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讨清开灵注射液的解热机制 ,建立家兔内毒素 (ET)性发热模型 ,观察清开灵对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和下丘脑、脑脊液cAMP及隔区AVP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 ,ET组的ΔT、TRI1、下丘脑cAMP含量、脑脊液cAMP含量、隔区AVP含量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及清开灵注射液 +ET组 ,下丘脑、脑脊液cAMP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 4组隔区AVP含量变化亦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说明清开灵能够抑制ET性发热家兔的体温升高 ,在降低下丘脑、脑脊液cAMP水平的同时促进隔区释放精氨酸加压素 (AVP)。这可能是清开灵解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精氨酸加压素与家兔内毒素性发热耐受性的关系。结果:(1)隔区注射AVP抗血清能明显提高ET发热耐受家兔的ET发热效应;(2)ET发热耐受组家兔的血清浆和脑脊液中AVP含量均高于发热组和下沉组,下丘脑中AVP含量略高于发热组。  相似文献   

3.
脑热清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下丘脑IL-1β及cA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脑热清口服液的解热机制。方法 建立家兔内毒素性发热模型 ,观察脑热清对家兔体温的影响 ,并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及环磷酸腺苷 (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 脑热清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P <0 0 1) ,能够明显降低下丘脑中IL 1β及cAMP的含量 (P <0 0 1)。相关分析显示 ,4组家兔的体温变化分别与下丘脑IL 1β (r =0 96 2 ,P <0 0 1)及cAMP(r=0 899,P <0 0 1)含量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抑制下丘脑中IL 1β含量的增多 ,从而减少下丘脑cAMP的生成与释放 ,可能是脑热清的重要解热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清开灵)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清热化瘀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家兔热瘀证病理模型,用数字温度计观察清开灵对发热家兔体温的影响;用放免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活性;并观察肺、肾、肝的形态改变.结果 清开灵治疗组的最大体温上升度(ΔT)[(0.66±0.08)℃]、体温反应指数(TRI2)(4.67±0.66)、血清TNFα[(3.54±0.78)μg/L] 的含量和血浆PAI[(0.84±0.02)AU/mL]的活性明显低于内毒素组的ΔT[(1.31±0.13)℃]、TRI2(8.44±0.98)、TNFα[(6.10±3.25)μg/L] 的含量和PAI[(0.86±0.01)AU/mL] 的活性,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血浆t-PA[(0.26±0.01)IU /mL]的活性则明显高于内毒素组[(0.21±0.02)IU/mL],两者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光镜显示,清开灵可减轻发热家兔肺、肾、肝组织血管扩张充血、淤血形态的改变.结论 清开灵可能通过抑制发热家兔致热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和调节血液中纤溶和促凝物质的活性达到清热化瘀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清开灵液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和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清开灵液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和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蒋玉凤,黄启福,严京,贾旭,李伯光(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内毒素;发热;cAMP;清开灵注射液我校研制的清开灵注射液(solutionofQingKaiLing,QKL)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热清口服液的解热机制.方法建立内生致热原(EP)性发热家兔模型,观察脑热清对家兔体温的影响,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和脑脊液中cAMP及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结果 EP组的ΔT及TRI4变化、下丘脑及脑脊液中cAMP含量、腹中隔区AVP含量显著高于脑热清 EP组(P<0.01).4组的体温变化分别与下丘脑和脑脊液中cAMP以及腹中隔区AVP的变化呈正相关(P<0.01).结论脑热清的解热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cAMP的生成与释放,同时通过促进腹中隔AVP释放两种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香酚(eugenol)是丁香油的一种衍生物,是中药柴胡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丁香酚静脉注射、经胃及中枢给药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1],腹腔注射丁香酚还可逆转正常家兔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敏神经元的放电活动而使家兔体温降低[2].  相似文献   

8.
