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刘喜春 《健康必读》2006,5(11):8-10
目的 探讨以游离骨膜复合支架材料培养工程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将游离骨膜与聚乳酸支架复合后体内异位培养,于2、4、6、8周对标本进行碱性磷酸酶及钙磷含量检测.结果 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钙磷含量2周到6周逐渐增高,8周略有下降,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聚乳酸材料与游离骨膜复合异位培养可以产生新骨,新生的骨组织于6周时成熟.  相似文献   

2.
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安全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所建立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系进行安全性检测。方法: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染色体核型分析、软琼脂试验、裸鼠致瘤试验、内毒素试验、支原体检测、病毒因子检测、细菌、真菌检测、异常毒性试验。结果: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所获取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靶细胞用于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3.
崔凯  马迅 《中国保健》2010,(1):16-18
目的探讨成骨生长肽(OGP)联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值分化的影响。方法:将鼠成骨细胞分别与OGP(10-10mmol/L)、IGF-1(100ng/ml)、OGP(10-10mmol/L)+IGF-1(100ng/ml)共同培养,于1、3、5d分别进行3H—TdR、3H-Tproline的掺入量与单独使用因子组、对照组相比,在各个时段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OGP联合IGF组对碱性磷酸酶合成量与对照组、OGP、IGF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OGP联合IGF可显著促进成骨细胞DNA、胶原蛋白、碱性磷酸酶的合成,对促进成骨细胞增值分化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氟化钠对成骨样细胞功能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氟对成骨样细胞功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细胞生长曲线和四唑盐比色(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对硝基苯基磷酸二钠盐比色(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放免法测定骨钙素分泌量,研究不同浓度(10-7mol/L~10-3mol/L)氟化钠(NaF)对成骨样细胞UMR106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结果NaF对UMR106细胞增殖及早期分化呈双向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染氟一定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10-7mol/L、10-6mol/L、10-5mol/L NaF组细胞增殖及ALP活性均增加(P<0.05),而10-4mol/L、10-3mol/L NaF组则表现为抑制细胞增殖及ALP活性(P<0.05).但是,NaF对UMR106细胞晚期分化呈单一作用,上述不同浓度的NaF均可促进骨钙素分泌,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NaF浓度升高骨钙素分泌量增加.结论NaF对成骨样细胞的增殖呈双向调节,但对其分化因暴露时间和浓度不同而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砂岩矿尘细胞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张会斌1张文霞2罗陆军1僧清莲当前公认的二氧化矽(硅)在肺部首先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并损伤巨噬细胞,导致溶酶体酶的释放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泌〔1.2〕。石夕肺发病主要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矽的含量与接触剂量有直接关系〔3〕。本次...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硫酸镍和重铬酸钾致细胞形态学转化的联合作用,用哺乳动物细胞形态学转化试验探讨了重铬酸钾对硫酸镍致叙利亚地鼠胚胎(SHE)细胞形态转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受试物共同诱发SHE细胞形态学转化的频率超过了这两种受试物分别诱发转化频率的总和,而两物先后处理条件下诱发的转化频率未见增高,提示硫酸镍与重铬酸钾共存时,可使它们的致癌危险性增大。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镍工肺癌的病因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贾丙申  李俊  黄涛  孟志斌  于鹏  谭海涛  王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232-6233,6237
目的 通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及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共育的研究,探索骨重建的过程.方法 新西兰兔骨组织,分离成骨、破骨细胞,混合培养,建立成骨-破骨细胞-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共育体系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等的变化.结果 共育系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长良好,新骨不断形成,骨重塑加快,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降解时间缩短.