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在长时间的演化中,中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形成。在此期间,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深刻影响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在一方面,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影响着各行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依然影响着当代经济管理。因此,笔者探析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1.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含义新时期,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发展,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既定存在必将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正确引导大学生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审美情趣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新时代,我国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新时代更是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成长与进步的重要时期。建设中国现代企业文化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建设中国现代企业文化的着眼点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并将儒家、道家、法家等优秀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相结合,从中国哲学智慧与管理的关系中探索构建中国管理哲学的思想体系。1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管理思想1.1明清商帮的经营管理艺术  相似文献   

4.
自强不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和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代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渗透和溶化到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是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标志。作为文化基因的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锤炼和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品格、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铸就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5.
跨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在各个方面、各个行业不断取得长足的进步。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如今我国农业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若能改变农民行为使其更加适应和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无疑将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教育程度、市场因素、经济收入、社会环境等因素越来越影响农民的行为,把握新时代农民行为规律,根据需要理论、动机理论、激励理论等基本行为理论结合影响农民行为各个因素研究改变农民行为方法,以求科学有效的引导农民的行为改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无形中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界定,并从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儒家视学习为终身事业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儒家文化中"以学为乐"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不可避免。直面欧美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冲击,应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发展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拟就孔子仁学思想的探析,寻求华夏传统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植根于世界多元文化中的潜在根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经济与农业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3,(3):130-134,174
中国传统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的生产 ,传统经济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农业经济 ,其主要特点是小农经济的运作方式 ,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脱离不了农业。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植根于中国这块特定的“土壤”中 ,受到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宗法伦理、农业经济及其小农生产方式等背景的深刻影响 ,表现出典型的生态型农业文化特征。传统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固与社会思想文化相得益彰 ,中国传统社会在这两者的互动中绵延和发展。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背景诸要素中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因和特征 ,以期获得农业社会经济背景与文化的关联。当…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的核心内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及儒家学说,几千年来以来一直左右着中国的政治走向,规范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成为中国人的主流意识,儒家茶道同样是中国茶道的主体,认识和把握儒家茶道思想对整体性地把握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有着重要意义。本人试图从“儒”这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趋多元的当代社会,公共部门试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应对之道。孟子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决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恰恰为当代公共部门的决策行为提供了启迪和指导。本文以《孟子》原文及其注释为主要文献,通过提炼孟子的民本决策思想,解读其中的决策意涵,并进一步探析孟子民本思想在当代公共部门决策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危机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生命和健康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代,绿色天然药物焕发了新的春天。中药作为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一种,以其独特绿色气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所青睐。文章试图从吉林省中药资源概况、种植情况、中药出口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解决吉林省中药出口问题对策,以期能对促进吉林省中药贸易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个人特征、葡萄酒认知水平、消费动机、产品特征、参照群体、产品涉入水平、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对国内外葡萄酒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指出了我国学者葡萄酒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学者对葡萄酒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以大学生和青年消费者群体为主,对其他消费群体的研究较少;大多是针对某一城市或地区的研究,缺乏地区之间的比较;描述性研究较多,缺乏多因素模型的系统研究。未来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引入我国传统文化及酒文化作为葡萄酒消费者行为的前置影响因素;可以开展固定样本连续调查研究,以探析我国葡萄酒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把握其行为变化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新制度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具有很大的影响 ,其主要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体制改革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最新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包括生态哲学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政治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法治观、生态民生观以及生态生活观等内容,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方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既有推进中国政治经济学多元发展积极的一面,又有排斥阻碍发展的消极影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去意识形态论、鼓吹自由化和私有化等思想严重冲击了中国政治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干预、福利国家、经济制度等思想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孝经》及其蕴涵的孝道孝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明精髓之一,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形塑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化,化育了中国人的人格品质和行为范式,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近邻尤其是东亚的朝鲜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取向,成为中国和韩国在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中和西方个体本位价值观念的冲击,克服现代文明病,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更是历史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代代相传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都自觉和不自觉地影响和制约着当代中国大学生。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双重影响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状况,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功能,扬弃其消极功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水准。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艳丽  周源  康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10-16311,16315
对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企业动机、制定或采用该标准的生产商行为及影响因素、消费者行为和影响因素、标准化的理论和实践及企业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概括和梳理,提出国内应从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角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要运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理论,并从制度环境、农产品特征、农产品市场的结构和产业链等方面对国内私人标准的形成、制定和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农学学科门类专业是主要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的专业。农学学科门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当优先坚持实践 性和应用性原则。实践育人是培养农学学科门类专业人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必要途径。分析了农学学科门类专业人 才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规格。基于实践育人的视界,提出农学学科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是构建实践育 人平台、优化实践育人方案和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20.
The canonical model in economics considers people to be rational and self-regarding. However, much evidence challenges this view, raising the question of when "Economic Man" dominates the outcome of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when bounded rationality or other-regarding preferences dominate. Here we show that strategic incentives are the key to answering this question. A minority of self-regarding individuals can trigger a "noncooperative" aggregate outcome if their behavior generates incentives for the majority of other-regarding individuals to mimic the minority's behavior. Likewise, a minority of other-regarding individuals can generate a "cooperative" aggregate outcome if their behavior generates incentives for a majority of self-regarding people to behave cooperatively. Similarly, in strategic games, aggregate outcomes can be either far from or close to Nash equilibrium if players with high degrees of strategic thinking mimic or erase the effects of others who do very little strategic thinking. Recently developed theories of other-regarding preferences and bounded rationality explain these findings and provide better predictions of actual aggregate behavior than does traditional economic the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