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Yan R  Xin X  Jin M  Hui H  Wang J  Wang D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1):683-686
目的 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发夹状核酶基因,阻断卵巢癌中VEGF的自分泌和(或)旁分泌通路,以检测抗VEGF发夹状核酶基因对卵巢癌细胞VEGF表达及其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自行设计和构建的抗VEGF发夹状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卵巢癌细胞SKOV3,采用氨基糖甙庆大霉素(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RNA斑点杂交检测核酶基因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转染前后卵巢癌细胞中VEGF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卵巢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观察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致瘤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核酶基因后的卵巢癌细胞VEGFmRNA表达明显降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出现凋亡细胞;裸鼠致瘤能力减弱,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及血管形成减少。结论 抗VEGF发夹状核酶基因可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VEGF表达,通过减少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生长,为进一步开展肿瘤血管靶向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RNA干扰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表达对人绒毛膜癌裸鼠移植瘤生长、侵袭转移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构建的含VEGF-B shRNA的质粒转染人绒毛膜癌细胞JEG-3,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shRNA干扰VEGF-B表达对JEG-3裸鼠移植瘤生长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移植瘤组织中VEGF-B的表达变化及其所含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差异。结果:(1)抑制VEGF-B表达可减小裸鼠皮下肿瘤大小(P0.05),并降低肿瘤细胞肺转移的发生率(P0.05);(2)免疫组化结果提示,VEGF-B shRNA转染组移植瘤中VEGF-B表达及MVD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B蛋白表达水平与绒毛膜癌MVD高低成正相关。结论:VEGF-B基因在绒毛膜癌的体内生长、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shRNA下调其表达能抑制绒毛膜癌细胞的体内生长、侵袭转移,可能与其调控瘤组织内的微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Period2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卵巢癌细胞株构建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外源性导入重组基因Period2,使之在肿瘤组织成功稳定表达,分别采用Real-time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中Period2表达,治疗期间测量移植瘤体积,治疗2周后处死裸鼠,称取瘤重,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通透性因子(VEGF/VP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1)外源性导入Period2基因在裸鼠移植瘤肿瘤组织中成功稳定表达。(2)Period2组移植瘤体积与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469,P0.001)。转染后2周,Period2组移植瘤重量明显低于空质粒组和对照组(P0.05),Period2组抑瘤率达到38.9%。(3)免疫组化结果表明,Period2组的VEGF/VPF、VEGFR1表达下降(F=46.80/48.09,P0.001),MVD计数(CD34标记)显著减少(F=138.4,P0.001)。(4)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eriod2组MTA-1和MMP-9表达明显少于其他组(P0.05),自噬与凋亡相关信号通路PI3K/Akt中标志性蛋白PI3K、Akt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1)外源性导入Period2过表达可使卵巢癌生长速度减慢,抑瘤率明显提高。(2)Period2可能通过抑制VEGF/VPF、MTA-1、MMP-9表达而抑制卵巢癌的血管新生和浸润转移。(3)Period2可能通过干扰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凋亡,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来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WWOX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寻求卵巢癌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将携有WWOX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转染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细胞(重组质粒组),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并扩增培养,以转染空载质粒(空质粒组)及未经转染(空白对照组)的HO8910细胞作为对照,用蛋白印迹法检测重组质粒组细胞中WWOX蛋白的表达情况.