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天竺葵素与人血清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天竺葵素能使HSA发生内源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机理.25、30和37℃下,天竺葵素与HSA的静态猝灭速率常数分别为3.357×104,4.288×104和4.851×104L·mol-1,结合常数分别为3.24×104、...  相似文献   

2.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3种不同结构的苯丙胺类药物(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与溶菌酶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并探讨了3种药物对溶菌酶构象的影响.研究发现,三者可对溶菌酶内源性荧光产生强烈的猝灭作用,其猝灭过程均为静态猝灭.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与溶菌酶均形...  相似文献   

3.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查尔酮、4′-甲氧基查尔酮和4′-氯查尔酮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及其构效关系。实验表明:三种查尔酮类化合物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与HSA均形成1∶1复合物,结合常数K分别为2.50×104、0.697×104和0.277×104 L.moL-1,结合距离r分别为3.78、3.93和4.25nm,其作用力均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查尔酮类化合物中取代基的不同对其与HSA的结合产生影响,其作用力大小依次为查尔酮>4′-甲氧基查尔酮>4′-氯查尔酮。  相似文献   

4.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应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高圣草素-7-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HA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HAG对BSA和HSA的内源荧光均有显著的猝灭作用,且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HAG与BSA和H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3.03×104L.mol-1和6.22×104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858和0.911,结合距离r分别为2.88 nm和3.09 nm,其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利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HAG对BSA和H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五味子甲素及其金属离子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五味子甲素与金属离子形成1∶1复合物;五味子甲素对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五味子甲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结合距离r分别为3.58×104L·mol-1和6.42×103L·mol-1、0.944和0.993、2.18nm和1.63nm,其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同步荧光光谱法的结果表明:结合位点靠近色氨酸,并使色氨酸的疏水性减弱。共存金属离子对五味子甲素与SA的相互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荧光光谱法、吸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盐酸洛美沙星(LO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盐酸洛美沙星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猝灭速率常数Kq为1.87×1012L.mol-1.s-1,结合常数为1.73×104,结合位点数为0.993。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盐酸洛美沙星与BSA结合时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2.38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177)。此外,讨论了共存Cu2 、Fe3 、Zn2 对盐酸洛美沙星与BSA结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荧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甲基橙皮苷(MH)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MH对H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在296、303、310K温度下,MH与H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77×104,2.65×104,3.53×104 L·mol-1.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MH与HSA之间的结合过程是吸热的并且是自发的;作用力以疏水作用为主,并伴随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芹  张晟瑞 《分析测试学报》2013,32(10):1197-1201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猝灭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圆二色谱法首次研究了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CL)与人免疫球蛋白G(Human immunoglobulin G,HIgG)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Scatchard方程和Vant Hoff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CL和HIgG的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常数。荧光猝灭实验结果表明CL可以使HIgG发生荧光猝灭。在298、304、310 K温度下,CL与HIgG间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95×104、2.35×104、1.82×104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84、0.87和0.94,表明两者之间的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在CL与HIgG相互作用的体系中,其焓变和熵变的值分别为-30.47 kJ/mol和-16.58 J·K·mol-1,表明其结合过程可能同时存在几种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数据可知:CL的加入会引起HIgG二级结构的变化。此外,当HIgG与CL间的摩尔比为1∶4时,CL的加入可引起HIgGβ-折叠结构含量的减小。  相似文献   