建立家兔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模型 ,观察解热醒神注射液对发热动物的体温及下丘脑cAMP、IL 1β 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解热醒神注射液组的体温变化曲线、最大体温上升高度 (ΔT)、体温反应指数 (TRI3)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表明解热醒神注射液对正常体温影响不大。而解热醒神注射液 +内生致热原组的ΔT、TRI3及下丘脑cAMP、IL 1β 含量明显低于内生致热原组 (P <0 0 1) ,4组家兔的体温变化与cAMP及IL 1β 含量变化呈正相关。说明解热醒神注射液不但抑制内生致热原引起的发热反应而且抑制内生致热原引起的下丘脑cAMP及IL 1β 含量的增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作用.方法复制内毒素(ET)性发热家兔模型,观察清开灵对体温的影响,并用放免法测定内皮素以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活性.结果清开灵对ET性发热家兔有显著性的解热效应(P<0.01),清开灵 ET组内皮素、TXB2的含量(P<0.01)以及PAI的活性(P<0.05)明显低于ET组;而6-keto-PGF1α的含量(P<0.05)和t-PA的活性(P<0.01)明显高于ET组.结论清开灵可能通过改善内毒素性发热家兔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起到扩张微血管,加快体表散热,从而对发热家兔的解热效应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用精制大肠杆菌内毒素(ET)分别复制大鼠、家兔ET性发热模型,观察大鼠与家兔不同脑区组织(脑皮质、脑干、丘脑下部)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大鼠、家兔ET性发热时,丘脑下部cAMP含量明显增加,且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而脑皮质、脑干cAMP含量未见明显变化。作者推论:大鼠、家兔ET性发热都是由于丘脑下部cAMP含量增加所致,丘脑下部cAMP含量变化是体温波动的原因之一。cAMP可能是一重要的中枢性发热介质。  相似文献   

11.
清开灵注射液对脑血肿家兔血气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脑血肿家兔血气值变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体血凝块颅内埋藏法复制家兔脑血肿模型 ,在脑血肿形成后不同时间测定血气值变化。结果 脑血肿形成后 ,动物有过度通气 ,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的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清开灵治疗组对上述异常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清开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通气异常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开灵滴丸对家兔感染性退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进一步确定清开灵滴丸对家兔感染性发热的退热效果。方法: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家兔56只,分7组,设对照、比较、观察3组,测出每只家兔基础体温,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茁液静脉注射致热。观察组分别灌服清开灵滴丸水溶液,依次在30、60、120、180、240和300min时测出每只家兔体温,按组记录。结果:家兔致热前后体温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灌服清开灵滴丸前后体温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各给药组体温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的体温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清开灵滴丸对家兔感染性发热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清热栓对内毒素性发热兔及正常兔的退热作用。方法选用7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ET)、正常组(NS)、小儿清热栓组(QRS)、对乙酰氨基酚栓组(PS)、ET+小儿清热栓组(ET+QRS)、ET+对乙酰氨基酚栓组(ET+PS)、ET+PEG600赋形剂组(ET+PEG),每组10只。各组给与相应药物,观察测定最大体温上升高度(ΔT)和6h体温反应指数(TRI6)。结果 ET组注射ET后体温明显升高,并出现双峰,平均体温变化曲线明显高于ET+QRS组与ET+PS组,ET组ΔT和TRI6均高于ET+QRS组和ET+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QRS组与ET+PS组ΔT和TRI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清热栓对正常兔体温影响小,QRS组ΔT和TRI6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S组比较,降低发热兔体温曲线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DT和TRI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清热栓对正常兔的体温无退热作用,对发热兔具有一定的退热作用,其作用与阳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栓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血药浓度分析方法并研究其在家免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获得相关药动学参数.方法 采用Venusil ASB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23:77:0.18);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6 nm;柱温:30℃.结果 清开灵注射后其黄芩苷...  相似文献   

15.
