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杨凌区规模化养殖场饲料及粪便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为饲料添加剂及畜禽粪便安全利用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7月在杨凌区19个不同规模的养殖场采集54个粪便样品和58个饲料样品,参照《土壤农化分析》对样品进行处理,并测定其氮磷钾和重金属含量。【结果】N、P、K和Zn、Ni、Cd、Cu、Pb在饲料中的含量分别为0.19%~5.64%,0.34%~15.63%,1.13%~3.64%和43.65~95.20,3.43~13.71,0.54~1.99,7.86~293.7,3.55~15.84mg/kg;在粪便中的含量分别为0.71%~3.56%,0.43%~7.42%,1.20%~8.93%和0.12~157.7,0.57~14.88,0.15~2.25,2.67~319.3,0.85~18.87mg/kg;粪便中EC为1.09~8.21mS/cm,pH为6.34~10.85。饲料和粪便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均呈现ZnCuPbNiCd趋势。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含量和饲料中重金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饲料是粪便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根据《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本研究中饲料Cd含量全部超标,饲料Pb含量部分超标。畜禽粪便中氮磷钾含量基本均高于不同地区的同类家畜粪便,并以钾含量偏高较为显著。与不同年份或地区猪饲料相比较,Zn、Ni、Cd和Cu含量偏低,Pb含量略有偏高。【结论】杨凌区畜禽养殖中饲料添加剂应用相对较为合理,生产饲料和监督管理水平较为严格,畜禽粪便的安全利用潜力较高。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中有机质及其组分的赋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沉积物中总有机质(OM)、活性有机质(LOM)、溶解性有机质(DOM)、轻组有机质(LFOM)和重组有机质(HFOM)的赋存特征。【结果】①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11个沉积物的OM含量为9.80~110.04 g/kg;②由化学分组法了解到沉积物LOM含量为2.48~26.32 g/kg,占OM的19.62%~31.86%;DOM含量为1.13~3.40 g/kg,占OM的2.41%~11.59%;③由物理分组法了解到LFOM含量为0.34~9.78 g/kg,占OM的2.25%~16.89%;HFOM含量为8.68~100.26 g/kg,占OM的83.11%~97.75%;④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E3/E4值在3~6;⑤OM中的LOM、DOM、LFOM、HFOM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沉积物TP、CEC和粉沙粒(Silt)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沙粒(Sand)、SiO2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中城市湖泊的有机质及组分含量均大于自然湖泊;DO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浅水湖泊沉积物DOM腐殖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商品有机肥的组成与养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商品有机肥质量状况,分析海南省商品有机肥的理化性质以及元素组成。【方法】将采集的有机肥样品经过预处理测定了有机肥的鲜样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氮、磷以及钾的含量。同时还测定了有机肥的灰分、腐殖酸含量以及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商品有机肥的合格率为7.84%,按照有机肥原料来源将合格率从大到小排序:植物性有机肥(合格率=33.33%)海藻类有机肥(合格率=25.00%)不明来源商品有机肥(合格率=11.11%);鱼虾有机肥、羊粪有机肥、牛骨粉有机肥以及黄腐酸有机肥中没有合格产品。有机肥理化性状与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布范围较大,理化性质中的鲜样含水量、pH、有机质含量、灰分以及腐殖酸含量的范围分别为1.4%~67.9%、3.41~9.49、8.36%~83.01%、22.81%~85.67%、85.24~871.49 mg/kg;N、P_2O_5、K_2O、Ca、Mg、S、Fe以及Mn的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24%~10.16%、0.21%~7.10%、0.19%~8.48%、0.02~3.37 g/kg、0.03~0.78 g/kg、0.60~2.48 g/kg、0.34~17.65 g/kg、0.01~0.27 g/kg。测定指标中除鲜样含水量和Ca含量之外,其余指标的分布特征均符合正态分布。【结论】海南省商品有机肥质量状况总体较差,不同有机肥之间营养元素以及理化性质等指标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陕西陇县烤烟种植区土壤养分的测定与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陕西陇县烤烟种植区的土壤养分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为该区烤烟生产和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采自陇县10个烤烟种植乡镇55个土壤样品的pH、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模型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陇县烟区土壤pH值为7.39~8.23,平均为7.83;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为5.67~17.32,0.41~1.36,20.59~27.04 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2.39,0.90,22.48 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1.91~190.41,10.34~49.61,102.80~444.08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98.72,27.81,197.14mg/kg;土壤有效锌和铜含量分别为0.21~0.84,0.21~0.66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0.45,0.46 mg/kg;土壤养分存在较广泛的变异,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平均为0.623 5,变幅为0.377 0~0.748 4,变异系数为11.56%;Ⅱ级IFI和Ⅲ级IFI土壤所占比例均较大,分别为63.64%和34.55%。【结论】陇县烤烟种植区土壤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和有效锌含量较低,应增加有机肥、腐植酸肥及微肥(锌)的施用量,以实现烟区土壤的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5.
