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性,30岁。1993年1月8日行尸体肾移植术,术后移植肾功能良好,给予环抱素A、硫咄瞟吟和泼尼松三联抗排斥治疗,1993年7月ZO日因持续高热伴脐周痛一周入院。入院后考虑激素所致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将泼尼松用量减至IOmg川,并输往氨等青霉素8.Og/d和甲氰咪派0.sg/d,体温渐降至正常,但仍有济周压痛。1993年8月8日突发剧烈腹痛,呈板状腹,腹部透视可见隔下游离气体,诊断消化道穿孔急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回肠末端IOOcm范围内约1.scmXI.scm~3‘OcmX3.Ocm灶性坏死8处,其中一处约1.scmXI.scm穿孔,切除回肠末…  相似文献   

2.
患者为男性,年龄为30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于2008年在我院行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为其母亲).术后3d,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8d,尿量恢复正常.以他克莫司3 mg/d+吗替麦考酚酯2.25mg/d+泼尼松5 mg/d预防排斥反应.2009年5月复查,发现尿蛋白持续++,隐血+~++,于外院诊断为“慢性排斥反应”,血肌酐呈缓慢进展,最高达996 μmol/L,遂开始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2011年7月,以“肾移植后3年,肾功能异常2年余,肉眼血尿20d,胸闷、憋气10 d”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3.
患者为男性,56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于2008年11月20日在我院接受肾移植,术前2 h及术后4 d分别给予巴利昔单抗20 mg诱导治疗,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术后第5天,受者的血肌酐(Cr)降至216 μmol/L,自行去厕所不慎滑倒,当时无不适.  相似文献   

4.
患者为男性 ,6 3岁 ,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 3年 ,行血液透析 11个月后 ,于 1998年 11月 4日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口服环孢素A 8mg·kg-1·d-1、硫唑嘌呤 5 0mg/d及泼尼松 2 0mg/d预防排斥反应 ,肾功能恢复顺利 ,术后 2周血肌酐降至 130 μmol/L。半年后 ,环孢素A减量至 3mg·kg-1·d-1,硫唑嘌呤 75mg/d ,泼尼松减至 10mg/d ,肾功能一直稳定于正常范围 ,未出现过排斥反应。2 0 0 2年 1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 ,症状逐渐加重 ,2 0 0 2年 3月初于我院就诊 ,动态喉镜检查示右侧声带新生物 ,活检提示新生物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5.
刘彦斌  杨广庭  姜伟  禹猛  高建 《器官移植》2012,3(5):275-277
患者男性,63岁。患者以肾移植术后15年,移植肾区胀痛伴发热、尿量减少4d入院,15年前患者因患尿毒症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给予他克莫司(FK506)2mg/d+麦考酚吗乙酯(MMF)1g/d+泼尼松4mg/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FK506血药浓度波动在4.5~7.0ng/ml之间,血清肌酐(Scr)90~100μmol/L。每日尿量约1500~2000ml,发病后尿量约600~1000ml。发病前患者曾自行服用多日西洋参片。  相似文献   

6.
患者为男性,43岁,于1996年10月因肾功能衰竭在我院接受肾移植术,术后使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和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2001年4月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B型超声波检查发现,患者自体的双肾上极实质性占位病变,左侧病灶直径为3 cm,右侧为5 cm,后经CT确诊为肾癌.  相似文献   

7.
由于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长期存在决定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此患者免疫力较普通人群低下,经常罹患各种感染,但并发急性阑尾炎发作并穿孔少见,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 患者,男,37岁,因“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1年余腹痛、发热2d”入院。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57岁。因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不适4 d伴发热入院。既往有胆囊切除术史。体检:腹平软,上腹部可见腹腔镜手术疤痕,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麦氏点偏内侧压痛阳性,伴下腹部反跳痛,无肌紧张,肠鸣音可。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下腹部CT平扫示:阑尾炎表现,阑尾周围肠系膜炎性病变伴包裹性积气,穿孔?见图1、图2。入院诊断:(1)急性阑尾炎;(2)局限性腹膜炎。拟急诊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位于盲肠下位,约7 cm×1.0 cm×1.0 cm,体部轻度充血水肿,未见穿孔,距回盲部约30 cm回肠处系膜缘侧发现有一与回肠粗细相等的5 cm长回肠憩室,有系膜,盲端穿孔,被回肠系  相似文献   

