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IRF-4结合蛋白(IBP)对口腔鳞癌(OSCC)细胞Tca8113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和pEGFP-C1/IBP,转染Tca8113细胞,通过MTT、克隆形成实验,观察IBP过表达对Tca8113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上调IBP表达的Tca8113/IBP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快于Tca8113/C1及Tca8113组;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上调IBP表达能促进OSCC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论上调IBP表达能促进OSCC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体内IRF-4结合蛋白(IBP)对口腔鳞癌(OSCC)细胞Tca8113生长的影响.方法 利用先前构建的高表达IBP的OSCC细胞株(Tca8113/IBP)及其空质粒对照组细胞株(Tca8113/C1)进行裸鼠成瘤试验,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检测两组裸鼠接种瘤体的绿色萤光蛋白(GFP)信号.在处死裸鼠后,将接种的肿瘤组织取出并测量体积.结果 Tca8113/IBP组裸鼠显示的GFP信号区域较Tca8113/C1组显著增大,肿瘤体积也较Tca8113/C1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 上调IBP表达在裸鼠体内能促进OSCC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下调核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周期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2000将NF-κB/p65 siRNA转染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p65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NF-κB/p65 siRNA对Tca811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Boyden小室法分析其对Tca811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进一步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E和cdk2以及浸润转移相关因子MMP-9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NF-κB/p65 siRNA能有效下调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中NF-κB/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明显抑制Tca8113的细胞增殖(P<0.05),诱导细胞静止在G0/G1期,并降低Tca8113细胞的迁移能力.NF-κB/p65转染Tca8113后的48h,cyclin E、cdk2及MMP-9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NF-κB/p65在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周期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这可能与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PES1 shRNA的舌癌细胞系,研究敲低PES1基因对舌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在293 T细胞中包装并获得敲低PES1基因的病毒,然后将病毒感染Tca8113、SCC6和SCC153种舌癌细胞并筛选稳定克隆,Western印迹检测PES1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生长曲线检测敲低PES1对舌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PES1对舌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稳定表达PES1 shRNA的舌癌细胞系,敲低PES1基因能够抑制舌癌细胞的生长,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敲低PES1抑制cyclin D1的表达。结论敲低PES1抑制舌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抑制cyclin D1的表达,因此PES1可能成为舌癌基因治疗的靶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PTD-OD-HA融合蛋白对BCR-ABL阳性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前期制备的PTD-OD-HA融合蛋白作用于两种BCR-ABL阳性细胞株BaF3-P210和K562,同时设立PBS和OD-HA融合蛋白对照组,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48h后离心收集细胞,用瑞氏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c-myc、cyclin D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检测发现,与PBS和OD-HA对照组比较,PTD-OD-HA能抑制BCR-ABL阳性细胞株的生长.瑞氏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见PTD-OD-HA处理的细胞胞质内有大量空泡样变,出现大量的溶酶体,线粒体广泛扩张;FCM检测发现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和G2期细胞比例减少;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c-myc、cyclin D1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降低.结论 PTD-OD-HA融合蛋白可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生长,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使细胞阻滞在G1期,这些改变可能是通过下调c-myc、cyclin D1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分化诱导剂尿多酸肽(CDA-Ⅱ)对乳腺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DA-Ⅱ与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进行体外培养,同时以维甲酸为阳性对照,观察CDA-Ⅱ对乳腺癌细胞生长曲线、cyclin D1表达等方面的影响。结果CDA-Ⅱ可减缓两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减少乳腺癌细胞cyclin D1表达。结论CDA-Ⅱ可抑制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两株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减少乳腺癌细胞cyclin D1表达,为CDA-Ⅱ治疗乳腺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IV-1 Tat蛋白对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以及电离辐射诱发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方法:使用包含102个与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微阵列检测人横纹肌肉瘤细胞(TE671)及已转染tat基因的TE671细胞(TT2)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在基因芯片的检测中发现,与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6个基因Cdc25C,KIF2C,Cdc20,DNA-PKcs,CTS1,Wee1在转染tat基因的细胞中表达下调;细胞周期检测发现TE671细胞和TT2细胞经4 Gy γ射线照射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G2/M期阻滞,但表达Tat的TT2细胞G2/M阻滞出现较TE671细胞晚,而在照射后48 h时TE671细胞G2/M期阻滞已恢复,但TT2细胞阻滞仍很显著.另外,TT2细胞S期阻滞时间延长.研究进一步发现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在TT2细胞中表达增强.