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脊柱是骨骼系统最易为转移性肿瘤侵犯的部位,以胸腰椎转移最为多见。过去脊柱肿瘤主要采取放疗和化疗。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革新的相应学科的共同发展,手术治疗脊柱肿瘤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成为治疗脊柱肿瘤不可缺少的手段。我院自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对30例胸腰转移肿瘤进行前路手术切除肿瘤及Z-platem内固定系统植入,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98例经磁共振(MR)检查的脊柱硬膜外肿瘤患者.转移瘤76例,多发性骨髓瘤8例,淋巴瘤14例。所有98例MR图像均显示椎骨信号异常.其中6例X线平片阴性;85例显示椎管内硬膜外软组织肿块伴蛛网膜下腔和脊髓受压;71例有椎旁软组织肿块。MR能全面评价脊柱转移性病变的范围。对多个椎体受累、脊髓造影多节段受阻和早期椎体转移的患者,MR更显其化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各种不同序列在显示转移性肿瘤病灶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收集15例脊柱转移性肿瘤,其中乳腺癌骨转移4例,前列腺癌骨转移5例,肺癌骨转移6例,人武部病例均有明克的原发病灶,均经临床病史及追踪随访6月以上确诊。行颈椎、胸椎、腰椎SE序列+增强、反相GE、同相GE、STIR序列检查。结果 反相GE序列(47/49)与SE+增强(44/49)显示病灶能力相当,同相GE序列显示的病灶(34/49)低于反相GE序列(47/49),反相GE序列(47/49)及SE+增强序列(44/49)检出的病变数目相近,接近STIR序列。结论 脊柱转移瘤的检测中可以将SE序列与反相EG序列结合起来,即可高敏感性地检测出转移病灶,也可减少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4.
脊柱转移性肿瘤手术的护理5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近年来国内外已对该类疾病有选择地采用手术治疗,以缓解病人痛苦,解除肿瘤对脊髓神经的压迫,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我院2001年1月。2004年5月开展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目前已治疗病人59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介入治疗方法在脊柱外科的应用,采用超选择性导管介入治疗精确度高、用药直接。众所周知,脊柱肿瘤手术最大的风险是出血多难以控制,介入可进行手术前的栓塞,减少肿瘤出血,防止肿瘤扩散,对不能手术的患者行动脉化疗、血管栓塞。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3年6月用介入的方法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26例。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脊柱转移瘤,主要采用放疗或化疗,只在存在神经压迫症状时才予以姑息切除,即部分切除肿瘤,解除肿瘤压迫引起的神经症状。这样的手术方式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高,同时由于未完整切除肿瘤,术中术后出血多,手术创伤大,患者难以耐受手术。鉴于此,许多学者在处理脊柱转移性肿瘤时仍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需求与情绪状态,从而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提供患者适当的照顾和精神支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我院肿瘤病区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89人进行调查。在入院当日要求患者填写"护理需求调查表",同时接受世界卫生组织情绪状态问卷(POMS)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测评。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根据其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患者出院前再次接受POMS和QLQ-C30测评,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1)患者入院时在紧张-焦虑、抑郁-沮丧、愤怒-敌意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常模。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部分消极因子分值降低,测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出院前,患者症状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在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领域、角色功能领域和社会功能领域等评分仅略高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提供的护理服务能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的负面情绪,让患者安详地、舒适地走到生命的终点,但并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晚期消化道肿瘤经内镜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后近期生命质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晚期消化道肿瘤59例(食管癌27例,贲门胃底癌20例,胃窦部癌12例),经内镜植入化疗粒子,观察术前和术后1、2、3个月不同部位的病灶变化,同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推荐的“肿瘤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术后54例病灶缩小,不同部位肿瘤患者总生命质量评分均较术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较术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疼痛、睡眠障碍、食欲缺乏、便秘、腹泻等症状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术后1、2、3个月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疗效显著,近期生命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对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肿瘤患者10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将其分成A,B,C,D四组,每组250例。A组患者由N 4级护理人员进行护理,B组患者由N 3级护理人员进行护理,C组患者由N 2级护理人员进行护理,D组患者由N 1级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层级护理管理后,A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优于B组、C组、D组(P<0.05),恶心呕吐、疼痛、便秘、失眠、气促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B组、C组、D组(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对肿瘤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对肿瘤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层级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调查常见恶性肿瘤失眠患者的发病和特征分布状况对生命质量影响.方法: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中西结合科及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科的237例门诊及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65.8%的肿瘤患者患有失眠,常见肿瘤失眠发生率依次为乳腺癌85.7%>肺癌71.7%>胃癌62.5%>肝癌55%>肠癌54.1%>宫颈癌40.1%>其他28.6%>鼻咽癌21%,Logistic单因素分析发现乳腺癌(P=0.037)和肺癌(P=0.047)较其他肿瘤更易出现失眠.不同肿瘤PSQI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肝癌>肺癌>肠癌>胃癌>乳腺癌>其他>宫颈癌>鼻咽癌;Logistic单因素分析不同肿瘤与PSQI7个因子成分相关性,表明乳腺癌(P=0.021)较其他肿瘤更易出现睡眠障碍,肺癌(P=0.033)较其他肿瘤更易出现睡眠质量问题.PSQI评分与生命质量评分线性回归分析,PSQI<7分,r=0.04,P>0.05,表明两者无明显线性关系.PSQI>8,r<0,P<0.05,表明两者呈负相关性.PSQI>14分,r<0,P<0.01,生命质量评分下降明显,表明重度及极重度失眠对生命质量影响更为明显.结论:肿瘤患者失眠发生及特征与肿瘤类型相关,本研究可为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胡雁  Ken Sellick 《护理研究》2003,17(13):747-751
