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的抓斗门座起重机的自动化研究与应用成为很多港口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关注热点。文中以抓斗门座起重机为研究对象,重点叙述了基于GNSS高精度冗余控制定位系统、高精度智能三维扫描技术、抓斗智能防摇技术、甩斗及掏舱作业技术、多机安全防撞系统、多机协同作业技术、自动化综合安防系统、基于HMI系统的远程操作平台、门座起重机智能运维技术、自动化门座起重机标准化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抓斗门座起重机自动化,改变了司机的传统作业模式,减轻了司机工作强度,提升了抓斗门座起重机装卸作业本质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国杰 《机械工程学报》2020,56(24):254-268
起重机正在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起重机的智能化特征和控制系统架构决定了智能起重机的总体性能和技术方向,是起重机智能化研究的核心。简要回顾了我国起重机产品从传统起重机到智能起重机的发展历程,比较了传统起重机、自动化起重机、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起重机的主要性能特征和关联性,分析了我国起重机智能化研究应重点关注的行业和起重机产品,对智能起重机的通用性和个性化关键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智能起重机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对系统架构中各关键功能模块和各子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讨论了各模块及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主要数据流向及起重机智能化实现方法,强调了构建强大的内、外部信息互联、顺畅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对智能起重机的重要性,定义起重机广域智能系统,包括智能起重机在内的广域智能系统的群体智能化是实现智能起重机系统智能化作业的关键,而且广域智能系统信息共享和数据互联互通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系统智能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阐述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管理常见问题,对塔机的选型与定位进行论述,详细介绍塔机的施工方法与步骤,最后总结概括出塔机施工管理六个方面的意见,以期在确保塔机施工效益的基础上,保证建筑塔机的正常运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接第七期) 2.塔机的工作机构 塔式起重机能够完成起吊、运送重物到指定地点并将重物安装就位的吊装作业全过程,每台塔式起重机都必须装有起升、回转、变幅和大车行走机构(固定式塔机不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离散制造业智能制造的发展,柔性化、精密化和模块化的装夹技术在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实现多品种、小批量、变状态的混线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精密加工,文章描述了零点定位技术在离散智能制造模型下的使用场景,并重点从一面两销零点定位技术、锥自定心的零点定位技术,以及模块化装夹技术的原理、数学模型、误差分析、托盘的设计原则、装夹特点、受力分析和机外预调公差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离散智能制造模式下的精密自动化加工的装夹关键技术奠定了技术基础,并且对离散智能制造的推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现有设备操控网络进行自动化改造是顺应这一趋势的重要途径。国内堆场远程调度主要集中在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上,而对RTG的智能化远程控制研究较少,对RTG的纠偏系统研究更是少有涉足。针对现有集装箱堆场控制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堆场作业系统为控制对象,并研究了一系列的定位、纠偏、防撞、光纤通讯、智能调度、智能控制、远程控制等先进技术及子系统,提出一种新的"智能化+远程控制"的港口堆场系统作业新模式,为我国港口集装箱堆场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保塔式起重机的安全性,进一步对起重机进行科学管理,在阐述塔式起重机健康管理需求、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塔式起重机健康管理的技术框架,分析了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健康监测、健康状态诊断、故障趋势预测、预测性维护决策等起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基于有限元技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塔式起重机金属结构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对建模中的结构简化、塔机载荷选择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塔式起重机进行有限元求解分析,从分析中得到关于塔机强度、刚度、稳定性等信息。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建设在我国的全面实施,加剧了密集型作业的开展。人们将物量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加以结合,产生了全新的人工智能,并且能够使建筑行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塔式起重机(下文简称塔吊)智能化管理系统,有效采用了人工智能中的无人驾驶汽车的环境感知以及导航定位技术,带给塔吊工作极大的便利。本文对常见的塔吊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塔吊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预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码头集装箱卡车(以下简称集卡)定位不准确的难题和自动化码头对集卡车无法引导定位的问题,特别引入了集卡引导技术,开发了集卡引导系统(CPS)。该系统与相关系统进行通讯,使各系统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CPS系统取得作业信息。对CPS系统硬件机构进行控制,通过3D激光扫描采集集卡数据信息,CPS系统软件进行自学习和数据比较计算,实现CPS系统智能化对集卡车进行引导定位。通过集卡引导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实现了集卡的智能化引导,提高了全自动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作业效率,促进自动化码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塔式起重机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漏电开关频繁跳闸故障,影响塔机正常使用。为此,笔者结合施工现场塔机多起漏电开关频繁跳闸故障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排查方法。
