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研究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分泌MMP-2和MMP-9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收集接收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经体外分离、培养,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浓度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在位内膜细胞表达MMP-2和MMP-9的影响。结果: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能剂量依赖性抑制在位内膜细胞表达MMP-2和MMP-9。结论:少腹逐瘀汤含药血清可抑制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细胞MMP-2和MMP-9的分泌,提示少腹逐瘀汤对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异消癥汤含药血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及分泌Ang-2的影响。方法:对在位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原代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分为内异消癥汤组、米非司酮组、空白血清组,用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间质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用Elisa法检测对间质细胞分泌的Ang-2水平。结果:体外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可培养出纯度较高的间质细胞,与空白血清组相比内异消癥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间质细胞的增殖(P0.01),同时可以显著减少Ang-2的分泌水平(P0.01)。结论:内异消癥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间质细胞的增殖,显著减少Ang-2的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玉竹提取物C(Extraction of poly-gonaturm Odoratum,EC-PAO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Eutopic Endometrium,EE)分泌IL-6和CA-125表达的影响。方法:对EE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细胞类型及纯度;加入10μg/mL、100ug/mL、1000μg/mL三种浓度的EC-PAOA连续培养24.h、48h和72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E间质细胞培养上清中IL-6的含量及上皮细胞培养上清CA-125的含量。结果:EC-PAOA对EE细胞分别作用48h、72h浓度为100μg/mL 1000μg/mL,显著降低间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的水平,减弱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A-125的表迭(P〈0.01)。结论:由此得出EC-PAOA能降低EM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IL-6,减弱上皮细胞CA-125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紫丹饮含药血清在子宫内膜免疫微环境中对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以探讨紫丹饮是否通过调节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的表达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方法 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分别来自孕4.5 d、12.5 d小鼠子宫,通过原代培养分离两种子宫内膜细胞及UNK细胞,将两种内膜细胞1∶1混合并加入一定浓度的UNK培养上清培养.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培养液作用其上,并设立胎牛血清、空白血清、阿斯匹林血清为对照,用Realtime-PCR法检测紫丹饮对小鼠子宫内膜细胞LIF及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子宫免疫微环境中,子宫内膜细胞LIF、VEGF基因表达显著升高[10%紫丹饮含药血清组、10%阿司匹林含药血清组与10%空白血清组LIF表达分别为(2.10±0.20)、(1.98±0.14)、(0.90±0.05),VEGF表达分别为(3.17±0.31)、(2.52±0.09)、(0.92±0.06),P<0.05].结论 中药紫丹饮在子宫UNK细胞的旁分泌作用下通过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5.
黄芩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手术移植法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黄芩素高、低剂量组,测定大鼠的血清TNF-α,IL-6,IL-8含量及脾脏NK细胞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异位内膜标本中Bcl-2,ICAM-1的表达。结果黄芩素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NF-α,IL-6,IL-8活性明显降低,脾脏NK细胞活性显著增高,异位内膜标本中ICAM-1,Bcl-2表达明显下降。结论黄芩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NF-α,IL-6,IL-8产生,抑制ICAM-1,BcI-2的表达以及增强脾脏NK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瘤方对人子宫内膜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异位内膜干细胞,检测干细胞相关标记物CD34、CD117抗原及Oct-4因子、ABCG2蛋白的表达;将分离出的子宫内膜干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血清+生理盐水)、西药组(空白血清+抑那通)、消瘤方组(消瘤方含药血清+生理盐水)、综合治疗组(消瘤方含药血清+抑那通),予体外药物干预后检测干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CD34、CD117抗原及Oct-4因子、ABCG2蛋白在子宫内膜干细胞中呈阳性表达;药物干预后,综合治疗组诱导干细胞凋亡优于其他组,各组在位(异位)内膜干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对照组0.60%(0.63%)、抑那通组35.20%(36.41%)、消瘤方组38.72%(39.80%)、综合治疗组78.53%(79.60%);分离的Bcl-2、Bax蛋白表达有意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在位、异位内膜干细胞凋亡能力的下降有关,中药消瘤方联合抑那通具有一定的诱导子宫内膜干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傅青主女科》升带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的异位内膜的病理影响。方法:自体移植法制备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每日给予2mL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每日给予升带汤10mL/kg,连续给药20d。处死大鼠,剥取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石蜡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在位、异位内膜比较。当大鼠在位内膜处于增生晚期时,其异位内膜组织处于增生早期状态。治疗组大鼠在位、异位内膜比较。大鼠在位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时。其异位内膜组织亦处于分泌期,间质部分蜕膜样变。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与在位内膜组织存在不同步发育现象。