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一 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史家、哲学家和神学家们,都从基督教“失乐园”的神话中悟出了不少“上帝的启示”。他们不断地把人类生命意识的某些奥秘昭揭于世人。神学家以它来解释人类“原罪”的根由;哲学家又常把它当作人类知识和道德起源的启示。荣格就曾指出:“作为一种诅咒,圣经所描写的人的堕落将意识的曙光作为一种灾难给我们”。然而,描述着人类末日般灭顶之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兴起起过积极的作用。第一 ,基督教通过自然而认识上帝 ,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内心引向外部世界 ,为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铺垫了道路 ;第二 ,基督教把哲学引入神学来为其信仰论证及辩护 ,确定了理性的地位 ,有利于哲学家、科学家按照理性探索真理 ,为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第三 ,基督教会兴办学校 ,创立修会 ,组织学术著作翻译等 ,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自主性:一个概念的哲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斯多德、康德、马克思等人的自主性思想为我们树立科学的自主性观念奠定了基础。自主性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承认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与依赖、客体对主体的制约的前提下,人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主体特性之一。自主性的获得并不是在抽象意义上的观念性的显现,而是有着现实的社会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4.
主体意识的培养是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建构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认为,主体意识就是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它强调的是人对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自觉性,体现为人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主体意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理论研究认为,用静态抽象分析的方法,可把主体意识的内涵具体化为以下几个方面:自主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公民意识、人格意识、受动意识。文章分析了主体意识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认为完整界定主体意识结构应从逻辑和事实两个层面考虑,进而认为在实践中培养主体意识主要就是培养能力意识和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具有明显的基督教意识。主要体现为对天命的认可、受难意识的强调.以及宽恕、仁慈、和解等爱的品质的推崇。但莎士比亚绝不是简单地重构基督教圣经,向人们描绘一个神的国度,而只是借用基督教意象表达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基督教是在西力东渐的背景下传入近代中国的。因此,宗教文化与政治成为近代中国人看待基督教的两个重要视角。从宗教文化的角度看,曾国藩对基督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卫道"对抗到正视其宗教地位的过程;从政治的角度看,曾国藩主张承认传教特权、限制基督教约外侵权,最终希望修改传教条约。总体而论,曾国藩的基督教观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存在自身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丁光训是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他结合新中国的国情 ,重新思考了基督教传统教义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他对上帝和基督的根本特性做了新的界定 ,对神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做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诠释。他的思想反映了当代中国基督教发展的新道路和基督徒思想信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向前发展,各学科都在积极探求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课标》提出了音乐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了自主性学习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主题是想探索人权的基督教神学基础.<圣经>里就存在着人的价值、尊严和人权.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对圣经另类解读,开启了西方人权理论的主流法律理念.新教伦理与西方近代人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现代天主教教义则为当代人权理论提供了一种神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韩文化就其类型而言都是典型的儒家文化 ,与西方文化的代表基督教属于异质的文化类型。从文化角度看 ,近代基督教之所以能在中韩两国得到传播并有所发展 ,一方面是因为基督教与作为中韩社会正统意识的儒学具有些契合点 ,从而为基督教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另一方面 ,在思想上与基督教相对抗的儒学在 19世纪特定环境下的衰落 ,又为其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是西方哲学研究的主题,主体性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主体实体化到主体性反思的历程。在主体性反思的阶段,休谟、康德以及法国的结构主义者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列维纳斯从存在论角度阐释的主体性反思往往被忽略。列维纳斯运用存在、时间等概念阐释了存在只能置放于主体意识的瞬间,在瞬间中获得肯定性的真正存在。然而这种通过意识置放的存在也陷入了绝对化的形而上学,因为主体、存在、瞬间的结合建构了自身指涉的同一性,限制了主体、存在外在化的可能,因此列维纳斯通过存在论层面的主体性反思揭示出了主体性存在论的局限性,提出要走向他者。  相似文献   

