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关节疾患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尽管疗效确切,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发生骨溶解和假体无菌性松动等并发症的风险不容忽视[1-2].研究结果证实人工关节置换术后10年约有10%的患者发生了假体周围骨溶解及假体无菌性松动,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翻修手术[3].约20%的全关节置换患者在术后随访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像学证据[3-4].在人工关节假体失败的原因中无菌性松动占75%[5],因此,骨溶解导致的无菌性松动已成为人工关节翻修手术的最常见原因,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难题[6].  相似文献   

2.
人工关节磨损颗粒生物学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许多晚期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然而术后发生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使人工关节面临翻修的难题.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由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旁骨溶解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磨损颗粒的特性与其引起的生物学反应密切相关.该文就磨损颗粒的分类,大小、形状及其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人工关节松动的药物和基因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主要并发症,它严重阻碍了人工关节的推广应用.目前,虽然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假体设计的不断改进,假体使用年限也相应延长;  相似文献   

4.
人工关节置换术(TJA)是临床治疗各种终末期关节疾病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随着手术量的增大,其并发症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假体无菌性松动,严重影响了假体的使用寿命,需要进一步行翻修手术。因此,如何提高假体无菌性松动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将对评估假体磨损状态、延长假体寿命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在此,本文对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早期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终末期关节疾病普遍而有效的方法,能极大地改善患者的活动功能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术后出现的假体无菌性松动严重影响了人工假体的使用寿命.目前,对于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具体原因仍不明确,各种非手术治疗的疗效也并不显著,大多数患者需行翻修手术[1].  相似文献   

6.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骨关节疾病和老年股骨颈骨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已应用于临床半个多世纪,它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尽管该治疗手段疗效确切,但术后远期的主要并发症-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已成为人工关节翻修手术的常见原因<'[1]>.为此,无菌性松动,已成为关节外科医生所必须面对的课题.近年来对无菌性松动的标志物研究,为早期正确诊断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提供一个有力补充;同时对假体无菌性松动进行早期合理的药物干预,有望成功抑制骨溶解和松动的发展并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OP)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健康问题,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该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套的关节假体被植入,但是该手术后10年时因无菌性松动导致的关节失效翻修累积超过12%。但OP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远期无菌性松动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我们拟从手术方式的选择、人工关节远期无菌性松动的机制和抗0P药物的作用来探讨OP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远期无菌性松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晚期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发生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目前面临人工关节翻修主要原因.人工关节远期松动最常见的原因是假体磨损产生的颗粒诱发假体周围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并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大量研究表明,磨损颗粒刺激假体周围的巨噬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同时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抑制骨形成.  相似文献   

9.
无菌性松动是指人工关节假体在无感染或外部创伤的情况下与骨骼之间发生松动,是初次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后失败和翻修手术最常见的原因,充分了解无菌性松动的发生机制对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研究表明,磨损颗粒在无菌性松动发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磨损颗粒在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机制,阐述磨损颗粒产生的影响因素,介绍目前抑制或预防磨损颗粒生物学反应的药物疗法,以期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晚期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发生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是目前面临人工关节翻修主要原因。人工关节远期松动最常见的原因是假体磨损产生的颗粒诱发假体周围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并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大量研究表明,磨损颗粒刺激假体周围的巨噬细胞、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同时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抑制骨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假体材料的不断改善及技术的发展,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各种严重关节疾病、重建关节功能的重要手段。据统计,2015年国内行关节置换的数量近40万,且以25%~30%的速度逐年递增[1]。另有文献[2]报道,70%的翻修手术是由无菌性松动引起的,且近年来翻修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渐进性骨溶解及假体松动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引起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主要包括手术方式、材料性质、假体与骨组织的嵌合及磨损颗粒等,而磨损颗粒在假体松动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12.
无菌性松动是目前假体翻修的最主要原因,目前的髋关节翻修手术中有三分之二因为无菌性松动,膝关节翻修中二分之一因为无菌性松动[1].关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有多种假设和学说,但这些假设多数是建立在经验观察,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报道等基础上.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学说,由此可以看出假体无菌性松动是有诸多的因素造成,绝不是一个单一的病因学说.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生物学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防治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药物防治研究领域,二膦酸盐类化合物在体内外试验及临床观察方面均证实具有正面效应,有望成为防治无菌性松动的有效药物。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防治无菌性松动的研究呈正反两方面意见,实验研究方面认为其具有正面效应,临床观察方面则认为其可能增加翻修的危险。其他药物如他汀类、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红霉素、血管生成抑制剂沙利度胺、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己酮可可碱、N-乙酰半胱氨酸等均证实可有效防治假体无菌性松动。基因治疗主要采用腺相关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和自杀基因三种方式,研究认为这三种基因治疗方式均可有效防治假体无菌性松动。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假体选择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假体选择. 方法 1995年1月~2002年6月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33例(33髋),其中男7髋,女26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22例,感染后松动8例(其中2例合并窦道形成);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3例,不伴有假体中心性脱位.对无菌性松动和股骨头磨损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13例,生物固定型假体12例,股骨侧翻修假体均选择骨水泥固定型广泛涂层假体,8例感染患者均行一期骨水泥固定型全髋置换. 结果随访6个月~7年6个月,平均3年11个月.2例出现X线透亮带,但无临床不稳;4例遗留持续性疼痛,无假体脱位、断裂.本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24~47分(平均38.6分),上升为术后的68~88分(平均82.4分),满意率87.9%. 结论无菌性松动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髋臼侧翻修假体可选择骨水泥型假体、也可选择生物型假体,股骨侧翻修假体均选择骨水泥固定型广泛涂层假体,感染后的翻修选择骨水泥假体较好.  相似文献   