升带汤有促使大鼠异位内膜组织蜕膜样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内异康复栓直肠给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和在位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不同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随机分为内异康复栓高、中剂量组及丹那唑组、丹莪妇康煎膏组、模型组、空白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的表达。结果内异康复栓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异位内膜ER、PR的表达(P<0.05),并对在位内膜下降的ER、PR水平有上调作用(P>0.05)。结论内异康复栓可能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内ER、PR的合成而发挥治疗作用,且对在位内膜异常的ER、PR表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少腹逐瘀汤(SF)各分离部位(SF-1~SF-7)中潜在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并观察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的影响。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煎煮法、醇沉法及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制备各部位样品(SF-1~SF-7),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气相质谱联用分析挥发油成分。通过培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细胞对少腹逐瘀汤各提取部位进行活性筛选。结果对少腹逐瘀汤不同提取部位进行分离,确定了不同提取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不同提取部位在低浓度时促进细胞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细胞,不同提取部位活性顺序为SF-3SF-4SF-7SF-6SF-5全方SF-2SF-1。结论少腹逐瘀汤不同提取部位成分及含量不同,不同提取部位活性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祛瘀解毒法治疗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祛瘀解毒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方法临床研究:6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用祛瘀解毒方治疗)和对照组(为丹那唑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症状、体征、妊娠率及白细胞介素-1(IL-1)、IL-6及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变化。实验研究:60只大鼠分为治疗组(用祛瘀解毒方)、对照组(用丹那唑)与空白组,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观察异位内膜腺上皮、在位内膜腺上皮及子宫肌层组织学评分。结果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后痛经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40±1.85和3.47±2.03;月经不调积分分别为1.67±2.04和3.73±1.72(P〈0.05),两组妊娠率分别为63.2%和23.5%(P〈0.05)。中药与丹那唑治疗后均显著降低IL-1、IL-6含量和EMAb的阳性率。实验研究表明中药与丹那唑均可增加异位内膜腺上皮、在位内膜腺上皮及子宫肌层组织学评分,说明可促进异位病灶细胞的Bax的表达;但中药对在位内膜及肌层组织无此作用。结论祛瘀解毒法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蕴毒症候,其作用机理与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促进异位病灶细胞凋亡有关。提示祛瘀解毒方是治疗血瘀蕴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芍药苷(PF)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清免疫调节因子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骨桥蛋白(OP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36只雌性未孕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F高中低剂量组以及西药对照组共6组,每组6只。分组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腹腔液中免疫调节因子以及异位内膜组织中OPN mRNA表达。结果:PF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癌胚抗原125(CA-125)、白介素-6(IL-6)水平,降低腹腔液中白介素-18(I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水平以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OPNmRNA表达水平(P〈0.05),且PF对上述因子的表达水平的改善作用呈剂量相关性。结论:PF可能通过降低血清免疫调节因子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OPNmRNA表达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周华  张倩  杨碧蓉  齐聪 《现代中医临床》2019,26(2):52-55,F0003
目的探讨中药消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筛网法原代分离、培养EMS患者在位、异位及正常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将分离出的子宫内膜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在位组和异位组,其中在位组和异位组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孕三烯酮组(西药组)以及消瘤方提取物5 g/L组(中药低剂量组)及消瘤方提取物10 g/L组(中药高剂量组),各组分别加入相应药物干预后,对内膜细胞的增殖以及凋亡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使用药物干预后,西药组以及中药高剂量组可以起到抑制在位以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可以促进细胞的凋亡,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凋亡下降密切相关,消瘤方可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发生,从而阻止EMS的形成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异康复栓直肠给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大鼠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形态学的不同影响。方法:建立大鼠EMT模型,随机设内异康复栓高、中剂量组、丹那唑组、丹莪妇康煎膏组、模型组、空白组,造模30天后连续给药30天,观察各组药物对EMT大鼠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内异康复栓中剂量组和丹那唑组显著减少EMT大鼠异位内膜的腺体数目(P〈0.05),内异康复栓高、中剂量组明显缩小EMT大鼠异位内膜被覆上皮面积,使被覆上皮厚度明显变薄,但对EMT大鼠在位内膜的腺体数目和面积无明显影响。结论:内异康复栓可促进异位病灶组织萎缩,而对在位内膜组织结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蓬甲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调节蛋白Caspase-3、Survivin在诱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异位、在位内膜中的表达,从免疫的角度研究蓬甲饮、乌丹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同时,用TUNEL法检测出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蓬甲饮低、中、高剂量组及乌丹丸组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蓬甲饮中、高剂量组及乌丹丸组Survivin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蓬甲饮和乌丹丸均增加Caspase-3的表达,降低Survivin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雌激素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内膜细胞雌激素生成水平的影响.