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末,上个世纪的帝国传统以某种方式在自我重复。虽然今天不再有巨大的空间和正在扩张的边界,也没有令人兴奋的移民点可设立。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性的环境中。大量生态、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压力撕扯着它刚刚被人认识到、基本上还未得到解释和理解的机体。一个人只要对这个机体有个模糊的整体概念,就会震惊于那些爱国主义、沙文主义、种族的、宗教的、民族的仇恨等等观念是多么无情自私和狭隘。  相似文献   

2.
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充满着寓意,其框架结构和小说的人物、事件所展示的寓意与佛教精神有着相通之处。具体特征表现在主人公对一系列死亡事件的连绵不断的顿悟,以及小说中的“大海”、“船长”的象征含意和“船”的寓意中。  相似文献   

3.
歌德的名著<浮士德>体现的基本思想到底是什么?"邪不胜正"是其基本原则,也是贯穿<浮士德>全书的核心,这便是歌德对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歌德的《浮士德》在情节和思想上对《圣经.约伯记》的继承和超越。《浮士德》的开篇和结尾与《约伯记》相似,两者具有深层意义上的联系。约伯为自身辩白的行为隐约表现了人类不愿任上帝摆布的自我意识,但《约伯记》总体表现的是"上帝万能"的思想,而《浮士德》则全面展示了人的情感与理性,以人为中心,提出了理想人生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5.
科幻小说《黑暗的左手》反映了作者厄休拉·勒奎恩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及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小说虚构的双性同体的社会,是对构筑两性之间和谐关系的最大胆的设想.女权主义和道家思想在小说主题及结构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6.
以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为指导原则,对孙礼中和胡南平翻译英国作家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洞察不同的译者对原著中几个细节的不同解读,考察比较不同译者的翻译得失,以期对名著翻译获得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对美国诗人威廉.斯塔福德的诗歌《穿越黑暗》的语言风格与主题进行了赏析。介绍诗人的生平及写作风格,解读诗歌的主题,并分析诗歌的音韵美、巧妙的用词以及恰当的修辞手法,指出该诗其实是一首对生命思索的悲歌。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结构主义文论,从二元对立的角度解读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通过对文本中出现的5组二元对立项的分析,解读人物内心矛盾复杂的状态,探讨了作品的深层涵义。  相似文献   

9.
夏目漱石是活跃于日本近代的文学巨匠,被称为"国民作家".其代表作《心》通过描写明治时期知识分子们孤独的内心世界,揭露了根植于人性深处的利己主义.小说中的知识分子K迷途于理想,纠结于爱情,受欺于友情,最终无奈选择自杀.他的命运充斥着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与《伊利亚特》是中西方军事题材作品的经典著作,它们虽然时隔千年、路距万里,但同属于以战争描写为中心的英雄史诗,其相同相似之处显而易见。然而,由于中西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较大差异,两书的战争描写亦迥然相异,各具特色。比较分析了两书关于战争描写的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中庸》在发挥孔子德性之天以及中庸思想时,提出了一个以“诚”贯通天道人道的形而上理论架构。但是作为天道的“诚”究竟意义没有被加以具象化落实于人道,使得天道的“诚”与实现人道的主体之间的关联较为模糊,而且就主体如何实现天道也语日不详。孟子在继承《中庸》形而上理论架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作为天道的“诚”内化于“心”,并且由“心”推出“四端”,指出人性皆有“四端”,只是由于人沉沦于物欲,而迷失本性,只要人们存心养性,发挥自身良知良能,寡欲、求其放心,不但可以知性、知天,而且可以成为尧舜一类的圣人,达到儒家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理想追求;而诸侯如果能够从自身先天存在的“四端”出发,以不忍人之心,推己及人,实行仁政,不但可以统一天下,而且可以达到古先圣王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叶限》与《灰姑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限》与《灰姑娘》有着非常相似的情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通过从后母的虐待、神力的帮助、盛大的集会、与贵族联姻四个方面的比较,着重揭示了两部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以及艺术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中西方学史上的经典爱情名,以不同方式阐释相似的爱情故事。中试从多个角度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以揭示中西方学在处理相同题材时学形式的异同源于各自的民族化和民族心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小说<黑暗的心>包含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叙事结构,"夏天"的传奇叙事和"冬天"的反讽叙事.马洛讲述库尔兹的传奇故事,同时又讽刺着他的传奇,建构反讽叙事却又在不断解构关于库尔兹的传奇叙事,并最终超越了传奇叙事;传奇叙事的主角"英雄"库尔兹也在马洛的反讽叙事中被消解了:在现实世界,传奇"英雄"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都存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现象.这种碰撞与融合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进步和社会发展,但也产生了诸如社会焦虑等现象.通过比较,研究了《舞姬》和《伤逝》悲剧的文化成因,即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引起的"焦虑"和特定社会环境下人物的心理归因.森鸥外和鲁迅均试图通过爱情悲剧展现封建文化对人的迫...  相似文献   

16.
运用互文性理论解读《紫色》与《对抗的力量》,认为两部小说在表现女性主义思想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分析了两部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女性的社会贡献和关于女性联盟的思想,认为这两部作品在诸多主题上构成了文本互文,可互为参照,互为指涉。  相似文献   

17.
对人性真理的思考是贯穿波特所有作品的一个主题,多层次多角度揭示波特作品中的人性阴暗面是本文的核心。选取波特几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中无知的人对邪恶的推动,模糊的父母之爱等人性的阴暗面,从而挖掘出波特对人类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思考,也为现代人正确理解人性弱点从而改善人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都从各自的角度对"阶级"概念进行了分析,但二者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前者立足于历史观点和生产力标准,后者立足于夺权斗争需要和利益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从诗歌的主题、所吟咏的历史人物、诗歌的艺术形式、表现方法、诗歌的风格和诗人的创作情感等方面,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遭遇,比较分析了左思的《咏史》和陶渊明的《咏贫士》。认为左思的诗是一个孤独者奋然的怒吼,陶渊明的诗则是一个孤独者平和的自白。  相似文献   

20.
康拉德的《秘密的分享者》和昆德拉的《身份》讲述的是不同时代、不同场景中的两个故事,但主题却有着惊人的相似,都向读者展示了人性中隐形的一面,揭示了自我在世界上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