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邓文超  高志峰 《新农业》2013,(11):36-37
猪圆环病毒(PCV)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是迄今发现最小的动物病毒。PCV有Ⅰ型(PCV1)和Ⅱ型(PCV2)两个基因型。其中PCV1无致病性,而PCV2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体。PCV2主要侵袭猪的免疫系统,干扰和破坏免疫抗体的产生,导致PCV2与其他多种病原混合感染而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病原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圆环病毒是单链环状DNA病毒,有2种不同的血清型:猪圆环病毒1型和猪圆环病毒2型.现有研究表明PCV1暂无致病性,PCV2则被认为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病的主要病原.许多国家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受到重大的影响.对PCV病原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2型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5,(9):57-60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主要病因。目前流行的PCV2被分为PCV2a和PCV2b两个亚群。北美和其他国家PCVAD的暴发通常与主要基因型从PCV2a转变为PCV2b有关。本文对圆环病毒2型的分子结构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分子差异和致病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在屠宰前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引起仔猪断奶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和母猪的繁殖障碍等,还可导致猪群严重的免疫抑制。1流行与传播不论有无猪圆环病毒病(包括PMWS)的国家,PCV2都被认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毒。PCV2和PMWS的感染也存  相似文献   

5.
杨光梅 《农技服务》2014,31(7):174-174
<正>20世纪90年代,许多国家在一些猪体内检测到了一种新型猪圆环病毒(PCV)。PCV发病率可达50%,死亡率可能因猪场条件、继发感染情况而不同,一般在5%70%[1]。该病对养猪业的危害较为严重,现就猪同环病毒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以增强其对该病的防治意识。1病原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原为PCV,隶属网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目前已知动物病的毒中最小。PCV分为2种血清型,即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其中PCV1无临床致病性,广泛存在于正常猪体内;PCV2对各品种、各年  相似文献   

6.
嵌合猪圆环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构建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嵌合病毒,并为PCV2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PCV1基因组为骨架,将其衣壳基因替换为PCV2衣壳基因,来构建嵌合猪圆环病毒(PCV1-2)DNA克隆,将PCV1-2 DNA克隆转染PK-15细胞以获得拯救病毒PCV1-2,并测定PCV1-2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特性.[结果]酶切和序列测定显示成功构建出PCV1-2 DNA克隆;免疫荧光试验和PCR检测显示成功获得拯救病毒PCV1-2,其效价达到1060 TCIDs0/mL以上;一步生长曲线显示PCV1-2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特性与其亲本病毒近似.[结论]成功构建了1种具有较高体外增殖能力的嵌合猪圆环病毒.  相似文献   

7.
猪2型圆环病毒福建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猪圆环病毒GenBank中登录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特征,设计引物对福建省某地疑似PCV2感染病例进行检测。对阳性病料进行猪圆环病毒分离鉴定,得到一株PCV2,命名为FJ11株。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病毒在国内外广泛流行,该病毒能降低猪体免疫力,引起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或并发感染。猪圆环病毒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为提高猪圆环病的防治率,本实验采用从病料中分离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并接种于PK-15细胞,经过3次传代培养,至进一步纯化病毒株,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猪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近几年来给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1病原猪圆环病毒(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病毒。该病毒科是国际病毒分类学会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的新增病毒科。目前PCV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其中后者为主要的致病型。  相似文献   