结论 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在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共育环境中生长良好,模拟了接近体内的环境,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镍冶炼烟尘对中国仓鼠肺细胞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镍冶炼烟尘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的毒性作用。方法 以我国某镍冶炼厂电炉烟道尘为受试物,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CHL细胞活性。结果 不同浓度下的镍冶炼烟尘(6.25、12.50、25.00、50.00、100.00μg/ml)作用一定时间后,CHL细胞存活率下降,呈现出时间.剂量.反应关系。接触受试物36h,细胞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G50为21.36μg/ml。同时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也发生改变。结论 镍冶炼烟尘可以抑制CHL细胞生长,降低线粒体代谢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转基因HepG2,215细胞进行体外联合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实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细胞生长液中加入适当浓度配制的拉米夫定、α_2a干扰素(罗荛愫)、胸腺肽α1(日达仙)以及拉米夫定分别与α_2a干扰素、胸腺肽α1的配伍制剂。常规培养并采用ELISA法检测该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以计算抑制率的方法判定药物抗HBV的作用。结果拉米夫定具有体外直接抗病毒作用。三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病毒作用。结论核苷类药物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而且与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可以增强抗HBV作用,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砷在镍冶炼工肺癌病因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灶法观察硫酸镍与亚砷酸钠联合致叙利亚地鼠胚胎 (SHE)细胞的形态学转化作用。结果 硫酸镍、亚砷酸钠及硫酸镍与亚砷酸钠联合染毒三个组均有细胞转化灶形成 ,其形成率均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刀豆球蛋白A凝集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细胞转化结果。联合作用分析显示 ,硫酸镍为 2 .5 μg/ml,亚砷酸钠分别为 0 .12 5、0 .2 5 0、0 .5 0 0和 1.0 0 0 μg/ml,两化合物联合作用转化率实测值分别为 1.44 %、2 .34 %、3.30 %和3.94% ,而预期转化率分别为 1.78%、2 .2 2 %、3.38%和 3.37%。说明在等剂量原则下 ,硫酸镍、亚砷酸钠单独染毒的转化细胞灶形成率之和与两化合物同时染毒的转化细胞灶形成率非常接近 ;析因分析未见两者间有交互作用 (P =0 .6 16 )。结论 Ni2 、As3 具有细胞转化活性 ,二者联合呈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多肽生长素在离体颅骨瓣原位修复颅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颅骨瓣二期原位修复颅骨缺损45例,共48例,随机分为二组,其中多孔离体颅骨瓣+骨多肽生长素(简称组I)26处,多孔离体颅骨瓣(简称组Ⅱ)22处,通过术后各阶段影像学检查,对术后并发症,骨瓣骨质吸收及骨再生情况对照研究1-2年。结果:骨瓣部位无松动感,外观完美,影像学检查示接合处对合良好,缝隙渐消失,可见骨痂形成,组I中骨瓣密度均正常,组Ⅱ中5处骨瓣可见中央部密度降低,有部分骨质吸收现象,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多肽生长素局部应用能防止骨瓣吸收,促进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制成复合微球,包裹骨形态发生蛋白,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微球与细胞一起培养,通过对细胞增殖率及ALP活性、细胞微量蛋白的检测,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对培养细胞的影响。结果 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对其分化及分泌功能均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 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生物相容性良好,能够提高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镉对骨形态发生蛋白诱导软骨和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镉对骨组织的直接作用,利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建立诱导性异位成骨模型,研究镉对软骨和骨形成的影响,采用^35S,^40Ca掺入率及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四项指标反映软骨和骨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镉对软骨形成过程中的^35S掺入率无明显影响,但能使骨形成过程中^40Ca掺入率下降,镉能抑制ALP活性,但对ACP活性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涛  李小飞  程庆书  刘锟  王道喜 《中国医师杂志》2002,4(11):1183-1185,1139
目的:以三种可溶性物质作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载体,寻求适合作为rhBMP-2在犬的自体气管移植段内诱发新生软骨的缓释载体。方法:32只犬随机等分4组,颈部切取5环气管段作为移植段。等量的rhBMP-2分别与葡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胶原复合,另设无载体作为对照,均注射入各移植段内。然后将移植段埋入自体的腹腔大网膜中。于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移植段固有软骨环被部分地吸收。PVP和胶原组软件环间rhBMP-2复合物樾入区有大量新生软骨形成,且以胶原组更明显。结论:PVP和胶原均可协助rhBMP-2诱发气管移植段软骨再生,胶原更适合充当rhBMP-2的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15.
