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渗透膜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渗透技术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方法,同时正渗透技术还是一种绿色能源技术,可以将自然界中常见的渗透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近年来,正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探索和研究工作正不断发展。本文就正渗透技术中的膜材料最新进展和正渗透技术在海水淡化、绿色能源、污水回用、航空航天、食品浓缩等行业的应用进行了详实的综述,并展望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正渗透技术的基本原理,对膜材料性能的研究以及正渗透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列举了目前常见的商业正渗透膜;分析了聚酰胺薄膜复合膜的研究进展,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有机骨架、纳米银、纳米纤维的改性以及新型膜的制备;简述了国内外电厂的正渗透技术应用案例。正渗透技术在火力发电厂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了其在盐分复杂的脱硫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从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来看,正渗透技术在脱硫废水预处理中具有较大优势,是未来很有前景的电厂零排放水处理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渗透是利用溶液自然渗透压差为驱动力的一种低能耗净水技术,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该文介绍了正渗透原理,综述了影响正渗透过程的两个关键因素(汲取液和正渗透膜)的最新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正渗透在海水淡化、废水处理、能源开发及食品加工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正渗透过程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气体溶液、无机盐类、有机类、磁性纳米粒子、水凝胶等汲取液的性能特点及研究进展;详述了醋酸纤维素类膜、聚酰胺类薄层复合膜、水通道蛋白膜等正渗透膜的特征性能、存在问题及研究现状;综述了正渗透技术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正渗透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向渗透膜技术因其特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正渗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膜污染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因素。文中综述了目前正渗透过程中膜污染的种类和特征,介绍了膜污染清洗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展望了正渗透清洗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渗透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其研发初始即指向各种高难度废水的处理回用及物料分离领域,是一项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水处理技术。目前对该技术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膜材料和汲取液的选择上。从正渗透的原理出发,介绍了正渗透膜材质及汲取液的前沿科技成果,分析了未来正渗透膜材质和汲取液选择的方向。最后,总结了正渗透技术的优势,并对正渗透的未来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正渗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海水淡化应用过程中的技术特点和主要问题,指出了正渗透膜材料和汲取液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并对正渗透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向渗透技术是一种能耗低、水回收率高、污染物截留能力强的新型膜分离技术。但是正向渗透过程中存在的膜污染问题会限制其进一步应用。该文归纳了正向渗透膜污染的分类,包括有机污染、无机盐类结晶污染、胶体颗粒污染、微生物污染及这四种膜污染形成的原因。介绍了正渗透膜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溶液组成、膜材质、水力条件、环境条件等。简介了正向渗透膜污染的清洗方法,包括错流清洗和回流清洗;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渗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因其能耗低、污染少等特点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正渗透己经在海水淡化、污水净化、食品处理、药物释放和能源等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综述了正渗透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渗透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渗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因其能耗低、污染少等特点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正渗透己经在海水淡化、污水净化、食品处理、药物释放和能源等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综述了正渗透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1.
谢付兵  买文宁  杨峥 《化工进展》2008,27(5):791-794
由于膜污染是限制膜生物反应器(MBR)应用与推广的主要因素。为此,本研究以MBR处理某小区污水为例,选择粉末活性炭投加量、活性污泥浓度及曝气量进行L12(43)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分别为2 g/L、7 g/L、6 m3/h;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平行对比试验,其膜阻的最大差值达21.05 kPa,导致膜污染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物质蛋白质/多糖值与膜压差上升速率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实验对已污染的聚醚砜膜进行了清洗的研究,并通过测量各种清洗剂清洗后膜水通量的恢复,确定适宜的清洗剂、清洗时间、清洗液浓度和操作压力,选择出最佳的清洗方案,取得较好的清洗效果。通过研究表明:被污染的聚醚砜膜用混合清洗剂清洗恢复率可达到85%,效果要明显优于单一的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膜的污染和劣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膜污染和劣化的定义和特点,因膜污染和劣化而造成的膜性能变化,以及如何预防、减少或清除膜污染和劣化的一些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气体膜分离技术在膜组件和膜材料方面的进展及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梳理了我国膜产业发展现状与应用情况,通过对比国外的实例,剖析了我国膜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指出了如不加以突破,我国膜技术产业将较难在市场竞争中更进一步。分析认为我国膜产业需要在提升产品性能、推动行业自净、完善行业标准、建立产业平台方面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在膜工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反渗透膜、超滤膜、渗透汽化膜和蒸发渗透膜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及其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水处理技术之一,膜生物反应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污水处理与回用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膜污染和膜再生技术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介绍了膜污染的分类和机理,并从膜的性质、混合液的性质以及操作条件等方面对形成膜污染的影响因素及膜污染的防治进行了综述,同时阐述了几种常用的膜污染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18.
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的污染与清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不同清洗方法对膜通量恢复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污染膜和各步清洗后对膜表面和断面形貌的观察,对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的膜污染特征和膜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清水冲洗能消除纤维膜之间淤积的污泥和膜表面松散的污染层,次氯酸钠可以清除膜表面的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而硫酸和柠檬酸能清除膜上的无机物垢。在膜外表面的污染物主要为生物膜和凝胶层污染,而膜内表面的污染物主要为滋生的微生物和无机污染物。对应各步清洗后膜通量的恢复,可以推出,在试验的工艺条件下,无机物污染对膜过滤阻力的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为延缓膜污染对膜生物反应器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姜森  邢辉  陆柱  庄继良 《净水技术》2009,28(1):28-30
以自来水为原水对砂滤-陶瓷膜装置连续供水,考察了膜通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预处理方式相比,采用砂滤-陶瓷膜工艺可以长时间在较高膜通量下连续运行,通量为80L/h,并且在去除浊度、总铁、细菌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出水浊度低于0.1NTU,总铁的去除率达到90%,细菌的去除率接近100%。因此,采用砂滤-陶瓷膜工艺作为反渗透膜的预处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膜分离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几种高分子膜和无机陶瓷膜的应用现状、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