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浅部有深厚密实砂层的静压PHC管桩的竖向承载力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包括对常规静压桩分别进行静载和休止后复压静载试验、对用不同水泥土引孔工艺的8根静压PHC管桩进行竖向静载试验、对12根桩进行高应变动力测试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工艺的水泥土引孔技术能使桩基竖向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可有效减少桩长,节约费用,且压桩力显著降低,施工便捷。此外,低应变动载测试表明,桩身完整性良好、施工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2.
预制桩高应变静载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高应变测试和静载试验的方法对某工程两根预制桩进行了承载力检测,对比分析了以桩土参数优先和拟合质量系数优先所获得的高应变测试结果,并与静载试验结果相比较,指出了在预制桩承载力高应变测试分析中如何对桩土参数进行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3.
CRG桩施工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作者提出CRG桩可以按嵌岩桩设计,并提出其设计计算公式,文章就设计、施工和检测方法的若干原则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广州跑马地居住小区工程桩设计前,对CRG桩进行了低应变、高应变和静载试验,对试验结果做了对比分析。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工程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在B1栋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做了沉降观测,结果表明CRG桩对控制高层建筑的沉降达到了人工挖孔桩的效果,应用在高层建筑桩基础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张志强 《山西建筑》2002,28(6):30-31
低应变动态无损检测法是检测桩基承载力和桩身质量的一项新技术。介绍了低应变动态无损检测法的特点,阐述了该方法的检测原理。通过对反射波的波形、振幅、频谱以及波速与混凝土强度的对应关系分析,从而对桩的质量作出全面评价,该法作为桩基静载试验法的补充,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某电厂工程的混凝土夯扩灌注桩的检测技术方案,检测内容包括桩身完整性低应变动力无损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动力无损检测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通过实际的检测应用,该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比焊接式连接方桩与弹卡式连接方桩存在接桩缺陷时的桩身完整性与承载力情况,文中通过对两种连接方式的桩进行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后经静载荷试验、高应变检测验证桩身承载力,结果表明焊接式连接桩的缺陷比例较弹卡式连接桩高,且承载力损失也较大,对焊接式连接的多节预制桩,当接桩处存在缺陷时,整桩抗拔承载力折损最大可能达到60%。  相似文献   

7.
搅拌桩桩身应力应变测试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进行桩基竣工后的质量检验方法有:静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或轻便触探等动力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取芯检验、截取桩段抗压强度试验、低应变动测检验、开挖检验、沉降观测等。毫无疑问,桩基静载试验是一项方法成立,理论上无可争议的桩基检测技术。在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方面,它是目前最为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判定某种动载检验方法是否成熟,均以静载试验成果的对比误差大小为依据。因此,每种地基基础设计处理规范都把单桩静载试验列入首要位置,一般情况下,桩基静载试验的成果数据,如单桩承载力、沉降量等均认为是准确、可靠的,这已为无数的工程实例证明。如果能在静载荷试验过程中同时能测出桩身的应力应变,此方法就更加完美。也就是在确定桩基承载力和沉降量的同时,也能把握桩身荷载的传递规律,因此有必要就搅拌桩桩身应力应变的测试方法进行探讨,为工程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HC管桩高应变与静载试验实例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桩基础的检测中,比较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静载试验,该方法确定承载力最为直观可靠,但试验周期长,费用高。近年来高应变试验以其快速、经济且对桩身完整性做出评价而作为确定桩基承载力及桩身质量的普查手段。然而,高应变法提交的动测承载力只是瞬间冲击作用下的计算成果,而不是直接测量值,因而还需与静载试验结合判断基桩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应变法对太原市某工程混凝土灌注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并与该工程静载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高应变法对基桩承载力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李国胜 《建筑结构》2020,50(7):118-129
由于有关规范对基桩检测的规定不完全相同,容易造成混乱。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中有关基桩检测规定进行比较,对高、低应变检测方法及其适用情况进行分析,对桩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归纳,对静载试验加载量及桩身纵筋配筋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基桩应进行试桩,丙级的基桩一般可不试桩;高应变法检测基桩承载力和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钻芯法钻取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一般低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基桩承载力静载试验检测的最大加载量在不同情况下取值不同;需考虑负摩阻力的基桩承载力静载试验检测的最大加载量应考虑中性点以上部分桩侧摩阻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安勇  张浩 《建筑科学》2007,23(11):50-52,49
对静压PHC管桩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引孔新工艺与常规工艺进行了静载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压桩工效高,确保桩身质量,减少侧挤且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大大提高,进一步的高应变测试分析指出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桩侧极限阻力的提高。新工艺在工程的成功应用说明这种工艺技术可行,节约费用,是高层建筑桩基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工艺。  相似文献   