9.
例 1 男性病人 ,44岁。因突发右下腹痛 10h入院。入院查体 :双侧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 ,以右下腹明显。化验白细胞 18× 10 9/L ,中性 90 %。以急性阑尾炎穿孔收入院。急诊剖腹探查 :腹腔大量脓液及粪便样物 ,靠近回盲部处回肠末端见约 4cm× 4cm× 3cm大小肿物 ,并见约0 5cm穿孔 ,术中考虑为回盲部肿瘤穿孔 ,行右半结肠切除 ,回肠单腔造瘘术。术后病理检查示 :回肠肿块突入肠腔 ,切面灰白色 ;镜下见弥漫排列圆形或多角形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 :CK阴性 ,LCA阳性 ,B细胞标记阳性 ,T细胞标记阴性。病理诊断 :回肠黏膜相关非霍奇金…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并发付伤寒肠穿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性 ,3 9岁 ,因慢性肾炎、尿毒症于 1998年 9月 2 8日行同种肾移植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 ,给予环孢素A、硫唑嘌呤、泼尼松三联抗排斥治疗。2 0 0 0年 4月 2 0日因腹痛、柏油样便入院。经检查 ,考虑为肾移植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 ,给予雷尼替丁、氨苄青霉素、将激素减量等治疗 5d ,体温正常 ,大便转黄 ,隐血阴性。但同月 2 7日患者再次出现发热、柏油样便、体温 3 9~4 0 .2℃ ,脉搏 80~ 96次 /min ,皮肤玫瑰疹不明显 ,B超示脾肿大 ,胃镜提示浅表性胃炎 ,白细胞 1.7~ 2 .0× 10 9/L。肥达氏反应 :5月 4日 ,甲 1:4 0、乙 1:…  相似文献   

11.
患者为男性,52岁,肾移植术后2年,使用环孢素A和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1个月前解黑便,量为400~500ml/d,便血2d,患者否认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及黑便史,移植术前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患者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抢救,予以止血、输血等对症治疗,效果欠佳,遂转入我院。入院检查,体温36.2℃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1岁.因腹痛3 d,加重伴发热1 d入院.T 38.4℃,P 115次/min,R 21次/min,BP 145/85mmHg.腹平坦,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化验:WBC 3.4×10 9/L,N 0.46.右下腹穿刺抽出深黄色脓液.拟诊消化道穿孔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症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大量深黄色脓液,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阑尾均无病变,盆腔内有大量粪便,于乙状结肠下部、系膜对侧缘可见一直径约1 cm穿孔,行穿孔修补旷置、乙状结肠造口术.术后行直肠直诊,于齿状线上方2 cm处可扪及一3cm×3 cm菜花状肿瘤,质硬,活动度差,指套染血.追问病史,患者人院前有5个月脓血便.  相似文献   

13.
患者为男性,62岁,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于2005年7月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MMF)及泼尼松(Pred)预防排斥反应,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术后65d,患者出现巨细胞病毒(CMV)肺炎,行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1周后加用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术后96d,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8.7℃,同时伴有右小腿外侧红肿热痛及波动感,  相似文献   

