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颈源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发生在头、颈、肩、上背部及上肢部的疼痛多与颈神经关系密切。本书以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源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为重点,详细介绍了颈椎间盘源性疼痛、颈神经根源性疼痛、颈源性头痛、颈椎关节源性疼痛、颈源性肩背部疼痛、颈源性上肢疼痛、颈部软组织疼痛、颈部带状疱疹神经痛、颈部癌症疼痛和颈部神经源性疼痛等,并系统地介绍了与颈源性疼痛有关的功能解剖基础、生理知识和各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1):41-41
颈源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发生在头、颈、肩、上背部及上肢部的疼痛多与颈神经关系密切。本书以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源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为重点,详细介绍了颈椎间盘源性疼痛、颈神经根源性疼痛、颈源性头痛、颈椎关节源性疼痛、颈源性肩背部疼痛、颈源性上肢疼痛、颈部软组织疼痛、颈部带状疱疹神经痛、颈部癌症疼痛和颈部神经源性疼痛等。并系统地介绍了与颈源性疼痛有关的功能解剖基础、生理知识和各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下腰痛是指后背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椎间盘是下腰痛来源的一个重要部位,这种由椎间盘自身引起的下腰痛.称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它是单纯由于椎间盘病变刺激椎间盘疼痛感受器而引起的下腰痛。现就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发病机制、诊断及临床治疗3个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7):744-744
颈源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发生在头、颈、肩、上背部及上肢部的疼痛多与颈神经关系密切。本书以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源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为重点,详细介绍了颈椎间盘源性疼痛、颈神经根源性疼痛、颈源性头痛、颈椎关节源性疼痛、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33(2):179-179
颈源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发生在头、颈、肩、上背部及上肢部的疼痛多与颈神经关系密切。本书以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源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为重点,详细介绍了颈椎间盘源性疼痛、颈神经根源性疼痛、颈源性头痛、颈椎关节源性疼痛、颈源性肩背部疼痛、颈源性上肢疼痛、颈部软组织疼痛、颈部带状疱疹神经痛、颈部癌症疼痛和颈部神经源性疼痛等,并系统地介绍了与颈源性疼痛有关的功能解剖基础、生理知识和各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法治疗、神经阻滞、注射治疗以及微创介入治疗。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深入浅出,突出临床实用性,可供疼痛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康复科、理疗科和基层单位医生以及研究生诊疗疼痛时学习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5):423-423
颈源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发生在头、颈、肩、上背部及上肢部的疼痛多与颈神经关系密切。本书以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源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为重点,详细介绍了颈椎间盘源性疼痛、颈神经根源性疼痛、颈源性头痛、颈椎关节源性疼痛、颈源性肩背部疼痛、颈源性上肢疼痛、颈部软组织疼痛、颈部带状疱疹神经痛、颈部癌症疼痛和颈部神经源性疼痛等,并系统地介绍了与颈源性疼痛有关的功能解剖基础、生理知识和各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法治疗、神经阻滞、注射治疗以及微创介入治疗。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深入浅出,突出临床实用性,可供疼痛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康复科、理疗科和基层单位医生以及研究生诊疗疼痛时学习与参考。本书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销售电话:010-51927309,联系人:尚军。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肌力状态和疼痛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膝关节骨关节炎(膝OA)的肌力状态和疼痛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对疼痛和关节源性肌肉抑制的关系作出解释。方法等速测定66个膝OA肢体(33例患者)的肌肉功能,分析其肌力参数和疼痛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疼痛和伸肌爆发力参数有中等程度负线性相关。结论疼痛能导致一些特殊形式的肌肉抑制。  相似文献   

8.
MRI对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CT椎间盘造影诱发一致性疼痛为标准,分析MRI检查显示的纤维环后缘高信号区(HIZ)和椎间盘终板改变,明确MRI对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诊断价值.方法:疑似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患者66例行MRI检查,与CTD比较,分析MRI显示纤维环后缘高信号区(HIZ)、椎间盘终板改变和椎间盘造影预测盘源性疼痛的关系.结果:10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结合热敷治疗飞行员脊源性类冠心病的效果。方法收集60例脊源性类冠心病飞行员的临床资料,分为试验组:30例飞行员采用手法结合热敷方法治疗护理。对照组:30例飞行员采用心血管药物治疗护理。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的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颈背疼痛等症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病人的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颈背疼痛等症状的改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结合热敷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飞行员出现的症状疗效肯定,可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0.
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MRI对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3例软组织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其中良性神经源性肿瘤10例,恶性3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大部分肿瘤表现为卵圆形或梭形(n=11),边缘清晰(n=11),与邻近神经血管束关系密切(n=12)。T1WI上均匀或轻度不均匀(n=9),均为等于或稍高于肌肉信号。T2WI上为中等或明显不均匀(n=10)高信号,仅1例神经纤维瘤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rcompression,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PLDD治疗,术前定位责任椎间盘主要依靠腰椎MRI,显示椎间盘退变或同时伴有高信号区(high intensity zone,HIZ)表现,对显示有退变的椎间盘,在术中进行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反应并进行相关的治疗。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随访,记录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术前和术后评分对比,观察疼痛改善情况及疗效改善率。结果经PLDD治疗,术后46例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功能状态明显改善,治疗优良率达到80%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LDD治疗盘源性腰痛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显著改善患者功能状态,并发症少,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指由椎间盘内各种病变(如退行性改变、终板损伤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目前对下腰痛的诊断评估仍缺乏有效的方法。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疼痛引起的脑组织微观结构的改变,无创伤性评估疼痛引起的临床表现,为临床干预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就脑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给予综述。  相似文献   

