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浮萍从野外生长到室内无菌培养,能在较大的时间范围内用于浮萍的灭菌,以0.04%HgCl2的灭菌效果最佳。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浮萍比日本青萍6746的繁殖和营养生长速度略快,但浮萍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日本青萍6746(Lemna paucicostata 6746)是用作光周期诱导成花实验的理想材料,国内各大学已广泛采用,周有院等对这方面的实验设计和研究结果曾做过详细报道。目前对日本青萍6746的种质保存普遍采用叶状体继代培养方法,即将3~4片叶状体接种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让其出芽繁殖,但需经常转接,以达到种质保存的目的。如果半年,  相似文献   

3.
日本青萍6746是一种对短日很敏感的植物,为了进一步了解日照长度对它开花的影响,根据W.K.Purves的研究,我们进行了一些不同光周期的试验。并且观察了青萍6746经过短日诱导后花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10~(-5)~1ppm表油菜素内酯(epi-BR),在短日照条件下抑制和推迟青萍6746开花;在长日照条件下则对青萍开花没有作用;在10~(-5)~10~(-1)ppmBR影响下,盛花期的鲜重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用从短日诱导及非诱导的日本牵牛子叶中提取的蛋白质分别免疫兔子,所得到的抗血清对诱导及非诱导子叶蛋白质进行双相免疫电泳。有22—24种高白质得到鉴定。首次发现有二种蛋白质在16小时暗期诱导后消失。没有新的特异性蛋白质在诱导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6.
光周期诱导棉铃虫滞育的生化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  郭郛  马世骏 《生态学报》1983,3(2):131-140
滞育,是有规律地发生在昆虫的某一世代中某一虫态的一种生理生态特性,是昆虫种群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生理过程。由于其重要性而得到了生态学家、生理学家、物候学家们的极大重视。通过大量研究,对环境因素诱导、保持和终止滞育的作用,对激素调节滞育的作用,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肯定了光周期和温度是诱导、保持和终止滞育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稀脉浮萍6746(Lemna perpusilla L,6746)植株小,繁殖力强,生活周期短,属短日照品系,在很少的光周期诱导下,培养两周就能开花,是植物生理学科研和教学用的好材料。用无菌方法培养稀脉浮萍(以下简称浮萍)短期内可获得大量遗传性状稳定的纯系;试验条件容易控制,可减少其它因素的干扰。1983年我们开始用它作为开花生理的教学试验材料,对它的基本培养条件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非诱导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抑制作用范国强*谭克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INHIBTORYEFFECTOFNON┐INDUCEDPHOTO┐PERIODONPLANTFLOWERINGFanGuo-qiangTanKe-hui(I...  相似文献   

9.
10.
光周期和温度对草地螟滞育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以老熟幼虫滞育越冬。在室内通过人工诱导的方法对其滞育的光周期和温度诱导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螟是一种典型的长日照发育型种类。光周期、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草地螟滞育诱导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光周期起主导作用, 温度伴随着光周期起作用。对幼虫滞育诱导最有效的光周期是L12∶D12; 随着温度的升高, 临界光周期呈缩短趋势(18℃除外)。18, 22, 26和30℃条件下幼虫滞育的临界日长依次为13.97, 14.48, 13.92 和12.88 h。光敏感实验揭示:21℃时草地螟对光照反应最敏感时期为幼虫孵化后的11~17 d(约5龄幼虫), 但孵化后7~11 d(约4龄幼虫)的短光照积累对提高滞育率也有重要作用, 可以将滞育率从40.0%提高到90.0%。  相似文献   

11.
12.
烟蚜茧蜂滞育诱导的温光周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是可持续防控蚜虫的优良内寄生蜂,在害虫生防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其滞育对探索发育调控机制、延长产品货架期、提高防治效果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梯度变温法和光周期反应曲线法,系统研究了温度和光周期对烟蚜茧蜂滞育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蚜茧蜂以老熟幼虫滞育,滞育类型属冬滞育型。低温、短光照是诱导烟蚜茧蜂滞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二者相互配合能诱导更多个体滞育。短光照(L∶D=8∶16)条件下,温度低于12℃可诱导烟蚜茧蜂进入滞育,8℃时滞育率可达54.35%。长光照(L∶D=14∶10)下,高温不能诱导烟蚜茧蜂滞育,低温下的滞育率较低,仅为1.79%。低温(10℃)下,短光照(8 h)可诱导50.70%的高滞育率,光照为14 h和6 h其滞育率均显著下降。25℃时,不同光照下滞育率均为0,光周期作用不显著。综合而言,温度和光周期均能显著影响烟蚜茧蜂的滞育,温度较光周期的滞育诱导效能更显著,二者互作配合能极显著的诱导烟蚜茧蜂进入滞育态。  相似文献   