12.
刘运庚 《山西建筑》2012,(32):59-60
根据6个PHC超长管桩的抗压静载试验,分析了PHC管桩的抗承载性能,采用高应变检测方法,得到了不同土层的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值,研究结果表明:单桩抗压承载力因持力层的不同而不同;随着桩长的增加,单桩极限承载力、桩端阻力及其所占总阻力的比例相应增加;根据管桩复打和初打检测结果的比较,得到承载力恢复系数(桩周土阻力恢复系数)平均值为1.13。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管桩高应变法与静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泽香 《土工基础》2006,20(4):94-97
通过对桩基承载力高应变与静载试验结果的对比,探讨引起两者结果不同的原因,并且提出如何提高高应变的检测的技术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耀禧  张旭辉 《山西建筑》2005,31(17):63-64
对实际工程基桩进行动静对比试验,验证Q-S曲线呈缓变型特征大直径灌注桩不宜采用高应变法检测其竖向抗压承载力,即是对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相应条文说明的数据补充。  相似文献   

15.
越南金瓯化肥项目试桩采用预制方桩和预应力管桩.试桩的检测采用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低应变法(PIT)、高应变法(PDA)等多种方法.对试桩目的和检测方法做了介绍,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试桩承载力,为设计提供了依据,确定了工程桩的施工参数和验收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嵌岩灌注桩应用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嵌岩情况及桩身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的同时,需要有效的试验方法来检验工程桩成桩质量.本文结合某工厂的嵌岩灌注桩的检测实践,通过静载、钻芯法以及低应变法的对比,论述了高应变法在嵌岩灌注桩检测上的独特优势,其充分体现了经济、高效、便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当有粘结强度桩复合地基施工完成后,需进行静载荷试验和低应变检测,以确定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桩身的完整性。目前不少工程检测时,虽然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满足设计要求,但单桩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尤其是搅拌桩),地基处理因此被评为不合格。针对目前实际工程中存在的这个问题,笔者结合算例,分别对自由单桩和复合地基中单桩的受力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揭示自由单桩与复合地基中单桩的承载力和桩体强度之间的差异,为如何处理类似的工程问题和开展模拟桩在复合地基中的实际受力状态的研究以及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应变法模拟Q-s曲线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某静压桩工程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高应变动力试验结果,结合其桩身材料特性、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发挥性状的分析,对高应变动测模拟Q-s曲线误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高应变动测计算的Q-s曲线和静载试验实测结果相比,在荷载较小时高应变动测计算的沉降较大,在荷载较大时高应变动测的沉降较小。高应变试验模拟计算结果与静载结果的不同,与其测试分析中采用的桩身材料和土阻力的数学模型有关。高应变动测分析时假定桩身是弹性的,但实际桩身混凝土是非线性的,使得高应变动测模拟计算的Q-s曲线产生了一定的误差;而高应变动测分析中土静阻力弹塑性的假定与实际土阻力发挥性状的不同,以及高应变测试时桩产生的位移较小,是高应变动测模拟Q-s曲线误差的主要原因,在采用高应变动测模拟Q-s曲线时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