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胸段食管癌常见的转移方式,约占30%[1].本研究分析2002年4月~2005年4月间胸段食管癌首程治疗后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7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55例放射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比较食骨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55例食骨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和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综合组),单放组共31例,采用常规视野放疗,综合组共24例,放疗方法同单放组,化疗采用DF方案。全部病例均随诊3年以上,失访4例,随访率为92、7%。结果:食骨癌原发灶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综合组好于单放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组与单放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8%、29.1%、8.3%和41.9%、9.6%、0。综合组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且无严重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食骨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规律。方法对156例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9.0%,转移度为13.28%,跳跃性转移率为3.8%。胸中段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上段和下段(P〈0.05);蕈伞型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其他3个类型(P〈0.05);肿瘤浸润至浅肌层后,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但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长径、患者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分型及浸润深度明显相关。胸中段癌转移率较高。蕈伞型转移率较低,浸润达浅肌层后,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术后放疗效果。方法选取6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胸上段14例,胸中段27例,胸下段2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者38例,病灶大小:<3 cm者35例,≥3 cm者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食管癌根治术配合术后放疗,回访3年,观察65例患者治疗转归及不同部分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术后放疗疗效,对病灶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在者采用食管癌根治术联合术后放疗后,60例(92.31%)肿瘤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回访3年期间,1年生存率为76.92%(50/65),3年生存率为58.46%(38/65)。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胸中段及胸下段食管癌以腹腔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多见,且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胸上段及胸下段食管癌。病灶<3 cm及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病灶≥3 cm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术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术后联合放疗,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重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约占食管癌患者的20%左右,预后差[1,2]。我们总结了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13例,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患者生存情况,为今后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3年1月1日至1995年4月31日在我院确诊为食管癌锁骨上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部分病人术后及放疗后锁骨上出现转移性肿大淋巴结,治疗效果较差。我们自1997年6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微波热疗联合放疗、化疗治疗乳腺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人49例,效果较为满意,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肿瘤侵及深度(T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9例胸段食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0.7%,淋巴结转移度为46.9%。肿瘤长度之间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侵及深度之间淋巴结转移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与肿瘤侵及深度相关,与肿瘤长度无关。  相似文献   

9.
姚红  马红梅 《天津护理》2014,22(5):402-403
总结51例非小细胞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局部放疗联合热疗的护理,热疗前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全面连续性的观察和护理;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全面优质的护理对于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控制肿瘤生长,减轻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胸段食管癌的术后并发症防治以及可行性。方法将该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所收治的10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对其进行X线断层扫描(C T )加彩超的常规检查,其中有31例患者疑似下颈部淋巴结转移,对其给予三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结果在31例疑似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有27例被确诊为下颈部淋巴结转移(87.1%),其中胸下段癌、中段癌、上段癌的转移率分别为80.0%、92.9%、83.3%,它们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出现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25.0%,有20例患者被诊断为喉返神经链的淋巴转移,其转移率为64.5%;在术后2年的随访中,患者的生存率为46.2%,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41.9%。结论在对下颈部淋巴结的转移与否进行判断的过程中,CT加彩超的常规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因此可以将其用在胸段食管癌的术前常规检查的过程中,此外,利用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方式来对胸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会出现声嘶、呛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危险。本院对52例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淋巴结转移是食管鳞癌的主要转移方式,腹腔淋巴结是胸段食管癌常见的淋巴结转移区域。收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Ivor-Lewis术式和Akiyama术式的997例患者的腹腔区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情况,并且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会出现声嘶、呛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危险.本院对52例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淋巴结跳跃转移(nodal skip metastasis,NSM)是食管癌的一种特殊转移方式,指肿瘤原发部位附近的淋巴结不存在转移而远处区域淋巴结存在转移的现象。因其在食管癌患者中较为常见,是肿瘤侵袭范围扩大的表现且难以预测,故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NSM的定义方式主要包括日本食管协会(Japanese Esophageal Society,JES)标准、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标准和解剖间隔标准,其发生、发展与食管特殊的解剖结构和淋巴引流等因素有关。NSM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发生风险与肿瘤位置、T分期、N分期等因素有关。然而,既往报道的NSM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影响仍有较大争议。因此,确定其最佳定义标准、探索其转移机制、研究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寻找合适检测手段对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求诊断肺癌锁骨上转移的最优免疫组化(IHC)指标。方法在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前提下,对临床上135例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淋巴结活检,选取7个抗体进行检测。将135例患者分为两类,A类110例,B类25例。其中A类又包括:通过组织学分析显示存在肺内原发病灶的14例;通过细胞学检测显示存在肺内原发病灶的43例;通过临床放射学分析显示存在肺内原发病灶的53例。B类,通过组织学分析证明存在肺外病灶的25例。待检抗体包括CK7、CK20、EMA、CEA、TTF-1、SPB以及波形蛋白。结果单个抗体在推断肺内原发病灶过程中所表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CK7(90.0%、56.0%),CK20(98.0%、40.0%),EMA(90.9%、4.0%),CEA(80.9%、36.0%),TTF-1(62.7%、100.0%),SPB(65.6%、100.0%),波形蛋白(60.9%、60.0%)。四联抗体(CK7、CK20、TTF-1、SPB)表现出了最高的灵敏度(85.0%)和特异度(100.0%),这使得肺癌在临床上有很高的检出率(80.0%)。结论循证医学理论前提下分析研究IHC结果对指导外科病理学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结肠直肠癌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1],但在我国其发病率却表现出升高的趋势,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在美国,约20%的结肠直肠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发生肿瘤远处转移[3],部分患者可因转移性症状就诊.本研究报告了一种结肠癌不常见的转移方式,患者表现为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食管癌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位置、浸润层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2006年间我院32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位置越低,浸润层次越深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越高。结论:食管癌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位置、浸润层次成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胸段食管癌631例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文娣  温登瑰  魏丽珍  王雷 《临床荟萃》2011,26(10):851-853
目的分析影响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探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针对631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揭示主要病理改变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结果 631例中有淋巴结转移284例,转移率为45.0%,淋巴结转移度为15.9%(673/4 239)。食管癌胸上段、胸中段及胸下段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6%、44.9%和50.5%。肿瘤部位越向下、长度越长、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可见跳跃性转移和双向性转移。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肿瘤长度和浸润深度有关,与分化程度无关。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50例,记录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病理资料,分析年龄、性别、病变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长度(肿瘤长径)等可能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有关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结果150例食管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患者为60例,转移率为40%。单因素χ2检验显示,在不同肿瘤分化组和肿瘤长径组,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8,P<0.001;χ2=12.06,P=0.002);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肿瘤浸润深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长径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长径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治疗应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