13.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关节弹响及张口困难。临床上分为肌源性和关节源性2种。肌源性是由咀嚼肌功能紊乱所致,包括肌肉痉挛、肌炎、肌筋膜痛等,为关节外病[1]。关节源性是骨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包括滑膜炎性和关节软骨病变、关节盘穿孔等[2]。其病变发展过程分为功能紊乱、结构紊乱、关节器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36例椎间盘源性嫂痛,采用英国DIOMED公司半导体激光仪,激光功率15w,每个激光脉冲持续1s,间隔1s,照射能量800~1200J。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5~60min,平均30min。32例出现“疼痛复制效应”。36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1个月,32例有效(术后VAS评分改善≥3分18例,≥2分14例),4例无效,有效率88.9%(32/36)。结论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微创。  相似文献   

15.
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机制及其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疼痛的发生涉及到椎间盘变性、神经纤维的异常增殖、生物化学因素,甚至包括生理、情绪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关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治疗,除了保守治疗及传统的外科手术外,各种经皮微创介入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期短等优势,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此外,各种新型的治疗方法目前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其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CT腰椎间盘造影术(CTD)诱发的一致性疼痛,研究青年士兵腰椎间盘退变与MRI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盘源性下腰痛的青年士兵行MRI检查后实施CT腰椎间盘造影术,共计造影114个腰椎间盘,分析CTD分型、对比剂注射剂量、诱发的一致性疼痛与MRI退变的相关性。结果:CTD显示诱发一致性疼痛的椎间盘内破裂主要为Ⅱ型和Ⅳ型,其分型、对比剂注射剂量与诱发一致性疼痛具有相关性,腰椎间盘的MRI退变分级与造影诱发的一致性疼痛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CTD能定性诊断腰椎间盘内破裂,进一步确定责任椎间盘。青年士兵盘源性下腰痛的病因可能与MRI上Ⅳ~Ⅴ级退变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4例)的MRI表现。结果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3例,椭圆形6例,不规则哑铃形4例。肿瘤呈等T1信号5例,长T1信号8例;等T2信号3例,长T2信号10例。病灶内可见片状或斑片状坏死3例。增强扫描4例明显不均匀强化,9例均匀强化。结论MRI检查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根据神经源性肿瘤的特征性表现可以很好地对椎管内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紧张型头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生元  刘若卓 《武警医学》2008,19(6):541-542
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是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制定的诊断名称,以往又称紧张性头痛、肌收缩性头痛、心因性头痛、压力性头痛等,是原发性头痛最常见的类型。其临床特征是头痛呈钝痛,无搏动性,无畏光或畏声,头痛位于顶、颞、额及枕部,有时上述几个部位均有疼痛,头痛程度属轻或中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武警战士训练性下腰痛的病因、分型、康复方法及预防。方法对本院近四年收治的患下腰痛的武警战士214例进行分析,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及出院康复指导。结果 214例中,陈旧性腰扭伤29例,腰肌劳损23例,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腰椎间盘内紊乱1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18例,外伤性腰背肌筋膜炎11例,陈旧性腰椎轻度压缩性骨折5例,外伤诱发腰部发育缺陷性疾病致下腰痛20例。康复理疗及综合保守治疗208例,手术治疗6例。腰痛痊愈150例,显效32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97.2%。结论 武警战士下腰痛均与训练伤有关,主要为训练所致急慢性下腰痛,椎间盘源性疼痛为其主要病因,其次是肌肉、韧带源性疼痛,再次为小关节源性疼痛。对武警官兵下腰痛患者的正确治疗,来自正确的判断以及准确的分型,从中得到恰当的康复原则。  相似文献   

20.
椎间盘造影广泛应用于临床已近半个世纪,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椎间盘造影受到了更加简便、安全而无创检查技术的挑战。但其目前仍是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最重要手段。现对椎间盘的解剖、椎间盘源性疼痛发生机制及病理、方法、适应证、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