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板栗种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方法对板栗种皮的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通过化合物理化性质、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软脂酸-1-甘油单酯(hexa-decanoic acid-2,3-dihydroxypropyl ester,1)、滨蒿内酯(scoparone,2)、异泽兰黄素(eupatilin,3)、5,7,4′-三羟基-6,3′-二甲氧基黄酮(jaceosidin,4)、5,7,4′-三羟基-6,3′,5′-三甲氧基黄酮(5,7,4′-trihy-droxy-6,3′,5′-methoxyflavone,5)、clovane-2,9-diol(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结论化合物3~6为首次从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果壳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开发利用文冠果果壳。方法采用制备薄层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苯二酚(hydroquinone,1)、对羟基苯乙腈(4-hydroxybenzylcyanide,2)、花椒毒素(xanthotoxin,3)、木犀草素(luteolin,4)、山柰酚(kaempferol,5)、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narin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6)、槲皮苷(quercitrin,7)、二氢红花菜豆酸-3'-O-β-D-葡萄糖苷(dihydrophaseicacid-3'-O-β-D-glucopyranoside,8)。结论化合物1~4、6、8为首次从文冠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文冠果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制备薄层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4-hydroxybenzoate,1)、白桦脂醇(betulin,2)、山柰酚(kaempferol,3)、槲皮素(quercetin,4)、槲皮苷(quercitrin,5)、东莨菪素(scopoletin,6)、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7)、芦丁(rutin,8)、异杨梅树皮苷(myri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9)、1-O-甲基-肌-肌醇(1-O-methyl-myo-inositol,10)、柚皮素(naringenin,11)、柯依利素(chrysoeriol,12)、山柰酚-3-O-(2-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2-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13)。结论化合物1、7、9、12-13为首次从文冠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板栗种皮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更好地开发利用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Blume)的药用资源。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板栗种皮的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通过NMR谱和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 benzoic acid,1)、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2)、没食子酸(gallic acid,3)、香草酸(vanillic acid,4)、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5)、豆甾-4-烯-6β-羟基-3-酮(stigmast-4-en-6β-ol-3-one,6)、豆甾-4-烯-3,6-二酮(stigmast-4-en-3,6-dione,7)、豆甾烷-3β,6α-二醇(stigmastane-3β,6α-diol,8)。结论化合物7、8为首次从栗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萱草根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萱草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的分析鉴定了12个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与结论 自萱草根[Hemerocallis fulva(L.)L.]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hydroxynaphthalide(1),3α-乙酰基-11-氧代-12-乌苏烯-24-羧酸(2),3-氧代羊毛甾-8,24-二烯-21-羧酸(3),3β-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羧酸(4),3α-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羧酸(5),β-谷甾醇(6),25(R)-螺甾烷-4-烯-3,12-二酮(7),2’,4,6’-三羟基-4’-甲氧基-3’-甲基二氢查耳酮(8),α-乳香酸(9),β-乳香酸(10),11α-羟基-3-已酰基-β-乳香酸(11)及脂肪族化合物(12)。除化合物1,6,8,12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2,9,10,11的^13C-NMR数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茵陈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红  宋洋  肖艳  张玉玺  姚晓颖  杨娇 《中国药房》2011,(11):1020-1022
目的:分离、鉴定茵陈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ODS开放柱和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茵陈提取物,并通过NMR和MS等谱学技术确定分离出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茵陈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香豆素(1)、5,7-二甲氧基香豆素(2)、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3)、7,8-二羟基香豆素(4)、槲皮素(5)、山柰酚(6)、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7)、咖啡酸(8)。化合物1~4、7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茵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红梅  赵阿娜  于秀华 《中国药房》2012,(47):4480-4481
目的:对马齿苋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电喷雾质谱、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谱、1H-1H-COSY谱、异核多量子关系谱、多键碳氢关系谱等谱学技术确定分离出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马齿苋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苷(1)、十三烷酸(2)、9,12-十八碳二烯酸(3)、11,14,17-二十碳三烯酸(4)、二十六烷酸(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马齿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蓟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传统中药小蓟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小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小蓟提取物的氯仿层和乙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即苜蓿素(tricin,1)、蒙花苷(linarin,2)、咖啡酸(caffeic acid,3)、香豆酸(courmaric acid,4)、丁二酸(succinic acid,5)、芹菜素(apigenin,6)、苜蓿素-7-O-β-D-葡萄糖(tricin-7-O-β-D-glucopyranoside,7)、β-谷甾醇(β-sitosterol,8)、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9)。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为首次从小蓟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姜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和HPLC法等方法对姜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芳姜黄酮(ar-tumerone,1)、14-羟基芳姜黄酮(6-(4-hydroxy methyl phenyl)-2-methyl-hept-2-ene-4-one,2)、isobisabolone A(3)、姜黄酮(turmeronol,4)、2-methyl-6-(4-hydroxyphenyl)-2-hepten-4-one(5)、2-methyl-6-(2-cyclohexen-4-one)-2-hepten-4-one(6)。结论化合物2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6为首次从姜黄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核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制备HPLC,重结晶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楂核体积分数为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hreo-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1)、erythro-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2)、3-(4-hydroxy-3-methoxyphenyl)-3-methoxypropane-1,2-diol(3)、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l(4)。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山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文冠果果壳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果壳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Ⅰ)、东莨菪素(Ⅱ)、异秦皮啶(Ⅲ)、对羟基苯甲醛(Ⅳ)、3,4,5三甲氧基苯甲酸(Ⅴ)、原儿茶酸乙酯(Ⅵ)。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文冠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对文冠果 (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法按照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类型进行分类综述。结果与结论文冠果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黄酮、香豆素等类型成分 ,并且具有抗炎、抑制HIV 1蛋白酶、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等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3.
文冠果果柄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首次研究文冠果果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IR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文冠果果柄95%(φ)大孔树脂乙醇(φ=95%)洗脱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α-菠甾醇(-αspinaste-rolⅡ)、白桦脂醇(betulinⅢ)、21-O-angeloyl-R1-barrigenolⅣ、21,22-O-di-angeloyl-R1-barri-genolⅤ、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Ⅲ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多茎委陵菜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更好地开发利用多茎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caulis Bunge.)药用植物资源。方法对多茎委陵菜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利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水及不同质量分数的乙醇梯度洗脱和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槲皮素(quercetin,3)、2-吡咯酮(2-pyrrolidone,4)、2,4-二羰基氢氮杂卓(1H-azepine-2,4(3H,5H)-dione,dihydro,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7)。结论化合物4、5为首次从委陵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多茎委陵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UPLC-QTOF-MS法同时测定春季文冠果叶中11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 ×2.1 mm,1.8μm),以体积分数0.05%甲酸水为流动相A,体积分数0.05%甲酸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0.4 mL· min-1,电喷雾离子源(ES...  相似文献   

16.
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走、小鼠棉球肉芽肿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同样剂量下 ,文冠木正丁醇提取物对角叉菜胶致去双侧肾上腺小鼠足肿胀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且对小鼠肾上腺重量及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滇桂艾纳香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离鉴定中药滇桂艾纳香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及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醛(1)、原儿茶酸(2)、对羟基苯甲醛(3)、β-谷甾醇(4)、豆甾醇(5)、山柰酚(6)、3,5,3′-三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7)、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8)、槲皮素(9)、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10)。结论化合物3~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