体外实验: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体外侵袭实验、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仪等分析WWOX基因对HO8910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体内实验:将转染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腹腔,观察裸鼠生存时间和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1)重组质粒组细胞中WWOX蛋白能稳定表达,空质粒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未检测到WWOX蛋白的表达.(2)MTT比色法检测显示,重组质粒组各时间点的细胞增殖能力较空质粒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重组质粒组细胞的琼脂克隆形成率(19.8%)明显低于空质粒组(54.5%)及空白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重组质粒组中(72.08±0.39)%的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分别与空质粒组[(41.02±1.08)%]及空白对照组[(39.31±0.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体外侵袭实验显示,重组质粒组穿膜细胞数为(89.7±3.1)个,分别与空质粒组[(91.2±1.3)个]及空白对照组[(91.4±1.3)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裸鼠体内实验表明,重组质粒组裸鼠体内的成瘤能力(包括转移灶数目、转移灶重量及移植瘤最大直径、腹水量)明显低于空质粒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癌基因WWOX可干扰卵巢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并抑制其生长增殖,可为卵巢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Period2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巢癌SKVO3细胞株构建裸鼠卵巢癌移植瘤,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外源性导入重组基因质粒Period2。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olt法检测移植瘤中Period2表达,治疗期间测量移植瘤体积。治疗后2周处死裸鼠,称取瘤重,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结果:外源性导入Period2基因在裸鼠移植瘤肿瘤组织中成功稳定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eriod2基因过表达组的肿瘤生长速度减慢,肿瘤体积和重量降低,抑瘤率升高,凋亡基因Bax表达明显升高,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riod2可能通过下调肿瘤凋亡抑制基因Bcl-2,促进凋亡基因Bax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卵巢癌的生长转移,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flavopiridol联合泰素对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裸鼠人卵巢癌皮下及腹腔移植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flavopiridol和泰素作用后卵巢癌细胞系SKOV3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作用前后细胞中cyclinD1的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中活性caspase-3的表达。建立裸鼠人卵巢癌皮下及腹腔移植瘤模型,观测flavopiridol和泰素治疗前后裸鼠肿瘤体积的变化并计算抑瘤率,用TUNEL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作用前后肿瘤组织中的凋亡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flavopiri-dol(300nmol/L)或泰素(1μmol/L)单独应用24h均能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增强caspase-3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并下调细胞中cyclinD1的表达。Taxol先作用24h再用flavopiridol作用24h的联合用药对二者的上述作用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联合用药后细胞存活率为(5.2±0.8)%,凋亡率为(51.10±2.52)%,caspase-3活性相对值为0.602±0.008,cy-clinD1相对表达水平为0.264±0.076。Flavopiridol和泰素单独应用均能显著抑制皮下移植瘤生长(抑瘤率分别为84.5%和85.7%),并降低肿瘤组织MVD值(分别为12.4±4.7vs 35.2±10.3和15.2±2.9 vs 35.2±10.3)。二者联合应用抑瘤作用稍差(抑瘤率68.9%),抑制MVD作用(23.0±5.1 vs 35.2±10.3)也不及单药治疗。结论:Flavopiridol和泰素均能通过致凋亡作用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及移植瘤生长,二者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具有协同杀伤作用,但体内治疗中无协同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桦酯醇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16只裸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白桦酯醇组,观察并记录各组裸鼠及其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计算肿瘤体积.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中P53、Bax、Bcl-2及凋亡指数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①白桦酯醇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变小(P<0.01).