方法 首先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模型,分离培养EMs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随后将分离培养的细胞与混合培养细胞的雌激素分泌水平进行比较,明确EMs内膜高水平雌激素的组织来源,再次混合培养EMs的异位内膜细胞,加入终浓度为50 μg/ml的姜黄素,进行药物干预.分为非EMs内膜细胞组、EMs内膜细胞组、姜黄素组及来曲唑组,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雌二醇(E2)水平.结果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表明,EMs内膜细胞组雌二醇分泌水平最高,为(16.82±1.04) pg/ml,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EMs内膜细胞分泌雌二醇的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姜黄素50 μg/ml组和0.1 μg/ml来曲唑组较未给药的EMs内膜细胞组分泌雌二醇的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EMs内膜细胞分泌雌激素呈高表达,并且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均有较强的分泌能力,与非EMs内膜细胞相比,差异显著.姜黄素可抑制EMs体外雌激素分泌的能力,并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大鼠在位和异位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及P21表达的差异,从细胞周期调控的角度探讨莪术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机制,以及对其调节作用。方法: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复方莪术散高、低剂量组,孕三烯酮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共5组,以1 mL/100 g灌胃给药。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给药后大鼠在位以及异位内膜组织中Cyclin A及P21的表达。结果:Cyclin 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其阳性表达率较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增高,P21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其阳性表达率较其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明显降低,Cyclin A与P21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复方莪术散在一定剂量关系上能显著抑制异位组织的生长,缩小异位病灶体积,抑制Cyclin A的表达,提高P21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莪术散可抑制Cyclin A的表达,提高P21蛋白的表达,从细胞周期调控的角度证实复方莪术散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7,(1):124-126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ICAM-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复方莪术散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WB检测不同子宫内膜组织ICAM-1的表达;并取异位细胞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同时用高中低剂量复方莪术散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原代培养细胞,分别在24h、48h和72h利用WB检测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WB结果显示,与非内异症大鼠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组织和异位组织ICAM-1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异位组织较在为组织ICAM-1升高更为明显(P0.05和0.01)。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高中低剂量复方莪术散干预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ICAM-1蛋白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组织呈现高表达,而复方莪术散能够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细胞ICAM-1蛋白的表达,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藏红花联合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藏红花联合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藏红花联合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的效果较显著,不仅能有效减轻疼痛程度,还能改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藤方对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成熟雌性大鼠建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模型.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式的红藤颗粒剂含药血清作用24、48、72和96 h后对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生长的影响,用达那唑含药培养液作阳性对照.[结果]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培养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相应时间后,细胞的增殖活性随含药血清浓度升高而降低,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论]红藤方颗粒剂可显著抑制大鼠体外培养的内膜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莪术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非动情期SD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莪术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另设8只健康大鼠作为空白组;连续给药28天后观察异位内膜生长情况,切取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行PCR法检测大鼠在位、异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SDF-1和CXCR4的mRNA表达情况,对比莪术油各剂量组与模型组异位内膜组织中SDF-1 mRNA,CXCR4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大鼠异位内膜组织的SDF-1 mRNA和CXCR4 mRNA高度表达,与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油各剂量组异位内膜组织SDF-1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油各剂量组CXCR4 mRNA表达亦有下降趋势,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莪术油各剂量组SDF-1 mRNA和CXCR4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SDF-1/CXCR4轴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过程;莪术油可明显降低异位内膜组织中SDF-1、CXCR4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起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