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及各因素相互之间的作用,为有效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前瞻性调查某三级医院2007年1-12月重症监护病房236例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患者有无VAP将病例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用2χ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VAP发病率为41.52%,病死率为37.76%;APACHEⅡ评分OR=1.175、年龄OR=1.069、机械通气时间OR=1.008、机械通气方式OR=0.203、湿化器微生物定植OR=0.024,是影响V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危险因素监测,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制度,减少呼吸机管路的污染,尽可能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可有效控制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对策,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61例机械通气时间≥48 h患者资料,按是否感染VAP分为VAP组21例和非VAP 40例组,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法,分析影响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61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 21例,发病率为35.1%;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菌最高43株占70.0%,革兰阳性菌37株占30.0%;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机械通气时间、长期使用制酸剂、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20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30 d)、侵人性操作、APACHEⅡ评分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侵入性操作的危险性最大(OR=8.672),其余依次为使用制酸剂(OR=7.973)、机械通气时间(OR=7.047)、高龄(OR=5.428)、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OR=5.176)、COPD(OR=4.720)、APACHEⅡ评分(OR=4.038).结论 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预防对策,从而有效控制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5年1月-2010年12月鲍氏不动杆菌(ABA)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92例,分为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组30例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氏不动杆菌(CSAB)医院获得性肺炎组62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16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分离出ABA前<2周曾应用过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2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与CRAB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16分(OR=4.144,95%Cl1.346~12.761,P=0.013)及分离出CRAB前<2周曾应用过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OR=3.236,95%Cl1.128~9.282,P=0.029)是独立危险因素;CRAB组死亡11例,CSAB组死亡19例,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ACHEⅡ≥16分及分离出CRAB前<2周曾应用过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是CRAB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相关病原菌科学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借鉴。方法 分别检索CNKI、Wanfang、CBM、Pubmed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3对纳入文献的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总共9篇文献纳入本研究,累计研究对象1 257例,其中病例组604例,为CRAB医院感染的患者;对照组653例,为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患者;在分析的19个危险因素中有10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危险因素分别为:入住ICU(OR=3.41)、入院时APACHEⅡ评分(MD=3.16)、气管插管/切开(OR=3.62)、机械通气(OR=4.54)、深静脉置管(OR=1.54)、使用抗菌药物时间≥1周(OR=2.34)、联用抗菌药物(OR=3.92)、使用碳青霉烯类(OR=4.63)、喹诺酮类抗菌药物(OR=1.53)。结论 CRAB医院感染发生有其特点,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预防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危险因素的差异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14例机械通气48h的患者,将其中5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者分为早发型感染组和迟发型感染组,以非假丝酵母菌属感染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感染组以死亡病例为病例组,以非死亡病例为对照组进行死亡危险因素χ2分析。结果频繁更换抗菌药物(OR=5.828,P=0.001)、患2种基础疾病(OR=4.538,P=0.008)是早发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OR=5.684,P=0.000)、血白蛋白25g(OR=2.279,P=0.000)是迟发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抗真菌治疗(OR1=0.064,P1=0.004;OR2=0.561,P2=0.014)是两者的保护性因素;昏迷(P=0.001)、肾功能异常(P=0.002)、患2种基础疾病(P=0.026)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型和迟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危险因素是有差异的,及时发现感染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助于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016-2018年住院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MDRB)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建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老年康复中心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基础疾病、基本情况、药物应用和侵入性操作资料,归纳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入住ICU、住院时间、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抗菌药物时间、留置导管、手术和机械通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2.426,95%CI:1.087~5.415)、住院时间(OR=2.368,95%CI:1.230~4.559)、应用抗菌药物种类(OR=3.129,95%CI:1.646~5.949)、应用抗菌药物时间(OR=2.912,95%CI:1.425~5.950)、留置导管(OR=2.000,95%CI:1.070~3.736)、手术(OR=2.245,95%CI:1.186~4.248)及机械通气(OR=2.157,95%CI:1.142~4.074)为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与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高度相关。基于糖尿病、住院时间、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抗菌药物时间、留置导管、手术及机械通气这7项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本研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同时本研究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C-index指数高达0.780,说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风险较高,糖尿病、住院时间、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抗菌药物时间、留置导管、手术及机械通气等因素是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能够提高对住院患者发生MDRB感染的诊断效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菌株耐药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年-2016年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共105例,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53例,占50.5%;28天病死33例,病死率为31.4%;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早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OR=0.015,95%CI:0.002~0.129,P0.001)、拔除深静脉导管(OR=0.044,95%CI:0.006~0.305,P=0.002)是影响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比例逐年上升;拔除深静脉导管和早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系统评价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MDRAB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其中英文8篇,中文13篇,分析35个危险因素,其中2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抗菌药物使用相关因素:检出前使用抗菌药物(OR=12.87,95%CI=5.14~32.21)、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MD=6.99,95%CI=2.21~11.78)、抗菌药物种类(MD=1.07,95%CI=0.60~1.54)、联合使用抗菌药物(OR=4.16,95%CI=2.63~6.57)、使用碳青霉烯酶类药物(OR=3.95,95%CI=2.54~6.13)和第三代以上头孢菌素类(OR=2.48,95%CI=1.90~3.24);2侵入性操作相关因素:机械通气(OR=4.30,95%CI=3.03~6.10)、气管插管/切开(OR=4.17,95%CI=2.41~7.22)、留置导尿管(OR=2.35,95%CI=1.42~3.88)、深静脉穿刺(OR=2.18,95%CI=1.14~4.16)、留置引流管(OR=2.06,95%CI=1.19~3.58);3重症监护病房(ICU)相关因素:入住ICU(OR=5.60,95%CI=2.73~11.48)、住ICU的时间(MD=4.21,95%CI=0.72~7.71);4其他因素:心脏病(OR=0.71,95%CI=0.55~0.93)、肿瘤(OR=0.67,95%CI=0.48~0.95)、胰腺炎(OR=2.04,95%CI=1.11~3.76)、混合感染(OR=2.57,95%CI=1.78~3.71)、住院时间(MD=5.92,95%CI=3.61~8.23)、APACHE II评分(MD=4.56,95%CI=1.94~7.18)、使用糖皮质激素(OR=2.18,95%CI=1.21~3.90)。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操作、ICU相关因素是MDRAB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策略,预防和减少MDRAB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以便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03-2006年的41例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病例,同时选取60例ESBLs阴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病例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有肾病(OR=26.272,95%CI为1.940~355.733)、使用三代头孢菌素(OR=9.187,95%CI为2.110~39.997)、动静脉置管(OR=7.714,95%CI为2.123~28.022)、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OR=5.524,95%CI为1.417~21.534)、使用抗酸剂(OR=3.609,95%CI为1.054~12.360)和使用激素(OR=3.464,95%CI为1.051~11.412)是老年人产ESBLs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老年患者中ESBLs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医院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AB)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和HAP患者的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预防和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HAP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HAP患者114例,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因素进行分析,评价HAP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与HAP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14例HAP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5例,痰培养为鲍氏不动杆菌29例,患者病死率为43.0%;感染前30天内入住ICU、机械通气、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为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HAP独立危险因素;感染时APACHEII评分>18、合并ARDS、合并休克是H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ICU患者、有机械通气史患者要警惕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风险,尽量减少ICU住院日及机械通气时间;临床上滥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会增加住院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风险,HAP患者感染时APACHEⅡ评分可以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