13.
光周期对梨小食心虫滞育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超  孟泉科  花蕾  陈文 《生态学报》2011,31(20):6180-6185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梨小食心虫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和不同日龄幼虫对滞育诱导光周期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属于典型的短日照滞育型,在20℃条件下,当光周期为8L ∶ 16D,10L ∶ 14D和12L ∶ 12D时,梨小食心虫的滞育率均达95%以上,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为13.75L ∶ 10.25D;在24℃条件下,当光周期为10L ∶ 14D和12L ∶ 12D时,滞育率均达95%以上,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为13.68L ∶ 10.32D。在幼虫期,分别给不同日龄幼虫以12L ∶ 12D和16L ∶ 8D光照处理后,在不同发育时间内幼虫对滞育诱导光周期反应均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敏感性,无明显的临界时间点,但仍以第5-8日龄幼虫接受滞育诱导光周期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光周期诱导红腹锦鸡冬季繁殖效果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China)Golden pheasant ( Chrysolophus pictus) is a monotypic and special species of China.In nature, it breeds once a year in spring summer.From Oct.1998 to Feb.1999,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photo periods on inducing the birds to reproduce in winter and succeeded.In the experiment, 36 adult females and 18 mal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Each group was divided into 6 replicates, each replicate included 2 females and 1 male, and fed in one cage.All the groups were exposed to short day (8L∶16D) for 8 weeks, and then transferred to long day (12L∶12D, 14L∶10D or 16L∶8D). In result, photoperiod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Golden pheasant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winter.Considered of all of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group exposure to 14L∶10D was the best, the 16L∶8D group's was less and the 12L∶12D group's was the worst.It may be that the birds' CDL (critical day length) for inducing egg production was about 12 h, and the CDL for optimal egg production was 14L∶10D in winter. The birds exposed to 12L∶12D had no fertilized egg.The other groups had fertilized eggs and the fertility was 15 05% (14L∶10D) and 20 41% (16L∶8D).The hatchability of fertilized egg were 76 47% (14L∶10D) and 80 00% (16L∶8D). The egg laying pattern was affected by the size of photoperiod.The ratio of lay of the birds exposed to 14L∶10D, increased rapidly and sustained in a peak level for 5 weeks, and then fall down.But the other birds (group A and C) increased to the peak at the first week and then fall down quickly.  相似文献   

