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云  刘启瑞 《化学工程师》2007,21(4):60-61,64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nO-Fe2O3,考察了该催化剂在苯甲酸乙酯合成中的催化活性,试验了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收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苯甲酸乙酯的收率达到71.2%。  相似文献   

2.
王胜利  金一丰  万庆梅  刘志湘 《应用化工》2011,40(4):592-594,598
以SO42-/TiO2-Al2O3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进行新戊二醇和椰子油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新戊二醇椰子油酸酯,考察了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合成条件为:n(椰子油酸)∶n(新戊二醇)=1.95∶1,催化剂用量为总反应物质量的0.040%,200℃下回流反应7 h。在此条件下,SO42-/TiO2-Al2O3固体超强酸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酯化率达97.0%,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SO4^2-/TiO2-Al2O3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进行新戊二醇和椰子油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新戊二醇椰子油酸酯,考察了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合成条件为:n(椰子油酸)∶n(新戊二醇)=1.95∶1,催化剂用量为总反应物质量的0.040%,200℃下回流反应7 h。在此条件下,SO4^2-/TiO2-Al2O3固体超强酸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酯化率达97.0%,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SnCl4.5H2O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采用模板法合成纳米SO42-/Sn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用XRD、TG-DTA对其进行了表征,以油酸与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探讨了SO42-/SnO2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等对油酸转化率和油酸丁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Sn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具有纳米大小,对油酸丁酯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优选条件下,油酸转化率可达97.5%,油酸丁酯收率达90.6%。  相似文献   

5.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三醋酸甘油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晓俊 《安徽化工》2007,33(3):17-18
以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对冰醋酸和甘油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比、反应时间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SO^2-4/ZrO2-La2 O3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ZrOCl2·8H2O和La(NO3)3·9H2O共沉淀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O2-4/ZrO2-La2O3催化剂.固体超强酸SO2-4/ZrO2-La2O3制备条件为nZr/nLa为6 ∶ 1,-15 ℃陈化24 h,120 ℃干燥12 h,浸渍液硫酸浓度为0.5 mol/L,浸渍4 h,120 ℃干燥1 h,600 ℃焙烧4 h.将此固体超强酸用于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酯化反应,考察了正丁醇和邻苯二甲酸酐的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醇酐的物质的量比为3.5 ∶ 1,催化剂用量为所用邻苯二甲酸酐的2.7%,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160 ℃条件下酯化收率达91.6%.  相似文献   

7.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治峰 《辽宁化工》2005,34(1):22-24
介绍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特点和制备方法,讨论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对缩醛(酮)反应、酯化反应等反应催化作用,展望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发趋势.  相似文献   

8.
特殊固体超强酸SO42-/α-Fe2O3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制备的特殊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将对羟基苯甲酸和乙醇酯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讨论了催化剂的制备及醇化条件的确定。实验表明:此固体超强酸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与对羟基苯甲酸的用量比为12.5g/mol,醇酸摩尔比为3:1,回流反应4h时,酯收率可达84.3%,较普通超强酸催化剂的酯收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SnCl4·5H2O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采用模板法合成纳米SO2-4/Sn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用XRD、TG-DTA对其进行了表征,以油酸与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探讨了SO2-4/SnO2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等对油酸转化率和油酸丁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2-4/Sn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具有纳米大小,对油酸丁酯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优选条件下,油酸转化率可达97.5%,油酸丁酯收率达90.6%.  相似文献   

10.
以固体超强酸SO2-4/Fe2O3-CoO为催化剂,通过己酸和乙醇反应合成了己酸乙酯.实验结果表明,固体超强酸SO2-4/Fe2O3-CoO对酯化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己酸0.2mol,n(乙醇):n(己酸)=1.8:1.0,催化剂用量为0.8g(以0.2mol己酸为准),带水剂用量为12mL,反应时间为2h,其酯化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1.
高欣  魏刚  李士军  马登卿  何铭 《洁净煤技术》2010,16(4):38-39,52
对CO2排放量进行可靠预测可为燃煤发电机组CO2排放量和减排量的计算提供基础。针对中国动力用煤,分别对以空气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为基准的煤质特性参数进行CO2排放因子预测公式的拟合,并利用另一个数据库对已拟合的预测方程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2.
李彬 《四川化工》2007,10(1):12-14
利用自发单层分散原理,通过XRD技术研究了CaCl2与10X分子筛的相互作用,讨论了温度对CaCl2分散量以及分散量对分子筛骨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氯化钙的分散量增加,但焙烧温度过高,CaCl2与10X分子筛之间会发生体相反应。CaCl2的分散相与载体10X分子筛产生了相互作用,且随着CaCl2在分子筛上分散量的增加,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增大。10X分子筛结构受到破坏程度与CaCl2的分散量之间存在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3.
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处理焦化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铁炭微电解-Fenton试剂对焦化含酚1 800 mg/L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可以满足进生化水质的要求.研究了初始pH, H2O2加入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3.0 ,H2O2投加量3.6 ml/L, 反应时间为180 min.此条件下废水再经絮凝处理,则出水挥发酚去除率达82%.  相似文献   