10.
2017年龙海市收集35头病死猪的扁桃体、肺脏、脾脏等组织,送到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验室,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对猪瘟病毒(CSF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35份样品中猪瘟病毒(CSFV)单一感染阳性6份,阳性率为17.14%;猪圆环病毒2型(PCV2)单一感染阳性9份,阳性率25.71%;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13例,混合感染率为37.14%。猪瘟病毒(CSFV)总阳性19份,总阳性率为54.28%;猪圆环病毒2型(PCV2)总阳性22份,总阳性率为62.85%。可见,龙海市部分猪场存在猪瘟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且此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较为严重,相关业者务必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以人工合成 PCV2 Cap蛋白表位的串联多肽作为抗原免疫 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瘤杂交技术获得了1株稳定分泌抗PCV2-rCap 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670#。该株杂交瘤细胞诱导同品系小鼠产生的腹水抗体效价为l∶100000。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株单抗可与表达原核 PCV2 PET32a-ORF2重组蛋白、真核表达 ORF1-ORF2串联蛋白及 PCV2全病毒细胞培养物反应;间接 ELISA证明该单核可与 ORF1-ORF2串联蛋白结合;IFA结果表明,该单抗可与天然PCV2病毒结合。该单抗的制备为 PCV2抗原表位分析及分子诊断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参照GenBank收录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组全序列选择保守区域设计合成了引物及其探针,并对其进行了筛选;对荧光定量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TaqM 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临床采集的组织病料进行了检测,并与常规PCR检测方法作比较.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可达3×101拷贝.μL-1,比常规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10倍,而与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没有交叉反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适合于PCV2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病是最近10多年来才发现的一种新的猪病。研究表明,Ⅱ型猪圆环病毒(PCV-2)不仅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病原,而且能够引起多种猪病。近年来,由PCV-2引起的疾病主要有PMWS、猪皮炎及肾病综合征、猪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等。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由PCV-2引起的疫病呈上升趋势,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讨有效控制该病的方法,特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制措施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Ⅱ型及鉴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于圆环病毒科,该病毒有2个血清型:PCV1和PCV2.PCV1广泛存在于猪体内,无致病性;PCV2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一系列猪的综合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和成年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等,对养猪业危害严重.为了深入了解PCV2致病因素,建立快速鉴别诊断技术,综述了PCV2的猪圆环病毒病及其相关致病因素和目前应用诊断技术研究情况,为研究探讨PCV2的发生和诊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2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 PCV2),是感染猪Sus scrofa domestica的一种单链DNA病毒。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于PCV2感染猪的筛选和疾病预防非常重要。根据PCV2 ORF2基因保守区,设计了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利用SYBR Green作为荧光染料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PCV2的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每微升的最低检测限低至101拷贝DNA。利用该方法对34份PCV2阳性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符合率为100%,明显高于普通PCR方法的50.0%。因此,本研究建立的PCV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工具。图4表4参26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遗传变异特性。[方法]使用细胞传代的方法对 PCR检测为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 PCR、IFA进行初步鉴定,并特异性扩增出该分离病毒的全基因组,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该研究成功分离出1株 PCV2毒株,并命名为201105ZJ株;该分离株能在 PK15细胞上增殖,特异性 PCR检测可扩增出特异性片段,经 PCV2阳性血清作用后,呈现特异性免疫荧光,其 TCID50偏低,为102.67;基因组全长1768bp,与13株参考毒株的序列同源性介于94.1%~96.8%;与 AF055392PCV2a的同源性最高,为96.8%;分离株201105ZJ 和AF055392属于基因型 PCV2a,与 PCV2c基因型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该研究中201105ZJ分离株的遗传变异特征对于疫苗的研发、PCV2致病机理的研究和华东地区 PCVAD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来自2006年猪病流行爆发地的组织样品进行多种病毒的检测,确定引起本次流行的致病病原及PRRS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RT-)PCR对采集的样品进行PRRSV北美型和欧洲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HE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以及瘟病毒的检测,对PRRSV阳性的进行ORF5的序列测定并分析。【结果】检测到16份PRRSV北美型阳性样品,PCV2阳性样品2份,其它病毒均未检到。PRRSV ORF5序列分析表明笔者分离到的PRRSV株可分为2个群。【结论】(1)PRRSV与2006年肆虐中国养猪业的猪病流行有直接关系;(2)2006年PRRSV流行株主要是以JX0612株为代表,但不同遗传特征的PRRSV也在流行。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2型的PCR快速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基因组序列,设计了2段特异性核苷酸引物.通过对已知PCV2和对照病毒(PCV1、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的PCR扩增,证明所设计的引物可用于PCV2的特异性PCR检测.采集来自江苏扬州和泰州地区的157头份临床门诊病料(每头份均为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双份病料)进行PCR检测,发现仅从腹股沟淋巴结检出PCV2的占21.65%,仅从脾脏检出PCV2的占7.64%,从脾脏和淋巴结均可检出PCV2的占41.40%,其中扬州市地区感染率为73.47%,泰州地区感染率为66.10%.通过对扬州某屠宰场的32份腹股沟淋巴结的检测,结果表明临床健康猪的PCV2隐性感染率也高达71.88%.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各地当前流行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型差异、出现的时间、致病性及其今后流行趋势。【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PCV2核苷酸全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广西不同市(县)采集的猪组织样本(脾脏、肺脏、淋巴结、流产胎儿)中成功克隆获得34株PCV2 ORF2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获得的34株PCV2中有9株ORF2基因全长为705bp,1株为696bp,其余的为702bp;经遗传进化分析,发现PCV2可以分为PCV2a、PCV2b、PCV2c、PCV2d、PCV2e5个基因型,在34株PCV2ORF2基因中,有7株属于PCV2d型,1株属于PCV2e型,25株属于PCV2b型,未发现PCV2a和PCV2c型,而新发现的GXHP-2不归属于任何一个基因型。【结论】广西目前流行的PCV2有PCV2b、PCV2d、PCV2e3个基因型,其中以PCV2b为主。  相似文献   

20.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序列,经DNAstar生物学软件和BLAST序列分析,利用Oligo6.0软件分别设计并合成了4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在初步优化单项PCR反应退火温度和反应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检测CSFV、PCV2、PRRSV和PRV的多重PCR诊断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CSFV、PRRSV、PCV2和PRV的阳性率分别为46.7%、43.3%、53.4%、10.0%,其中,PRV与PCV2、CSFV与PCV2和CSFV与PRRSV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6.7%、36.7%和10.0%;PRV、PCV2和PRRSV单一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3%、10.0%和33.3%.说明所建立的多重PCR诊断方法,可以应用于CSFV、PRRSV、PCV2和PRV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