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解甘草甜素对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用强力宁(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对18例CAH患者PBMC产生IL-6、TNF-α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强力宁可使PBMC产生IL-6、TNF-α的能力减弱;而且PBMC产生IL-6、TNF-α的能力降至最低(接近正常)时所需的剂量在CAH活动期明显低于稳定期(P<0.01)。提示用强力宁治疗CAH时应根据不同病程调节剂量。研究尚发现强力宁可能具有诱生PBMC膜产生可溶性IL-6受体的作用,从而中和了培养上清液中的IL-6。上述结果可部分解释其治疗CAH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李昌平  刘厚钰 《上海医学》1995,18(9):511-513
为了解甘草甜素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影响,用强力宁对18例CAH患者PBMC产生IL-6,TNF-α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强力宁可使PBMC产生IL-6,TNF-α的能力减弱;而且PBMC产生IL-6,TNF-α的能力降至最低时所需的剂量在CAH活动期明显低于稳定期。  相似文献   

3.
测定26例哮喘患者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TXB2、6-keto-PGF1α、TNFα、IL-8、IL-10的水平,并对其肺泡巨噬细胞(AM)进行加药培养。结果显示,哮喘患者血浆、BALF中TXB2、TNFα、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6-keto-PGF1α与正常人无差异,BALF中IL-10水平低于正常人。患者BALF中TXB2、TNFα水平与其FEV1、V50呈负相关。AM加入不同的药物培养后,与空白组比较,抗原组TXB2、TNFα的释放增加;治疗浓度氨茶碱组TNFα释放下降,IL-10的释放增强;地塞米松组TXB2、TNFα的释放下降。IL-10的释放增强;红霉素组TNFα、IL-8的释放下降。提示TXB2、TNFα、IL-8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促炎作用,IL-10起抗炎作用,氨茶碱、地塞米松、红霉素具有抑制巨噬细胞分泌促炎因子的作用,而抗原具有激发AM分泌促炎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肠缺血--再灌流过程中肠源性INFα和IL-6表达的规律并探讨介导肠源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因素。方法:采用RT-PCR和RIA的方法检测了肠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小肠组织TNFα和IL6mRNA表达及其蛋白含量的变化,并测定组织丙二醛(DMA)含量及肠静脉血浆LPS浓度。结果:正常情况下小肠TNFα和IL-6mRNA令有少量表达,肠缺血1h ̄1.5h,表达已开始增加,再灌流0.5 ̄1h,表达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孢地秦对正常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败血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小鼠PM,体外给药,分离细胞培养上清。生物检测法测定TNFα,ELISA法测定IL6;RTPCR方法检测mRNA的表达。结果:头孢地秦使正常小鼠PM培养上清中TNFα的活性降低,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PM48h培养上清中TNFα活性升高。200mg/L的头孢地秦对正常小鼠PM的TNFαmRNA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感染小鼠TNFαmRNA表达没有明显影响。头孢地秦抑制正常小鼠PM48h培养上清中IL6的产生,明显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PM培养上清中的IL6。头孢地秦对IL6mRNA表达的影响与细胞因子的改变一致。结论:头孢地秦对正常和感染状态下小鼠TNFα和IL6产生的影响不同,其对mRNA表达的影响与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家兔胃粘膜中及细胞膜中的表达及细胞定位。方法 采用家兔CPB模型,运用反转录PCR及ELISA的方法,结合血浆中TNF-α,内毒素浓度的变化,探讨了TNF-αmRNA的及细胞定位的规律。结果 (1)CPB过程中TNF-αmRNA在胃肠道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CPB过程中胃肠道组织中的TNF-α呈不同程度的增高,而且胃肠  相似文献   

7.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狭缝印迹分子交发技术,研究17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IFN-γ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发现存3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的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病程处于稳定期的MS患者IFN-γ和TNF-α的mRNA表达恢复正常水平,但IL-2mRNA仍保持高水平,此结果表明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参与MS发病过程,并可作为  相似文献   

8.
郭征  胡蕴玉 《医学争鸣》1997,18(2):101-104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异种骨转移局部的表达及细胞定位。方法:将经过一定化学处理的牛松质骨载体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内,于术后5,10和20d取材,制备石蜡切片,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植骨局部TNFα mRNA的表达与细胞定位。结果:①术后5,10和20d,植骨局部均有TNFα mRNA的阳性表达,以10d时阳性表达率最高(P〈0.05);②阳性反应细胞在载体周边呈散在局灶性或弥漫性分布;③  相似文献   

9.
肾小球内皮细胞IL-8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肾小球内皮细胞产生IL-8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加入重组IL-1β及TNFα,观察培养人肾小球内皮细胞IL-8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不加任何刺激条件下,肾小球内皮细胞IL-8mRNA有弱的表达,当分别加入IL-1β(25ng/ml)和TNFα(10ng/ml)刺激24小时后/IL-8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结论肾小球内皮损伤可以导致IL-8表达增强,从而引发肾小球局部的炎症效应。  相似文献   

10.
干燥综合征病人小涎腺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5种细胞因子在干燥综合征(SS)病人自身免疫性小涎腺炎的发生和破坏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24例唇腺活检标本,常规石蜡包埋保存、切片,用酶标记双重原位杂交方法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α(PDGFα)和PDGFβ等5种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S病人唇腺中所有细胞因子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原发SS组唇腺的TNFα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继发SS组。炎症不同时期细胞因子表达的种类不同。同时表达两种细胞因子的细胞仅见于唇腺中浸润的单个核细胞。腺泡上皮细胞中表达TNFα发生在间质淋巴细胞浸润之前。病人唇腺中IL-6阳性者血清中的ANA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者。结论原发SS的发病过程可能是某些始动因子活化了易感人群的腺泡上皮细胞,使之分泌TNFα。TNFα又引起IL-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导致小涎腺的炎症和破坏。  相似文献   