②白桦酯醇组的P53、Bax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1),与凋亡指数变化呈同向变化趋势,Bcl-2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③白桦酯醇可诱导裸鼠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结论:白桦酯醇对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沙立度胺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沙立度胺(Thd;商品名:反应停)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 15只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 3组: (1)Thd组:腹腔内注射Thd(200mg·kg-1·d-1,浓度为 62 5mg/L); (2 )Thd+环磷酰胺 (CTX)组:按上述Thd剂量,加入浓度为 100mg/L的CTX(100mg·kg-1·d-1 ),腹腔内注射; (3)生理盐水组:腹腔内注射 0 2ml生理盐水。观察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裸鼠体重的变化,并采用RT PCR、酶联免疫吸附法、及Picture二步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mRNA、外周血中VEGF含量及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 1 )Thd组、Thd+CTX组皮下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hd组瘤组织中VEGFmRNA为 55±9,血中VEGF含量为(29±10)pg/ml;Thd+CTX组瘤组织中VEGFmRNA为 26±7,血中VEGF含量为(12 ±6)pg/ml;生理盐水组瘤组织中VEGFmRNA为 79±7,血中VEGF含量为(71±16)pg/ml。Thd组、Thd+CTX组瘤组织中VEGFmRNA和血中VEGF含量分别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3)Thd组MVD计数为 (12.6±3.3)条,Thd+CTX组为 (10.6±1.9)条,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的(19 3±2 8)条(P<0 01)。结论 Thd有抗卵巢癌皮下移植瘤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染Smac基因对卵巢癌SKOV3/DDP裸鼠移植瘤顺铂敏感性及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卵巢癌SKOV3/DDP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干预:(1)对照组:移植瘤内注射生理盐水;(2)DDP组:腹腔内注射顺铂;(3)空质粒+DDP组:移植瘤内注射空质粒,24h后腹腔内注射顺铂;(4)Smac组:移植瘤内注射Smac重组质粒;(5)Smac+DDP组:移植瘤内注射Smac重组质粒,24h后腹腔内注射顺铂。顺铂浓度为0.5mg/m1,给药剂量按3mg/kg计算。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变化,计算抑瘤率。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标本的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CD34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Smac+DDP组的移植瘤体积最小,平均抑瘤率72.94%,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DP组、空质粒+DDP组、Smac组、Smac+DDP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9.90±3.18)%,(21.82±4.40)%,(22.64±3.81)%,(30.23±4.06)%,(48.59±4.47)%,MVD计数分别为(24.8±5.36),(21.2±3.11),(19.8±3.70),(14.4±3.85),(11.6±2.70)。其中,Smac+DDP组的凋亡指数最高,MVD最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ac基因转染可增强卵巢癌耐药移植瘤对顺铂的敏感性,同时减少微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含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和canstat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TERT-Can,探讨其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AdhTERT-Can,并采用酶切、电泳、测序方法进行鉴定.体外实验: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细胞经脂质体介导转染AdhTERT-Can后,荧光显微镜观察HO8910PM细胞的转染情况,RT-PCR技术检测HO8910PM细胞中eanstatin mRNA的表达.体内实验:建立卵巢癌裸鼠异体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AdhTERT-Can组(尾静脉注射含canstat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TERT-Can上清液)、Ad-Can组(尾静脉注射Ad-Can上清液)和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比较各组裸鼠治疗后的肿瘤体积.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AdhTERT-Can,并经相关鉴定证实.体外实验显示,AdhTERT-Can质粒转染HO8910PM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约60%卵巢癌细胞发出绿色荧光;RT-PCR技术检测显示,HO8910PM细胞中有canstatin mRNA的表达.体内实验显示,自治疗后8 d开始,各组肿瘤生长出现明显筹异,AdhTERT-Can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Ad-Can、空白对照组(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差异越来越明显;而Ad-Can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各组均可见肿瘤破溃和囊性变,但以AdhTERT-Can组最为明显,Ad-Can组次之;病理检查可见,各组肿瘤细胞均可见液化和坏死,尤其以AdhTERT-Can组最为明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重组腺病毒载体AdhTERT-Can,且其转染卵巢癌细胞的能力较强;AdhTERT-Can质粒通过尾静脉注射能明显抑制裸鼠体内卵巢癌的生长,显示r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酞胺哌啶酮对人卵巢上皮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于裸鼠背部右侧皮下接种SKOV3 瘤源 ,随机分为 4组 :治疗组 - 1和对照组 - 1,皮下移植后次日开始分别给予酞胺哌啶酮 2 0 0mg kg .d-1、等体积 0 .5%羧甲基纤维素钠腹腔内注射 ,共 4周。