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构皮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预构皮瓣的概念 预构皮瓣(Prefabricated Skin Flap)广义的概念是:在皮瓣形成或/和转移之前,按一定的设计,通过手术预先将皮瓣进行加工和改造,使其满足一定的功能和外观要求,便于器官组织的修复和再造,更好的恢复器官组织功能和形态.预构(Prefabrication)一词最早由Bakamjian和Holbrook于1973年用带蒂皮管转移重建食道时描述.1994年Prifag提出:将血管植入形成的轴型皮瓣称为预构皮瓣(Prifabricated);而将皮瓣中加入软骨、骨等称为预置(Prelamination).我国学者同意Prifag的观点:预构皮瓣是通过将知名血管或含有知名血管的筋膜、肌肉等组织移植于本来没有知名血管的部位的某一层次,或将游离皮片移植于含有血管束并有丰富血运的筋膜、大网膜等组织上,通过重新血管化形成的轴型皮瓣.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应用血管移植和组织扩张技术,将任意型皮瓣转化为可以带蒂移转或游离移植的轴型皮瓣,用于缺损的修复或器官再造。方法将颞浅动、静脉筋膜岛状瓣移转至颈部,其下埋置扩张器,进行皮肤扩张后,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形成岛状预制皮瓣。结果自1996年以来,为8例面、颈部严重烧伤的患者形成颈部扩张预制皮瓣,带蒂移转,无血运障碍等并发症发生,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在局部无可资利用的轴型皮瓣,不能满足缺损修复与器官再造的需要时,以颞浅动、静脉为携带血管的扩张预制皮瓣技术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效果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颞浅动、静脉为携带血管的扩张预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应用血管移植和组织扩张技术,将任意型皮瓣转化为可以带蒂移转或游离移植的轴型皮瓣,用于缺损的修复或器官再造。方法将颞浅动、静脉筋膜岛状瓣移转至颈部,其下埋置扩张器,进行皮肤扩张后,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形成岛状预制皮瓣。结果自1996年以来,为8例面、颈部严重烧伤的患者形成颈部扩张预制皮瓣,带蒂移转,无血运障碍等并发症发生,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在局部无可资利用的轴型皮瓣,不能满足缺损修复与器官再造的需要时,以颞浅动、静脉为携带血管的扩张预制皮瓣技术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效果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臂外侧骨皮瓣联合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V度以上拇指缺损,选用带肱骨的臂外侧复合组织瓣和第二足趾联合移植再造拇指13例,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其功能. 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3年,13例皮瓣及移植的足趾全部成活,功能佳. 结论 带肱骨的臂外侧复合组织瓣加第二足趾联合移植是V度以上拇指缺损再造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带足背皮瓣的足趾组织移植修复手掌部创面并再造拇手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合并手掌部软组织缺损的拇手指缺损的临床特点,设计带足背皮瓣的足趾组织移植一期修复软组织缺损并再造拇手指的手术方案,临床应用共3例.结果 再造手指与皮瓣均成活.随访时间6~12个月,再造拇手指恢复满意,手指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优1指,良2指.结论 带足背皮瓣的足趾组织移植修复手掌部创面并再造拇手指手术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构制游离组织组合移植一期修复全手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①采用拇甲瓣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15例;②拇甲瓣与一侧股前外侧皮瓣和小腿皮瓣移植3例;③采用双侧第2趾再造拇、手指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14例;④采用拇甲瓣与第2趾胫侧皮瓣瓦合再造拇指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8例;⑤采用拇甲瓣加双侧第2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7例;⑥双侧拇甲瓣加双侧第2趾甲瓣加双足背皮瓣加股前外侧皮瓣移植8例.结果 术后出现1例皮瓣危象和1例双侧再造示、中指动脉危象经积极处理后成活,其余均成活.本组获随访6个月~9年,再造拇、手指对指,对捏,生活自理,手指两点辨别觉8~13 mm.结论 采用不同构制游离组织组合移植一期修复全手脱套伤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一期修复手部复杂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对手部复杂组织缺损的49例,应用再植、再造、游离皮瓣或组合皮瓣技术进行急诊一期修复重建,其中手部小组织块再植与再造21例,再植组合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15例,再植同时进行再造并组合皮瓣移植8例,多指组合再造联合皮瓣移植5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包括股前外侧皮瓣、背阔肌皮瓣、足背皮瓣、足内侧皮瓣及足底内侧皮瓣等。结果 除1例冉植手指坏死外,其余皮瓣及再植与再造手指全部成活。创口一期愈合45例,二期愈合4例。随访6个月~3年,手部功能及修复部位外形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良率为85.7%.结论 应用显做外科技术修复手部复杂组织缺损具有疗程短、功能效果好的优点,根据缺损部位、范围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在急诊再植与再造的同时组合不同的显微外科皮瓣或组织瓣进行一期修复,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皮瓣具有自身血供,又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整形外科、骨科、创伤外科常使用皮瓣移植手术修复组织缺损畸形或用于器官再造,皮瓣在移植过程中,常出现缺血的过程,但当缺血的皮瓣恢复血流灌注后,有时反而出现部分或全部皮  相似文献   

9.
前臂游离皮瓣行舌再造术的十年经验回顾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介绍十年来用前臂游离皮瓣行舌次全或全舌切除后修复或舌再造的经验。舌本身与其周围组织瓣的解剖和功能有其特殊性,当舌体缺损后(特别是舌体全切除术)如何重建其外形和功能仍然是一个困难问题。本文对口内易感染环境与皮瓣成活率关系,皮瓣血运和血循的观察,皮瓣供区与血管吻合侧选择,牙齿对移植皮瓣影响,皮瓣颜色变化与粘膜化问题,皮瓣毛发生长问题,皮瓣微循环恢复问题,以及再造舌功能效果的评定标准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缺失的病人建立一种供区隐蔽、损伤小,形态逼真,多数病人愿意接受的自体组织移植乳房再造的方法.方法 在以腹直肌为蒂的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的基础上,保留腹直肌及其前鞘,形成以腹壁下动脉及其肌肉穿支直接供血的横行下腹部游离皮瓣进行乳房再造.受区血管选择同侧或对侧胸廓内动、静脉.根据再造乳房的水平高度,血管吻合点定位在不同肋间.皮瓣移植后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本组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游离移植乳房再造,共46例,41例双蒂穿支皮瓣的病例全部成活;5例单侧穿支供血的皮瓣其中2例远端出现缺血现象.随访5个月~3年,再造乳房外形、质地满意,未见腹壁薄弱、腹疝等腹部并发症发生.下腹供区瘢痕隐蔽,同时也达到了腹壁整形减肥的效果.结论 横行下腹部DIEP瓣乳房再造,供区损伤小、组织量充足、血供丰富,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手术方法.DIEP瓣也能根据需要修复多种软组织缺损,本方法在满足受区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供区的损伤.这种皮瓣的应用代表了整形外科皮瓣移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