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眼部化学伤及热烧伤的疗效。方法对38例(43只眼)病程在1周内病情较严重的角结膜化学伤及热烧伤患者实行羊膜移植治疗,其中碱性化学伤15例(17只眼)、酸性化学伤9例(10只眼)、热烧伤14例(16只眼),观察术前术后患者视力、羊膜植片贴附、角结膜修复、角膜新生血管及睑球粘连等情况。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 43只眼眼表重建成功,未出现感染或排斥现象。7只眼因羊膜植片溶解、松脱移位需行第2次羊膜移植。43只眼于术后2~5周角结膜上皮愈合;34只眼角膜未见新生血管形成;仅2只眼出现睑球粘连,3只眼>3个象限角膜有新生血管侵入,3只眼形成角膜白斑;40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羊膜移植术可有效控制较严重的角膜化学伤及热烧伤炎症反应,使眼表得到重建。  相似文献   

2.
羊膜移植在眼化学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眼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眼化学伤患者采用羊膜移植治疗,术后第3周观察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角膜上皮化情况、角膜血管化情况、角膜透明度恢复情况及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视力>0.6者16眼,0.2~0.6者有14眼;术后第2~3周28眼上皮愈合,2眼于术后第1周内出现了羊膜溶解,再次行羊膜治疗后2周上皮愈合;术后第3周22眼角膜恢复透明,有6眼角膜后弹力层有不同程度的皱褶,有2眼角膜仍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术后有1眼出现了睑球粘连,有1眼出现了上睑内翻倒睫.此2眼均于6个月后给予矫正术治疗而愈,本组30眼均未发生羊膜脱落.[结论]早期羊膜移植治疗严重眼化学伤对于恢复视力、重建眼表、保护眼球、降低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胡水清 《中国保健》2007,15(12):12-13
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20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随访9~18个月.结果术后植片存活良好,无排斥反应和其他并发症.随访期间20只眼复发1例,手术成功率为95%.结论采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和羊膜移植治疗可以为受损的角膜缘提供健康的干细胞,可以有效的维持角膜和结膜之间的屏障,防止结膜上皮的长入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多层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采用多层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21例(25眼).对其中角膜溃疡>2个象限角膜缘的17眼采用球结膜切除及多层羊膜移植.<2个象限角膜缘的8眼行2层羊膜覆盖固定羊膜移植.结果 多层羊膜移植术后,21例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愈合.随访观察1~2年,角膜溃疡无复发,视力提高>2行者19例,2例视力为0.8以上.结论 多层羊膜移植是治疗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大疱性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有明显眼痛且无视功能或视功能极差的10例10眼大疱性角膜病变患者,对其施行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术后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结膜瓣与角膜附着良好,眼痛及刺激症状消失,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角膜板层切除联合全结膜瓣遮盖术对于治疗视功能预后差的大疱性角膜病变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层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多层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21例(25眼)。对其中角膜溃疡〉2个象限角膜缘的17眼采用球结膜切除及多层羊膜移植。〈2个象限角膜缘的8眼行2层羊膜覆盖固定羊膜移植。结果多层羊膜移植术后,21例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愈合。随访观察1-2年,角膜溃疡无复发,视力提高〉2行者19例,2例视力为0.8以上。结论多层羊膜移植是治疗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治疗儿童眼外伤引起的眼角膜损伤的疗效,为儿童眼外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3年8月五河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58例67眼外伤性角膜损伤或穿孔的患者采用多层羊膜覆盖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角膜愈合情况、羊膜开始溶解时间及术后视力变化等情况。结果术后1天58例患者前房均形成良好。术后1个月全部角膜完成修复,其中36只眼角膜透明,16只眼遗留云翳,13只眼遗留斑翳,2只眼遗留白斑。术后1周羊膜开始溶解。术后随访6个月65只眼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多层羊膜覆盖是治疗角膜穿通伤安全有效的方法,其能维持眼球结构的完整,减轻了炎症反应,为后续的穿透性角膜移植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可行性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复发性翼状胬肉9例10眼、广泛睑球粘连6例,急性化学伤碱烧伤5例6眼,热烧伤2例,结膜乳头状瘤1例,结角膜鳞状上皮癌1例,角膜溃疡穿孔5例,大泡性角膜病变3例,共32例34眼。分别进行了羊膜移植术。术后观察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修复情况,羊膜成活情况及新生血管长入情况。随访观察3~24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羊膜植片的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现象。急性严重化学伤5例抢救成功。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睑球粘连5眼恢复了眼球运动并提高了视力。胬肉有1眼复发,复发率为10%。结论新鲜羊膜为眼表重建提供了一种物美价廉的生物材料,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严重复杂眼表疾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羊膜移植到切除胬肉组织的巩膜裸露区,观察术后角结膜上皮愈合,恢复透明,无胬肉样组织生长为治愈.新生血管纤维组织进入角膜缘后自行萎缩,轻度充血,则为有效,否则为复发.结果术后随访1~3年,5眼复发,15眼有效,80眼治愈.结论手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好,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3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同时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角膜创面愈合良好,治愈28例,复发2例2眼。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能有效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rrjk》2017,(14)