15.
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接受翻修手术的病例,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期失败的原因和特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05年6月间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接受翻修手术的病例78例.其中全髋置换术后翻修42例,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36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5年以内翻修的共36例,5年以上翻修的42例.[结果]在早期失败(5年以内)的病例中,失败原因主要是感染(16例),其次是假体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和机械性失败.在晚期失败(5年以上)的病例中,失败原因主要为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结论]感染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松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原因是晚期无菌性松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这一临床难题,我们以现有人工关节假体为模型,通过与现代材料科学、磁学及医用物理医学理论相结合,在人工关节假体中加入钕铁硼永磁材料,利用磁悬浮的工作原理,通过减少关节承重面的负荷,减少关节接触面的摩擦磨损,旨在从根本上减轻引起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磨损问题,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征及具有较好远期疗效的人工关节.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假体周围骨溶解导致的假体无菌松动 ,松动的机理还不完全清楚。随着骨代谢研究的进展 ,调节破骨细胞形成和功能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 (TNFs)新成员 :骨保护蛋白 (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RANKL)及其受体 (RANK)相继被发现 ,它们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松动中的作用成为人工关节研究的新热点[1] 。本研究拟建立界膜多核巨细胞分离培养法 ,并初步探讨RANK在多核巨细胞上的表达。1.资料和方法 :(1)界膜多核巨细胞分离培养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松动病人的界膜经手术翻修取得。新鲜界膜…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仍是影响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理化性质稳定的各种磨损颗粒与界膜周围的细胞接触或被吞噬后,可出现细胞凋亡甚至细胞坏死.近年许多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凋亡相关途径参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病理过程,假体周围组织中存在的细胞凋亡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该文就细胞凋亡与假体无菌性松动之间的关系,以及病理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各种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有关各种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结果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影响因素主要有机械学和生物学两类。机械学因素主要包括假体材料、形状和尺寸、假体固定方法(包括表面处理)、临床安装、界面微动、应力遮挡、假体磨损、界面密封程度、假体周围高液压等;生物学因素主要包括磨损颗粒种类和大小、细胞活化反应、细胞因子释放、酶类激活、对磨损颗粒的致敏反应等。目前有效防治无菌性松动的措施主要有改进人工关节材料及设计、改善人工关节固定技术、注重手术操作技术及应用药物治疗等。结论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仍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应予充分重视,并进行合理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与股骨上端匹配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15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156例松动、疼痛病人随访,其中X线片松动率为64%。10年以上翻修46例,翻修率为29%。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松动、疼痛病人与疾病的种类、假体的类型、骨水泥的使用、骨质质量以及假体与股骨上端匹配关系密切相关。结论:其中假体与股骨上端匹配关系是影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