐水加白醋保留灌肠,对照组为传统左侧卧位抬高臀部保留灌肠,实验组采用右侧卧位抬高臀部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灌肠方法对患者苏醒快慢的影响。结果:患者右侧卧位灌肠优于其他卧位,苏醒快。结论: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高分子导管进行清洁灌肠后采用右侧卧位抬高臀部保留白醋灌肠,是一种治疗肝性脑病较理想的灌肠方法。  相似文献   

3.
乳果糖不同保留灌肠方法对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果糖保留灌肠方法对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普通保留灌肠法,B组采用输注保留灌肠法,接受乳果糖保留灌肠后,均先左侧卧位,再抬高臀部右侧卧位,连续5 d,治疗1 w,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输注法保留灌肠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较普通法长,且患者意识好转及血氨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普通保留灌肠法.结论 采用乳果糖输注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方法在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 方法 将48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用20ml针筒接吸痰管方法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管接肛管方法进行灌肠。 结果 观察组灌肠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情况也好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方法优于传统的保留灌肠方法,提高了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结肠透析后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肝性脑病患者5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结肠透析后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清醒时间、NCT及血氨的改善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肠透析后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黄娟 《中国临床护理》2010,2(5):381-382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膝胸卧位组38例,采用膝胸卧位进行中药保留灌肠;左侧卧位组38例,采用左侧卧位进行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膝胸卧位中药保留灌肠总有效率为92.1%,左侧卧位治疗总有效率为76.3%。结论 膝胸卧位中药保留灌肠能使药液更足量、更长时间在肠道内停留,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白醋灌肠的最佳浓度。方法将40例肝性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10例。各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A、B、C 3组分别采用白醋加生理盐水配成30%、45%、70%的白醋灌肠液200 mL灌肠治疗,1次.d-1,7 d为1个疗程。D组不进行白醋灌肠。对各组的血氨浓度变化及神志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各组治疗前血氨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后A、B、C 3组血氨浓度显著低于D组,A组显著低于B、C组(均P〈0.05)。A、B、C 3组神志恢复时间显著短于D组,A组较B、C组时间更短(均P〈0.05)。结论 30%的白醋200 mL加温至38~40℃保留灌肠能有效地降低血氨,且无不良反应,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性脑病病人杜秘克灌肠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两种保留灌肠方法对肝性脑病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密闭式装置,采用恒定速度的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保留灌肠方法.[结果]实验组灌肠速度及完成灌肠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恒定和易掌握,且残留灌肠液pH值及灌肠液在肠腔保留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肝性脑病病人采用可调性密闭装置进行杜秘克保留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用具对肝性脑病保留灌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我院治疗肝性脑病(HE)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改良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保留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灌肠液在肠道保留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灌肠液在患者肠道中的保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我院改良的灌肠用具能明显提高灌肠疗效和插管成功率,降低管道脱出和药物外泄等问题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与常规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60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3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的保肝、抗肝性脑病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乳果糖灌肠液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在结肠灌洗透析后予乳果糖灌肠液保留灌肠.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清醒时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氨值及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氨值明显降低;观察组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延长.[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结肠灌洗透析后给予乳果糖联合氧氟沙星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15.
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家属教育的调查,探讨家属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采用自拟问卷对参加系列教育的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者和家属接受教育次数越多,对疾病知识了解越多;在患者的亲属中患者的父母参加教育比率较大。结论:家属教育对治疗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应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注意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