结论:HIV-1Tat蛋白导致G2/M检验点功能紊乱,将影响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本研究为了解AIDS合并肿瘤患者对放射治疗敏感性提供了重要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 9 顺维甲酸 (9 cis RA)对肺鳞癌细胞周期及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 )分析 9 cis RA处理前后L78和A2 两肺鳞癌细胞株各周期时相细胞比率 ,同时在光镜下观察用药前后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结果 应用 9 cis RA后 ,L78和A2 两肺鳞癌细胞株G0 /G1期细胞比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S期细胞比率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 ;经 9 cis RA处理后 ,两肺鳞癌细胞株分化特征明显。结论  9 cis RA对两肺鳞癌细胞株具有抑制细胞分裂、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 C225)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舌癌Tca8113细胞系,C225组用西妥昔单抗(C225) 100 nmol/L处理后,6MVX射线不同剂量(0、2、4、6、8和10 Gy)照射C225组和单纯照射组,照射后用细胞计数法及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率,集落形成实验计算克隆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结果 不同照射剂量时C225+照射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单纯照射组(t=-15.6~-3.0,P <0.05);C225+照射组的放射生物学参数值(D0、Dq、N、SF2)较单纯照射组低.C225+照射组的SER为1.353;C225+照射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在4、6、8 Gy时均高于单纯照射组(t=-7.64、-7.89、-4.78,P<0.05).随着照射剂量升高,C225+照射组和单纯照射组的细胞早期凋亡率皆先升高后下降,4 Gy时两组差异最大[(7.96±0.36)%和(4.13±0.29)%,t- 12.75,P<0.01].结论 C225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系具有放射增敏作用.C225可能通过Go/G.期阻滞和诱导凋亡来增加人舌癌Tca8113细胞系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对正常和辐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细胞(bone marrow hematopoietic cell,BMHC)的细胞周期、增殖能力及bc1-2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阐明其防护放射性造血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照射前24h,GEN以160 mg/kg体重剂量给予小鼠灌胃,流式细胞仪观察BMHCs细胞周期及增殖能力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MHCs 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①GEN可诱导正常小鼠BMHCs细胞周期一过性改变,即给药后1 d,BMHCs增殖抑制,大量细胞阻滞于G0/G1期;给药后2 d,GEN诱导BMHCs由G0/G1期向S期转换,S期细胞明显增多;4d后逐渐恢复正常.②照射前24 h给药,GEN可减少射线导致的BMHCs增殖抑制,使照后阻滞于G0/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细胞增殖能力较强.同时,GEN预处理组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较高.结论 改变BMHCs细胞周期、降低BMHCs的辐射敏感性、抑制BMHCs凋亡和提高残留BMHCs的增殖分化能力可能是GEN防护放射线造血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当归注射液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有核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及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照射组和当归注射液预防组。正常组:即未经照射组。照射组:于照射前3d起给予10ml·kg-1·d-1无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当归注射液预防组:于照射前3d起给予腹腔注射当归注射液2·5g·kg-1·d-1。于照射后第7天断颈处死小鼠,取出股骨,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黏附分子CD49d和CD49e及G0/G1期细胞百分率和周期蛋白D2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照射组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骨髓有核细胞黏附分子CD49d和CD49e表达明显下降,G0/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而细胞周期蛋白D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当归注射液预防组能增加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明显提高细胞黏附分子CD49d和CD49e的表达,降低G0/G1期细胞百分率,提高细胞周期蛋白D2的表达水平。结论当归注射液能通过提高细胞黏附分子表达水平,刺激细胞周期蛋白D2的表达促进造血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60Co γ射线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60Coγ射线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γ射线对细胞周期改变与p27^kip1蛋白表达和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培养的HepG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曲线变化,同时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观察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并应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p27^dip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改变。结果^60Coγ射线照射细胞引起HepG2细胞株剂量依赖性的生长抑制和凋亡增加。^60Coγ射线可引起细胞G2/M期阻滞,同时p27^kip1表达明显抑制,并主要分布于细胞浆。结论^60Coγ射线所导致的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G2/M阻滞可能与细胞内D27^kip1“pl的表达抑制和细胞浆的分布比例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敏  李杨  普英杰 《西南军医》2014,(5):497-500