解热注射液主治温病,用于风寒、风热之发热。解热注射液使三联菌苗发热模型的家兔异常升高体温降低,具有解热作用,使小鼠因疼痛出现的扭体次数及强度减缓,具有镇痛作用,使注射阈下催眠量戌巴比妥钠的小鼠睡眠,具有镇静作用,使小鼠的耳廓肿胀得到抑制,具有抗急性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芩蒿退热口服液对内毒素所致发热家兔模型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作用、对大鼠蛋清性足肿胀的影响,并与双黄连口服液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32健康家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双黄连对照组、芩蒿退热口服液大剂量组以及小剂量组,观察芩蒿退热口服液对发热家兔模型的解热作用;40只Wistar幼年大鼠和40只昆明种健康小鼠均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双黄连对照组、芩蒿退热口服液大剂量组以及小剂量组,观察芩蒿退热口服液对炎症大鼠、小鼠模型的抗炎作用。结果芩蒿退热口服液具有退热、抗炎、消除炎症水肿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双黄连口服液(均P0.05)。结论清热透表法为主法的芩蒿退热口服液可以治疗外感高热证,从而说明气分高热证仍可用"透热法",即入气犹可透热转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脂多糖(LPS)诱导发热大鼠模型评价牦牛角解热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牦牛角新资源药材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大鼠肛温变化值及体温反应指数评价牦牛角解热活性;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下丘脑中PGE2、cAMP的含量及血清中TNF-α与IL-1β的含量,并结合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检测发热大鼠血浆中内源性标志物,探索牦牛角解热机制。结果 牦牛角给药后1、2、3 h大鼠体温明显下降(P<0.05),低剂量组TNF-α及cAM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cAMP水平显著降低(P<0.01),牦牛角给药组均能抑制IL-1β与PGE2水平。从空白组与模型组血浆样本中共鉴定出15个潜在差异代谢物,牦牛角高剂量给药后可显著回调其中11个代谢物,主要包括磷脂酰乙醇胺、鞘磷脂、腺嘌呤、琥珀酸、L-苏氨酸、4-羟脯氨酸、磷脂酰胆碱、溶血性磷脂酰乙醇胺等,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结论 牦牛角解热活性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源性致热源与中枢体温正性调节介质释放、调节脂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通腑泄热法对脑膜炎发热大鼠的退热效应及免疫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埃希氏大肠杆菌小脑延髓池注射建立大鼠细菌性脑膜炎发热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大承气汤组、醒脑静注射液组、大承气汤合醒脑静注射液组、扑热息痛组。观察各组用药后的退热效果,同时检测血浆中IFN-γ、IL-4的含量变化,及组织、血浆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大承气汤和醒脑静注射液及大承气汤合醒脑静注射液组均能有效治疗脑膜炎发热,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的解热效果(P<0.05),能降低血浆中IFN-γ(P<0.01)、IL-4(P<0.05)水平,下调IFN-γ/IL-4的比值(P<0.05),并且能降低发热大鼠P物质含量(P<0.05)。结论?通腑泄热法对脑膜炎发热有较好的解热效果,这可能与其通过脑肠轴元件生物介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后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介入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6例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库药组和对照组。于ATXE治疗后当天,中药组予清开灵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7d;对照组予抗生素静脉滴注。[结果]中药组在减轻发热、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的程度以及在缩短TACE后毒副反应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中药组在TACE后有显著的护肝降酶作用,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对TACE所致肝功损害的耐受性。[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后的栓塞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BSA建立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治疗用清开灵注射液腹腔注射,标本取大鼠肾脏皮质和全血,分别做NF-кB表达,IL-2、IL-6和TNF-α含量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NF-кB表达显著增高(P<0.01),IL-2、IL-6和TNF-α含量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清开灵治疗组NF-кB表达,IL-2、IL-6和TNF-α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通过抑制NF-кB的活化,降低炎症免疫细胞因子表达,起到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作用,因而从分子水平揭示了肾炎的免疫发病机制和清热解毒药物治疗肾小球肾炎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