15.
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属兼性滞育昆虫, 其滞育特性与种群利用适生境的最大化和季节性活动密切相关。解析季节性因素如光周期和温度对其滞育的诱导作用可为预测种群发生动态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在HPS 500型和HPG-320H型自动控制环境气候箱中, 测定了RH 80%下温度20℃, 27℃和30℃与11个光周期组合对吉林农安(NA)、 河北衡水(HS)、 广东惠州(HZ)和海南海口(HK)等4个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作用。结果表明: 光周期、 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具有重要影响, 其中光周期在滞育诱导中起主导作用。在20℃条件下, 其光周期反应曲线属典型的长日照反应型, 临界光周期随种群分布的地理纬度降低而缩短, 4个地理种群NA, HS, HZ和HK的临界日昼长依次为14 h 3 min, 13 h 59 min, 13 h 32 min和13 h 7 min, 最有效的滞育诱导光周期是日昼长12 h。另一方面, 随种群分布纬度升高, 其对光周期诱导滞育的敏感性降低。温度为27℃时, 其光周期反应曲线为短日照 长日照反应型, 各种群有两个临界光周期, 临界日昼长依次为12 h 50 min和13 h 32 min, 11 h 35 min和13 h 8 min, 12 h 58 min和13 h 1 min, 以及11 h 50 min和12 h 26 min, 且最有效的滞育诱导光周期范围的滞育率明显低于20℃。一定温度范围内(20℃~27℃), 随温度升高, 临界光周期缩短; 温度达到30℃时则滞育显著被抑制, 滞育率仅为4.3%或更低。这些结果说明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的光周期诱导具有很强的补偿作用。因此, 在自然界亚洲玉米螟的滞育属具有温度补偿作用的长日照反应型昆虫, 临界光周期随地理纬度北移而增长; 种群滞育的短日照 长日照反应型特性可能是产生局部世代种群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红色型豌豆蚜种群繁殖策略以及性蚜分化规律,在8L∶16D、10L∶14D、12L∶12D和14L∶10D 4个光周期条件下,研究了红色型豌豆蚜经光周期连续诱导2代后(G1和G2),后代G3中的性蚜分化情况。结果表明:兰州地区红色型豌豆蚜性雌蚜均为无翅型,而雄蚜均为有翅型;光周期对豌豆蚜性蚜分化有显著影响(P0.05);在14L∶10D光周期条件下,豌豆蚜后代中无性蚜分化;在12L∶12D、10L∶14D和8L∶16D 3个光周期条件下均有性蚜分化,而且随着光照时间的变短,豌豆蚜G3中雄蚜所占百分比逐渐减小,但性雌蚜所占百分比基本不变;在12L∶12D光周期条件下,雄蚜和性蚜比例均最高(分别为15.03%、91.43%),而胎生蚜比例最低(8.57%);在10L∶14D光周期条件下,G3中胎生蚜比例最高,而性蚜比例最低;在8L∶16D光周期条件下,性雌蚜比例最高(78.88%),但同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同一短光照条件下,G1产仔日龄对G3中性蚜分化具有显著影响(P0.05),同时性蚜分化具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即先产性雌蚜,后产雄蚜,由性雌蚜向雄蚜过渡过程中伴随产生胎生蚜。研究表明,红色型豌豆蚜性蚜产生的临界光照时长介于12~14 h,相对较长的光照条件有利于雄蚜产生,但随着光照时间缩短雄蚜分化时间逐渐延后、雄蚜分化天数逐渐缩短,说明光周期变化与豌豆蚜生殖模式转变和性蚜分化密切相关,亲代经历光周期处理时间的长短影响后代中性蚜的分化。  相似文献   

17.
非诱导光周期对牵牛开花的抑制作用(简报)范国强,谭克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THEINHIBITORYEFFECTOFNON-INDUCEDPHOTOPERIODONTHEFLOWERINGOFPHARBITISNIL¥FanGu...  相似文献   

18.
大猿叶虫夏滞育的诱导:基于定量的光周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夏滞育诱导的光周期时间测量特性, 我们通过室内实验系统比较了该虫在25℃、 不同长光照条件下,夏滞育的发生以及诱导50%个体进入夏滞育所需求的光 暗循环数。结果表明:不同长光照诱导的夏滞育比率有显著差异, 其中15 h或16 h光照诱导的滞育比率最高, 短于或长于这两个光照其滞育率均明显下降。在不同光 暗循环实验中, 14 h诱导的滞育比率均低于50%, 诱导50%个体进入夏滞育所需求的光 暗循环数在L15∶D9, L16∶D8, L17∶ D7和L18∶D6分别为2.61, 3.72, 4.64和5.92 d, 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结果提示该虫夏滞育的诱导是基于定量的光周期反应。  相似文献   

19.
光周期和温度对大猿叶虫泰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光周期和温度对大猿叶虫泰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在实验室恒温和变温条件下,观察了该虫滞育诱导的光温反应。滞育诱导的光周期反应表明,大猿叶虫泰安种群滞育的发生与光周期无关,主要取决于日平均温度。当温度20℃时,全部个体进入滞育;在温度25℃时,仅有极少数个体发育;在温度28℃时,发育的个体也没有达到40%。对温度的敏感虫态包括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在缺乏光信号的条件下,温度本身也能诱导滞育发生。在平均温度24℃、26℃下,温周期变化幅度对滞育的诱导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温度下,有光参与的温周期的滞育率比全暗的温周期的滞育率明显低。结果表明,温度是大猿叶虫泰安种群滞育诱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光周期诱导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花药蛋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向电脉技术对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可育与不育花药蛋白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花粉发育的不同阶段中,不育花药具有四个特异蛋白pI6.2/bMW70KD,pI6.2/MW68KD,pI6.2/MW38KD和pI7.4/MW37KD.对游离组蛋白的分析表明.长日照诱导的不育花药中游离组蛋白的相对百分率均明显低于短日照下的可育花药.据此推测长日照诱导不百花药蛋白质组成和代谢变化.不育花药中游离组蛋白含量低,可能受DNA合成数量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