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笨组统计的骨折有锁骨、肱骨、股骨及颅骨骨折,骨折发生率0.23%。骨折的发生与分娩方式及胎儿体重有关,在分娩方式中臂位产、产钳术的骨折发生率明显的高于其它产式,体重≥4000g组骨折发生率亦高于其它体重组。  相似文献   

2.
比较 30 5 8例活产儿出生体重在性别、孕周、孕母年龄、单双胎、产次、分娩方式的差异情况。结果活产儿出生体重男婴高于女婴 ,二产及以上高于一产 ,有显著性差异 ;早产、1双胎低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足月产及单胎 (P <0 .0 5 )。认为早产、双胎易导致低体重儿发生 ,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低体重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葫芦岛市巨大儿发生率与母亲孕期体重增长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于我院产检并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孕妇587例进行调查.专人询问孕妇孕前身高、体重,计算孕前体重指数,分娩前一周内测量体重,计算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并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按照孕前体重指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及肥胖组三组,分析各组巨大儿发生率与母亲孕期体重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 孕前超重及肥胖组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孕前正常体重组,随着孕期体重增长的升高,三组的巨大儿发生率均呈升高趋势.结论 随着孕期体重增长的升高,巨大儿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对广州市郊区1984~1985年住院分娩产妇957例进行年龄、身长调查,结果年龄<25岁组的早产、胎儿官内窘迫、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均较其它年龄组高。年龄>35岁组的剖宫产率(33.33%)高于其它组。最适宜的分娩年龄是25~29岁。身长<150cm组的骨盆异常、剖宫产和新生儿低体重的发生率均高于其它身长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胎政策下高龄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分娩巨大儿(胎儿出生体重≥4000 g)的112例高龄经产妇的分娩资料作为研究组,并与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2500 g≤出生体重<4000 g)的1102例高龄经产妇的分娩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研究组分娩孕龄、产次、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39.27±1.03)周、(2.49±0.68)次、13.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47±1.73)周、(2.18±0.48)次、6.17%;而研究组产检≥5次为72.32%,低于对照组的80.76%;研究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经阴道分娩者的总产程、产时及产后2 h出血量、羊水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胎政策开放后,高龄经产妇增加,应加强对高龄经产妇的管理,针对其分娩巨大儿的高危因素,指导合理饮食,适当活动,控制体重增长过速,定时产检,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并选择合适分娩方式,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巨大儿经阴道分娩的可能性 ,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对 2 3 8例巨大儿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初产妇剖宫产率高于经产妇 (P <0 . 0 5 ) ;②产后出血剖宫产产妇高于阴道分娩(P <0 . 0 5 ) ,两种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 0 5 ) ;③初产妇新生儿体重 >42 5 0g ,经产妇新生儿体重 >45 0 0g者 ,剖宫产率增高 (P <0 . 0 5 )。结论 :对无产前合并症、并发症及其它剖宫产指征 ,胎方位正常 ,且初产妇估计胎儿体重 <42 5 0g、经产妇胎儿体重 <45 0 0g者 ,可以选择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产前诊断、分娩方式及分娩并发症、孕前BMI、孕期增重与分娩巨大儿的相关性,以开展有针对性的孕期管理及指导,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方法 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分娩的129例巨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110例体重2 500-3 999 g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孕妇孕周、孕产次、孕前BMI、分娩并发症及孕期体重变化等情况。结果 巨大儿组孕妇孕前BMI、孕期增重、孕周、产次、糖尿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孕期糖尿病、产次的增加是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 巨大儿发生与孕妇孕前高BMI、孕期增重、产次的增加、孕期糖尿病等因素相关,应密切观察孕妇各孕期体重的变化,尤其是孕中晚期胎儿体重预测应根据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腹围和股骨长进行综合分析;应根据母婴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分娩方式,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伦教镇新生儿窒息发病情况及与孕周,分娩方式,出生体重的关系,更好地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方法对伦教镇2D02年10月-2004年10月共142例新生儿窒息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8.2%,早产儿(22.7%)明显高于足月儿(6.5%),低出生体重儿(20.7%)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7.6%),异常分娩明显高于顺产,其中臀牵引发生率最高,为35.7%。结论进一步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适当放宽臀位产的剖宫产指征,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对肥胖孕妇的体重增长速度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肥胖孕妇随机分为个体化家庭健康教育组(a组55例)及普通健康教育组(b组55例).分别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及产查,观察两组孕妇孕期至分娩的体重增长及母婴并发症.结果 a组的孕妇体重增长(孕前-分娩)(11.25±2.17)kg.巨大儿发生率7.2%,b组孕妇体重增长(孕前-分娩)(15.74±2.63)kg.巨大儿发生率16.3%.a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 在医生、孕妇及家庭的共同参与下,通过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合理饮食及运动,使超重孕妇的体重管理更有效,更好地帮助肥胖孕妇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分析产科分娩因素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关联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娩的489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245例和剖宫产组244例,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产科分娩因素(常见的分娩因素有年龄、BMI、产次、孕次、新生儿性别、孕期增加体重、分娩孕周、胎儿体重等)与产妇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结果 489例产妇有79例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为16.16%,阴道分娩产妇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为22.86%,高于剖宫产的9.43%,阴道分娩组发生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子宫脱垂的例数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经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新生儿性别、孕期增加体重对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没有影响,BMI≥24 kg/m2、产次>2、怀孕次数>2、分娩孕周≥37周、胎儿体重≥4 kg为影响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BMI、产次、孕次、分娩孕周以及胎儿体重对产妇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有较大的影响,临床上应该建议产妇重视BMI指标、产次、孕次、分娩孕周和胎儿体重,孕期不要过分摄入营养造成胎儿过大,以降低产妇产后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经产妇(简称流动经产妇)与户籍人口经产妇(简称户籍经产妇)分娩状况,为孕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634例经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流动经产妇和户籍经产妇年龄、孕产次、产前检查情况、分娩方式和围生儿预后差异.