基于ArcGIS韶关市香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对韶关香芋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韶关市香芋种植区划、科学施肥和产量提升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传统统计学SPSS软件、地统计学GS+软件的半方差函数和GIS中克里金插值的研究香芋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和空间分布。【结果】(1)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2.98%,109.79 mg/kg,40.30 mg/kg,81.60 mg/kg,范围分别为0.89%~6.65%,27.79~257.25 mg/kg,5.79~108.44 mg/kg,15.03~270.18 mg/kg,变异系数为35.2%,46%,64.7%,62.4%,且不同乡镇区域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2)香芋主产区的土壤养分的空间自相关程度依次为速效钾(49.98%)有机质(47.8%)碱解氮(37.6%)有效磷(32.5%),块金系数主要在30%~50%之间,均属于中等空间自相关程度,结构性变异为主,随机性变异次之。【结论】总体来看,香芋主产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丰富水平,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速效钾含量处于缺乏水平,土壤养分总体上呈现北低南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不同绿肥作物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滨海盐渍土改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种植豆科绿肥田菁、草木樨,分析了绿肥生长季滨海盐渍土容重、孔隙度、p H、养分、有机质及盐离子总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种植前相比,一个生长季后,种植田菁、草木樨土壤容重减轻6.72%~8.82%,孔隙度增加6.90%~9.43%;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含量分别较种植前增加4.56%~6.80%和9.49%~10.7%,且含量最高的是1月和3月;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降幅范围为2.17%~35.6%;0~20 cm土层p H降低,可溶性盐离子总量及氯离子含量分别由种植前的3.36~5.92和1.12~1.89 g/kg降低到种植后的1.44~2.08和0.178~0.247 g/kg,脱盐效果显著。【结论】种植豆科绿肥田菁、草木樨可明显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土壤p H与盐分水平,提高土壤有机质与有效氮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绞股蓝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含量,并设置其质量控制项目和限量,为提升绞股蓝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中相关检测方法对绞股蓝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绞股蓝水分、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之间有一定差异。所有75批次绞股蓝,全草的含水量最高,与龙须、叶、茎和叶3种部位的含水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药用绞股蓝水分含量为8.31%~12.78%,总灰分含量为9.41%~20.19%,酸不溶性灰分含量除样品部位为茎之外的19批样品外均在0.57%~6.99%范围,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20.86%~39.79%。55批次茶饮绞股蓝中,水分含量仅14批次达标,总灰分含量19批次合格,产地为陕西、湖北和福建的绞股蓝浸出物含量较其他省份高。【结论】结合试验结果并综合分析药用、茶饮绞股蓝的质量控制,建议制定统一标准。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热提法)4项检查设为各省绞股蓝药材质量控制项目,拟定药用绞股蓝的水分、总灰分含量分别不得超过12.0%、16.0%,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3.0%,水溶性浸出物(热浸法)含量不低于25.0%;茶饮绞股蓝可依据使用部位不同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秦岭北麓猕猴桃园土壤养分含量,评价猕猴桃园肥力状况,为当地猕猴桃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位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周至县余家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2012年10月下旬采集研究区88个猕猴桃园0~20及20~40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pH、有机质、全氮、矿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析其土壤肥力状况。【结果】周至县余家河小流域0~20及20~40cm土层土壤pH平均值分别为7.63和7.78,属弱碱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7.23和12.05g/kg,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19和0.81g/kg,均处在中等偏下水平。0~20与20~40cm土层土壤矿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7.64和21.68mg/kg,均处于偏低水平;0~20及20~40cm土层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86.34和50.92mg/kg,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360.41和239.01mg/kg,均处在偏高水平,有超过75%的猕猴桃园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过高。【结论】建议当地猕猴桃园继续加强有机肥的使用,适当降低磷、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陕西关中地区5个小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采集关中地区5个冶炼厂(S1~S5)周边农田土壤样品,测定重金属Cd、Cr、Cu、Pb含量,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各土壤样品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在田块尺度层面使用地统计学软件对S3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关中地区5个小冶炼厂S1~S5周边农田土壤Cd的含量分别为0.74~4.04,0.12~1.36,1.95~32.90,0.21~0.69,0.44~0.70 mg/kg;Cu含量分别为25.7~38.6,21.4~34.3,29.0~59.9,25.1~43.4,32.9~40.9mg/kg;Pb含量分别为16.0~35.5,11.6~33.4,40.1~78.4,14.1~21.3,32.2~89.1mg/kg;Cr含量分别为26.8~47.1,29.5~52.0,29.8~51.2,26.1~48.1,23.4~39.3mg/kg。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S3和S1周边农田土壤Cd环境质量指数(Pi)分别为17.8,3.48,处于超标水平;冶炼厂S2、S4和S5Cd的Pi分别为1.00-,0.73和0.93,均为尚清洁等级;Cr、Cu、Pb元素的Pi均小于0.7,为清洁等级。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厂S1~S5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2.111,1.486,4.373,1.310和2.039,对应的污染等级分别为强、中等、极强、中等和强。