9.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盐酸罂粟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发现盐酸罂粟碱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荧光猝灭数据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由Sterm-Volmer方程和双倒数方程获得了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置和结合过程的基本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0.
药物小分子白杨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光谱法、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和同步荧光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白杨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研究表明,白杨素与HSA发生作用并形成了新的基态化合物,静态猝灭是导致HSA内源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求得不同温度 (17℃、26℃和35℃) 下白杨素与HSA作用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373×106、1.680×106和1.346×106 L·mol-1;由求得的热力学参数,确定了白杨素与HSA间的结合反应主要由静电引力驱动.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白杨素在蛋白质中的结合位置与214位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3.52 nm;同步荧光光谱表明,白杨素使得HSA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盐酸苯海拉明的原子吸收法测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探讨了盐酸苯海拉明在适当的酸性条件下与锌试剂、铜离子定量生成三元络合物,经MIBK萃取,以AAS法测定萃取液听 铜来间接测定盐酸苯海拉明的量。本法与药典法相比,相对平均偏差小于0.4%,线性范围为5~50μg.mL^-1。回收率为97%~102%。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用同步荧光测定法同时测定盐酸普萘洛尔和盐酸氟桂利嗪。试验表明:荧光检测盐酸普萘洛尔的波长宜选定296nm、盐酸氟桂利嗪的波长宜选定263nm、波长差Δλ为50nm条件下进行同步扫描。盐酸普萘洛尔和盐酸氟桂利嗪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2×10-6~2.8×10-3g.L-1和2.0×10-5~3.6×10-3g.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分别为3.2×10-7g.L-1和6.8×10-6g.L-1。方法用于混合样品中盐酸普萘洛尔与盐酸氟桂利嗪含量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在97.5%~101.1%和97.5%~101.7%之间。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盐酸利多卡因含量的方法.优化后的试验条件如下:色谱柱为Agilent 5 Tc-C18(2)(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ol/L硼砂溶液(pH=6.0)-甲醇-乙腈(体积比为68:19:13),紫外检测波长为21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 μL.试验结果表明:利多卡因的线性范围为40.1~240.6 μg/mL(r =0.999 4),加样回收率为97.6%.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可用于制剂中盐酸利多卡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鸟嘌呤(G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GH能猝灭BSA的荧光强度,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和热力学公式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类型。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GH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韩加怡  傅红云 《色谱》2005,23(6):683-683
复方盐酸金刚乙胺胶囊为一新的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盐酸金刚乙胺、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国内外均未上市,其生产工艺及处方正在申请专利。盐酸金刚乙胺是盐酸金刚烷胺的类似物,抗A型流感病毒活性比后者强,而中枢神经毒性比后者小。本文以盐酸金刚烷胺为内标,对样品先碱化后提取,然后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其中的盐酸金刚乙胺含量。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电堆积柱上富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了6种药品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试验选择了以下分析条件:①检测波长205 nm;②内标物为间苯二酚;③运行液为pH9.2的40 mmol·L-1硼砂缓冲溶液;④分离电压20 kV;⑤进样时间10 s;⑥分离温度25℃。麻黄碱及伪麻黄碱质量浓度在1~400 mg·L-1之间与相应的相对峰面积值(即被测物与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35 mg·L-1(麻黄碱)和0.29 mg·L-1(伪麻黄碱)。以2种药品作基体加入标准溶液做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依次为101.1%及103.6%。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使用不同提取溶剂制得的盐酸青藤碱的质量差异,探究青藤碱提取工艺变更的可行性,该文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结合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对苯提取和酸水渗漉-氯仿萃取后所制的盐酸青藤碱样品的质量进行系统评价,比较了两种溶剂对产品质量的潜在影响.在低、中、高水平3种融合模式下,分别利用相似度匹配值(SMV)、Hotel...  相似文献   

18.
钼酸铵(AM)与盐酸氯丙嗪(CPZ)及盐酸异丙嗪(PZ)均能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并出现新RRS光谱.2种反应产物具有相似的RRS光谱特征,其最大散射峰均在365 nm处,且在一定范围内散射增强(Δ_(IRRS))与药物的质量浓度成正比,但RRS强度随药物质量浓度的线性增幅存在显著差异.结合两组分RRS光谱强度的加和性,可建立双组分信号响应的两条同原射线的计量分析法.方法对CPZ 和PZ的检出限分别为4.5、7.7 μg/L,线性范围均为0.03~2.4 mg/L.将该方法用于血清、尿样和非那根止咳糖浆中CPZ和PZ的同时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