目的 :调查初期诊断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半年中的症状特征和生命质量变化。方法 :采用MSAS症状评估量表和CARES -SF对 14 6例初期诊断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的症状特征和生命质量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调查。采用“WHO -QOL跨文化生命质量研究问卷翻译法”对调查表进行系统翻译和评价。结果 :初期诊断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的生命质量为中等 ,半年内最突出的症状是乏力 ,其发生率、出现频度、严重程度和对病人造成的困扰程度也较高 ,失眠是使病人感到最困扰的问题 ,其他值得注意的症状有疼痛、体重减轻、口干、食欲下降。症状的发生率较稳定 ,但症状出现的频繁程度、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困扰程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症状维度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得分均呈中度相关。结论 :初期诊断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在症状控制方面有特殊的需求 ,应持续评估病人的症状体验和生命质量 ,并制订提高肿瘤病人生命质量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疾病相关症状及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7例患者随机分到干预组和对照组中.最终74例患者完成全部研究,其中对照组38例,干预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在患者人院第1天、术后第7天及出院前1d进行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MSAS)测量,在患者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d进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FACT-G)测量,以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相关症状水平及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症状水平在不同时段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症状水平得分下降快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对照组患者生命质量除生理维度外,其他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自我管理为主的症状管理模式,有效地缓解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疾病相关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忠新  秦轶灵 《中国康复》2010,25(4):304-305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劳动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和健康教育。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进行精神症状、康复疗效和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56例患者的BPRS和IPROS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GQOLI-74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维度单项因子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姑息性心理干预对转移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情况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转移性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姑息性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RS)]和癌性爆发痛发生情况,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患者在术前、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NCAB)组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组,于手术前一周内、术后三月和半年进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和SF-36量表的测评。结果完成术前及术后随访测试者共72例;SAQ评分术前以心绞痛稳定状态(AS)得分最低,在术后各项目有明显好转;SF-36的生理健康内容(PCS)和心理健康内容(MCS)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ONCAB和OPCAB两组之间各纬度得分无论是在术后3月还是在术后6月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随着CABG术对心绞痛的有效缓解,患者生存质量随之提高;比较术后ONCAB和OPCAB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霞  殷文蓉  李虹 《华西医学》2005,20(4):676-678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本院肿瘤中心肿瘤患者共116例,如实填写WHOQOL-100调查问卷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学历等),收集的资料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运用t检验比较肿瘤患者WHOQOL-100与常模之间差异的显著性;运用t检验比较不同一般情况肿瘤患者WHOQOL-100差异的显著性.结果:肿瘤患者除了自尊、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精神支柱个人信仰3个方面与常模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6个领域21个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总的生活质量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此外,不同一般情况的肿瘤患者其生活质量也有显著差异.结论: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常模显著降低,应对肿瘤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未婚、农村、外地及低学历患者给予躯体、心理和健康知识宣教等全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精神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于2011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出院后自愿参加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2例在院内康复基础上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系统康复,对照组49例采用院内康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社会维度、动力和精力维度得分、精神残疾与社会功能得分和家庭社会关怀指数,然后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心理社会维度、动力和精力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精神残疾与社会功能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家庭社会关怀指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HO-DSAⅡ与SQLS得分呈正相关,APGAR得分与SQLS得分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精神康复模式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其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疼痛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的疼痛感受和生活质量状况,评估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中国人癌症疼痛评估工具(Chinese Cancer Pain Assessment Tool,CCPAT)和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第3版)[EORTIC QLQ—C30(Version 3)]对2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横断面设计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20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疼痛者84例(42%),无疼痛者116例(58%).疼痛组患者疼痛评分高于非疼痛组患者评分(P〈0.001).疼痛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领域、角色功能领域和社会功能领域的评分低于无疼痛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情绪功能领域、认知功能领域和整体生活质量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31,P〈0.001).结论疼痛对乳腺癌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患者受疼痛的冲击加重时,其整体生活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