11.
细胞因子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粘附分子的调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调节作用。方法用rhIL-1β(25ng/ml)或rhTNFα(100ng/ml)与系膜细胞共同孵育4、8、16及32小时,然后用Northern杂交检测该细胞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并用细胞ELISA检测它们的蛋白质表达。结果未予任何刺激的对照组,系膜细胞仅低水平表达ICAM-1、VCAM-1mRNA和蛋白质。rhIL-1β或rhTNFα刺激后,系膜细胞上这两种细胞粘附分子mRNA的表达,均迅速上调(仅TNFα刺激ICAM-1mRNA表达高峰在8小时,其余均在4小时),蛋白质表达也显著增加(P<0.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可能通过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ICAM-1和VCAM-1而参与肾小球肾炎发病。  相似文献   

12.
了解炎症性细胞因子在内毒素诱导的器官损伤中的表达,并探讨地塞米松和异丁苯丙酸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人内毒素血症体外全血中地塞米松、异丁苯丙酸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蛋白及mRNA表达的量效关系;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和狭缝杂交法观察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肺损伤组织中,两药对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吞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α蛋白与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内毒素刺激体外培养的人全血TNFα浓度明显增加;地塞米松(>10-8mol/L)对其具有明显抑制效应;异丁苯丙酸浓度在10-9~10-7mol/L时有抑制效应,浓度>10-4mol/L时为刺激效应。注射内毒素后鼠肺组织中TNFα、IL-1β、MIP-1α的mRNA含量随内毒素剂量增大而增加,峰值分别在2、6、12小时。两药能明显降低肺组织中伊文斯蓝含量(t分别为2.80和7.31,P均<0.05),对这些炎症性细胞因子的mRNA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TNFα、IL-1β、MIP-1α是内毒素介导的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介质,地塞米松、异丁苯丙酸通过抑制这些细胞因子表达,对内毒素诱导的器官损伤起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AA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因子在AA患者中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应用ELISA法及APAAP法对38例初治AA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的G-CSF、IL-6、TNFα、IFNα及IL-8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及HLA-DR表达。结果:AA患者外周血CD4减低,CD8增高,CD4/CD8减低或倒置,HLA-DR抗原表达率增高。AA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增高。G-CSF与CD4及CD4/CD8呈正相关而与IFNα呈负相关,IL-6与白细胞数及CD4呈负相关,TNFα与CD8呈正相关而与CD4/CD8呈负相关,IL-8与CD8及HLA-DR呈负相关,证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激活的CD8细胞可以抑制造血,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因子紊乱最终引发AA。  相似文献   

14.
头孢地秦对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孢地对正常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败血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小鼠PM,体外给药,分离细胞培养上清。生物检测法测定TNFα,ELISA法测定IL-6;RT-PCR方法检测mRNA的表达。结果:头孢地秦使正常小鼠PM培养上清中TNFα的活性降低,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PM48h2上清中TNFα活性升高。200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细胞内T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10^6CFU疫苗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W剖杀小鼠,分离肝脏,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NF-αmRNA表达。结果 疫苗免疫,尾蚴攻击后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细胞内TNF-αmRNA表达显著加强。结论 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HDV(+)重型肝炎外周血中TNF、IL-1及IL-6变化状况。方法 分离16例HDV(+)/HBV(+)重型肝炎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EIA法则TNF,IL-1参照Mizel法,IL-6参与OkudaMuraguchi,以21例HDV(-)/HBV(+)重型肝炎为疾病对照,20例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 两且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及PBMC上清中TNF、IL-1及IL-6均非常显著升高,与献  相似文献   

17.
哮喘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5表达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研究了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用RT-PCR半定量测定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支气管组织白细胞介素5(IL-5)mRNA表达量。结晶显示哮喘豚鼠EOS及IL-5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及地塞米松干预组显著升高,PBMC中IL-5mRNA表达量与支这组织IL-5表达及外周血EOS计数成正相关。提示哮喘豚鼠PBMC、IL-5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8.
肺纤维化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纤维化大鼠肺局部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肺泡巨噬细胞的关系。方法:对比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动态变化。二种细胞因子检测分别采用ELISA和生物活性法。结果:①BALF中TNF-α于第1d增高,第3d达高峰,其高峰时间先于AM源TNF-α;BALF中TNF-α与其中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②BALF中PDGF与AM源PDGF同步于第7d达高峰,与AM总数呈正相关。结论:AM释放高水平TNF-α、PDGF;BALF中也存在TNF-α、PDGF,且呈动态变化;BALF中TNF-α可能还来自AM外的其它细胞,如PMN,而BALF中PDGF则可能主要来源于AM。  相似文献   

19.
细胞因子调节单个核细胞CD11b抗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碱性磷酸酶标记ABC-AP(ABC-AP)法显示,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γ-干扰素(IFN-γ)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CD11b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4种细胞因子中有3种对单个核细胞表面CD11b抗原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作用,强度依次为IL-6〉IL-1〉TNF;IL-1还有使  相似文献   

20.
山莨菪碱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TNFα,IL—8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654-2)对内毒素致伤急性损伤(ALI)大鼠的防治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观察654-2对ALI大鼠血气分析和肺组织损伤的影响。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8mRNA表达和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TNFα、IL-8含量的改变。结果 654-2干预后可减轻ALI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减少肺组织TNFα、IL-8mRNA表达及其肺组织匀浆含量。结论 654-2可能通过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