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作为卵母细胞分泌因子,在调控卵泡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MP15通过协同双调蛋白、上调卵丘扩张基因的表达,促进卵母细胞发育成熟;BMP15能增加颗粒细胞对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敏感性,刺激颗粒细胞中Kit配体的表达从而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分化;BMP15通过调节卵泡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抑制卵泡闭锁;BMP15还可通过调节FSH受体及下游Smad信号通路介导对类固醇激素的调节。BMP15表达降低或基因突变,可能通过诱导颗粒细胞凋亡,阻碍早期卵泡发育及卵子发生过程,介导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综述BMP15在卵泡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与相关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砷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毒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砷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直接毒性作用。方法在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的基础上给予不同浓度的亚砷酸钠(0,0.04,0.40,4.00,10.00 mg/L)分别处理8 h和24 h后,观察神经元活力、神经元形态学以及细胞内代谢活动的变化。结果亚砷酸钠可致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细胞活力降低、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和丙二醛(MDA)水平升高。结论亚砷酸钠对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有直接毒性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31I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将2006-2011年在某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131I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以131I治疗,两组对象均随访观察6个月。根据治疗后疼痛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73/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8%(55/70),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90%(72/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54/70),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和血小板Ⅰ~Ⅱ度下降,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骨痛加重,出现轻微恶心呕吐,两组主要不良反应的差异不明显。结论 131I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甲状腺癌骨转移是一种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法,比单用131I治疗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效果更好,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醋酸铅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生长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孕18dSD大鼠麻醉后剖腹取出胎鼠,采用海马神经细胞培养建立细胞模型,醋酸铅的染毒浓度分别为10-5mol/L(高剂量组)、10-7mol/L(中剂量组)、10-9mol/L(低剂量组),对照组给予等量培养液。染毒24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球和单个神经细胞nNOS蛋白的表达。结果各剂量组对海马神经细胞胞体、轴突突起长度和细胞间连接均未见明显影响。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海马神经细胞球和散在的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海马神经细胞球和散在的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铅下调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nNOS的表达,这种下调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于海泉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60-1762
目的研究藻酸钙凝胶/自体红骨髓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探索治疗骨缺损的新方法。方法新西兰白兔60只,分3组,每组20只,所有动物均建立左侧桡骨中段的骨缺损。A组采用藻酸钙凝胶/自体红骨髓修复,B组采用藻酸钙凝胶修复,C组设置空白对照。于术后4、8周各组10只兔子处死后分别行大体观察,摄X线片以及观察组织学情况。结果藻酸钙凝胶植入后,局部未见红肿、积液、渗出等异常反应。A组缺损8周时被硬性组织所修复,X线片见A组骨缺损处有连续性骨痂通过。B组及C组缺损处修复组织较软,X线仍显示部分缺损,组织学观察A组缺损处为骨质替代,而B组及C组大部分为纤维组织替代。结论藻酸钙凝胶/自体红骨髓在体内有良好的成骨能力,可为治疗骨缺损以及骨不连提供一种新的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携带micro-dystrophin基因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在移植鼠体内分化为有功能肌细胞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micro-dystrophin基因转染mdx小鼠MSCs(m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治疗mdx鼠,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点并检测血清激酶(CK)值,对腓肠肌进行HE染色、计数核中心移位纤维(CNF)比例,并用免疫荧光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检测测micro-dystrophin的表达。结果移植后各时间点血CK值下降,腓肠肌病理改变较对照组有所改善,CNF比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部分肌细胞膜能表达micro-dystrophin蛋白,并随移植时间延长micro-dys-trophin阳性肌纤维比例增加,分别达到1%(8周时)、7%(12周时)和15%(16周时)。RT-PCR和Westernblot也发现,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micro-dystrophin表达增加。结论自体mMSCs可携带外源性micro-dystrophin基因在受体鼠体内分化为micro-dystrophin阳性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