14.
Fe~(2+)对硫酸盐三价铬镀液镀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硫酸盐三价铬镀铬液中Fe2+对镀液和镀层性能的影响.赫尔槽试验发现适量的Fe2+可增加光亮阴极电流密度范围;阴极极化曲线显示Fe2+的加入有去极化作用;镀层在3.5% NaCl溶液中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测量以及浸泡试验表明:随着溶液中ρ(Fe2+)含量的增加,沉积速率增加镀层的耐蚀性略有降低,镀层逐渐发暗.  相似文献   

15.
通过Si粉、SiO2微粉及SiC,经氮化反应制备了Si2ON2-SiC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助剂、硅加入量、氮化制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强度、XRD和SEM分析后认为材料性能随烧结助剂、硅加入量变化而变化,氮化制度对材料的物相和显微结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镧和铁掺杂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Fe3+/TiO2、La3+/TiO2、Fe3+-La3+/TiO2光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掺杂离子的种类和用量对催化剂用于紫外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制备纯TiO2、Fe3+/TiO2和La3+/TiO2的适宜焙烧温度分别为673,673和773 K,适宜焙烧时间为120min(TiO2)、180min(La3+/TiO2)。La3+/TiO2中La3+的适宜掺杂量为1.0%,Fe3+/TiO2中Fe3+的适宜掺杂量为0.04%,Fe3+-La3+/TiO2中,当La3+的掺杂量为1.0%时,Fe3+的适宜掺杂量为0.02%,相应的脱色率为99.83%,99.51%,98.73%。当掺杂量适当时,4种催化剂用于紫外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次序为:La3+/TiO2>Fe3+/TiO2>Fe3+-La3+/TiO2>TiO2。根据XRD结果,由谢乐公式估算出所得光催化剂为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7.
朱满康 《玻璃与搪瓷》1998,26(5):1-6,10
ZnO-La2O3-B2O3GHGY2HW具有高折射率,低色散的特点,但该系统玻璃容易析晶失透常需加入高价金属氧化研究表明。加入少量BaO使玻璃网络中「BO4」和「ZnO4数量上升,非桥氧数量下降,玻璃网趋于稳定,玻璃形成能力提高。实验表明,在BaO-Zno-La2O3-B2O3玻璃网络中Zn^2+离子的配位与BaO加入有密切关系,可以」ZnO4「四面体形式进入玻璃网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Na2SiO3为基础电解液体系,加入一定量的CaCl2及MgCl2,对Ti6Al4V合金表面进行微弧氧化,研究CaCl2及MgCl2的加入对Ti6Al4V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形成过程及其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aCl2及MgCl2加入量从0.05g/L增加到0.35 g/L的过程中,正向起弧电压分别从350V增加至358V、330V增加至369V。SEM形貌分析显示,随着电解液中CaCl2的加入量增加,氧化膜层表面的孔洞减少,膜层表面出现直径约为5μm的颗粒状陶瓷,膜层变得疏松;MgCl2的加入量增加,氧化膜表面孔洞减少。EDS分析结果显示加入CaCl2、MgCl2的电解液中获得的膜层组成元素分别是Ti、Na、Al、Si、P、O,与基础电解液体系相比较,Ca元素有所增加,Mg元素变化不明显。XRD分析结果表明,CaCl2加入到电解液中出现了更多的金红石相TiO2的衍射峰;MgCl2加入电解液中之后,锐钛矿相TiO2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固体酸催化果糖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TiO_2-SiO_2为催化剂催化果糖脱水生成5-羟甲基糠醛(HMP)的反应,分别考察了不同摩尔比TiO_2-SiO_2催化剂、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果糖添加量等工艺参数对果糖脱水制备HMF催化活性的影响.在TiO_2-SiO_2作为催化剂、150℃和反应3 h的条件下,5-羟甲基糠醛的收率可达83.8%.  相似文献   

20.
在非催化条件下,H2O2可以有效地对淀粉进行氧化降解。H2O2用量由2 mL增加至12 mL的过程中,淀粉的粘度下降百分率由3.49%增加至57.91%,继续增加H2O2的用量,淀粉的粘度下降百分率不再明显变化。对降解时间的研究表明,最佳反应时间为120 min,延长反应时间,淀粉的粘度反而有所增加。在18~70℃的范围内,H2O2对淀粉的氧化降解性能先增加后减弱,在60℃时达到最好,淀粉的粘度下降百分率为52.36%。在H2O2的作用下,淀粉中羟基部分被氧化为羧基或醛基,另外淀粉分子链中的1,4位的环间苷键也可能被打断,从而使淀粉的粘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