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文计量学的方法对1987~2006年我国罗汉果发明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分析发明专利的数量、时间及内容,从而揭示了我国对罗汉果专利保护状况。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68.3万件;共授权发明专利21.7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7.6万件。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为16.9万件,占96.0%;非职务发明0.7万件,占4.0%。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199.6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瓜相关发明专利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91-2008年在我国申请的南瓜发明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发明专利的数量、内容、授权量、年限分布和申请人地域分布,从而反映我国近十多年来对南瓜开发利用情况及知识产权状况。  相似文献   

4.
我国苦瓜相关发明专利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2-2007年国苦瓜相关发明专利进行了发明专利的数量、时间及内容统计、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苦瓜知识产权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正专利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推动国家、行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告——《科技发展大跨越创新引领谱新篇》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当年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为432.3万件和244.8万件。与此同时,专利质量得到同步提升。以最能体现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为例,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54.2万件,占专利申请数比重的35.7%,比1991年提高12.9个百分点。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此次报告用一系列真实数据表明:经过多年的深根厚植,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已  相似文献   

6.
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共有三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中国专利局只对符合专利规定的各种条件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授予专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概述我国的蔗糖生产,有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公元754年,唐鉴真和尚以制糖法传入日本。在十九世纪中期以前,我国生产的蔗糖已“畅销国内外,即远如不列颠三岛,亦有华糖踪迹”。自从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入侵之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蔗糖事业操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计量学的方法对1992—2006年广西甘蔗发明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分析发明专利的数量、时间及内容,从而揭示了广西相关甘蔗专利保护状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高倍甜味剂三氯蔗糖的性质、特性和应用意义,综述了三氯蔗糖在我国的生产和应用现状,分析了三氯蔗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高倍甜味剂三氯蔗糖的性质、特性和应用意义,综述了三氯蔗糖在我国的生产和应用现状,分析了三氯蔗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正式实施。9月10日中国专利局首批发布了经审定的150项专利公告。“直立输送禾秆的联合收割机”是我国农机行业的首次发明专利,申请人是福建机械科学研究院。现将其主要文件刊出,以便对专利法和该项发明内容有所了解。有关工厂或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如有意生产或采用该项发明专利者,可通过本刊编辑部与发明人联系专利许可生产、销售或专利转让。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品工业》1998,(6):49-50
<正> 在我国,酸奶和乳酸奶饮料被认为是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相当流行。然而,这类产品往往很甜,影响了其保健的形象。有鉴于此,许多生产商已在酸奶和乳酸奶饮料中以蔗糖和强力甜味剂混合进行加甜。 1997年3月,一种新型的强力甜味剂—蔗糖素获批准在中国使用,为我国的酸奶和乳酸奶饮料生产商带来了喜讯。这种甜味剂是第一种采用蔗糖制成的强力甜味剂,具有像蔗糖一样的味道,其甜度比蔗糖平均高出600倍,且不会产生热量,不会引起龋齿。  相似文献   

13.
食品甜味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甜味剂产品的发展蔗糖是人类长期以来普遍食用的天然甜味剂。近年来,我国蔗糖年生产量为450~500万吨,不能满足国民消费需求,年进口食糖达到300多万吨。要逐步改变食糖依靠进口的局面,当前除了发展甜菜糖、甘蔗糖和淀粉糖生产以外,还应适度发展高甜度甜味剂的生产。60年代以来,我国高甜度甜味剂消费以糖精为主,但是,糖精并非理想的甜味剂。7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引进甜味菊甙生产技术,近年已形成年产600吨甜味菊甙的生产能力。甜味菊甙甜度为蔗糖的200倍,但带有苦味,用量增多会对食品口感产生不良影响。随着分离技术的提高,特别是与蔗糖配合使用,苦味已不成为突出的问题。然而,目前发展甜味菊甙的制约因素是土地问题。每亩地所产甜叶菊仅能提出甜叶菊甙10千克,相当于20吨蔗糖的甜度,而600吨甜叶菊则需地6万亩。  相似文献   

14.
  文潘贞叶 《造纸信息》2014,(12):43-43
2014年10月21日,永州湘江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这项发明专利名称为“一种防锈原纸及其生产方法”。这是该公司近年来获得的第17项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专用品种筛选、品质形成机理及营养素综合评价、工艺技术与装备研发、质量检测技术研究等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开发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已公开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发明专利记录共186项,其中传统大众化主食产品发明专利48项、地域民族特色主食产品发明专利72项、休闲快餐及功能性主食产品发明专利56项、马铃薯面条专用配料发明技术4项、加工装备专技术5项、质量检测技术发明专利1项。目前的研究存在固有技术屏障、营养与加工机理不明、现有技术科技含量不高等三大瓶颈,今后研究重点要从品种筛选与培育技术、加工工艺与装备技术、营养功能评价技术等多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建立我国马铃薯主食化的关键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型甜味剂三氯蔗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氯蔗糖在很多用途方面可替代蔗糖,是迄今为止开发出来的一种最为理想的强力甜味剂.文章阐述了三氯蔗糖的特性和应用意义,综述了三氯蔗糖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分析了三氯蔗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杨博 《甘蔗糖业》2021,(1):113-117
自我国广西等部分省区糖企开展二次创业以来,对从事相关产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文章认为,高校是培养蔗糖产业综合型人才的根本,基于双创视角开展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协同培养,能够从创新发展甘蔗生产技术、发展多样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升级制糖工艺等入手,为我国蔗糖产业发展提供管理、技术等方面复合型人才,解决当前我国蔗糖产业种植、生产技...  相似文献   

18.
为更科学精准地评估和预测甘蔗蔗糖分,提高蔗糖产量预报的准确率,本文结合无雨日数、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主要对2007~2021年广西32个甘蔗主产县(市、区)气象站历年9~11月、12月~翌年2月气温日较差对相应榨季广西平均蔗糖分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甘蔗蔗糖分转化积累关键期(9~11月)气温日较差大利于蔗糖分转化积累;(2)可基于9~11月气温日较差并结合未来降雨、光照等气象要素开展榨季甘蔗蔗糖分转化积累影响预估和蔗糖分预报。研究结果能为保障我国食糖安全以及糖企生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
安全、高效的食品添加剂是当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发展的重点,三氯蔗糖确实是这样一种值得开发生产的安全高效型食品添加剂,但对于三氯蔗糖这种食品添加剂产品也要具体分析,在现阶段国内外形势下投资三氯蔗糖项目需慎重考虑,如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问题等新形势、大环境。在去年举行的甜味剂专业委员会年会研讨会上,就有不少非三氯蔗糖生产企业负责人指出,三氯蔗糖行业的苦日子2013年就要来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乳制品发明专利的年度申请量、主要国家的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分布情况、专利技术领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05年以后,申请量快速增加;中国、日本、美国、瑞士、荷兰位列我国乳制品专利申请数量前五位;乳制品发明专利个人申请数量与企业和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申请数量相差不大,但个人申请专利的科技含量明显低于单位的,国外绝大多数乳制品专利是由国际著名乳品企业申请;从专利申请的技术分布来看,我国乳制品行业研究大多集中在奶配制品,奶粉或奶粉的配制品(含有添加物)和代乳品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