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文凭课程起始于欧洲,正兴盛于美国.通常它被认为是私立的精英教育,唯独在美国有大批公立学校开设.本文梳理了国际文凭课程在美国的发展路径,探讨了课程发展的特点、兴盛的原因以及引发的争议.国际文凭课程在美国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同美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现有着必然的联系,应对我国高中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用世界视野审视中国历史教育,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上海中学国际部李寓诺老师的三篇稿子,介绍了国际文凭组织(IBO)文凭课程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国际文凭课程最新的历史试题(2005年5月IB试题),并比较了国际文凭课程历史试卷与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异同。对中国从事历史教育的同仁来说,虽然国际文凭课程试题中的一些观点我们未必完全认同,但其视野和立意对我们改进自己的历史教育和考试,无疑颇具借鉴意义。为便于同仁们能够一口气读完为快,本刊编者特别加了《历史教育和考试:中国与世界的异同》的总标题,将三篇稿子一并发表于本期.期能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IBO国际文凭组织是世界公认的国际教育领跑者,它提供了三大课程项目,分别是大学预科文凭项目课程DP、中学项目课程MYP和小学项目课程PYP。IB课程被全球教育界认可为具有较高学业水准的教育项目,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壮大。通过三大课程的国内外研究述评,寻求IBO先进教育理念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结合点,以期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于苏娜  姜峰 《考试周刊》2009,(49):26-27
国际文凭组织是一个为中小学提供教育服务的国际性的教育组织.其课程设置体现了现代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本文在介绍国际文凭组织(IBO)小学项目课程(PYP)独特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可资借鉴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国际文凭组织 (IBO)是一个向世界范围提供项目课程的组织 ,目前主要提供三个项目课程 ,即小学项目课程、中学项目课程、文凭项目课程。其“文凭”是针对中学教育最后两年建立的一种综合课程而言的 ,这种课程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接受管理 ,课程评估合格即可获得文凭 ,该文凭被这些国家的大学认可。该文凭组织的文凭 ,已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世纪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承认 ,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目前 ,该文凭组织已在世界 1 0 1个国家拥有 1 0 31所所属学校 ,主要是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该文凭组织向这些学校提供广泛的服务和管理项…  相似文献   

6.
国际文凭组织是一个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非赢利性的国际化教育基金组织。其最初目标是为那些长期不在本国居住的外交官和其他流动人员的孩子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一个国际课程标准,颁发能够被世界各大学承认的文凭.进而让他们升入大学继续深造。目前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小学项目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三大课程之一。文章通过对IBO小学项目的课程进行述评,从而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保罗·孟禄一生致力于国际教育合作,积极推进国际理解与世界和平。孟禄认为一个民族形成的根本在于拥有本民族的共同文化,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推进国际理解的重要方式,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主要通过教育来完成。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独特的价值,一是促进世界文化的传播,二是促进国际理解的达成。孟禄建议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合格公民与国际理解四者有机结合,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素养,发展教育繁荣民族文化,由此推进国际理解和世界人民友好相处。对于孟禄国际理解以美国利益为根本、确保西方教育的领导地位等观点,应客观认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是什么呢?有人译为“国际大学预科文凭课程”,简称IB、“国际文凭”,是一种授予16到19岁高中生、被各国许多大学认可的证书。提供这种文凭的中学分散于世界138个国家,2800余所学校,目前共有约78万名学生。  相似文献   

9.
当下的全球化引发了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期间也必然会出现民族文化之间的紧张与对峙,文化冲突的核心内容在于价值冲突。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理解教育以学会共存为基本理念,以理解文化文本为课程教学的目标,加强外语教育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国际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时空,让人在异国文化氛围里体验对他国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相似文献   

10.
国际文凭项目是在国际预备课程基础上获得的世界范围高等教育的入学资格,被誉为进入大学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国际通行证”。该项目学生评价采用的是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模式。本文以该项目不同学科的评价为例进行分析,试图较为全面地展现内、外部评价的实施情况,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国际文凭项目的学生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李艺 《四川教育》2014,(7):70-70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指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国际理解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会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增进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区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转化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促进整个人类及地球上各种生物与自然和睦相处,共同繁荣与发展为旨归的-种新型国际化教育.  相似文献   

12.
周维 《文教资料》2021,(1):174-176,187
国际文凭组织项目课程以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在众多国际课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三大主流课程之一。国际文凭组织课程体系具有四大特点:全人发展与终身学习兼顾的课程目标;学科课程与跨学科主题融合的课程结构;师生合作探究式的课程实施;系统且多元化的课程评价。该课程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与我国课程强调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整合的改革取向相对接,为我国现实背景下的学科统整提供了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3.
国际文凭组织是一个国际教育与考试机构。它通过课程设置和科学评价体系践行着全人教育、批判性精神和思维能力、宽容和国际理解及终身学习等新理念,培养学生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必需的语言、知识、能力和情怀,使其成为负责任的全球公民。国际文凭组织的项目课程和评价系统的很多理念和做法对我国课程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定位上体现国际母语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突出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在文化取向上强化在母语教育中坚持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的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内容结构上体现当代国际课程标准“内容说”与“能力说”并举的发展态势。但也有缺憾,如有的“内容本标准”不够具体明确,有些“成就标准”可操作性不强等。.  相似文献   

15.
中文课程正日益成为“国际文凭组织”主导的“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科目,逐渐融人秉持“全人”教育发展理念的IB“文凭项目”课程体系之中。本文基于IB“文凭项目”课程大纲,分析了IB中文课程独特的定位与定性,并结合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相关理论,提出IB中文课程应遵循一个“动态、多元、开放、整合、主动”的宏观教材编写思想;在此基础上以IB中文课程(Language B Courses)为例,论述了“通观全局,融汇互通”、“基于大纲,自主开发”、“语言文化,均衡发展”等教材编写策略.以期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新的理念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际文凭组织倡导国际理解和多元文化,注重中学项目与其他教育体制的兼容性,给国际文凭学校提供了创造性地实施的空间.项目以学生为学习中心,以平衡为基点,追求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程理念、体系框架和案例的引导,外部评估和督导的指导,以及培训和资源的支撑来推进书面课程、实施课程和评估课程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日语是日本的母语,但“日本语教育”并不指母语教育,而是指以日语为外语的第二语言教育。日本的母语课程称为“国语”,自1900年“国语科”独立以来,日本国语教育不断发展完善。以民族文化为核心,以语言实用为原则,以国际理解为背景,已成为日本母语教育的鲜明特色。一、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和传统的尊重教育承传人类文化,语言承载民族精神。母语教育强调民族特色,重视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是国际母语教育的总趋势,也是日本母语教育的基本方针。自“国语科”独立以来,日本母语教育在学习和吸收他国经验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简称IB)课程是国际上领先的课程项目,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严格的评价体系著称,为世界上大多数教育机构、大学所认可。IB的文凭项目(Diploma Program,简称DP)是针对16—19岁的中学生开设的,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学理更新、课程专业化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课程设置重专业实践体验、重课程整合、重差异分层等凸显了国际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亚洲和欧美国家课程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多元文化意识传播,给我国课程文化功能的发挥以启迪。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以培养“反思性实践型”小学教师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为我国课程设置提供了内在框架,指明了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艳 《中国考试》2006,(1):48-50
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 zation,简称IBO)成立于1968年,是一个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的国际教育机构。该组织的总部设在瑞典日内瓦,课程与考试中心设在英国。 1 国际文凭组织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