  1.漏电开关技术参数
  塔机用漏电开关技术参数包括额定电流、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塔式起重机附着技术的方案制定,并具体分析计算了各受力点。介绍了塔机附着装置安装的安装过程。该技术能增加塔身刚度,增强其稳定性,增加塔机的自升高度,保证塔机在稳定状态下安全工作,满足生产需要,减少塔式起重机在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起重机作业无法进行高精度动态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宽带定位原理的起重机无线定位算法。研究设计了无线定位算法模型、硬件框架和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整机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无线定位系统满足设定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塔式起重机制造过程中,焊接工艺、装配工艺是指导塔机生产的重要技术依据。针对塔机焊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实践经验,对塔式起重机结构焊接工艺规范的确定,长细杆的焊接,塔机装配工艺,装配中回转机构配装法、正常装配法及比较方面进行了探讨,对确保塔机产品质量和保障塔机的使用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GJ20041115 我国塔式起重机行业发展历程(一)[刊,中]/刘佩衡//建筑机械化.—2003,24(10).—19~22全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塔式起重机行业从仿制建筑师—I型塔机起步开始的50年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有代表性塔机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及技术发展状况,并对行业中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评述。本期介绍我国塔机行业50~60年代的起步阶段。图5表2GJ20041116 拆卸塔式起重机使用桅杆注意事项[刊,中]/高毅//建筑机械化.—2003,24(10).—  相似文献   

16.
<正>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主要用于建筑物料垂直和水平运输,具有作业范围大、应用广泛、可自行升降等特点。塔式起重机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对其使用安全影响很大。对塔机进行安全检验,可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我们在塔机安全检验过程中发现塔帽腹杆发生对称性裂纹,本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修复方法。1.故障现象2016年12月,我单位对某工地新安装的1台QTZ40型塔机进行安全检  相似文献   

17.
要保证塔机的安全使用,保证塔机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功能是前提。因此,在正式作业前,必须逐项检查各安全装置的可靠性,绝不允许在安全装置不可靠失灵的情况下勉强作业。本文将就目前塔式起重机上常见的安全装置,逐一介绍如何进行有效测试的浅议,方便相关人员的实施操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有限元技术的塔式起重机建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有限元技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某塔式起重机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对建模中的结构简化、单元选择、边界条件处理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塔式起重机进行有限元求解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该塔机现场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人工操纵无人机进行起重机结构检测存在巡检难度大、多发坠机、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多旋翼无人机自动驾驶智能巡检系统及方法。通过对门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的巡检路径进行科学规划,在GPS+Glonass双系统融合精密定位技术基础上,提出了飞机打点+航迹飞行的多旋翼无人机自动巡检方法,全方位高质量采集大型起重机复杂钢结构表面图像。在强电磁干扰、GPS信号遮挡严重等复杂工业环境下,实现无人机定点巡航与结构检测作业,1km范围内航点坐标误差不超过1m,且与目标距离超过设定安全距离时会自动报警,提高了飞行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无人机安全巡检作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塔式起重机作为一种最常用的运输机械,在作业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恶劣以及自身缺陷等原因,给生产实践造成了安全隐患。针对此情况,文中采用延迟反馈控制和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同时考虑塔机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的耦合作用,设计出了基于延迟反馈和模糊控制的塔机小车定位和负载防摆控制器。通过计算机仿真可知,在负载运动过程中,所设计之控制器能够有效控制小车位置精度,且能够有效地消除负载摆动。结果表明了该系统有效且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