目的:分析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诊断并接受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91例(116眼),根据我院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56眼),研究组46例(60眼)。对照组采取羊膜移植治疗方式,研究组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方式,术后进行随访,时间在2~4个月内,且对比两组患者移植的治疗效果、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跟治疗前相比较的视力改善情况显然得到了提高(P0.05),两组患者的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角膜上皮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7例5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6.66%;对照组6例9眼翼状胬肉复发,复发率16.1%,研究组的翼状胬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翼状胬肉患者时,可选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的治疗方式。但是,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治疗方式,其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有助于患者康复。所以,这种治疗方式值得被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所有患者术前处理相同,观察组给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照组给予羊膜移植,比较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术后视力及痊愈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8.6±1.5)d]显著短于对照组[(12.5±2.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视力(0.5±0.1)优于对照组(0.3±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观察组94.7%,对照组7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患者角膜上皮细胞生长快,视力恢复佳,临床效果优于羊膜移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患者36例,进行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36例病例(42只眼)中术后羊膜生长良好,未出现羊膜移植排斥,亦无继发感染及植片坏死、脱落、角膜自溶等并发症.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随访6-18个月,无一例复发,无并发症.结论:在加强临床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下,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有手术指征的各种眼表疾病病例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每组150例(150)眼。A组行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行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随访6~24月,观察眼表上皮修复、炎症反应、新生血管、视力等。结果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A组)与自体角膜缘移植(B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分别为3.1±0.2d和3.3±0.5d,应用u检验,P〈0.01,认为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A组3例(3眼)复发复发率为2%,B组11例复发复发率为7.33%,经X~2检验P〈0.05,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用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眼表疾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曹征  陈硕  叶锦华 《中国医师杂志》2004,6(11):1531-1532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移植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对防止术后瘢痕性滤过泡形成及降眼压的效果。方法 对 3 2例 ( 3 2眼 )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随机分成 16例 ( 16眼 )治疗组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移植术 ,并设 16例( 16眼 )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功能性滤过泡治疗组为 93 7% ,对照组为 75 % (P <0 0 5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眼压控制 ,治疗组成功率为 10 0 % ;对照组成功率为 75 % ,(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术可有效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 ,并能有效长期保留功能性滤过泡 ,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提高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手术效果.方法:对55例(55眼)患者采用人羊膜移植联合显微手术切除局部病变组织的方法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随访3~12月.结果:术后1周羊膜植片周围结膜上皮开始覆盖羊膜表面,4周后结膜上皮完全覆盖羊膜移植片,在随访期内,1例病人术后术眼有轻度异物感,有1例病人局部组织增生肥厚伴睑球黏连.所有病例术后无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无一例复发.结论:羊膜移植可提高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和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胬肉这两种方法中哪一种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方法对本院2003年5月至2006年11月87例(93只眼)胬肉患者行羊膜移植和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膜移植组复发率7.89%,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复发率6.12%。两组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处理χ2=0.105,P>0.05)。结论羊膜移植和带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胬肉的两种较好方法。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由于它来源于自体眼球组织,取材方便,且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完全取代病变组织重建眼表,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132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2例4眼术后8个月复发,3例3眼术后13个月复发,复发率5.3%。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能有效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文荣  沈勇 《现代保健》2010,(17):127-128
目的 探讨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51例(84眼)复发翼状胬肉患者实施胬肉切除术+生物羊膜移植.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翼状胬肉复发及羊膜植片、角膜愈合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结果 51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排斥反应,13例复发,复发率22.6%.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配合全程的护理技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的方法。方法:射阳县新坍中心卫生院2007年2月—2009年2月住院患者,原发性翼状胬肉共30例33眼,均行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观察角膜上皮恢复情况、结膜伤口愈合情况和胬肉复发情况等。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36个月,绝大多数患者角膜上皮和结膜伤口愈合良好,有3例患者术后复发。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较好的方法,术后角膜上皮恢复时间较短,复发率较低,可以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