治疗组 - 2和对照组 - 2 ,皮下移植第 15天开始分别给予酞胺哌啶酮 2 0 0mg kg .d-1和等体积 0 .5%羧甲基纤维素钠 ,共 2周。定期检测皮下瘤体积和裸鼠体重。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情况 ,在光学显微镜高倍视野下 (2 0 0× )分别计数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治疗组裸鼠皮下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 :治疗结束时 ,治疗组 - 1抑瘤率为 4 0 .2 % (P <0 .0 1) ;治疗组 - 2抑瘤率为 2 8.5% (P <0 .0 5)。治疗组裸鼠体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两治疗组皮下瘤的MVD明显降低 ,治疗组 - 1的抑制率为 4 3.7% (P <0 .0 1) ,治疗组 - 2的抑制率为4 2 .1% (P <0 .0 5)。结论 :酞胺哌啶酮能抑制人卵巢上皮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微血管生成 ,其生长抑制作用以早期应用效果显著 ,且其副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HIF)-1alpha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or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METHODS: The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SKOV3 was transplanted into nude mice to form xenogeneic tumor. Mice were treated with rapamycin 4 mg/kg, sulindac 100 mg/(kg.d) and saline 200 microl respectively. Expression of HIF-1alpha and VEGF proteins and MVD were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mRNA of Glut1 and VEGF was studied by RT-PCR.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HIF-1alpha and VEGF was moderate to strong, and MVD was high (31 +/- 8) in control group. In rapamycin treated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HIF-1alpha was inhibited to weak positive or negative (P < 0.05), the VEGF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decreased (P < 0.05), MVD was also suppressed to a low level (13 +/- 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HIF-1alpha expression and VEGF expression (by Spearman's coefficient r = 0.8264, P < 0.01), and MVD (r = 0.4842, P < 0.05). CONCLUSIONS: HIF-1alpha protein can regulate VEGF protein and its mRNA expressions. It correlates with MVD in ovarian tumor tissu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否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淋巴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因素存在相关性。方法 :以多克隆抗VEGF抗体和单克隆抗CD34抗体分别标记 4 5例FIGOⅠ~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术后标本的VEGF和MVD。用彩色图像病理分析系统测定VEGF的相对含量 ,MVD采用人工计数。分析VEGF与MVD、肿瘤期别、组织学类型、腹水量以及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 :(1)VEGF的平均吸光度为 0 .178± 0 .14 9(中位数 0 .16 7)。MVD值平均为 72 .2 6± 5 8.5 2 /mm2 (中位数 6 8.4 7/mm2 ) ;(2 )VEGF表达水平与MV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r =0 .92 6 ,P <0 .0 1) ;(3)盆腔淋巴转移(n =12 )VEGF平均吸光度 (0 .193± 0 .15 3)显著高于无盆腔淋巴转移组 (n =32 )的 0 .138± 0 .0 90 ,(P <0 .0 5 )。不同期别 ,组织学类型和腹水量之间的VEGF表达强度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VEGF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血管生成的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IL-2基因转移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致瘤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贴壁集落形成检查、软琼脂集落形成检查和裸鼠皮下成瘤试验,测定IL-2基因转移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致瘤性的影响。结果:SKOV3、SKOV3/Neo和SKOV3/IL-2细胞贴壁集落形成率、软琼脂集落形成率分别为52%、45%、0.7%和31.4%、28.5%、2.4%,SKOV3/IL-2细胞所形成的集落内细胞少,结构松散;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显示,3组细胞皮下成瘤率分别为100%(12/12)、91.7%(11/12)及56.3%(9/16);成瘤潜伏期平均分别为6.7±0.9d、11.4±4.0d、15.1±6.4d,肿瘤终体积平均分别为1604.3±1469.4mm3、1130.3±1159.7mm3及233.3±126.4mm3;SKOV3/IL-2细胞皮下瘤增殖较SKOV3/Neo和SKOV3细胞明显缓慢(P<0.001)。镜下见SKOV3及SKOV3/Neo组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并于皮下和肌肉间形成转移病灶,SKOV3/IL-2组肿瘤呈假包膜状生长,瘤内见大量单个核细胞浸润。结论:IL-2基因转移可降低细胞系SKOV3的致瘤?  相似文献   

16.
