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葡萄是温室适栽树种之一,温室栽培葡萄不但可促进葡萄早熟提早上市,而且由于温室葡萄采收较早,可解除果实生长对冬芽的抑制作用,促进冬芽当年萌发,二次结果,提高产量,促使生产效益提高。因而温室栽培葡萄在我国北方发展很快。1温室促成栽培葡萄的关键技术葡萄采用温室促成栽培,管理包括树体管理和环境管理两部分,因而在温室促成栽培葡萄时应综合抓好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形式、栽培模式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形式以温室和拱棚为主,而且出现了以露地--保护地相结合的周年生产模式.节能温室的投入较高,而且其生产规模及生产效益均优于拱棚.在种植模式上,以菜菜、粮菜周年生产体系为主,冀东地区主要保护地栽培模式是一年一茬和一年两茬.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节能温室生产的一年一茬模式较优.但在周年生产中,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模式中的复种指数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适当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上,调整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桃在辽南地区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初个别果农自发开展‘早红二号’油桃温室栽培以来,营口市鲅鱼圈区桃的温室栽培已近20年,目前,桃温室栽培已经成为我区广大果农生产致富的主要手段。在广大果农中已经形成了冬天闲时管理大棚桃。夏秋季管理露地葡萄的生产模式。随着栽培时间的增加和栽培面积的扩大。以前很少在温室中表现的桃病虫害,有些现已严重威胁桃的生产,给果农造成了较大的损失。2010年3月初,营口市鲅鱼圈区农业服务中心会同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科技开发中心。对全区温室桃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葡萄种植技术相比,大棚栽培技术更加便捷和高效。在寒冷地区实行温室大棚葡萄栽培,与当地葡萄果实成熟期相比,温室大棚葡萄果实成熟期可提早20~25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温室大棚葡萄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越冬管理,是来年葡萄丰收的基础,冬季管理技术是葡萄越冬管理的关键。阐述了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温室大棚葡萄的越冬管理与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葡萄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温室栽培条件下意大利葡萄物候期、果实性状产量、经济效益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意大利葡萄在温室栽培模式下从萌芽到成熟为147 d,果实穗重750 g,果粒重8.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酸度为0.73%,3年平均产量为930 kg,667 m~2产值为37 200元,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利用意大利葡萄在温室中表现出中熟的特点,可在冷凉地区进行延迟栽培,结合早熟与晚熟品种的搭配,实现鲜食葡萄的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6.
京亚葡萄在塑料薄膜温室中栽培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亚葡萄在塑料薄膜温室中栽培的表现@高作安京亚葡萄在塑料薄膜温室中栽培的表现近几年我地区部分葡萄专业户对京亚葡萄在温室中进行了试栽,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巨峰等其他品种。京亚葡萄是北京植物园从黑奥林实生苗中选育的新品种。本人于1992年从北京植物园引入京亚葡萄...  相似文献   

7.
沈阳地区温室葡萄生产使上市时间大幅提前,效益高,在过去的十年间得到大面积发展。目前,沈阳市温室葡萄栽培面积约为2666.7 hm2,其中‘着色香’种植面积超过一半以上,666.7 m2产量1500~2000 kg,每年3月末—6月上市,售价16.00~36.00元/kg。温室葡萄萌芽前后是温室葡萄管理的关键时期,管理不好往往出现萌芽不整齐、花序发育障碍、叶片薄、缺素症状、病虫害爆发等问题,导致果品质量差、效益低。根据多年经验及实地考察,现将其萌芽前后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侯旭锋 《现代园艺》2012,(21):24-25
<正>1适用范围吐鲁番、鄯善县和托克逊县是新疆葡萄主产地,有悠久葡萄栽培历史,特别适合葡萄生长,使用温室大棚技术进行反季节栽培,能调节葡萄上市时间,提高种植效益。温室大棚适用于葡萄立体栽培。2上市时间及产量指标温室大棚葡萄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上市,一般吐鲁番地区露地葡萄在8月上市,比露地栽培提早50~60天;667m2产量可达1500~2000kg。3温室要求温室设计符合高效节能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采光、  相似文献   

9.