14.
移植肾毛霉菌感染致血管破裂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为男性,2 4岁。因IgA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肾移植术。术后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及激素预防排斥反应。术后15d突然出现腹痛,血压4 0mmHg/ 30mmHg ,给予积极抗休克治疗(输血10 0 0m1) ,随后手术探查。术中见移植肾动脉距吻合口约0 .5cm处有一0 .5cm×0 .6cm破孔,管壁组织糜烂,肾脏大小正常,颜色苍白,切除移植肾。术后体温一直在38℃左右,5d后渐感右下腹不适,切口下方逐渐隆起增大,触诊质地坚硬,无明显压痛,B型超声波提示局部蜂窝状肿块,边界不清,穿刺培养有真菌生长。给予氟康唑0 .4 g/d静脉注射,局部肿块继续增大,药物治疗无明显效…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6岁,因肾移植术后10年余,发现腹部包块2个月于2008年1月入院.患者于1998年行肾移植术,术后常规口服泼尼松(7.5 mg/d)+环孢素A(200 mg/d)+硫唑嘌呤(100 mg/d)抗排异治疗.  相似文献   

16.
余意  聂海波  胡卫列  吕军 《器官移植》2013,4(4):208-211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接受同种异体DCD供肾受者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早期应用西罗莫司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DCD供肾肾移植受者,采用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三联抗排斥免疫方案(FK506每次3mg,每日2次;MMF每次750mg,每日2次;泼尼松每次15mg,每日1次),术后即出现无尿,诊断为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术后35d发现尿量减少,移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急性排斥反应,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后,血清肌酐(Scr)升高,提示治疗无效,改为西罗莫司+FK506+MMF+泼尼松的四联方案(西罗莫司每次0.5mg,每日1次;FK506每次2mg,每日2次;MMF每次250mg,每日2次;泼尼松每次15mg,每日1次),并减少他克莫司剂量。改用方案后3d患者Scr逐渐下降至正常,至出院后未再出现排斥反应。患者随访至2013年4月移植肾功能稳定,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西罗莫司有利于DCD供肾肾移植患者肾功能早期恢复,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6例肾移植患者,31例在术后即开始应用西罗莫司,其中30例应用减剂量环孢素A(CsA)、西罗莫司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1例应用他克莫司、两罗莫司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5例在术后1个月内因CsA的不良反应而将CsA替换为西罗莫司,其中1例改为减剂量CsA、西罗莫司及泼尼松,3例改为西罗莫司、霉酚酸酯及泼尼松,1例改为西罗莫司及泼尼松。观察移植肾功能以及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等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8~40个月,有2例移植肾功能丧失,恢复血液透析,移植肾分别存活1.6年、1.8年;3例血肌酐>200μmol/L,发展成为慢性移植肾肾病;31例移植肾功能良好。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逆转;8例发生感染,经抗感染处理后全部康复;6例发生DGF,免疫抑制方案未做调整,术后14~80 d恢复泌尿。西罗莫司后的不良反应包括血脂升高、一过性白细胞减少及蛋白尿等。结论肾移植后采用西罗莫司与减剂量CsA和泼尼松联用可取得较好的免疫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患者感染血吸虫的报道较少,我院2000年收治1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13个月,无血吸虫感染史。于2000年1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后以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及泼尼松(Pred)联合用药预防排斥反应。术后7d,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22d,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d后逆转。  相似文献   

19.
郑飞  韩威  赵宁  王康里  王宇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2):825-825
病例1,男,61岁。因突发左下腹剧痛1d,于2003年5月急诊收入院。查体:全腹肌紧张,左下腹压痛、反跳痛。腹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诊断为消化道穿孔。急诊行剖腹探查,上腹正中切口(20cm),行小肠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切除回肠一段,见溃疡型肿物2个,分别为6em×5cm和3cmX2cm。前者穿孔,直径0.7cm;肿瘤浸透肌层达浆膜伴穿孔。免疫组化:CD3、CD43、CD7、CD56、TIA-1(+),CD20、CDl0、CD79a(-),Ki67(30%-50%)。诊断:回肠多灶性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伴穿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MMF)联合小剂量环孢素A(CsA)和泼尼松(Pred)治疗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慢性排斥反应的8例患者给予MMF1.5~2.0g/d、CsA2~3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