目的:探讨睾丸癌(CT)抗原SPAG9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内SPAG9的表达。小干扰RNA转染HEC-1B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SPAG9 mRAN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SPAG9和cyclin D1蛋白表达;CCK8检测SPAG9敲除后HEC-1B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SPAG6敲出后HEC-1B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42例肿瘤标本中83.3%(35/42)的标本SPAG9高表达。SPAG9在HEC-1B细胞中同样高表达。敲除SPAG9后,HEC-1B细胞G1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降低。结论 SPAG9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癌细胞中高表达;降低SPAG9的表达后可以影响cyclin-D1的表达,从而调控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7-乙酰基-鲁山冬凌草甲素(7-acetyl-lushanrubescensin A,ARA)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MTT法检测ARA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在ARA作用HL-60细胞不同时间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周期相关蛋白Rb、p(phospho)-Rb(ser795)、p-Rb(ser807/811),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 D3、cyclin E2、CDK4及CDK6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结果ARA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L-60细胞增殖,48h的IC50为(1.96±0.08)μmol/L。ARA诱导HL-60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周期G0/G1阻滞,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机制研究显示ARA引起Rb总蛋白出现移行条带,并抑制p-Rb(ser795)位点磷酸化,显著抑制CDK4的蛋白表达,并部分降低cyclin D3和cyclin E2的表达水平,但对cyclin D1和CDK6的作用则不明显。此外,ARA显著增加HL-60细胞内ROS水平,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能够阻断ARA诱导的ROS升高及细胞周期阻滞。结论ARA能够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b活化和降低cyclin D3、cyclin E2和CDK4的表达水平相关,并且ROS在ARA介导的生物学效应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IN)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并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慢粒慢性期、急变期患者骨髓标本和正常脐带血标本中的CD34+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分选纯度,瑞氏染色观察其细胞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34+细胞中β-catenin和BCR/ABL的表达及定位.使用IN联合伊马替尼(IM)处理CD34+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β-catenin蛋白变化,瑞氏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定量PCR检测靶基因c-myc和cyclin D1的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CR/ABL蛋白变化.结果 成功分选出CD34+细胞,纯度达90%以上;β-catenin和BCR/ABL均在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中高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质.IN与IM联用能够显著抑制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使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明显增加细胞的凋亡,明显降低c-myc和cyclin D1的mRNA水平,并使BCR/ABL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但对正常CD34+细胞没有影响.结论 IN通过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增强IM对慢粒急变期CD34+细胞的杀伤力,其机制可能是与降低β-catenin的表达,抑制c-myc和cyclinD1的转录及BCR/ABL的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NGF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UEVC 304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DNA相对含量的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对PCNA表达的改变.结果NGF作用组出现C0~G1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S期细胞、G2~M期细胞明显增加,DNA相对含量无明显变化,PC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NGF能明显促进HEVC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乙醛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ERK)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C株;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 -PCR方法检测HSC内CyclinD1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乙醛刺激后HSC内ERK活性的变化。结果 HSC被乙醛刺激后,细胞增殖、细胞由G1→S期转化增多、细胞周期蛋白Cy clinD1mRNA表达增加、磷酸化ERK(p -ERK)水平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乙醛刺激HSC后引起HSC增殖与ERK信号传导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野生猕猴桃根黄酮提取物对胃癌MKN-49P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比色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法检测野生猕猴桃根黄酮提取物对胃癌MKN-49P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野生猕猴桃根黄酮提取物对胃癌MKN-49P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其浓度升高,细胞凋亡增加,G1期细胞增加,S、G2/M期细胞减少,抑制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降低。结论野生猕猴桃根黄酮提取物可抑制胃癌MKN-49P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其主要机制可能与抑制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顾勇  段炜  孟宏涛  吴秀华 《武警医学》2012,23(10):871-874
目的探讨乳腺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breast cancer 1,DBC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DBC1的正义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MTT法检测DBC1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BC1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转染空载体的SMMC-7721细胞相比,pcDNA3.1-DBC1正义表达载体转染上调DBC1的表达,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升高G1期细胞比例(51.0%vs 64.9%,P=0.002),降低S期细胞比例(29.7%vs 14.0%,P〈0.001),诱导细胞凋亡(8.8%vs 24.6%,P〈0.001)。结论 DBC1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进展,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TPA抑制人喉鳞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彬  董明敏 《武警医学》1999,10(10):566-568
目的 探讨TPA对人喉鳞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方法 应用MTT、流式细胞 (FCM)技术对Hep - 2细胞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  10nMTPA作用 12h ,可明显抑制Hep - 2细胞的增殖 ;下调PCNA的表达量 ;细胞分裂阻滞于G1期。结论 TPA能够抑制人喉鳞癌细胞的增殖 ,这种作用与细胞核PCNA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