葡萄保护地栽培就是在不适合葡萄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利用保护设施,人为地创造一个适合葡萄植株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事葡萄生产的一种特殊栽培方式.我国保护地葡萄的栽培起步较晚,至今仅有20多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园艺研究所从1978年开始以延长生育期为目的,利用塑料大棚进行巨峰葡萄的栽培试验,使巨峰葡萄在当地安家落户.辽宁省果树研究所自1979年开始以塑料大棚、温室和加温温室等为保护设施,在国内首次以促成和延迟为目的,对巨峰葡萄保护地栽培的进行了系统化研究.温室作为保护地栽培模式的一种,同时也是保护地栽培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几年在辽宁省营口、大连、鞍山等地迅速发展起来.但品种相对较少,以巨峰为主.辽宁省果树研究所葡萄课题组于2001年从河北引进早艳、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粉红亚都蜜等几个葡萄品种进行温室栽培试验,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在赤峰地区温室和露地都有‘巨峰’栽培。该品种具有生长旺、穗大粒大、品质好、抗病力强等优良性状,深受人们喜欢。由于在赤峰地区栽培葡萄时间较短,栽培经验不足,尤其是‘巨峰’落花落果严重,如何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是‘巨峰’葡萄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葡萄是一种适应性强、易栽培、用途广、效益高的树种,很多地区的农民都因种植葡萄而脱贫致富。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葡萄生产的发展极为迅速,新建果园也采取了新的技术,以期尽快获得效益。1园地选择选择通风排水良好、土地肥沃的地块建园,或者选择根域限制栽培模式进行特殊地域的种植。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12.
寒地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节能温室的功能逐渐由重点为大棚生产育苗服务转向蔬菜生产。课题组通过日光节能温室淡季蔬菜生产规律的摸索,制定了几套种植模式并对几种种植模式进行经济收益对比分析,找出适合寒地日光节能温室淡季蔬菜生产的最佳模式。结果表明:秋冬季延后温室育苗移栽生产番茄-冬季叶菜育苗间套作生产冬油菜-冬春促早生产温室黄瓜栽培模式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正状元红葡萄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1991年以巨峰为母本,以瑰香怡(沈阳玫瑰×巨峰)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葡萄品种。该品种果穗圆锥形,果皮黄绿色,韧性较好,果粒较整齐,果肉较脆,品质中上,较丰产。目前,国内对状元红葡萄品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露地栽培上,对其在冷棚栽培与温室栽培表现方面研究较少。为筛选出状元红葡萄品种的最佳栽培模式,我们设计实施了状元红葡萄在温室与冷棚栽培模式下的果实性状、物候期与经济效益对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1我国设施葡萄发展现状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避雨棚等保护措施,改善和调控设施内的光照、温室、湿度和气体等各种环境因子,从而满足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在规定时间内成熟的一种人为调控生产栽培模式。我国设施葡萄栽培起步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从庭院发展起来的。197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试验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a生"京秀"葡萄和"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栽培的适宜模式。结果表明:温室葡萄、草莓立体栽培模式无论是群体总产量还是经济效益均为最佳,总产量最高达3 795.5kg/667m2,比温室葡萄单作产量提高了2倍,比温室草莓单作产量提高了31.2%;经济效益也较高,达到10.67万元/667m2,比温室葡萄单作增收7.72万元/667m2,增幅为261%;比温室草莓单作增收1.99万元/667m2,增幅为23.0%。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温室棚架葡萄与草莓立体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南方地区葡萄园高效立体种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南方地区葡萄大棚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园高效立体种养的主要几种模式及其成本和效益,以促进复合型葡萄农庄内葡萄种植的多元化、生态化、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正利用草莓立体栽培架下富余空间套种食用菌,二者生长环境互补,草莓盛果期和食用菌采收期正值休闲采摘旺季,可大幅提高温室种植效益。该模式适于休闲采摘型温室生产应用。草莓休闲采摘已成为西安市春季城郊踏青春游的新亮点。西安地区部分园区采用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栽培密度,栽培管理更舒适便捷,操作人员无需俯身或蹲姿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葡萄促成栽培环境因子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明 《果农之友》2009,(2):21-21,29
近年来我国的设施葡萄栽培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葡萄栽培新的方向和趋势。日光温室葡萄促成栽培,是提早葡萄采收,调节市场供应的有效途径,可以达到“反季节、品质优、高效益”的效果,其中,环境条件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温室葡萄栽培的成败。如何科学合理地凋节温室内环境因子,对于温室葡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在本世纪初葡萄栽培面积33.3hm2,品种主要是‘巨峰’和‘京亚’,全为露地栽培,管理粗放,效益低.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园艺研究院和包头市果树果品科学技术研究所在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进行葡萄温室栽培试验研究,包括适宜当地设施栽培的优质品种和栽培技术,以提高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现将近几年‘京亚’葡萄温室优质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杨凌,以关中地区主栽鲜食葡萄品种“户太八号”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2种模式下葡萄果实外观品质、理化性状及感官特性的差异;同时,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果实结构与耐贮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关中地区,温室栽培模式下“户太八号”果实品质优于露地栽培模式;从果实结构角度进行分析,“户太八号”的果实耐拉力大小与果柄粗细、果蒂大小以及果刷面积呈正相关;与露地栽培模式相比,温室栽培模式下的“户太八号”耐贮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