结果 流动经产妇组高龄产妇比例、孕产次、阴道分娩率、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均高于户籍经产妇组(P<0.05或<0.01),而产前检查率及剖宫产率均低于户籍经产妇组(P<0.01);2组间巨大儿和畸形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动经产妇再次分娩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及产时服务,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辅助生殖技术后双胎妊娠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IVF-ET)后双胎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对照分析17例辅助生殖技术后双胎妊娠(研究组)和51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对照组)并发症、分娩结局及围产儿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平均年龄为(30.06±3.61)岁,孕周为(36.23±4.15)周,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中重度贫血及其它并发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IVF-ET双胎孕妇均为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1000ml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分别为(2397±546.73)g(研究组)及(2376±467.34)g(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胎生长不一致发生率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VF-ET受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多,加强妊娠期并发症的防治和产前、产时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2-3岁儿童行为检查表》对西安市236名入托儿童的行为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几个围产期高危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行为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高危组儿童的单项行为症状发生率、行为因子负荷分、行为异常的发生率及行为异常的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行为问题显著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低出生体重、早产、过期产、分娩异常及新生儿期疾病。提示高危儿的心理卫生保健更为迫切,而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过期产和异常分娩以及新生儿期疾病的发生率是减少高危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为探查头位难产的发病原因以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回顾性分析1456例头位难产患者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分娩方式等临床资料。结果,头位难产发生率为19.5%,以枕后位及枕横位多见,及时发现,积极处理后56.11%可转为正常阴道产;新生儿体重≤3500g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新生儿体重>3500g者(P<0.05)。认为熟练掌握分娩的过程,正确处理异常产程,是减少头位难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臀位在异常胎位中最多见,在分娩过程中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高。本文将找院近两年臀位产与头位产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1 发病率: 1988年1月~1989年12月两年间,在我院共分娩1837例。其中,臀位产147例,发生率8.0%,死亡23例,死亡率12.52%;头位产1690例,发生率92.0%,死亡46例,死亡率2.72%。臀位产死亡率高于头位产者近5倍,也远高于文献报道的3~5%,这与难产集中有关。 2 围产儿死亡与体重及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探讨新生儿产瘤形成的发生率以及有关因素.方法 根据我院2011年5~7月分娩人数中新生儿形成产瘤人数进行分析.讨论高助产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水平,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中的各个环节,正确评估胎儿体重,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7.
丁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4):14-15
目的通过对头位分娩中正常产程与异常产程的对比研究,探讨影响头位难产的因素,从而探讨头位难产的防治。方法对227例住院分娩者,分为正常产程组和异常产程组。对两组的胎儿体重、胎方位、产力及分娩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头位分娩中异常产程与各自的关系。结果正常组胎儿体重>3500g者发生率、胎位异常率、产力异常率及手术产率分别为25.36%、13.77%、30.43%及54.35%;而异常组分别为68.54%、74.16%、71.91%及80.90%。异常组胎儿体重>3500g者发生率、胎位异常率、产力异常率及手术产率比正常组显著增高。结论临床上应针对各种影响分娩的诸因素,紧密观察产程,认真分析、相应处理,从而降低新生儿围产期病死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体重指数(BMI)对新生儿体重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BMI≥28的孕妇359例作为产前肥胖组,同期分娩的BMI<28的孕妇359例作为产前体重正常组,分析其分娩前BMI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产前肥胖组新生儿体重及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产前体重正常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分娩前BMI与新生儿体重密切相关,高BMI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引起宫颈裂伤的相关因素,降低宫颈裂伤发生率,减少损伤,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引起宫颈裂伤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宫颈裂伤与产程应用催产素、急产、软产道炎症、产妇过早使用腹压有关;与产妇的年龄、产次、孕周、胎方位、阴道助产、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无相关性.结论 产前应用催产素应有明确指征并规范使用,孕期进行产时知识指导同时分娩时开展导乐分娩,分娩前发现软产道炎症及时处理,可以降低宫颈裂伤发生率,减少损伤,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0.
陈洁芬 《中外医疗》2014,(13):24-25,27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操对孕妇及胎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娩方式等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在该院建卡定期产检并决定选择在该院分娩,要求阴道试产的240例初产妇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知识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孕期保健操锻炼。观察两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平均产程时间、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平均体重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胎膜早破及早产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平均产程时间、新生儿平均体重、孕期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保健操能控制孕妇及胎儿体重,降低宫产率,促进产程进展且不增加胎膜早破及早产的风险,但对能否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还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