对冶炼厂S3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地统计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面上距离污染源越近,土壤重金属含量越高;剖面中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越高,下层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范围越大。【结论】陕西关中地区5个小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中Cd、Pb、Cu均有不同程度富集,且重金属在表层土壤的富集导致深层土壤污染风险加大,关中地区小冶炼厂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正确评价吉林省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Cu、Ni、Pb、Zn的潜在环境效应,采集了吉林省镍矿区11个有代表性的耕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全量,同时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了形态分析,采用DTPA提取了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态,探讨了吉林省镍矿区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和活性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镍矿区土壤重金属Cu、Ni、Pb、Zn的形态规律略有差异,但均以残留态为主要形态,可交换态或碳酸盐结合态所占比例最小;Cu、Ni、Pb、Zn的DTPA可提取态含量分别为1.21~8.48,0.03~25.92,0.08~2.66,1.42~4.76 mg/kg,平均值分别为3.90,8.24,0.53,2.98 mg/kg;土壤Cu、Ni、Pb、Zn的DTPA可提取率分别为2.41%~14.61%,0.16%~34.53%,0.32%~4.93%,1.60%~5.27%,平均值分别为7.89%、9.56%、1.70%、3.23%,不同采样点土壤重金属的DTPA可提取量和可提取率均有很大差异。对于吉林省镍矿区土壤Cu、Ni、Pb、Zn 4种重金属,Ni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最高,Pb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最低;在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重金属全量3个因素中,土壤重金属全量是影响吉林省镍矿区土壤Cu、Ni、Pb、Zn的形态分布和DTPA可提取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原子光谱法测定水蜡树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硝酸和高氯酸(5:1)混合消化液对水蜡树果进行消化,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蜡树果中铁、锰、锌、铜的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水蜡树果中铁、锰、锌、铜、硒含量分别为86.65、19.33、23.80、12.11、0.037 μg/g,相对标准偏差0.75%~2.17%,回收率97.10%~103.28%.该方法快速、可行、精密度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饲料中的硒。结果表明,用硝酸和高氯酸对试样进行消化,用6mol·L-1的盐酸对试样进行还原,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对饲料中的硒进行测定,样品、质控样、添加回收测得值准确可靠。在0~50μg·L-1的浓度下,硒的浓度和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99,测得数据结果RSD小于5.08%,加标回收率处于96.0%~109.0%之间,方法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3.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锗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试验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测定条件.得到,相对标准偏差0.98%,检出限1.15μg/L.回收率为90.0%~104.7%.对国家土壤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方法验证,测定值与推荐值吻合.  相似文献   

14.
进行普通大米和富硒大米中硒含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富硒大米的硒含量比普通大米的硒含量显著增高。在优化试验条件下,测定硒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6μg/L,线性范围为0~2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0%,加标回收率为95.5%~98.6%,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目前已经被大量用于食品中硒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干法灰化法处理样品,用HNO3溶解灰化残渣,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品种大蒜溶液中的Mg、Ca、Zn、Fe、Cu、Mn、Co、N i等元素的含量,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蒜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如Ca、Fe、Mg、Zn、等,为进一步研究大蒜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原子荧光法测定饲料中硒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饲料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法与国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采用该法大大缩短了样品的前处理时间。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样品浓度在0.01~0.05μg/mL之间与峰高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达到97.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口蘑中Fe、Zn、Cu、Mn的含量.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处理样品、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口蘑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结果:口蘑中含有Zn,Cu,Fe,Mn四种微量元素,加样回收率分别为Fe:103.05%,Zn:96.85%,Cu:96.67%,Mn:104.03%.RSD:Fe:0.74%,Zn:2.18%,Cu:3.56%,Mn:2.17%.结论:口蘑中含有丰富的Fe、Zn、Cu、Mn元素,而且该方法快速、可行、精密度较好.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硝酸铅和金属铅作为对照品测定铅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二者铅的测定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硝酸铅溶液比金属铅溶液相对稳定,因此,以硝酸铅代替金属铅作为对照品,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羊肉中的硒进行定量分析,样品经酸加热消化后,在盐酸(介质)中产生氢化物,1.5%(W/V)KBH4溶液作为还原剂。结果表明,在最佳工作条件下,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确度较好,灵敏度较高,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干扰少等优点,相对标准偏差为0.31%,检出限为0.12μg/L,回收率为92.2%~106.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条件下,饲料中钙、磷、硫、锰、镁、钾和氯化钠等成分对铅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钙、硫、钾和氯化钠对铅测定的影响比较大;镁和锰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