12.
现代视野下的主体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发展人,而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培养人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培育和发展人的道德主体性,即以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人的道德人格完善、思想境界提升、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主体性德育正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逐步确立和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唤中成为当代德育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倡导并实践主体性德育就是要澄清并还原德育的主体地位,把德育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德育的实施逻辑向学生倾斜,把德育的内容向学生移近。让德育从天理回到人心,让德育从天上回到人间。  相似文献   

13.
近代西方的主体性美学转向对人的美感和审美意识的探究,相比于古代的那种专注于美本质研究的客体性美学,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主体性美学在现代遭遇了巨大的理论困境,因为它仍然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由何以可能”和“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一困局,在现代西方,以伽达默尔等为代表的美学家们对主体性美学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在对解释学对话、视域融合、艺术游戏等一系列概念的阐述中,伽迭默尔的解释学转向了一种主体间性的美学思路。实现了从主体性美学向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转向。  相似文献   

14.
卢卡奇早晚期主体性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但早期和晚期表现不同。在早期他认为:人及其历史是真正的主体,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以主体为基础的主观辩证法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个自在的过程,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和"同一"的结果;意识等同于实践,无产阶级意识是历史的真正动力。在晚期,他对自己早年理论进行了彻底清理,认为:人及其历史是一个客观的发展过程,自然先于社会而存在;客观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历史是一个自在的过程;劳动实践是存在总体的核心范畴,阶级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原则是近现代理性哲学的一块基石。它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站在主体的立场上,用作为主体的眼光去审视作为客体的对象,并思考在与客体的关系中“应如何”的理性原则。由于现代人对主体性原则的误读与滥用,使得人的价值理性日益萎缩和边缘化,从而导致价值理性的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只有当人的主体性原则回归于价值理性,将追求幸福与追求美德统一起来时,才能把人从现代性的陷阱中拯救出来。  相似文献   

16.
张芸  程茜 《东方论坛》2007,(1):33-39,118
反讽思维的发展与主体意识的发展同步.苏格拉底的反讽首次表现了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摆脱了外在规定性.浪漫派反讽理论极大地扩大了反讽使用的范围,强调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自觉、反思和自由.随着主体意识对宗教、伦理价值体系的质疑,现当代文学文本中出现了反讽的多元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译主体性研究摒弃见物不见人的研究模式,重点研究翻译主体、翻译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以人为本,因此可将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应用于翻译主体性研究。通过尝试,我们看到翻译是交际过程,也是认知过程,还是语言文化交流和译入方语言文化建构过程。不同过程有不同的翻译主体。主体意识主要表现为作者的创作意识、译者的认知意识和对两种语言文化的操纵意识、读者的接受意识。对翻译主体和翻译主体意识的研究,汇成翻译主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臣民文化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顺从思想和"官本位"思想,造成臣民文化中人的主体性被抑制。公民文化是一种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以参与型为主导的复合型政治文化。在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进程中,只有以公民文化为价值取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完善法制和民主政治思想,发展市场经济,培养公民主体意识,合理借鉴与吸收西方公民文化,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宣示了"主体的黄昏"和主体死亡,并对实践主体性提出质疑。传统主体理论的"二元模式",使主体面临被消解的困境;主体的内向性矛盾将问题指向主体的生成性;主体的实践性和社会历史认知成为实践主体理论的必然生长点。本文通过揭示实践主体性面临的挑战,来探讨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和主体存在方式,以此批判"主体的黄昏"的否定性判断。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实现的关键在于文化自信的培育对象由被动盲目的他律客体转变为自觉主动的自律主体。文化自为以文化的反思性认知和创造性引领为核心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主体摆脱未展开的感性状态,走向理性自觉的发展阶段,推动民族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觉自信。文化主体身份意识的确认、文化黏性的增强和文化话语权的提升是文化自为证成文化自信的内在理路。而激活个体主体性、凝聚集体主体性和锻造话语主体性则是文化自为对文化自信的主体化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