米非司酮抑制人卵巢癌3AO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抗孕激素米非司酮 (mifepristone ,MIF)对人卵巢癌 3AO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将 14只人卵巢癌细胞 3AO移植瘤荷瘤裸鼠分为两组 ,MIF组皮下注射MIF 0 .2mg/d ,对照组注射等量溶剂。观察治疗前后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标记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标记法 (TUNEL)和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和肿瘤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光镜和电镜观察移植瘤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治疗 4周后 ,MIF组和对照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分别为 1186 .14± 4 96 .14mm3和 1.30± 0 .4 3g ,2 199.85± 5 41.4 9mm3和 2 .30± 0 .31g(P <0 .0 1)。TUNEL测定显示 ,MIF组细胞凋亡率为 (11.33± 1.5 3) % ,对照组为(2 .6 7± 0 .5 8)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FCM测定 ,MIF组凋亡率为 (15 .6 2±3.87) %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 9± 1.4 7) % (P <0 .0 5 ) ,肿瘤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变化 ,并阻滞于G0 ~G1期 ,S期细胞显著减少 (P <0 .0 5 )。MIF组肿瘤细胞PCNA及PR表达率分别为 2 0 .5 %和 8.0 %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 8.0 %和 2 2 .0 % (P <0 .0 5 )  相似文献   

17.
Pan Z  Ye D  Xie X  Chen H  Lu W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4):227-230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Rg3体内抗卵巢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建立荷卵巢癌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鼠腹腔移植瘤模型 ,分为 3组。空白组 :SCID鼠荷瘤后不干预 ;对照组 :荷瘤SCID鼠予磷酸盐缓冲液 (PBS)灌胃 ;实验组 :荷瘤SCID鼠予人参皂甙Rg3和PBS混悬液灌胃。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3组荷瘤SCID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mRNA、蛋白及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1)人参皂甙Rg3处理后 ,荷瘤SCID鼠体内无腹水形成 ,腹腔中肿块播散减少。 (2 )实验组肿瘤组织VEGFmRNA表达的相对量为 119± 16 ,显著低于空白组、对照组 (分别为 2 5 4± 4和 2 73± 4 4 ,P均 <0 0 5 )。 (3)实验组血中VEGF蛋白的表达量为(14 6± 0 7)pg/ml,显著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 [分别为 (18 5± 2 1)和 (2 0 5± 1 7)pg/ml,P均 <0 0 5 ]。(4)实验组肿瘤组织中MVD为 (43± 7)个 /mm3 ,显著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 [分别为 (6 5± 12 )个 /mm3 和(73± 10 )个 /mm3 ,P均 <0 0 5 ]。结论 人参皂甙Rg3通过下调肿瘤VEGF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 ,阻滞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卵巢癌细胞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卵巢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VEGF165质粒转染 2株卵巢癌细胞CaOV 3、COC1,并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转染VEGF165质粒前后癌细胞VEGF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 ;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比较VEGF165质粒转染前后以及单克隆抗体作用后 2株癌细胞通过人工重组基底膜的能力强弱变化。结果 :VEGF165质粒转染后 ,2株细胞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转染前明显增强 (P <0 .0 5 )。VEGF165质粒转染的癌细胞CaOV 3、COC1穿过人工重组基底膜的相对百分率分别为 4 2 .5± 4 .1、2 6 .8± 2 .4 ,明显高于对照组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 (2 4 .7± 1.9、8.6± 1.1) (P <0 .0 5 ) ;而在VEGF单克隆抗体存在时 ,2株癌细胞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 (10 .2± 0 .7、5 .4± 0 .3)较处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P <0 .0 5 )。结论 :VEGF参与了卵巢癌转移的侵袭、浸润阶段 ,应用VEGF单克隆抗体可针对性地抑制VEGF介导的卵巢癌侵袭、浸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